大班制教学下中学羽毛球课的优缺点分析
2016-10-21陈榕凯
陈榕凯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班制教学由于其特点更加符合我国社会的需要,已经成为目前我国中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尽管大班制教学在我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利弊两个方面,在社会对于教学质量日益求精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发展迅速的羽毛球运动,以中学羽毛球课为例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学羽毛球大班教学并分析其优缺点,使之更好地为教师工作作出指导。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比法等对目前大班制教学下中学课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班教学 中学 羽毛球 优缺点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3(a)-0009-03
由于北京奥运会开展的带动以及近几年我国运动员在世界羽毛球比赛项目上不断夺得优异成绩,使得羽毛球运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也带动了各个中学把羽毛球这一项目带入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顺利普及,我国中学的入学率一直保持在高位,在我国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社会背景下,除了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有个别学校采用小班教学之外,大班制教学成为全国大部分地区中学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为了满足社会对于教学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克服大班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成为热点话题。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方法
1.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电脑查阅中国知网、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等,收集查阅了20多篇相关文献,内容涉及大小班教学、羽毛球教学、体育教学等方面,同时也通过广州大学图书馆查阅了有关羽毛球教学和体育教学的相关资料,通过对这些相关的书籍资料文献的阅读整理,为该文奠定的一定的理论基础。
1.1.2 访谈法
通过对10名长期在一线进行羽毛球教学的老师以及5名对羽毛球教学有相关研究的专家进行访问调查。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大班教学:大班,指人数过多的班级,目前国内对于大班人数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概念。该文中大班教学指代人数在30人以上的班级中进行的教学。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羽毛球大班教学的优点
2.1.1 有利于学生人数整合,增加教育对象的数量
一方面,在中国社会目前阶段,人口基数大,人口压力减轻不会过于明显,处于在中小学学龄阶段的学生人数非常庞大。另一方面,羽毛球在我国属于近些年才普遍发展起来的运动项目,羽毛球基层教师资源匮乏,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比例一直处于失衡状态,远远达不到国务院规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所以,进行大班制教学有助于协调目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数之间的失衡,使更多的中小学学生可以接触到羽毛球训练,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学生对羽毛球的兴趣爱好,也有利于加快我国羽毛球的基层发展。
2.1.2 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通过对多位一线羽毛球老师的访谈笔者了解到,由于大班教学中学生多,老师经常会对学生进行分组式教学训练,即把几个学生分配在一组进行合作训练,例如把四个学生分在同一个组进行练习,首先由学生1练习抛球训练,再由学生2接学生1的抛球练习前场挑后场高远球,学生3、4则站在双方后场,由学生3接学生2的后场球后拉对面后场,学生4则接学生3的后场球练习放前场小球。这样一整个循环,以多球训练为基础,20或30个球为一组轮换进行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训练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2.1.3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由于人数多,学生处于这种氛围的班级模式中,不可避免的增加了与更多人的沟通与交流,在合作學习中,为了达到顺利地循环练习,同组学生练习前都必须进行相对应地沟通交流,以提高团队的配合度。再者,在同一个班级里,不可能所以学生都完全掌握了老师所教的内容,所以在大班教学里,经常会给较多的空余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不懂得再继续提问,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于与自身存在差异性的其他学生的适应能力,因为不同的学生中肯定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对于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的塑造也有很大的帮助。
2.2 羽毛球大班教学的缺点
2.2.1 教学效果较差,效率比小班教学低
在对普通大班教学(以广州市明德实验中学为例)和小班教学(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为例)进行一个月8节课的跟踪比对记录之后,发现二者之间的课程差距已经超过了两节的课的内容。
从调查结果来分析,导致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班学生人数多,老师在教学过程的管理组织难度增大,因为大班人数多,学生难免精力会比较不集中,大班教学的老师必须得分配好专门的精力在教学组织上,不然会经常出现有学生没听清动作讲解,没学会动作的情况,这时候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反复的讲解上。相对而言,小班教学的老师则不需要过分在意这个问题,因为班级人数少,学生精力相对集中,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练习动作,进而学习的进度也就加快了。
2.2.2 无法因材施教,教学模式单一
因为大班教学的人数多,每个学生因为环境、遗传因素、认知水平、身体素质、心理抗干扰各个方面都存在的不同的差异,对老师的讲解理解不一样,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不一样,加之每节课的时间有限,这就导致了个别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进度跟不上,而老师又不可能因为这几个同学而拖慢原来的教学进度,这就进而影响了这些程度较差的同学失去了学习羽毛球的兴趣的动力。而在教学模式上,大班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也只能采用集体教学和自由练习来进行,教法比较单一枯燥,无法体现当前社会要求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而且集体教学的模式下,甚至有些同学没有学会某个动作也没有机会跟老师沟通交流,而这种恶性循环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影响教学效果。
2.2.3 场地设施不足,不安全因素增多
根据调查,40%的老师反映学习的基础设施不足,特别是县城和农村的中小学,场地跟学生人数的矛盾几乎每个学校都存在,另一个方面则是因为羽毛球本身属于消耗品,有些学校为了减少开支也相对应的控制了这部分消耗品的数量,这就导致学生人数多,而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而在大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学习进度又很难同步,老师又只有少数,老师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保护措施也大多都是简单的保护,而中小学学生又是属于活泼好动的年龄,缺少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加之羽毛球练习本身就属于持械运动,这就在各个方面增加的羽毛球课堂的不安全因素。
3 羽毛球大班教学的建议
3.1 分散大班教学的上课时间
学校安排课程的时候尽量要错开大班教学的时间,尽量不出现让同个老师连续进行大班教学的情况,因为羽毛球大班教学不同于普通的大班教学,需要老师有高度的专注力的精神,如果连续的安排大班上课会让任课老师过分疲劳而导致教学效果更差。
3.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3.2.1 小组教学
在课堂上多采用分小组进行的教学,分组教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水平接近的学生分成一组,然后老师可以集体示范后,再根据不同小组的水平在进行小组内的分组讲解,这样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二种是以好带差型,在学习完某个动作之后,安排水平高已经掌握动作的学生和水平较差的同学一组,并让水平高的学生指导水平较低的学生。小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增加在课堂的交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真正成为课堂主体,而不是单纯的只是听老师讲解,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3.2.2 互相教学
互相教学是建立在小组学习之上的方法,上面提到过不同的学生学习进度都不一样,在听老师讲解动作时会出现有些同学学会了前半段,有些同学学会了后半段的情况,鉴于这个,在学习了某个动作之后分组,让不同的学生在组内分别做示范动作,让其他组员根据老师的刚才的讲解进行评价,哪里做错哪里做对了,互相指出并做出正确示范,最后由老师评判是否达标。这种教学模式会尽可能的拉近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也使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保证,在互相教学中不同的学生相互间取长补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开发。
3.2.3 任务合作学习
在学习到某个阶段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动作基础之后,可以随机安排学习任务,并随机组队共同完成老师的学习任务,组队的学生要求以队友的形式进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类似于小组学习,但是不同点在于合作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3.2.4 比赛教学
在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方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以抽签的形式分好比赛队伍,各组自主的分配人员,选出队长和参赛的队员,之后进行比赛,赛后再由比赛双方以及老师对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这种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极大的提高學生的兴趣,老师亦可发现存在的不足,通过点评则可以使双方通过实际比赛认识到本身的不足,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进行查缺补漏。
4 结语
不同的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大班教学作为我国目前现阶段采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模式,在与羽毛球相结合进行羽毛球大班教学时,也必然存在优点以及不足,教师要充分分析其优缺点,结合平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状况,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时俱进,不断吸取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采取最佳最有效的教学特点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苏欣.大班体育教学的建议和小班体育教学的主张[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 王文教.析当前我国国际羽毛球运动形势[J].中国体育科技,1990(10):9-13.
[3] 孙嫚.谈羽毛球训练中的多球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71-72.
[4] 和学新.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时刻[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8-22.
[5] 袁兮茗.EFL 大班与合作学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2):207-209.
[6] 赵正元.小班教学优势何在——记北京市小班化教学实验[N].中国妇女报,2000-06.
[7] 孙丽红.试论小班化教学的评价方法[J].课程教材学研究:小教研究,2004(7):21-22.
[8] 李可.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小学大班额问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