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素质建设

2016-10-21单桂志

现代交际 2016年16期
关键词:职业素质新闻编辑新媒体

单桂志

[摘要]新媒體带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要求更加迅速、及时、准确,对报纸等传统纸媒新闻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这是不可逆的社会趋势。那么,作为传统报纸行业的新闻编辑,不仅要进一步提高业务素养,还需要随时随地培养自己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不忘作为新闻编辑引导社会舆论发展的职业责任,以维护新闻媒体公信力为己任,坚持做纯洁新闻的“卫道士”,成为新闻传播的“把关人”。

[关键词]新媒体 新闻编辑 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6-0061-02

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由长篇累牍转向碎片化阅读,由纸媒、视媒拓展到网媒。多元化的信息来源,也加剧了传媒行业的竞争,尤其新闻行业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尽管人们依旧热衷于新闻事件的解读,但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时效性、简明性和价值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能否应对大众舆论对新闻报道的新要求,适应新媒体环境,成为当前考验报纸新闻编辑的试金石。

一、报纸新闻编辑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新闻不同于一般性文章,它是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互联网等媒介传播信息的。[2]从传播介质来看,新闻走过了传统的纸媒和视媒阶段,如今又增加了互联网这个新兴渠道,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加深远。随着互联网渠道的兴起,大众舆论的焦点被互联网吸引,纸媒和视媒新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并不表示报纸新闻失去了大众需求。相反,报纸新闻以其可保存性、新闻价值高、真实性强[3]等互联网新闻所不具备的优势,仍然牢牢抓住了大众的舆论诉求。

然而,不得不承认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是多元化的,获取新闻的数量是量贩式的。也就是说,作为报纸新闻编辑人员则面临着较之传统纸媒时代更大的从业压力。那么,报纸新闻编辑需要哪些职业素质来应对新媒体环境的变化呢?

一是职业道德。新闻编辑是一个对职业道德要求较高的职业,作为大众舆论的引导者,自身正,才能教人身正。而报纸又是党和国家发布施政方针、通达政策法规的主渠道之一,作为新闻把关人的职业道德标准要高,遵纪守法是第一要素,发挥党和人民群众沟通的纽带作用,是分内之责。

二是知识素质。作为新闻编辑需要广阔的知识面,因为新闻报道可能涉及各行各业,需要各种各样的理论知识。尤其在进行问题分析时,不仅仅需要独特报道视角,还需要从大局去分析局势,透过现象阐述本质,这是作为新闻编辑独具慧眼的能力,也是构建在丰富知识基础上才能实现的。

三是职业技能。报纸新闻对编辑职业技能要求较高,作为出版物,既需要专业知识,又需要良好的业务能力。因此,报纸新闻编辑多由专科人才担任。在当前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鉴别有价值信息、筛选新闻线索、选取报道切入点,都需要专业技能,且需要能够应对新闻报道对时效性和简明性的要求,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超强的组稿能力。

四是创新意识。新闻的本质是真实性,但也需要报道角度的创新,以及策划采编的创新。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是新闻信息的量贩化,当海量信息同时充斥大众舆论时,哪一篇报道具有独到之处,就能脱颖而出。而报纸新闻报道在海量化和时效性方面比拼不过网络新闻,故而需要在采编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创新意识,通过独树一帜的标题和报道内容来吸引受众的眼球。

五是态度严谨。严谨是新闻出版单位一贯坚持的工作作风。作为纸媒新闻的代表,一个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报纸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受损,甚至对舆论引起负面影响。所以工作严谨、反复校对,是报纸新闻编辑必备的职业素质,也是多年来,报纸新闻赢得党和人民信任的关键因素。

六是奉献精神。在新时期,传媒行业发展迅速,从业人员众多,能够担任报纸新闻编辑必然是经过层层选拔,故而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但讲到奉献精神则并不是所有从业人员都具备的。新闻采编是一份辛苦的工作,既要耐得住寂寞,又要敢于迎难而上,因此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无私奉献精神,能够为工作、为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新媒体环境对报纸新闻编辑职业素质的影响

所谓新媒体是专指运用数字技术的“第五媒体”,如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电视、手机客户端、互联网,以及触摸媒体等。[4]新媒体是针对于报纸、杂志、电视、户外屏幕等传统传播媒介而言的。而新媒体环境,则是指运用新媒体技术作为介质的大众传播环境。[5]新媒体环境的最大特点是基于数字技术,因而快捷、及时、互动性强是其优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但同时这些优势也对新闻报道构成了冲击。特别是对作为贯穿纸媒时代新闻先锋的报纸新闻形成了较大影响,进而对报纸新闻编辑的职业素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来自新媒体技术的挑战。这是目前纸媒行业普遍遇到的困境。新媒体技术的核心是数字技术,它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人们不再需要长篇累牍,或是身上随时都带着一份报纸,而是通过手机、分众传媒、互联网等快捷渠道获取新闻,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这是对纸媒行业的最大挑战。怎样将大众的关注度重新吸引到报纸上,是当前报纸新闻编辑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难题。

其次,新媒体缩短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新媒体迅速、覆盖面广、传播能力强等特点,对传统纸媒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报纸从新闻采编到印刷,再到上市,最快也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而新媒体技术只需要几分钟,甚至更短。时效性的劣势让报纸新闻走入尴尬境地。

再次,报纸新闻编辑的新媒体技术还不娴熟。为适应时代发展,很多纸媒推出了数字报纸或手机客户端,通过即时发布新闻的模式来吸引受众。但大多数的数字报纸实质上只扮演了纸媒新闻数字版的角色,而并没有结合新媒体技术推出数字报纸的特色。其中很大原因是由于报纸新闻编辑对新媒体渠道还不熟悉,能够采取的技术还不娴熟。当然,不排除一些报纸新闻编辑再学习能力差,或是年龄较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降低等原因,故而形成当前数字报纸缺乏独立性的现象。

三、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编辑职业素质的建设

不可否认,新媒体环境给报纸新闻编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挑战总是与机遇相伴的。作为合格的报纸新闻编辑,是站在媒体前沿的人,也是拥有超前新闻嗅觉的人,应当与时俱进,随着传播环境的改变而转变,不仅要适应传媒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更要抢先一步,提高职业素质,以备挑战。

(一)坚守政治素养

报纸新闻是政府的思想武器,是大众舆论依赖的导向。报纸新闻编辑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才能真正肩负起监督社会舆论,并将舆论引向正途的重任。这是报纸新闻编辑必需时刻坚守的职业素养。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编辑在采编新闻的同时,仍然要保持警惕,洞悉大众舆论思潮的动向。作为合格的报纸新闻编辑,还应深入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凡对大众舆论存在潜在社会危机的信息,违反法律法规的报道,都需要坚决杜绝,还大众舆论一片澄澈的天空。

(二)拓展知识面

在多元化的新媒体环境下,新兴行业逐渐增多,除新媒体技术、新媒体传播知识、新媒体新闻资源采集等与新闻编辑息息相关的知识外,还包括来自不同行业的新知识,都是新闻编辑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到的。不断拓展知识面,成为新媒体时代考验新闻编辑采编能力的重要指标。在新媒体时代,超前获取新闻资源已不再是新闻编辑采编的主要方式,而是要培养新闻编辑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在看似纷繁零乱的媒体信息中捕捉新闻线索,挖掘出立意新颖报道的职业素养。

(三)适应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环境在带给传统新闻媒体冲击的同时,也促进传统新闻媒介转型。报纸作为传统媒介的代表,面对新媒体环境大潮,国内各大报刊也纷纷开设了数字版和手机报纸客户端,以迎合大众碎片化阅读习惯。而这一举措也给报纸新聞编辑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要不断巩固、夯实报纸新闻编辑的业务技能,培养其捕捉新闻的敏感性,还需要新闻编辑适应数字报纸、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媒介。另一方面是要提高报纸新闻编辑采编新闻的价值性和真实性,这两点恰恰是网络新闻编辑所缺乏的。

(四)报道要独树一帜

前面我们提到报纸新闻作为政府的喉舌,有义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监督并引导大众舆论走向,但并不是让报纸新闻编辑去跟风报道。我们并不反对报道同一事件、同一主题的新闻,但可以从不同侧面去报道。首先,给予报纸新闻编辑宽泛的选题空间,提倡独树一帜、另辟蹊径,突出立意的创新性,而不是一味迎合大众舆论诉求。其次,给予栏目设置自由空间,提高新闻报道的创意和创新精神,避免新闻报道走入乏善可陈的歧路。

(五)报道内容严谨客观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报纸新闻报道与网络新闻报道最大的不同在于校对环节。增加了这一道环节,使大众读者对报纸新闻的真实性、价值性有了较高的信赖。故而,在报纸出版前,需要对新闻报道内容反复核实,严格把关,层层审查,以确保媒体公信力。而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作为编辑需要站在客观角度上,不带有一丝主观色彩。而在编辑日常工作和培训中,也应时常叮嘱、自查、互查,以确保报纸新闻编辑的专业性和职业素质。

(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在新闻采编报道过程中,包含了线索捕捉、主题筛选、采访策划、组稿以及后期加工等多个环节。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更高、新闻量大,新闻报道工作的各个环节已不可能由一人全部完成,而是由一个团队通力协作完成的。故而要求新媒体时代的报纸新闻编辑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无论外勤人员还是内勤人员,应当统一思想观念、统一任务目标,合力为完成一篇新闻报道而努力。应当定期为新闻报道各个环节的采编人员进行团队精神培训,在团队内部提倡为报纸新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结语

无论纸媒时代,还是当前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新闻的魅力和对大众舆论的影响力从未削减半分。相反,人们在新媒体时代对新闻的需求更多。但由于无良从业者在商业利益驱使下进行虚假报道、刻意引导舆论走向歧途等做法,使得原本追求真实性、简明性、及时性和价值性四大原则的新闻编辑不得不向社会风气低头,直接导致了我国新闻价值大幅降低。故强化报纸新闻编辑的政治素养、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工作作风,甚至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在纷繁的新媒体环境下保证新闻报道的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焦宪杰.浅谈新闻报道的存在的问题与方法[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07):264.

[2]李璐璐.浅析新闻的基本特性[J].西部广播电视,2013(08):60.

[3]丁洁.报纸新闻的采编与受众吸引力提升策略探讨[J].媒体时代,2015(09):106.

[4]李春燕.赢在新媒体时代[J].新闻研究导刊,2013(02):26-28.

[5]包达.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策略的变化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2015,7(18):214.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职业素质新闻编辑新媒体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报纸新闻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