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德镇后工业景观再生策略探究

2016-10-21董翠

现代交际 2016年16期
关键词:景德镇

董翠

[摘要]瓷都景德镇国营瓷厂众多,对陶瓷文化的发展和弘扬产生过卓越的贡献。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加上自身经营不善,景德镇瓷厂逐渐倒闭直至荒废。在创意文化产业的推动下,部分旧瓷厂经过改造后加以利用,但仅局限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模式。以景德镇宇宙瓷厂改造形成的“陶溪川”陶瓷文化产业园为例,分析了景德镇后工业景观再生的意义以及景德镇工业遗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工业遗址改造与景观再生的策略,以期为保护并延续景德镇工业遗产景观文化特色、促进后工业景观的多样性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工业遗址 后工业景观 景观再生 宇宙瓷厂 “陶溪川” 景德镇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6-0053-02

一、景德镇后工业景观再生的意义

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教授在《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将英文“Post-Industrial Landscape”直译为后工业景观,或“工业之后的景观”。它是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步兴起并在90年代迅速发展的一个景观设计领域,“是对工业遗址上的各种工业设施、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留、改造、更新利用,并作为主要的景观元素来设计和营造。”[1]由此可见,后工业景观的研究对象和设计基础是废旧的工业遗址或工业遗存。景德镇制瓷业始于汉代,历史悠久,至今仍以瓷业为主要产业,陶瓷工业遗产相当丰富。久负盛名的是建国以后陆续兴建的陶瓷廠房,包括了建国、人民、新华、东风、景兴、艺术、光明、红星、红旗、宇宙、为民、华风、雕塑、红光、曙光等十余家大型瓷厂。这些企业现今虽已倒闭,成为工业废弃地,但它们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早已形成了具有陶瓷工业文化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不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将会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工业遗址场地的建筑、构筑物以及工业设备等是一定区域的标识,也是我们感知历史、追忆历史的重要媒介。[2]景德镇旧瓷厂是景德镇建国以后制瓷业的见证者,也是陶瓷工业文化的传播者,景德镇人对旧瓷厂有着深厚的感情。据统计,截止到1965年,陶瓷企业的职工人数近两万人。如果对这些陶瓷工业遗址拆除重建,必将割断瓷都人们最重要的记忆。因此,对景德镇后工业景观的改造与再生研究,将增强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对陶瓷工业文明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景德镇工业遗址存在的问题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下,景德镇“十大瓷厂”纷纷开始寻求转型之路。改造模式主要为文化创意产业园,也有少数改造为兜售陶瓷产品的商业模式。比较成功的当属雕塑瓷厂改造而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陶艺家进行国内外陶瓷雕塑艺术的交流与创作。定期举办的学术讲座、“乐天陶社”,结合住宿、餐饮、商店等一系列服务,成为旅游者来景德镇的必游之处,这些都使得旧厂房变废为宝,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尽管部分景德镇工业遗址已成功改造和再生,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问题包括:1.改造与保护模式趋同化现象较为普遍。景德镇工业遗址的改造与其他城市大同小异,“跟风”现象突出,普遍走的是工业化旅游和创意产业结合的道路,改造模式较为单一。2.改造后的工业遗址缺乏与周边环境的互融。只注重原有厂房建筑的保留,但它们与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氛围不相协调,且建筑之间都较为孤立,呈碎片化趋势,未能与其他陶瓷工业遗址形成线性的整体规划。3.工业遗址环境设施不完善。景德镇许多未经改造的旧厂房长期荒废,厂区内配套的生活设施和服务设施都过于陈旧,无法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三、“陶溪川”后工业景观再生的策略分析

(一)项目的平面布局

“陶溪川”是景德镇“陶溪川·CHINA坊”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的简称,主要改造部分是在原十大瓷厂之一的宇宙瓷厂上重新打造的。尽管宇宙瓷厂现已衰败,但产品制作区的主休建筑按照原料加工和存储、成坯制作、烧炼成瓷和彩绘包装的工业流程从东向西顺序布置[3],这些连同馒头窑、隧道窑等工业设施一起,都保留得十分完整,形成为了后工业景观改造的基础。景德镇“陶溪川”陶瓷文化产业园的整体项目规划理念是“一轴四片六厂”,意在将周边的历史区域、科技文化片区、为民瓷厂、宇宙瓷厂、雕塑瓷厂、建国瓷厂、景陶瓷厂、艺术瓷厂等一并打造。目前,主要改造区域——宇宙瓷厂已基本完工,在其改造过程中保留着原始老建筑、原始窑房、作坊、烟囱等,以陶瓷文化创意基地为目标,既包括了用于展览的博物馆建筑、艺术家工作室,也包括工艺品销售商店、住宿、餐饮等配套的服务性建筑。在宇宙瓷厂的平面布局中,一条宽阔的景观大道贯穿了南北大门。这条景观大道结合了原生植物、具有现代设计意味的几何形水景进行了布局,并设置有三处文化广场,保留了反映历史工业痕迹的高大烟囱、厂房裸露在外的管道结构、隧道窑遗址,使得传统与现代很好地进行了对话。其他在原址基础上保留和改造的建筑物,如陶瓷工业博物馆、大师工作室、艺术家工作室、咖啡店、酒吧、酒店、陶瓷烧制服务中心,等等,均是对厂区建筑进行综合评估后,按照功能需求改造和利用空间,对称布局在这条景观大道的东西两侧。

(二)建筑外观改造与再生的手法

对旧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是后工业景观改造中的首要问题,对于主体建筑的改造手法是尽可能地保留那些体现工业历史痕迹或符号的内容,必要的时候融入一些现代元素加以改造和更新,注重“新”与“旧”的融合及其过渡的合理性。宇宙瓷厂很多主要建筑都有着典型的“人”字形屋顶式样,代表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建筑风格,对此应加以保留,以维持建筑原貌和外观形态。“陶溪川项目”对这些建筑的处理是保留建筑物的原始结构和材料,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并采用老旧窑炉的过火砖对旧厂房进行更新,既是对废旧材料的重新利用,也突出了建筑物新旧肌体的协调与统一。此外,建筑的采光使用了大面积的透明玻璃和简洁的钢架结构形式,实现了建筑外观“实”与“虚”的对比,新的形象使得旧建筑的生命在美学层面和人文层面上得以延续。(如图1)

(三)旧建筑室内空间的改造手法

后工业景观的再生不仅要对旧厂房建筑外部及其环境进行保留或更新,更要对工业建筑的室内空间加以改造再利用。原有的建筑功能早已不符合现代空间的需求,如何将新的功能融合于旧厂房之中,是旧建筑室内空间改造首要解决的难题。宇宙瓷厂的旧建筑内部空间往往具有高层高、大跨度、大柱距的特点,使得其空间灵活自由,重新划分空间的阻力较小。空间可塑性较强;且建筑结构坚固,承载力较强,使用年限不长;此外,建筑的内部结构、管道都裸露在外,具有工业美学价值,这些都为旧厂房内部空间的再利用提供了无限可能。因此,“陶溪川”项目对宇宙瓷厂建筑空间的改造呈现多样化趋势,可商用,可成为博览场所,也可居住。对于一些高大的主体建筑,“陶溪川”项目将其改造为博物馆,供艺术家展览之用;对一些小型的低跨度、空间灵活的锯齿形建筑,则可以改造为艺术家工作室,对其他一些建筑体量小、零散分布的小厂房和原有办公楼改造为餐饮空间或陶瓷品销售展示空间。以改造成的陶瓷工业博物馆为例(如图2),空间内保留了陶瓷工业生产管道,采用机械设备作为景观小品,顶部采用大面积的钢架结构,结合LOFT风格中的“黑白灰”色调,塑造了浓厚的陶瓷工业风格的室内界面。

(四)厂区原有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工业遗址物质层面的形态是后工业景观形态的创作基础,包括了地形地貌、水体、植物在内的自然形态,以及建、构筑物、机械设备等在内的人工形态等,是最能再现历史痕迹、最能触动人心、最能渲染场所精神的景观要素。但对这些要素的利用,不仅仅是直接运用,而是要结合场地环境、周边区域进行资源的整合,再加以取舍,最终运用到场地的室外环境中。以植物为例,它们在几十年的生长期里,已适应当地的土壤环境和气候,对场地的生态环境也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因此,在进行后工业景观改造时,应尽可能地保护工业废弃地的原生植物,比如宇宙瓷厂内的古樟就作为主干道的行道树,成为珍贵的乔木资源。此外,对那些承载了历史记忆的符号,应进行艺术化加工加以运用。例如,对一些废弃使用的陶瓷机械设备可化身为景观小品直接使用,而对那些旧瓷厂独有的高大烟囱、隧道窑、馒头窑等具有独特历史气息的构筑物,都可经过一定的处理加以保留,尽可能恢复原貌,唤醒人们对历史痕迹的追忆,彰显场地的历史工业文明特色。

(五)多样性保护,创造宜人的公共空间

景德镇旧瓷厂受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双重影响,绝大多数都被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外地游客观光的地方。与本地人的生活相去甚远,开放性不够。但陶瓷厂房是许多瓷都人工作过的地方,也给予现在的瓷都手艺人很深远的影响,因此,承载着许多瓷都人的记忆的陶瓷工業遗址应该塑造成一种开放性的空间,这种空间可以让每一个当地人都愿意参与进来,感知这历史的沉淀和记忆深处的文化归属。“陶溪川”的定位虽然也没有脱离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一层面,但场地内的空间层次却相当丰富,不仅有大面积的水景融入、与本地人产生情感共鸣的高大烟囱,还设有几处文化广场和配套的公共设施,甚至每周六下午还在步行主干道上设立了陶瓷集市,成为了景德镇人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现在,“陶溪川”的改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参与性强的开放性空间,吸引了众多当地人的参与。每到晚上和周末,许多大人和孩子就会结伴到此游玩,这比营造单一的文化创意空间更具有现实意义,也正是凸显了后工业景观所强调的“与人的融合”“与城市的互融”等特质。

四、结语

景德镇以宇宙瓷厂为基础的“陶溪川”陶瓷文化产业园,在对旧瓷厂的改造与再利用过程中,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将“新”与“旧”合理过渡,从整体园区规划到建筑室内外,再到室外环境、景观小品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对原有场地的尊重,也诠释了后工业景观在对场地改造过程中如何进行“取”与“舍”,又如何保持后工业景观的多元化发展,从而创造了一个宜人的、具有陶瓷工业文明特征的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胡燕.后工业景观设计语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2]马建业.城市闲暇环境研究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19.

[3]张杰,贺鼎,刘岩.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复兴——以宇宙瓷厂区的保护与更新为例[J].世界建筑,2014(08):100-103.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前言
至精至美,“瓷都”崛起
我的家乡景德镇
《形式上的钝感》
我的“陶朋瓷友”
Understating of EFL teachers
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机制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江振声
景德镇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