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艺互融:美国艺术收藏家诺顿·西蒙的收藏理念

2016-10-20张凡

艺术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诺顿西蒙

摘 要: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文化艺术充满标新立异的变化,纽约取代了巴黎艺术中心的地位。美国出现了一大批狂热的艺术收藏家,如盖帝、亨廷顿、克拉克、西蒙等人,他们都是成功的企业家、投资家及慈善家。这些收藏群体最大的功绩是在于他们为大众建立了公共阶层对文化艺术的理解和崇敬,也代表了美国收藏群体“以商养艺”的成功和“商艺互融”的超前意识。西蒙灵活运用了金融资源、收藏资源、人力资源和学术资源之间的结合与转换,他协调了收藏产业化之间的关系。他的收藏理念证明了文化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优势。

关键词:艺术收藏;诺顿·西蒙;收藏产业化;藏品资本化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文化艺术充满标新立异的变化,纽约取代了巴黎艺术中心的地位。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二战的隐形沿革,是美国在文化艺术上取得的胜利。这场隐形战争所赢得的胜利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觉悟、国民的人文价值观和统治阶层的文化策略。美国意识到他们贫乏苍白的艺术,要以足够的自由和空间来滋养艺术,也意识到要发掘积聚国内外一切有利于发展文化艺术的能量,要依赖科学和经济。美国是一个刚从羁绊中脱缰而出的新兴国家,在文化艺术上它没有任何顾虑、戒规,自由地接受世界各国任何流派:印象派、后期印象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野兽派、未来主义等等。二战后,美国出现了一大批狂热的艺术收藏家,如盖帝、亨廷顿、克拉克、西蒙等人,他们都是成功的企业家、投资家及慈善家。基于他们的经济实力以及艺术本身具有的感染力,促使他们兴起了一阵收藏艺术品的热潮并开拓了他们自己独有的收藏途径,为美国文化艺术建设找到了捷径,使一个年轻的没有文化传统、没有文化遗产和文化底蕴的国家,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获得了世界宝库中的艺术精华,在拥有以人为本的科学资源的同时也拥有了丰富的艺术资源。

诺顿·西蒙(Norton Simon)(1907~1993)以收藏19世纪及20世纪欧洲印象派的艺术作品多而著称,被视为美国极为杰出的艺术收藏家。他的收藏运作过程则可折射出美国艺术收藏形态的一个重要侧面。西蒙是一个成功的投资家和企业家,拥有多种经营,包括原材料交易、文化出版、金融投资等,他最擅长的是并购和整合各类亏损企业,并转亏为盈。他用所产生的经济利润对艺术品做再投资和风险对冲,这成为他企业经营和艺术收藏的一个独有形式。诺顿·西蒙并未受过专门艺术教育,当他刚开始购买那些艺术品时,也许只是附庸风雅,填补自身的文化空白而已。但他逐渐地意识到,艺术除了本身的艺术价值之外,还可以发掘其经济价值并降低投资风险,于是艺术品交易成为了他收藏的主要途径。他收藏的艺术作品遍及欧亚,不论年代,不限国界,但求质量与数量。西蒙的收藏方式代表着美国近代文化艺术与资本结合的一个重大趋势。

在西蒙的艺术收藏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最大矛盾是艺术与商业关系。首先他将艺术收藏产业化,当时为人所不屑,而诺顿·西蒙还是这样做了,他的商业行为和手段在艺术学史学者看来有诸多不当的地方,因此遭到了当时的艺术界、评论界以及收藏界的反对与抨击。1975年《艺术论坛》杂志评论家约翰·科布兰斯称他为不懂艺术的“收藏交易者”,并写道:“他只对艺术品的市场价值感兴趣,他玩弄艺术如同玩弄证券!他不择手段以艺术谋取暴利,他亵渎了艺术”等等。这篇文章言辞犀利,引起了艺术界的共鸣,使得西蒙被群起而攻之。

西蒙对待艺术也如对待他的证券、债券、股票一样,让艺术品也运转于经济市场之中,为他创造更大的资金空间以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服务。他把艺术品视为期货,周而复始地交替运转、买进卖出,使其收藏量在短期内得到急速增长。

确实,西蒙是个典型的商人,他所运用的商业手段也在收藏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估量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并非易事,准确地来平衡艺术品的实际价值是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中赖以生存的保证。肯定一件艺术品价值的前提是使它的原创性、历史性和学术性得到统一。为了确保信息准确度,他聘用了大量的博物馆专业人士来考证评估,同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网络并笼络了许多内线人士,如收藏机构负责人、艺术品中间商和拍卖行等为他服务,借以了解那些艺术品的藏地、谱系、原始价格、目标价格和库存等信息,为最终收购捕捉了充足的信息。那些中间人士从西蒙那里所得到的报酬却微乎其微,他们所指望的是以后能与西蒙分享更大的销售利益。但令人失望的是在西蒙拥有了这些信息后,很多诺言并未得到兑现。他越过中间环节,去结交更多的更有市场影响力的相关人士,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在短短的几年之后,他的智囊团和经纪圈急速扩张,从博物馆、拍卖行一直延伸至世界各大著名高校,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等等,甚至渗透到欧洲各大学术机构和博物馆专家之中。这些学者和专家之所以提供无偿服务,也是受诺顿·西蒙的实力和潜力所影响及对他产生了一种寄托和希望。这样的商业操作艺术收藏的模式从20世纪初开始被收藏群体一直沿用到现在。

在诺顿·西蒙把艺术收藏产业化之后,第二个步骤就是如何使藏品资本化,更有效地组合及扩充其收藏規模。二战之后,20世纪中期(约50~70年代间),是美国现代艺术及当代艺术的发展旺盛期,大部分收藏家都转向现代和当代艺术。可诺顿西蒙却出人意料地把大量的资金转向疲软的以古典主义和宗教题材为主的市场板块,他以低廉的价格收购了大批15~17世纪的作品。果然,这批藏品再次成为了炒作资本,并规避了当时现代艺术市场井喷所产生的泡沫市场。在他保护资金安全的同时,也为他以后回收欧洲现代和后现代艺术作品积累了资本。西蒙“以藏养藏”的规模和模式是其他收藏家所不及的。在欧美亚各大美术机构和院校,均有他曾经收藏过的作品,如众所周知的大都会博物馆、华盛顿国家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摩根图书馆等等。

商人的习性总是离不开获取最大利益和规避最大风险。西蒙对藏品也如同对他的股票、企业收购和房地产交易一样,在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中,他权衡着每一件收藏品的经济价值。也许是出于商人的本能,只要利益存在,哪怕放弃也是一种经营手段。1954年他花了16000美金购买了雷诺阿的《Andree in Blue 》。但此画经过不断升值,两年后他把画捐给了Pamona College Art gallery。从表面来看这是一种慈善公益行为,但在税务上他得到的利益远远超过了艺术品的本身价值。捐赠带来的避税,抵扣了他公司其他盈余的所得税并降低了收藏成本。此手法现在仍是美国商人和企业的惯用伎俩,并成为许多慈善机构的主要动力和提高经济来源的渠道之一。

“并购与整合”是将艺术收藏资本化途径的主要形式。并购亏损企业机构是诺顿·西蒙最为擅长的经营手段。今天作为洛杉矶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的“诺顿·西蒙艺术博物馆”就是他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功手笔。1974年洛杉矶著名的艺术机构“帕莎迪那艺术博物馆”正濒临破产,这所博物馆建立于40年代,是当时美国具有影响力的后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博物馆。由于博物馆的盲目扩张和经营不善加上债务压力,使该机构面临倒闭。于是他们与诺顿·西蒙艺术基金会达成协议并出让他们的所有债务以及全部收藏品的所有权。这次重组使西蒙的藏量上升到了12000件,藏品范围基本覆盖到了几个主要的艺术历史阶段,博物馆类别性质从专题型、史段型跳跃为百科全书型。由此可见,西蒙的收藏模式结合了投资、证券、税务、对冲、整合等理念和技巧,是美国近代收藏史上最成功和最典型的案例之一。

当时,美国诸多收藏机构、博物馆都注视着西蒙,甚至试图牵制他的收藏规模。但这些机构的收藏实力和经营技巧远不如他,西蒙的经验、理念以及艺术品质已趋向成熟,他的库存及基金会已具备与任何艺术收藏机构抗衡的能力。他的收藏地域范围覆盖欧洲、中东、非洲、东亚等。同时大量的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巴比松和印象派代表作品也已在他的收藏之中,其中包括乔瓦尼·迪·保罗、拉斐尔、伦布朗、鲁本斯、马奈、德加、雷诺阿、塞尚、梵高等的作品。

如果从艺术道德标准的角度来衡量诺顿·西蒙,他也是一位十足的投机商人,但在商业的背后,却有着强烈的公益意识。蒙珊的收藏理念并非只是纯粹的商业行为,许多成功的商人、企业家也有自己的情怀和理想。他们的价值观除了在经济利益上所得到的满足,还有的就是他们对艺术的认知及品味,以提高对藏品的教育性和公共性从而体现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这种商业与公益之间的转化包含了他们感情上的冲动和精神上的满足。西蒙对每一件艺术品的评估除了要得到专家的认可,还一定要得到公众的认可,他让一些与艺术不甚接触的,甚至毫不相干的社会底层的人来欣赏,他认为视觉艺术必须在视觉上和美学上为大众所接受,这样的艺术作品才具真正的社会价值。今天踏进诺顿西蒙艺术博物馆园中,映入眼帘的是印象派画家莫奈作品《睡莲》中的池塘,将观众推进印象派艺术之中。环视周围,参差地置放了许多罗丹的大型雕塑,俨然是一个雕塑园林,是设计者与收藏家之间的默契。

西蒙的博物馆并不奢华,但它完成了诺顿·西蒙的一个夙愿,即是满足普罗大众的需求。他所收藏的以印象派作品为主的艺术作品有条不紊地陈列其间,这些收藏群体最大的功绩在于他们为大众建立了公共阶层对文化艺术的理解和崇敬,也代表了美国当代收藏群体“以商养艺”的成功和“商艺互融”的超前意识。美国近代由洛克菲勒、肯明斯、盖帝等所建立的美术馆、博物馆,代替了以前只有上层人士、达官贵人才能出入的殿堂和接触到的所谓的高尚艺术。無论当初那些收藏家们曾如何对待艺术,他们的动机如何,当我们走进那些美术馆、博物馆时,他们却是很有效地把曾经施加于艺术品中欠雅的“商品”这两个字从这些陈列品上抹掉了。

西蒙灵活运用了金融资源、收藏资源、人力资源和学术资源之间的结合与转换,他协调了收藏产业化和藏品资本化之间的关系。他的收藏理念证明了文化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优势。他的行为充实了一个城市、一个社区的文化竞争力,也为城市本身增添了文化不动产。艺术品收藏在面对社会公益的同时,其影响力也为收藏人突破自身行业提供了渠道,并扩展到整个社会领域。历史是无法记录哪个人曾经拥有多少,而艺术品在传世的同时可以更有效地显现出他们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

作者简介:张凡(Fan Zhang),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留学生)。

猜你喜欢

诺顿西蒙
中班社会活动诺顿和大熊
诺顿美术馆
诺顿的求职理由
论西蒙喜剧的现代变异与发展
爱德华·诺顿环保绿巨人
假戏真做的美国“皇帝”
充分检查
女儿的奇葩问题,老爸这样回答
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