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困惑与协调的探讨

2016-10-20王冬

新课程·中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改革

王冬

摘 要:伴随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初中政治教学积极响应号召,不仅采取“放手教育”的教学方式,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为教学目标,而且部分地区采取了开卷式的考试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教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又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教学的发展,以此出发,针对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困惑与协调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改革;困惑与协调

初中政治教学本身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因此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比较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不愿意记忆那么多的理论知识,更别谈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理解了。而伴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的课堂主体逐渐从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学方式也从教师单方面的教学讲解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配合各种丰富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效率和质量有了整体性的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对于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困惑分析

1.“放手教育”教学方式的弊端

虽然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个性,在创新的教学环境中完成教学。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因为教师放手教学,反而失去了原有的学习动力,产生“反正老师也不管,我也不用学”的错误思想,学习态度扭曲。还有一部分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本身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就比较吃力,再加之如今倡导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使得他们对于知识点的学习越发吃力,

逐渐与学习能力相对加强的学生产生了学习断层,造成了学习成绩下滑,学习兴趣缺失现象。又或者在进行合作式的小组探究式学习时,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没有教师的有效约束后,小组讨论从教材话题跑到别的地方,开始闲聊,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学习进度,同时也破坏了课堂的秩序,影响了课堂的学习氛圍,最终导致整体教学质量的下降。

2.开卷考试形式带来的问题

开卷考试这一制度本身是为了加强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寻求答案中不拘泥于教材,能够更具创造性和创新性地回答问题。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考试开卷就没有必要去记忆教材理论,上了考场在临时翻找教材寻求答案。或者虽然背诵记忆了理论知识,但是在考场上过于依赖教材本身,而失去了创新的思维能力。不仅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然,上述问题都是由于目前正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很多教师和学生还未从新课程教学改革与传统应试教育中完成转换导致的,那么如何才能加快这两者之间的转换,更好的利用新课程教学改革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保证初中政治教学的质量呢?

二、对于初中政治教学方式改革协调性探究

1.更新师生的思想观念,增强改革的认同感

初中政治教育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正确的伦理道德观而开展的重要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的意义重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针对自身与学生之间的思想观念进行更新,积极地去接纳并理解新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理念,了解教学深意,然后开展教学。

就以开卷考试为例,开卷考试要求学生可以将教材等辅助书籍带入考场并在考试过程中进行查阅,但是不允许学生彼此相互讨论进行作答。因此在实际考试中,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还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对基础理论知识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根据问题找出相应的内容进行分析作答。其次,虽然开卷考试允许将教材带入考场,但是考试的内容本身是开放式的,是根据教材的理论知识做出的延伸性的探究,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究,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才能完成作答。所以应当更新个人的思想观念,摆正学习态度,只有对于教学改革有深入的认知和理解,才能完成政治教学的改革。

2.丰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新课程教学改革虽然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但是对于中学生而言,如果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是无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实现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到实际教学中,以“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学习为例,教师可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各自回答计划生育的利弊与我国当下基本国情之间的关系,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基本国策”这一概念,让“基本国策”不再是教材中的四个字,而是实际存在生活中的内容,便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或者采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利用当下新型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通过图片、文字、音乐、影像资料的展示将教材文本立体化,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教师可适当开展一些课外知识的普及和讨论,如对当下的时事热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对于政治的敏感性,也是对于学生能力的一种提升。

综上所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自身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成为建设祖国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注重传统与新课改之间的教学过渡,不断的与时俱进,积极的引导学生,才能够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氛围,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理解,为自身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雁冰.基于初三政治课程教学策略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

[2]徐芹.强化人文教育,提升初中政治教学成效[J].考试周刊,2015(A3).

猜你喜欢

初中政治教学改革
浅析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现状与创新途径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