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子取名为“钟征”

2016-10-20罗欢欢

南方周末 2016-10-20
关键词:宣传队堂哥动员

南方周末记者 罗欢欢 采写

钟良树已经99岁了,大部分记忆都丢失了,但有段旋律,一直停留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每每旁人问道,八十年前参加红军时的情景,躺在病床上的钟良树说不出几句话来,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一句歌词:“当兵就要当红军”。

这是一首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中央苏区传唱过的歌谣,只有简单几句话,“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当兵就要当红军,工农配合杀敌人,买办豪绅和地主,坚决打他不留情。当兵就要当红军,退伍下来不愁贫,会做工的有工做,会耕田的有田耕……”

这首歌诞生于1932年的苏维埃,直白地表达了青年们的心声。当时苏区正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扩红运动”,目标扩十万红军,母送子,妻送夫,青壮年踊跃投身当红军。

此时的钟良树,刚刚15岁,就加入了中国共青团,成为了江西省于都县马贡布村扩红动员小组的小组长。

在动员两位堂哥参加红军一年后,钟良树最终成了红五军团的一名通信兵,他并不清楚,这个决定将如何改写自己的一生。

自掏18个铜板动员堂哥参军

钟良树12岁那年,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井冈山突围,开辟创建了赣西南和闽西革命根据地,钟良树出生的江西省于都县马贡布村,就在这里。

从小就放牛、割草、打柴,钟良树曾上过四年私塾。可惜不到10岁,父亲因病去世,全家都仰仗母亲一人操持,日子也大不如从前。

幸而此时,苏区打土豪,分田地,附近一位大地主家中的田地被分,而钟良树家因此分得几亩薄田。

这让钟良树对共产党人、对红军部队产生了强烈的好感。15岁时,他积极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和村里的伙伴们一起,站岗放哨,干得起劲。

当时,正赶上苏区扩红,中共苏区中央局提出“在全中国各苏区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的口号,苏区掀起扩红竞赛热潮。钟良树主动请缨当上了村里“动员小组长”,动员乡亲们参加红军。

钟家是村里的大家族,他首先动员两位堂哥参加红军。当时,其中一位担心“家里条件太苦,害怕自己参军后,家人没人照顾”。为了解决堂哥后顾之忧,钟良树拿出了自己攒下的18个铜板给了堂哥。

从1932年春到1933年2月的这轮扩红运动中,中央苏区共扩大红军8.76万人。到了第二次扩红运动的1933年夏秋之间,身边的适龄少年几乎都加入了红军,剩下的都是与钟良树同龄的红小鬼们。

1933年2月8日,在中央苏区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扩红热潮,16岁的张良树也穿上了军装,成了家族里第三个红军战士。他被分配到红五军团,由于读过私塾,算是个“秀才”,最先担任通讯员,后来成为宣传队宣传员。

事后数据显示,本轮扩红中,与钟良树一起加入红军的约有5万人,他们成为了红军长征的主干力量。

时至今日钟良树仍记得,参军那天,母亲哭着送他去部队。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母亲非常不舍。“在村里动员别人参军,真轮到自己参加时,也没脸说不去。”钟良树说。

长征路上的钟良树,也曾给家里写过几封信,无奈石沉大海,了无音讯。一别几十年后的1958年,钟良树才回家看望过一次老母亲。再见面时,钟良树不再是当年调皮捣蛋的少年,已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我军将领。

死里逃生

钟良树担任红一方面军红五军团宣传员,在宣传队的都是一群十五六岁的红小鬼。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苏区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8.6万多人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

“长征开始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我们还以为是宣传队搬家哩。”当时,钟良树和他的战友们并不知道他们将面临的是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长征中,红五军团的行军序列一直在最后,主要负责抗击敌军追兵,掩护红军主力北上。在红军队伍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红一军团打先锋,攻无不克;红五军团殿后,守无不固”,“铁流后卫”成为红五军团的另一称呼。

当时钟良树所在的宣传队则是殿后军团中的殿后部队,宣传队平日里,除了刷标语搞宣传之外,还要在行军途中为战士们打气鼓劲,打竹板,唱山歌,扭秧歌,都是宣传队员的保留项目。

“一开始是六项注意,后来才有了八项注意”,钟良树记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当时念得比较多,不过更多的时候,要靠自己即兴创作,结合听快板的对象现编歌词。

部队行军时,宣传队要给部队鼓劲,部队休整,宣传队员还要去收集素材和好人好事,编成顺口溜,在行军之时宣传,“宣传队的休息时间比一般红军都要少”,行军途中,有时候走着走着就睡着了,直到后面的战友将他推醒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过雪山时,类似的事情又发生了一次,饥寒交迫的钟良树正打算坐下休息一会,被一名老战士从背后一脚踹醒了,“你这样会死的”。老红军告诉他,一旦在雪山上停下来可能就永远也站不起来了。

1935年,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他们作为殿后部队,被要求在草原边上接应红四方面军,当时仅仅准备了7天的口粮。

后来,他又随着张国焘,第二次、第三次过草地。这两次,钟良树有了经验,丢掉身上所有的东西,仅仅带上了三十斤粮食上路。由于年纪小,吃得少,钟良树才勉强走过了草地。但许多战友就在他的眼前被沼泽吞没,什么都没留下。

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战友们都牺牲了,而我活了下来,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唯有长征念念不忘

钟良树一共有4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4个都是军人,其中二儿子钟征特别取名长征的“征”字,为的就是纪念那段时光。

在钟征眼中,父亲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很少和他们交流,甚至连见面的机会也不多。但最近10年,老人爱谈点过去的事,特别是关于长征的那段记忆说得最多。

如今儿子钟征也从部队退休了,他也在尝试着体会父亲当年的心情,“这好像是军人的通病,总对自己当新兵的那段经历记忆特别深刻”,回顾自己的一生,能够记得最清楚的反而不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而是刚入伍那会。

这些年,父亲最爱听的还是《十送红军》,只要旋律一响,就会不由自主跟着唱起来。

钟良树家里珍藏着两张照片,一张拍摄于1936年,那时他们刚刚随红四方面军抵达陕北,他还在宣传队担任队长。

陈赓拥有当时红军唯一一部相机,就给19岁的钟良树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钟良树俨然一副十三四岁的样子,“看起来完全没有发育”。

在陕北待了两年后,样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1938年,已经调往八路军129师政治部担任青年科科长的钟良树回到宣传队看望战友。

陈赓给他拍了第二张照片,此时的钟良树已然一副大人模样。

这些年,老人虽然说话已很难表达完整,但当南方周末记者提到到达陕北那一刻的心情,钟良树的情绪明显不一样了,他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钟良树,1917年10月8日生于江西省于都县马安乡贡布村。

1933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五军团13师8团2营通信员。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任红军宣传队对队长。1937年,任八路军129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二野战军六纵队团政委。

朝鲜战争爆发后奉命随部队入朝作战,任军干部部长。

回国后在军机关、军区工程兵、新疆军区和江苏省军区工作。历任军政治部副主任;军区工程兵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新疆北疆军区第一政委;江苏省军区顾问。

猜你喜欢

宣传队堂哥动员
海底总动员
关于长征时期红军“宣传队”的功能探究
吃喜酒
吃喜酒
风华正茂少年艺涯
THE PEOPLE’S ’ SQUEEZEBOX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表堂哥
册亨县关工委“夕阳红”宣传队特别党支部组织集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