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社区营造,中国慈善超市谋变
2016-10-20邹雨茉
南方周末记者 邹雨茉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刘倩儿 方小洁
南方周末记者 邹雨茉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刘倩儿 方小洁
坐落在热闹的菜市场附近,广州市越秀区慈善捐助超市显得有些冷清,店外人来人往,店内与货架却空荡荡的。
“门庭冷落。”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杨永娇说。2016年年初,杨永娇开始研究国内慈善超市运营机制,关注慈善超市近年在运营上存在的问题。半年后,这一研究被确定为民政部部级研究课题。
一个半小时里,住在光塔路的陈先生是店里唯一客人。他花了不到10分钟,用积分换了两袋米和一些日用品,“(积)分已经换完了。”陈先生表示,因为店内商品以米和食用油为主,没有太多选择,“谈不上有没有满足需求,我就每个月来一次,换点米而已。”
越秀区慈善捐助超市于2003年7月建成开市,是广州市首个慈善捐助超市,由越秀区慈善会运营,区民政局分管。时隔13年,这家慈善超市仍然维持着最初的运营模式——接受社会热心人士捐款捐物,通过积分兑换为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发放生活必需品。
自2003年第一家慈善超市开业以来,中国慈善超市总数量持续增长。据统计,2004年全国共有1842家,这个数字在2014年超过了10000家,到2015年小幅下滑至9654家。
困局:政府主导还是市场自主
慈善超市是舶来品,现代意义上的慈善超市源于20世纪的美国,主要业务是接收、翻新、销售市民们捐赠的二手物品,再将销售所得用于为残疾人、失业者、孤儿、新移民等社会困难群体兴办的职业培训机构和学校等。
过去100年来,这种运营模式在欧美很受欢迎。美国最早的慈善超市“好意”由独立慈善组织运营,如今在全球已有近三千家零售商场、网站、捐赠中心及职业中心,发展成为世界级连锁企业。根据“好意”官网,2015年,“好意”慈善组织收入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近34亿美元,占总收入的43%,而来自政府的捐赠则约占总收入的19%。
与西方不同,中国的慈善超市在政府的推动下出现,作为政府扶贫和救助工作的补充,依托社会捐助站点,向所属区或街道单位困难居民发放物资。
以越秀区慈善捐助超市为例,根据《广州市越秀区慈善捐助超市管理办法》规定,拥有越秀区户籍,持有“广州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广州市低收入困难家庭证”的困难群体即为慈善捐助超市的服务对象,领取积分后,可以在慈善超市内兑换所需商品。
从2003年到现在,越秀区慈善超市每年发放给困难群众的物品总值近100万元,其中10万是彩票公益金,87.5%来自企业和社会团体捐赠,个人捐赠仅占2.5%(比较多由固定的10位爱心人士捐赠);资助困难家庭5000多户,受惠群众1.1万人。
2014年,民政部下发《关于创意慈善超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慈善超市向社会化运营转变。对此,越秀区慈善会副秘书长钟穗鹏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已经与广东省内的大型企业谈过,希望利用现有场地,销售部分可赢利的产品,所得利润一部分用于支付员工薪水,剩余的则用于购买面向困难群众的优惠物品。
然而,场地和经营主体成为谈判搁置的两个因素。
据了解,慈善超市的场地属于政府物业,免租金和税收,如果面向普通群众进行大规模售卖,便需要办理营业执照,且场地属性就会变更,接受工商部门的监管。“这块场地我们只有使用权,不可能出租。”钟穗鹏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所以我们计划是搞一个民办非企业,但企业不愿意担任经营主体。”
“委托企业运作是一个可行的渠道,但权利与义务必须匹配。企业用慈善超市的招牌,同时需要独立运营,自负盈亏,承担慈善失信的后果。很遗憾,这样的企业我们目前还没有找到。”越秀区民政局分管慈善会的陈汉荣表示。
鉴于此,这家广州最古老的慈善超市仅仅停留在扩大规模的层面。目前,慈善会陆续开办了五间街道慈善超市,方便困难群众就近领取物品。
突破:互联网慈善超市入局
在尝试经营慈善超市的过程中,国内社会企业和民间组织交出了与政府不太相同的答案。
2010年,号称“中国第一家在线慈善商店”的善淘网成立,创始人周贤和联席CEO余诗瑶均是海外留学归来,另一名联席CEO孙夏燕曾是一名肢体残疾的会计从业者。
至今,善淘网拥有超过3万名消费者和捐赠者。余诗瑶表示,善淘网与传统慈善超市的不同之处,不仅仅是实体店和网店的差别,“政府型慈善超市专注于扶贫济困,而我们的慈善网店专注于‘授之以渔”。
善淘网表面上是一家淘宝义卖网店,实际上是一家通过义卖的公益金资助残疾人就业和实现深层次的残健共融的社会企业。善淘网买家林小姐分享了她的购买体验:“全新的商品居多,价格又很实惠,适合普通消费者购买。”不过她也提到:“工作人员都是残障人士,有时难免出错,需要买家体谅。”
目前,善淘网已实现收支平衡:2015年的自营性和项目性收入总和超过180万,除去29万的运营成本,其中72万用于庇护就业运作维护费,42万元用于庇护性就业补贴,2万元用于公益倡导,结余则继续投入第二年运营。
民间组织的进驻则更早。
2006年,北京工友之家、新工人艺术团发起创办了北京“同心互惠商店”,主要扎根城乡接合部,为城市务工者群体做二手衣物义卖。目前,同心互惠商店已有15家,专职工作人员40人,其中8名为残疾人。2014年,同心互惠团队实现年度营业额近169万元,营收约25万元。
来自山东的务工者苑先生是一名家具厂木工,月收入6000元左右。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同心在工友群体里很受欢迎,一到晚上,工会里面的同心互惠商店就会很多人。“比别处便宜很多,主要购买衣服,还是挺全的。“不过,他觉得卖日用品商店流动性太大,希望来的频率更高一点。
2016年,同心多年的积累有了一个“爆发”。根据官方网站消息显示,时尚集团、中煤集团、东芝有限公司、京东等多家知名企业都与其合作开展了公益募捐活动,拓展了同心的募捐渠道和知名度。京东公益活动组织人赵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活动10月18日截止,收到网友捐赠衣物10万多件。”这次是京东和同心第三次合作,赵超觉得:“选择合作方最看重他们的公开透明,同心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此外,同心在华东地区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以及处理衣物的效率也是京东看重的地方。截至目前,同心已经和北京100个高校社团、150家企业单位及市民居民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建立起44个捐赠点。
同心互惠超市负责人王德志希望同心互惠商店可以在北京市中心和外省开花,面向普通居民义卖品种更丰富质量更高的商品。
难题:吸纳社会资源不容易
“个人捐的?基本没有吧。”越秀区慈善捐助超市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店里仅有数包由个人捐赠的旧衣,经过清洗等处理后将捐到国内其他贫困地区,而非留在广州本地。
而欧美模式的慈善超市处理个人捐赠的方式与国内传统模式不同,民众也有着不一样的态度。
还是以美国“好意”慈善超市为例,在通过社会和个人捐赠获得二手或全新的商品后,将采取“前店后厂”的运作模式,进行洗涤、整理、修理、估价以及销售,提高了捐赠物的附加值。如此一来,“好意”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培训困难群体,为他们提供工厂的职位。
英国民间组织理事会统计显示,在英国,每5个人当中有4个人向慈善超市捐赠过。“可以说,把闲置物品捐赠给慈善组织已成为许多居民的习惯。”中山大学研究员杨永娇介绍,“相反,虽然一些中国人有将闲置物品捐赠给慈善组织的意识,却很少有人直接捐赠给慈善超市。”
除了社会捐赠的物品,社会资金也是慈善超市维持运营的重要部分。根据“好意”官网的统计,尽管其收入主要来自于慈善商店零售,但来自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捐款也在2013年达到了2.05万美元。
而国内慈善超市则面临着资金的困境。“募捐渠道越来越窄,”钟穗鹏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我们需要想办法创新。”他介绍:“慈善法的出台规范了慈善组织的募捐行为,不能强行摊派、不能下达指标任务。”对越秀区慈善会来说,吸引募捐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倡议。
善淘网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则是让物品卖得更快。“这需要更多的渠道资源和市场推广。”余诗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而用于扩展的资金,我们需要找基金会赞助或者进行社会影响力融资。”
王德志认为,现存的困难还有社会公信力及品牌效应仍需继续加强。“虽然目前由于发起承办机构工友之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作为新兴的事物及理念,(社会企业)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社会公信力及品牌效应的建立是影响其自身发展的关键环节。”
创新:济困的不同思路
“我们的宗旨还是济困。”钟穗鹏表示:“慈善超市对于社会救助只是一个补充,还是需要政府兜底。”对于国内传统慈善超市来说,救济困难群体的方式主要是派发生活必需品。
在“给予帮助,而不是施舍”的理念下,美国“好意”慈善超市则逐渐转变成就业导向型的慈善超市,或在完成培训后,安排弱势群体或受助对象到店铺和工厂就业,或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培训。如2015年,超过15000人参与了“好意”提供的办公软件使用技能培训,以改善工作表现或提升就业机会。
2015年,“好意”帮助约31200人在所在社区内顺利就业。据“好意”2015年度报告的估计,该年慈善超市的技能培训将帮助受训者在其职业生涯中,增加142亿美元的收入。
在国内,同心互惠商店与善淘网根据企业或社会组织的定位,集中为某个特定群体服务:同心互惠商店关注城市务工者群体,而善淘网把目光放在了残障伙伴身上。
根据同心互惠商店2014年年报,支出12000元用于社区儿童及工友文化活动,27000元用于工友文化艺术大赛,29745元用于员工培训和学习,8730元帮助设立“同心互惠小额基金”,支持大学生社团开展相关服务工友的公益活动。
善淘网则专注为残障伙伴提供培训等服务。自2010年创办至今,募集资金达500万,已为超过三百多名残疾伙伴提供职业培训,推动就业和提供岗位。并且,在这支40人左右的全职团队中,超过20名伙伴是残障人士。
中通快递员张师傅为善淘网发货已有一年,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基本每天都会发货,生意应该挺好的。我也在上面买过,价格和质量都还不错。”在他看来,残疾人能在善淘网就业尤其可贵。
同时,善淘也基于互联网为残障伙伴设计了兼职机会——互联网慈善商店店员,在余诗瑶看来,善淘存在的根本,是为了能自主造血,为残障伙伴提供有尊严的工作岗位。
学界:建议与社区依存共生
2016年9月29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思想峰会上,杨永娇分享了自己一篇关于慈善超市研究的论文,是民政部课题研究前期成果。她基于社区资源整合的视角,提出慈善超市与社区间存在着“二元共生”的关系,“就是彼此需要”。
“在西方,社区普通民众需要慈善超市。”杨永娇认为,比起专属困难群体的中国慈善超市,西方慈善超市受众面更广:普通民众不仅能在慈善超市购买低廉的二手物品,还能担任志愿者,服务社区。根据英国智库Demos统计,截止到2013年,英国慈善商店共招募了超过21万名志愿者。
除实用功能外,西方的慈善超市也是一个社交场所。杨永娇曾在英国的“乐施”慈善商店担任过志愿者,“社区民众来闲逛时,可以相互闲聊,彼此认识。”英国智库Demos2013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每5个调查对象之中有1个表示曾在慈善超市与陌生人交谈,1/3受访者认为慈善超市培养了居民的社区意识,1/4认为慈善超市直接增加了其所在社区的凝聚力。
杨永娇认为,相对应地,慈善超市也需要社区民众的支持。社区民众捐赠闲置物品,提供了物资,更通过担任志愿者节约了慈善超市的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慈善超市的持久运营需要民众口口相传的影响力,“许多民众会认识和理解慈善超市的服务内容、理念和价值,从而主动提供支持”。
“慈善超市最根本的生存土壤还是社区,西方有很多案例和经验可以借鉴。”杨永娇认为,中国慈善超市在社区建设层面有着很大的潜力。
然而,即使是走在全国前沿的深圳慈善超市,在社区融合这方面也效果不彰。
深圳市捐助管理中心王建设主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慈善超市原先的社区功能就很弱。在市民的印象中,慈善超市就是物品购送,接收物资都是捐助站在做,慈善超市还没有在市民心目中树立接受捐赠的功能。”
同心互惠商店和善淘网则已经察觉到社区融合的重要性。
同心的宗旨之一就是社区参与,他们的团队已在皮村建立了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和电影院,还成立了文学小组和法律培训。务工者苑先生参加了同心开办的文学小组的培训学习,这是最吸引他的地方。
两个月后,善淘的第一家实体商店将落地上海。在余诗瑶看来,网店在辐射力和影响范围的优势不言而喻,而实体的优势则在于能根据不同渠道和物品来降低处理成本,能够深入地影响社区,让更多居民了解残障伙伴工作能力、慈善超市文化,促进慈善与社区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