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家们的幸福观

2016-10-20薛巍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41期
关键词:边沁基德尔斯

薛巍

在西方伦理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代表的德性伦理、边沁代表的功利主义和康德代表的目的论伦理分别提出了三种幸福观。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最高的善,它应该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我们会为幸福而去做什么,但我们幸福不是为了别的目标。其次,幸福应该是自足的,它本身就能使生命值得过。照此标准,哲学家沉思的生活最幸福,因为哲学思考不需要什么助手和昂贵的设备。财富会被偷走,政治盟友会背叛你,但只要你活着,谁也拿不走你通过思考获得的启蒙。

功利主义者认为幸福即快乐。边沁整理过一个快乐清单,列出了能制造快乐的东西,如技能、权力和虔诚的心,以及会带来痛苦的东西,如贫困、难堪和坏名声。如果你需要决定是否应该去看望年迈的父母,你只需对照清单,比较一下看望父母带来的快乐和它产生的痛苦。如果结果是快乐大于痛苦,你就可以计划出行了。

蒂凡尼·瓦特·史密斯

在康德看来,做人的终极目标并不是幸福,如果人要追求的是自我保全或者福利,靠本能更加有效。所以理性在道德上的作用是产生善良意志、去尽自己的义务。善良意志是最高的善。幸福则是一个不可能的目标,因为所有寿命和能力有限的存在都说不清他想要什么。只有全能的存在才能确定什么能让他幸福。

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与爱德华·斯基德尔斯基在《金钱与好的生活》一书中对快感、幸福与快乐的区别做了细致的分析。首先看快感,追随边沁的传统经济学家会把幸福等同于快感,希望由此消除含混。他们认为,快感是一种特殊的感受,相互之间只有量的不同。如果幸福就是快感,那么它也能够被量化。但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快感实际上不是一种特殊的感受。他说,比如几个正在亲密交谈的朋友,听到了背景中的笛声。如果快感是一种特殊的感受,那么听音乐的快感和谈话的快感就可以叠加到一起,就像两堆火的热量可以叠加。但事实并非如此。音乐会感染谈话,他们无法同时享受这两种快感。所以快感不是一种独立的感受,它跟它的对象密不可分。

快感经常发生于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比如足浴、头部按摩等。而幸福没有特定的身体部位。一个人不会使他的大脚趾或者其他地方感到幸福。另外,快感会持续一个精确的时间跨度,比如从10点到11点。幸福有时也是可以计时的,但其边界都不精确。比如“今天早上我醒来时觉得很幸福,但不久这种感觉就变淡了”。还有一种没有时间维度的幸福,说一个人过了幸福的一生,并不是说他在特定的时间很幸福。

幸福和快感的这种差异是源于它们之间更本质的状态上的差异。幸福不只是一种内心的感受,而且是一种立场,一种现实观。幸福的动物在它的环境中很悠然;幸福的婴儿开放、爱交流;幸福的人把世界看作一个光明、充满希望、充满新鲜事物的地方。维特根斯坦说,幸福的世界跟不幸福的世界完全是两个世界。一个人无法从他死后的世界或世界的另一端获得快感,但他可以从对它们的想象中获得快感。跟幸福不同的是,快感可以靠幻想或幻觉来维持。喜悦则是一个更欢欣也更捉摸不定的状态。

蒂凡尼·瓦特·史密斯所著《心情词典》一书中说,对快乐的最佳定义是17世纪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的。他认为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因此让我们感到快乐的通常是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当事情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好时,就会产生快乐的情绪。和快乐密切相关的情绪是谦卑、感激和惊奇,而非自豪和满意。“你张开双臂,鼓掌欢呼,想和旁边的人跳支舞,或者不由自主地弯曲膝盖,热泪盈眶。以上就是快乐或者说喜悦带给你的感觉,它总是来势汹汹、出乎意料。”

弗吉尼亚·伍尔夫对稍纵即逝的快乐颇为着迷。她向来不是一个快乐的人,但是从她的日记中,我们可以发现她会在最意想不到的偶然中发现快乐,比如擦得锃亮的门环、光线斑驳的窗户。在小说《到灯塔去》中,她描写了拉姆齐太太经历的突如其来的快乐。在为一家人准备晚餐时,她突然感觉生活如此美好,一切都蕴藏着无限可能,一切都恰到好处,她感觉自己像盘旋的雄鹰,像飘扬的旗帜,快乐充斥着她身体的每个部分。

猜你喜欢

边沁基德尔斯
詹姆斯·李·拜尔斯:完美时刻
库尔斯克会战
伦理学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史发展的一些启示
试论古典功利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浅论穆勒对边沁功利主义的发展
怪盗基德的密室
怪盗基德的密室
怪盗基德的密码
最有型的擀面杖
边沁论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