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与心灵的对话
2016-10-20张婍
我和美食心理学的缘分也许最早要追溯到自己从小对食物的热爱,我是一枚十足的吃货,对吃这件事的热衷让我从四五岁开始就喜欢整天待在厨房里,学习怎么做好吃的。一路走来,经常会有身边的人评价:你怎么那么能吃?!而心理学是我从本科一直到博士所学的专业,再加两年博士后,这十几年的专业训练外加不安分和充满好奇的个性特点,我几乎把心理学的各个应用领域都探索了一番,并且一直都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做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还能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的应用型研究?
有一天,我读到布莱恩·汪辛克(Brian Wansink,美国康奈尔大学食物与品牌实验室主任及营销学教授)写的一本和饮食行为研究有关的科普读物《瞎吃》(Mindless Eating),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小实验解读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和吃有关的学问:吃什么、怎么吃,以及为什么这么吃。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心理学实验的影子,头脑中冒出了很多有意思的想法。
恰好在这个时候,中国首家心理学视频云平台“心教育”网站邀请我录制一些和心理学有关的科普视频,而且题材选择的自由度比较大。于是,我就打算以美食心理学为主题,基于自己的心理学背景和饮食行为有关的研究做了一系列美食心理学的脱口秀节目,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下决心要开始从事这个领域的专门研究和实践。
张婍
到现在为止,国内外在饮食方面也已经对很多主题有了初步探索,比如研究饮食和情绪的关系,儿童饮食偏好和家庭背景、教养方式的关联,也有关于肥胖症或节食行为方面的实证研究。也有一些大家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比如餐厅的哪些设置会影响我们吃饭的速度,又比如自助餐应该怎么吃才能既享受美食又不过量,再比如关于饮食行为的脑机制的研究,表明饮食习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改变人类基于进化而偏爱摄入高盐、高糖、高脂等高热量食物的天性,这种变化会体现在特定脑区的激活上。由此,也可以看到食物相关研究的魅力,它既可以是日常亲民的研究,也同样可以是脑机制方面的高大上研究。
在最初提出美食心理学的设想时,只是简单地想采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来看待我们日常的饮食心理和行为现象,探索美食和我们的心理规律、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践行更科学有效的饮食教育和心理干预。而且,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从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和应用来讲,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饮食心理和行为研究,也有不可取代的深远意义。
实际上,即便是在心理学研究体系和进展相对成熟前沿的西方国家,这依然是一个非常小众而且边缘交叉的领域,叫作Food Psychology或Psychology of Food,直译过来是食物心理学或饮食心理学,不过我更愿意延续自己一开始的想法,称其为“美食心理学”。作为一名一直接受心理学专业训练的科研人员,很能够理解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的科学属性,但从个人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体验以及对饮食的理解来看,我同时又觉得美食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一种生活哲学,所以美食心理学的命名似乎更符合这样的一种理念。
目前我有多重的工作身份,好像还挺符合时下很流行的斜杠青年标签。我是大学老师、心理咨询师、饮食行为顾问,同时又是一名从事美食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工作者。
我在大学指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论文都在致力于探索中国人的饮食心理和行为特点。比如,我们研究了中国传统菜系和人格之间的关联,素食或肉食偏好或启动与我们的攻击性以及自恋的关系,情绪启动对食物偏好和进食频率的影响等。在这些研究主题中,有一些验证了国外已有的研究结果,比如在实验室里启动不同的情绪之后发现,人们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会更倾向于选择健康食品,会考虑未来长远的身体益处,而在消极情绪状态下则更偏爱垃圾食品,只为了满足眼下的口腹之欲;在有关节食和限制性饮食的研究中,验证了年轻女性群体中节食和限制性饮食行为(为了控制体重而长期严格地控制体重的倾向)的普遍性。我们还发现个体的人际吸引力和自我评价水平越高,进行限制性饮食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有一些研究是国外相关研究的拓展,比如我们在素食和肉食主义基础上延伸了使用更为宽泛的素食和肉食偏好者,发现素食和肉食偏好者在自恋水平和攻击行为上存在不同的表现——肉食偏好者在自恋的虚夸维度和攻击的躯体攻击水平上相比于素食偏好者会更高一些,具体可以表现为肉食偏好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希望获得周围人的关注,对冲突的容忍度更低。
还有一些研究是很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主题,我们初步探索了传统八大菜系中的四大菜系(川、鲁、苏、粤)和大五人格之间的关联性,比如,偏好苏菜口味的人群在大五人格的尽责性维度上得分较高,也就是说这类人群具有较好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在儿童饮食干预领域,我们也做了一些有意思的尝试,比如在北京的几所小学开展儿童美食心理学的特色课程,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儿童零食偏好和干预的项目,希望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来为家长和学校提供更科学有效的饮食干预策略。
饮食行为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都会频繁发生,我们对此相当熟悉,却经常会忽略它潜移默化的神奇作用,以及它所传递的丰富信息。这也恰恰是我为什么对此非常着迷的原因。
其实,我们的肠胃消化系统和心理状态之间的关联比我们大部分人能想到的更加紧密。单纯从生理机制上来看,胃肠道是除了中枢神经之外合成神经递质五羟色胺(又名“血清素”,能给人带来愉悦感)的重要场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也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当我们陷于焦虑、紧张、抑郁的情绪时,会出现肠胃失调的情况,进而表现在我们的饮食行为上。由于情绪和胃肠道状况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紧密关系,有人甚至把肠胃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而我们的幸福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胃肠道向大脑传递的信息。
所以,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的咨询工作也有许多可以和美食心理学结合的地方——在饮食行为的背后,可以进一步探索食物和自我的关系,反映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如何应对周围的环境。在我接待的来访者中,尤其是一些青少年或者年轻女性,会谈到他们对情绪性饮食的困惑,或者是关于外貌和体重控制的一些主题。一位苦苦挣扎于暴饮暴食问题和减肥失败的女性,也许会发现她真正需要面对的是在人际关系中的困扰;另一位一边控制饮食一边过度锻炼,却始终对体形不满意的青少年,也许会发现他努力寻找的是对自我的肯定。因此,美食心理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自己热爱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看待生活的全新视角和每日践行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