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茶叶深加工大戏 好看好演?

2016-10-20李婉玲

茶博览 2016年8期
关键词:终端产品深加工茶叶

本刊记者 李婉玲

中国茶叶深加工大戏好看好演?

本刊记者李婉玲

2015年秋天,茶博览一行前往浙江丽水松阳采访,在当地的一家深加工企业内,尝到了一款茶爽,回杭后也给周边的几位朋友品尝,大家均觉得口味不错,很有再次购买的欲望,有朋友几次前往浙江大学特意去买,几次不得。

今天提到这个问题,是想表达,有些产品消费者是认可的,但却难见其在市场上普及。在业界颇为知名的许多深加工产品:茶香皂、茶饮料、茶丝巾、茶酒、酸茶,还有红茶白巧克力等等茶的终端产品都只听过没用过。由此又想到在湖州某茶企内品尝到的几款含茶固体饮料,市面上也难见其身影。作为国内最早成功研发出速溶茶粉的企业之一,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早在2012年便推出了公司的终端产品-“魔叶牌”含茶固体饮品系列,如绿豆奶茶、茶咖、酸奶奶茶等等,在4年时间里,董事长傅竹生一直在尝试“终端产品”的成功问世,两次都铩羽而归。而这样的企业在我国还不在少数。

国内茶叶深加工的利用现状

相较于较为发达的日本,茶叶深加工率在40%,我国深加工率不到10%。很明显,国内茶叶深加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茶叶深加工产业起步以来,经过近三十余年的发展,全国已经有上百家的深加工茶叶企业,分布在福建、浙江、湖南、贵州、江苏、江西、安徽等地。茶叶深加工领域作为茶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将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的茶叶产品进行更深层次加工,形成新型饮料品种;二是提取和利用茶叶中的功能型成分,并将这些初级产品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相关领域,研发新型食品、保健品、药品和化妆品等。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13年全国茶叶行业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72家代表性企业中有56家企业进行茶叶深加工相关产品的销售业务,其中29家企业具有独立生产能力;29家代表性企业主要生产饮料、茶食品、医药保健品。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茶天然产物企业以生产中间体原料为主,终端产品较少,品种单一,且多应用于保健食品和日化用品。

茶叶深加工发展的五大理由

随着健康红利时代的到来,茶叶深加工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首先,采摘成本高、利润低,不少地方的“夏秋茶无人采摘,老死枝头。”据悉,全国适采茶园的茶青采摘量,只有不到30%被采摘利用,70%左右的茶青、茶鲜叶被丢在树上自生自灭。业界评估全国至少900亿产值的夏秋茶,大多老死枝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多次提出,浙江要进一步做大绿茶产业,要加大对夏秋茶的开发利用。

其次,传统茶叶发展空间存在局限性。著名茶人张士康指出,“在传统茶业的产业形态之下,茶叶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功能浪费。因为传统的用水浸提的方式来消费茶,茶叶里只有30%的水溶性成分,相当于70%的水不溶物被浪费。”加之70%左右的茶青遭遇弃采,张士康认为91%的功能被无情地丢弃。在低碳、集约、环保和循环经济时代,这样巨量的茶叶资源的功能浪费,是茶叶行业发展不能做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再次,传统产品附加值偏低,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近些年,由于全国茶园面积迅速扩大,茶叶产能过剩现象严重,产大于销,很多企业不得不面临低价竞争,以出口原料茶为例,“利润已经被压缩到不能再压缩。”著名茶叶专家程启坤认为,“茶叶要增加附加值,茶叶深加工是重要途径。”而浙江省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在茶叶深加工利用上做了有益尝试。2011年其推出的茶袜子,市场售价在20元左右,首批投入市场的3万双袜子,仅一周时间,即被抢购一空。因为有了茶叶的成份,每双批发价可达13至20元,比普通袜子的利润要高出50%以上。此后绿剑又相继推出茶丝巾、茶内裤、茶酒、茶手工面、茶年糕等深加工产品。2012年时,公司茶叶深加工产值便达到了2000多万元,占所有产值的20%。

除了增加茶农的收入,马亚平认为,茶叶深加工的拓展还能有效地解决采茶工紧缺的问题。

而浙江大学屠幼英教授指出,茶叶深加工既是健康需要,也是经济所驱。中国有70%的人有亚健康。70%的茶资源被浪费掉。茶里的茶多酚能有效地抑制万病之源“自由基”,茶氨酸具有改善睡眠、减缓压力和更年期焦虑,改善记忆的作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茶渣、被茶农撇弃的夏秋茶、以及茶园修建的枝叶,这些都是茶产业里巨大的浪费,也是茶企经济效益的庞大损失。

最后一公里不好走

尽管茶叶深加工是大势所趋,但这条路未必平坦。

“这些年中国的深加工行业已经进入了调整期,转折点。我觉得深加工的潜力爆发还差最后一公里路,但这一公里路要走好,并不容易。”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傅竹生说道。“快消品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有产品力、渠道力、推广力、品牌力,我们不缺乏产品力,但是后三者往往是我们深加工企业的短板。统一、康师傅的每年推广费用在数亿元,茗皇前后投入不到千万元,茶叶深加工企业普遍体量较小,难以承受巨额推广费。”

程启坤也指出,一个深加工终端产品的宣传与推广需要花大力气做到深入人心,单靠一个企业很难突破。不仅如此,深加工要破局,还必须要了解深加工的出路,比如全国这么多茶多酚茶厂,多数开工不足,产能过剩。因此,促进深加工产品消费是主要问题。

杨秀芳、孔俊豪、杨贤强教授在《茶叶深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举措探讨》中则道出了茶叶深加工利用中的安全问题,茶叶深加工产品主要采用夏秋茶为主的中低档茶为原料,芽叶一般比较粗老,其中氟含量、稀土氧化物、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含量比较高,上游茶叶原料这些特点都会传导和影响到下游深加工产品中,易引起质量安全问题。另外茶叶深加工特别是天然产物制备主要采用有机试剂和各种复合有机材料,工艺和方法的不当容易残留各种有害物质,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

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则提出,我国茶饮料工业健康持续发展还有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如茶饮料的风味、贮藏期间内有效物质的稳定性。

除了安全有待提升,技术难题、营销推广的瓶颈,不少茶企负责人指出,对那些初次涉足深加工领域的企业来说,要推出一款终端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茶叶深加工领域,每一条生产线的投入都需要大量资金。单单一条速溶茶的提取生产线投入资达上千万,深加工的前期投入成本可见一斑。

如何破局?

总结两次投产“终端产品”失利的经验,傅竹生指出,人力、营销渠道,推广渠道都是要攻坚的难题。

此外,一些茶人提出深加工发展需茶企抱团,政府推动。据悉,某些学校、科研机构、茶企在研发项目上存在一定的重合,而单一的研究技术力量又分散,合力开发,资源整合,抱团发展或将成为一大趋势。这一点上,武夷山市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武夷山市副市长江书华在2015国际茶叶深加工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目前武夷山市建立了1000亩茶叶深加工基地,准备引进一批茶叶新加工企业,政府将给予每年5百万起点的扶持,引进的深加工企业,入园3年后每亩投资100万以上,缴税每亩5万以上,将给予每亩3万元的奖励。同时也会在品牌营销和研发创新方面都给予高额补贴。”

全价利用,跨界开发。这是由张士康提出的重要理念。它的概念是指,用现代技术全方位的开发茶叶的价值,开发茶资源的衍生价值。在时间维度上,指春、夏、秋三季茶怎么利用茶;在空间维度上,茶叶这种特殊的植物植株的根茎、果实、花叶都是可以利用的;还有在产业链的维度上,一产、二产、三产之间如何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融合互动。眼下茶行业就涌入了不少“入侵者”,丝绸行业巨头万事利进军茶行业,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合作开发茶香丝巾、丝茶产品。京东投资因味茶,雷军、网易纷纷进驻茶行业,未来异业联盟将更加普遍。

做茶,要去掉文化和包袱,让茶酷起来。2015年京东涉足茶行业,开起了因味茶。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拥有近12家店面。创始人之一的缪钦透露,在未来一两年里,目标做到200家店面。这个拒绝专业媒体采访的负责人,认为做茶就应该丢掉历史、文化、传统的种种包袱。茶,作为健康的茶饮,在中国迎来健康红利时代的机遇里,可以被推广。茶行业“搅局者”,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块茶叶复合板的夏琛则指出,茶叶要改变茶叶年轻人心目中的老气形象,让茶酷起来。

当然茶行业要发展,安全、健康是底线。浙江大学茶学系屠幼英教授在2015国际茶叶深加工产业高峰论坛上就指出,“我们饮茶目的,是为了健康、养生。所有技术、创新,就是你怎么样去保持这些活性物质,让它不要被破坏。”

深加工茶点 和果子

360 度未来茶生活

“未来茶产业的发展,不光是一个功能性的饮品,除了从食品的角度,从医疗、环保、健康、日化、旅游等等角度,茶产业都完全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关联的、衍生的产业发展的蓝海空间。”这是张士康设想的茶未来。

在采访因味茶负责人缪钦过程中,曾向他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单纯因为茶的健康功效涉足茶行业,那么有天,茶的功效在其他的植物中提取出来了,你会怎么办?他说:“我也许会继续推广其他的产品,但是目前为止,茶的认知度是最高的。”缪钦希望更多植物功效被开发出来,而茶便是其中的切入点。

去掉了包袱、耍得了酷,未来的茶会更加“轻”,“轻包袱”、才会吸引更多爱潮流的年轻人进入茶生活当中。茶变得“年轻化”,看似“减法”其实也在做“加法”,在保存了爱茶的重度患者后,一部分年轻人也融入了茶圈。

大家都在用,是对一种植物和文化最肯定的表达,精神类的茶道,物质类的可吃可用的产品,老少皆宜,也许就是茶的未来。□

猜你喜欢

终端产品深加工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河北老年人智慧养老采纳影响因素研究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杨凌:双创“沃土”铺就特色扶贫路 深加工让土特农产品大放异彩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香喷喷的茶叶
电能计量表计及终端可靠性研究与探索
论科技成果转化
亚热带水果深加工技术获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