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农2号生姜设施大棚栽培经济效益及其技术
2016-10-20张奕
张 奕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61000)
台农2号生姜设施大棚栽培经济效益及其技术
张奕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61000)
台农2号生姜设施大棚栽培具有产量高、提早上市、经济效益明显的优势,总结其设施大棚栽培技术。
生姜;设施大棚;栽培技术
台农2号生姜系同安区20世纪80年代初从台湾引进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历经三十余年的栽培,至今全区常年种植面积仍保持80多hm2,年产值达3250余万元。台农2号生姜根茎肉质肥厚、细嫩、纤维少、口感极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同安区农业部门通过推广设施大棚栽培技术,指导农户对生姜进行早播栽培,提早上市,较露天栽培产值增加220%,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1 生姜设施大棚栽培效果分析
1.1生长环境条件优势分析
姜种适宜发芽温度22~25℃,幼苗及生长期适温25~28℃,当气温低于15℃时,茎叶基本停止生长。同安区11月至翌年3月各月的平均气温为19.3℃、15.2℃、12. 6℃、12.9℃和15.7℃,露天栽培不利于生姜的正常生长发育,且由于同安区在翌年3月中下旬后一般开始进入春雨季节,气温逐渐回升,高温、高湿易造成生姜病虫害蔓延。利用大棚栽培不但可避免外界不良天气条件对生姜生长发育的影响,还可通过调控棚温满足生姜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促进生姜快发快长。台农2号生姜大棚栽培全生育期(约130 d)较露天栽培全生育期(约150 d)少20 d。
1.2设施大棚搭建标准及成本分析
1.2.1姜棚搭建标准同安区简易水泥柱大棚建设标准:水泥立柱直径80 mm,高2.4~2.9 m,每667 m2需70根左右。水泥柱上方绑竹竿作横梁,再用钢绞线将水泥柱与竹制横梁纵横固定,顶上均匀绑上竹弓,建成简易水泥柱大棚框架。在大棚框架顶部和四周覆(围)上0.05 mm薄膜,即制成简易水泥柱大棚。可根据自家田块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面积大小等条件选择搭建联栋或单体框架大棚。一般平原田块以联栋大棚为佳,单体大棚对坡地梯田较为适用。近年来,同安区大面积推广的生姜设施大棚主要是简易水泥柱大棚和竹架大棚两种,主要因为这两种大棚结构简单、耗材少、成本低。简易水泥柱大棚造价一般每667 m2约5000元,竹架大棚造价约2000元,农民易承受。又因简易水泥柱大棚较竹架大棚具有更好的耐用性,厦门市对简易水泥柱大棚每667 m2有2500元的财政补助,因此,同安区重点推广简易水泥柱大棚栽培生姜。
1.2.2设施大棚成本分析简易大棚覆盖的农膜每季利用5个月左右,农膜可供下季大棚边围利用,也可作废品回收。通过市场调查,每667 m2水泥柱大棚一般需0.05 mm的农膜35 kg,每公斤售价约13元,回购价5.6元,每667 m2简易水泥柱大棚每季的实际农膜成本259元。除去农膜的消耗,每年只需对竹弓、竹夹作适当调整添补,3年再紧固1次钢绞线,简易水泥柱大棚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按667 m2大棚框架的造价4500元计算,每年折旧费用225元。加上每季的薄膜成本,每667 m2简易水泥柱大棚实际成本不到500元,如果申请政府补助,成本还可进一步降低。因此,推广简易水泥柱大棚栽培生姜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1.3生姜设施大棚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固定对10个生姜设施大棚栽培种植大户的产量与经济效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大棚栽培生姜平均每667 m2产值 38 355元,较露天栽培增加26 380元,产值增幅达220%。扣去姜种成本(每667 m2用种量大棚栽培2250 kg、露天栽培750 kg,每公斤姜种售价2.4元,大棚栽培姜种成本高3600元)和简易水泥柱大棚建造成本(按每年平均500元计算),生姜大棚栽培效益比露天栽培高22 280元,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表1 生姜设施大棚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注:①姜种∶嫩姜指的是投入姜种与产出嫩姜重量之比;②嫩姜市场价指收获时间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初(大棚栽培)或6月中下旬(露天栽培)的市场价。
2 生姜设施大棚栽培技术
台农2号生姜属中晚熟品种。露天栽培从种植至收获约150 d,一般在1月上中旬播种,6月上中旬收获;大棚栽培从种植至收获约130 d,可于12月中下旬播种,翌年4月中下旬收获。台农2号生姜属喜温作物,不耐霜冻。因此,依据同安区气候条件,设施大棚栽培较露天栽培可提前20 d左右种植,可避免雨天、低温、霜冻等不良天气对生姜生长的影响。
2.1姜种的选择和处理
2.1.1姜种选择选姜块肥大饱满、皮色有光泽、肉色鲜黄、不干裂、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和无机械损伤的健康姜块作种。
2.1.2姜种处理播种前30 d,用清水洗净姜种上的泥土,平摊在背风向阳的平地上或草席上晾晒24~48 h,不可暴晒,中午阳光强烈时可用遮阳网或草席遮阴,以免失水过多,造成出芽细弱。傍晚收回室内。
将晒好的姜种堆于室内并盖上草帘,保持11~16℃,堆放3~4 d。剔除瘦弱干瘪、质软变褐的劣质姜种。
生姜大棚种植必须要提前催芽,在播种前25 d开始催芽,同安地区一般在11月中下旬进行。此时温度尚低,为保证生姜顺利出芽,可采用火炕或电加热温床催芽。应在22~28℃温度条件下变温催芽,即前期23℃左右,中期26℃左右,后期24℃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当幼芽长1.0~1.5 cm,幼芽黄色鲜亮、顶部钝圆,芽基部仅见根的突起的短芽时,即可播种。
将姜掰(或用刀切)成65~75 g重的姜块,同时再进行块选和芽选,留壮去劣。每块姜种保留1个壮芽(少数姜块也可保留2个壮芽),病、虫、弱芽全部去除。
采用1%波尔多液浸种20 min,或用草木灰浸出液浸种20 min,或用1%石灰水浸种30 min后,取出晾干备播。
2.2播种
2.2.1整地整地前,先将基肥均匀撒于地表,然后深翻25 cm以上,细耙两三遍,整细耙平。采用低畦栽培,整成畦带沟宽1.2 m、畦高10 cm左右、沟宽25 cm左右的种植畦。
2.2.2播种期为了促进大棚生姜能提早收获上市,同时又保证生姜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提早播种是确保生姜产量的关键。同安区大棚栽培生姜播种期一般12月中下旬最为适宜。
2.2.3播种密度种植畦宽(带沟)1.2 m,每667 m2种植3.0万~3.5万株,播种量约2000 kg。
2.2.4播种方法将种植畦面浇足底水,水下渗后,将姜种斜竖播植在畦面(芽朝上)。当地种植习惯一般为密集种植,即将姜种铺满畦面,姜种之间间隔1.5 cm左右。将放好的姜块轻轻按入土中,与土壤紧密接触,随即用潮湿的细土覆盖3.5 cm左右,盖实姜种。
2.3施肥
生姜属于喜肥耐肥作物。每667 m2(下同)目标产量(嫩姜)2000 kg,需N 12 kg、P2O51.2 kg、K2O 18.6 kg。同安区生姜推荐施肥量:施优质有机商品肥1000~1500 kg、豆饼100 kg,化肥用量N 12~14 kg、P2051.2~1.5 kg、K2O 18~20 kg、硼砂1.5~2.0 kg。中、低肥力土壤施肥量取高限,高肥力土壤施肥量取低限。施肥遵循“重施有机肥,轻施早施追肥,增施钾肥,适量施用中、微量元素”的原则。
基肥:有机肥全部、氮肥总量的60%、磷肥总量的100%、钾肥总量的60%以及全部微肥经充分混合后撒施于畦面,并与耕作土搅拌混合均匀。
追肥:一般施边沟肥即在畦边缘拉条沟施用,施后覆土。于幼苗期施氮肥总量的15%,三杈期施氮肥总量的15%、钾肥总量的20%,根茎膨大期施氮肥总量的10%、钾肥总量的20%。后期追肥可直接施于畦面,结合培土,施后覆土。
2.4田间管理
2.4.1中耕与除草播种后3 d内,用0.25%的乙草胺芽前除草剂或氟乐灵除草剂在畦面均匀喷施,每667 m2用药75 g。在生姜幼苗期,结合灌水、除草,浅中耕1次或2次。
2.4.2培土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结合追肥、浇水进行培土,以松土保墒。每次中耕、追肥结合小培土,旺盛生长期进行1次中培土,封行前进行1次大培土。全生育期共培土4次。
2.4.3水分管理由于生姜根系较浅,对水分吸收能力较弱,因而要求土壤常处于湿润状态,前期以干干湿湿为主,以利出苗、长苗;中后期应以保持湿润状态为主,以利快发、长根茎,但灌水应注意避免水分过多造成伤害。
出苗80%时轻浇水1次。幼苗期土壤湿度以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左右为宜,及时灌排水,灌水后遇晴天应及时划锄。 旺盛生长期土壤湿度以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为宜,视墒情每隔4~6 d在早上或傍晚时灌1次水。
2.4.4病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甜菜夜蛾、小地老虎、斜纹夜蛾、蛴螬等,一般发生于苗期,危害幼苗。可在出苗前每667 m2用5%特丁磷2.5 kg加细沙土20 kg拌均后施于畦面;齐苗后,用50%辛硫磷0.5 kg于傍晚兑水浇施。主要病害有姜瘟和炭疽病。发病初期,可用克瘟散5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防治姜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炭疽病。
2.5采收
嫩姜应在旺盛生长期、姜块鲜嫩时采收,同安区嫩姜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初采收。
收获前2~3 d,先浇小水使土壤充分湿润、土质疏松,将姜株拔出或刨出,轻轻抖掉泥土,然后从地上茎基部以上2 cm处用小刀或剪刀削剪去茎秆,摘除根须后将姜种与嫩姜或鲜姜分离、洗净,晾干后分级包装。
(责任编辑:刘新永)
Economic benefit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ginger “Tainong No.2” under greenhouse
ZHANG Yi
(Tong’an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Centre of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Greenhouse cultivation of ginger “Tainong No.2” had the advantages of high yield, marketing earlier, obvious economic benefits. It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Ginger; greenhous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2016-05-08
张奕,男,1982年生,农艺师。
10.13651/j.cnki.fjnykj.2016.0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