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食用菌菌种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
2016-12-18柯丽娜刘俊斌张志鸿赖碧梅
袁 滨,柯丽娜,刘俊斌,张志鸿,赖碧梅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63005)
漳州市食用菌菌种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
袁滨,柯丽娜,刘俊斌,张志鸿,赖碧梅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63005)
总结漳州市食用菌菌种生产现状、菌种研发与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菌种生产的发展建议。
漳州市;食用菌;菌种;生产现状;发展
漳州市位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食用菌的种植生产[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漳州市充分利用本地的气候资源及技术优势,坚持绿色、环保、生态、无公害的生产原则,积极发展食用菌生产,形成一个上下游关联企业齐全,两岸乃至全国和国际合作势头良好,规模化、工厂化、产业化生产经营特色明显的食用菌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产业名城,是包括蘑菇罐头在内的罐头食品的生产、加工及贸易的枢纽。漳州市先后获得“中国罐头之都”“中国菇都”“中国食用菌名城”“中国食品名城”“世界食用菌罐头之都”等美誉[2]。漳州市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菌种需求量的增加,也带动全市菌种生产和研发的发展。笔者就漳州市食用菌菌种生产现状、菌种研发和保护等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效进行总结,并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
1 食用菌菌种生产现状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且能人工栽培、可食用的菌类有50多种,漳州市有22种。其中,产量最大、技术最成熟的是双孢蘑菇、白背毛木耳、大杯蕈。漳州市双孢蘑菇产量居全国第1,白背毛木耳、大杯蕈菇产量居世界第1位,白背毛木耳、双孢蘑菇及其罐头制品出口量多年来均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0%和80%。2014年,漳州市食用菌产量达30.47万t,占福建省总量的29.2%,总量位居全省第1,食用菌主要品种中有7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省前三甲。漳州市食用菌品种多、产量高,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已成为全市发展势头良好的农业重要支柱产业。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漳州市对菌种的需求量也日趋增长,蘑菇菌种每年需要500万瓶以上,白背毛木耳菌种每年需要600万瓶以上,杏鲍菇菌种每年需要1800万瓶以上,其他珍稀菇类菌种每年需要300万瓶以上,合计每年需要菌种3000万瓶以上。目前,全市的食用菌母种来源主要有3个渠道:一是通过全市正规的菌种生产单位,如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九湖食用菌研究所等提供,占比约50%。二是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等省内外科研院所购进菌种,占比约20%。三是部分龙头企业自繁自育,占比约30%。
2 食用菌菌种生产存在的问题
当前,漳州市食用菌菌种生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食用菌菌种,尤其是原种、栽培种生产仍处于初级阶段,专业菌种厂极少,大部分菌种均出自农村“能人”之手,技术和设备还不够专业,常造成栽培上的损失,直接影响到菇农的收益。同时,由于缺乏专业化经营菌种的大型食用菌企业,难以实现全市菌种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
3 食用菌菌种研发和保护成效
3.1建立健全菌种保藏体系
一是建成中、短期菌种保藏库。该菌种保藏库可以同时采用短期保藏和中期保藏两套菌种保藏方式,保藏菌种库容达2000个。目前已保藏全市包括白背毛木耳、杏鲍菇、秀珍菇、猴头菇、猪肚菇、金针菇等在内食用菌当家品种或菌株350个。此外,还从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引进鸡腿菇、平菇、灵芝、草菇、茶树菇等750多个菌株。二是建成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车间。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已建成二级菌种生产线,生产的菌种成品率达98%以上,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目前标准化的菌种生产规程已在多地进行示范推广。
3.2成功选育、培育出一批食用菌新品种
一是引进省内外优良当家品种,如双孢蘑菇、金针菇、秀珍菇、鲍鱼菇等;同时对收集的菌株采用短、中、长期三套保存方法,确保菌种优良的特性,不致衰老、退化。二是对保存的菌种进行提纯复壮,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减缓菌种衰老速度,确保菌种的纯度,防止杂菌传染。三是从生产中再进行新品种选育,重点开展白背毛木耳、秀珍菇、鲍鱼菇等新品种的引进、筛选、杂交育种一系列试验,培育出适宜全市栽培的新品种,申请新品种认定。目前全市已成功选育杏鲍菇新品种“日引1号”,并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成为福建省第1个通过省级认定的杏鲍菇品种,该品种的栽培量占全市杏鲍菇栽培量的70%以上。此外,还成功选育“漳耳43-28”,并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四是逐步摸清选育新品种的生产性能,掌握其生物学特性,栽培特性,示范推广新品种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促进食用菌生产健康稳定发展。
3.3不断强化菌政有效管理
一是加大优良菌种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墙报、科技下乡等渠道,广泛宣传《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加大普法力度,增强菌种生产者和使用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二是通过多种渠道,对食用菌菌种检验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三是全市食用菌生产管理部门积极深入各食用菌制种场,发动制种场办理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在生产中辅以科学指导,提高制种户的制种水平,为广大菇农提供优质可靠的良种;同时大力普及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实现食用菌生产增产增收。
4 食用菌菌种生产的发展建议
4.1积极选育、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
优良品种是实现食用菌优质高产的基础。在生产中,积极推广应用优质、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淘汰退化品种,充分发挥品种优势。
4.2大力加强菌政管理
全市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切实履行菌政管理职能,狠抓以菌种管理为核心的菌政管理工作。要加大普法力度,增强菌种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菌种生产经营尽快走上法制化的轨道。进一步做好菌种检验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严格执行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对外提供种质资源和进出口审批制度。实施省、市、县三级联动,加强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和执法工作,营造菌种管理的法治氛围,规范菌种生产经营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菌种、乱引滥繁等违法行为,维护菌种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菇农的合法权益,保障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4.3不断强化产业培育
一是通过调整优化食用菌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要全力加快食用菌研发中心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珍稀品种企业数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二是进一步加大食用菌菌种生产的宣传培训与食用菌菌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快食用菌培训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的建设步伐,以培训中心为平台,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邀请国内食用菌知名专家教授,开展食用菌菌种生产知识与技术培训,提升菇农食用菌菌种生产管理水平。结合各种类型的送科技下乡活动,把食用菌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品种、新知识送到农民手中。
4.4加快建立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
食用菌良种繁育,就是迅速扩大新品种菌种的数量和提高菌种质量,以满足生产需要的过程。它是决定一个新育成或新引进的优良品种能否尽快地得以推广应用的关键。建立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可以向菇农提供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菌种,防止品种混杂、退化,保持菌种优良种性。
[1]袁滨,张金文,张志鸿,等.漳州白背毛木耳集约化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2(18):64-66.
[2]漳州政府网.背景资料:漳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EB/OL].http://www.zhangzhou.gov.cn/cms/siteresource/article.shtml?id=20277399682060004&siteId=630318900937500000,2010-10-18.
(责任编辑:林玲娜)
Produc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edible fungus strain in Zhangzhou City
YUAN Bin, KE Li-na, LIU Jun-bin, ZHANG Zhi-hong, LAI Bi-mei
(ZhangzhouInstituteofAgriculturalSciences,FujianProvince363005)
Current situation of edible fungus strain produc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in str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strain protection in Zhangzhou City were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in its strain production were put forward.
Zhangzhou City; edible fungi; strain; production status; development
2016-04-06
袁滨,男,1984年生,助理研究员。
农业部重点项目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CARS-24);2015年漳州市现代种业发展项目(漳财[农][2015]90号);福建省星火计划项目(2016S0023)。
10.13651/j.cnki.fjnykj.2016.06.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