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
2016-10-19肖明
肖明
摘 要 软弱地基路基施工技术不仅直接关系到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及其使用安全性。所以,现场工作人员一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办法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本文对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道路桥梁;施工;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市政道路施工中,有很多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以往施工经验的总结,许多新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也应运而生。为此,施工单位一定要对其进行正确的选择以及合理的运用。
1 软弱地基处理的必要性和目的
地基是道路和桥梁的重要基础,地基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道路和桥梁稳定与否,同时也会间接影响该区域内的物质交流和经济发展。因此当必须在软弱地基上进行施工的時候,必须对软弱地基进行改善[1]。
改善软弱地基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尽量使用天然地基。特殊情况下如果是淤泥质土,则应当充分利用其上层较为稳定的土层作为地基持力层。而如果淤泥质土的上层稳定层较为薄弱的话,在施工过程中应当进行换填或加固处理,使其承载力达到规范要求;如果是其他建筑垃圾或者是工业废料的话,如果其较为稳固,可以对其进行处理后作为地基使用。
处理软弱地基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改善地基软土的物理属性,提高其承载能力,一般来说是改善其渗透性和沉降性。一般改善软基要达到的目标是减小其胀缩性,提高其抗震性,控制其透水性,阻碍其变形性,提高整体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2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
2.1 深层密实施工技术
通常利用深层密实施工技术进行道路桥梁施工建设,最常用的方法是爆破与夯实,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加固软弱地基强度,进而提升软弱地基稳定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2]。如要运用爆破方法,就需要保证软土层足够厚实,且有一定高度,环境空间也要好。为实施深层模式施工技术,就要根据地基特性采取合适的加固方法,为其配备在施工中需要使用的设备与技术;并重视施工设备管理与控制,不仅可以提高软弱地基质量,还可以增强道路稳定性与承载能力。所以,在利用深层密实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就需要做好施工设备控制工作,更要做好施工技术监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软弱地基施工质量,进而增强道路桥梁软弱地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
2.2 置换技术
置换技术是道路桥梁软弱地基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所谓的置换技术就是先挖掘软弱地基,并将备用土填充到被挖掘之处,进而提升软弱地基的含水量与可塑性,这也是增强软弱地基承载能力的有效方式。在正式进行软弱地基置换工作以前,还需要全面了解路基图纸、回填性能等,只有掌握了这些必要信息才能有效降低施工质量低下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压实回填路基,控制回填厚度才可以显著提升路基承载能力,进而提升道路桥梁施工质量。
2.3 排水固结技术
排水固结技术是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中为了解决土层含水量而使用的技术,利用该技术不仅可以提升软弱地基稳定性,还可以增强路基承载能力,但排水固结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适用范围有限,只能在路基周边无水或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使用。如果软弱地基中的含水量较高,就需要根据路基透水性选择最佳排水方式,并构建竖向排水设施,这样就可以将软弱地基中大部分水分排出,进而增强路基的稳定性,提高其使用质量。
2.4 粉喷桩技术
粉喷桩技术也是软弱地基施工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技术,实施该技术主要是运用深层搅拌和分体状固化剂搅拌软弱地基,保证软弱地基不仅可以产生加固土桩,还可以增强软弱地基稳定性。利用分体状固化剂搅拌软弱地基,其主要固化成分则为水泥与石灰,并将一些辅助型添加剂应用其中,这样就可以完成软弱地基加固工作,更为高稳定性路基建成奠定良好基础,经过加固后的软土地基也可以更满足道路桥梁施工要求。在正式施工以前,相关工作人员还要通过实验分析与了解粉喷桩承载能力,保证施工参数确定,这也是使道路桥梁达到相关要求的重要举措。另外,在利用粉喷桩技术时,道路桥梁施工单位还要做好技术使用中所需设备的选择与养护工作,确保设备性能可以达到粉喷桩技术使用要求。且重视浆液输送工作,保证浆液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变质,控制好施工工艺参数,进而提升路基承载力与稳定性。
2.5 反压护道技术
要将反压护道技术应用到道路桥梁施工建设中,就要认识到该技术的局限性,通常这种技术仅适用于路堤高度不足极限高度两倍的软弱地基,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反压护道技术利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路堤两端有填筑护道的存在,且其宽度符合相应标准,还要保证路堤两端凸出的淤泥保持平衡,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路堤施工难度,还可以增强路堤稳定性。尽管反压护道技术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它对施工设备的要求却很少,施工材料也很简单,并便于施工,然而,在利用反压护道技术的过程中,由于路基沉降度较大,所以,这种施工方法经常被应用于非耕作区。
2.6 抛石挤淤技术
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中难免会遇到积水多、地质薄的地段,这些地段排水难度较大,淤泥较多,流动性也很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不能使用上述技术,这就需要利用抛石挤淤技术[3]。在施工前,应向路基底部投掷大量石块或碎石,以便将底部淤泥挤出,这样就可以提高路基稳定性,所使用的石块或碎石要避免被风化过,其尺寸控制在300mm 左右即可,填充完成后应反复碾压并埋土。
总之,因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特点,现实的施工环境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如果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地基就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分析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而选择符合施工工程的加固方案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的避免软土地基本身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给施工建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加固处理使软土地基满足建设要求,最终保证道路桥梁建设的整个施工的舒畅性和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旭,周星英,刘方港.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3):111-112.
[2]杜晓非,孙广波.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科技风,2015,(02) :181-181.
[3]张信瑞.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J].建材与装饰,2016,(1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