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现场的管理优化与质量监督探讨
2016-10-19梁喜斌
梁喜斌
摘 要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中,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就必须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因为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地,也是建筑产品最终形成的场所,抓好施工现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对建筑现场的管理优化与质量监督进行探讨,希望能在建筑管理上给人们一些参考。
关键词 施工现场;管理优化;质量监督
目前,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要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及质量监督。例如:优化施工现场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标准,加强进度控制、工期控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等。质量监管工作要掌握好监管方法,既要注重人员的素质技能检查,又要加强施工程序监管,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从整体上打造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
1 建筑现场的管理优化
1.1 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不可不计成本和市场而一味抓进度和质量,要兼顾成本与市场,在成本合理控制的基础上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二是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积极征求各方意见,通过商讨协调的方式来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三是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施工现场管理应该制定统一规范制度,一切施工行动按照规章制度、规范标准展开,克服主观随意性。这样才能维持施工秩序,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1]。
1.2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要确保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效率和优化质量的前提条件是要对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进行严格地把控。只有做好施工作业管理优化和物质流通管理优化以及施工质量管理优化等,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水平。通过做好这些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一是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建筑工程施工要以业主方需求、市场发展等为导向,打造出能够满足业主需求,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建筑工程;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做到每样材料都按照科学的安排来使用,通过科学组织施工作业,从而有效控制工程施工成本,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以及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制定物资供应与采购计划,确保物资有计划、有进度地供应,防止由于物资囤积变质造成的资金浪费;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优化组织人力资源,科学分配人员岗位,实行岗位责任制,推进各岗位责任的落实,达到高效施工的目标;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规范施工程序,加强标准化作业检查。
1.3 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是以人为中心,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建筑的修建离不开人们的努力,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的建筑者,建筑产品质量的好坏与全员的素质高低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二是以班组为重点,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组织。一项工程是由员工组成的各个班组分工合作完成的,而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证。由于班组的活动范围和工作对象都在现场,所以我们要通过班组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的实施。
三是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不管那些企业的产品都要考虑质量与成本这两个要素,建筑产品也不例外,因为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消费者比较喜欢质优价廉的产品,为了使产品质优价廉就需要通过严格的现场管理来实现。否则,企业将因为产品质量与成本问题而难以再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2 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
2.1 建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为了达到公平、公开监督的目标,施工前参建方可以专门针对监督工作进行协商,明确质量监督的形式、方法、具体内容等,以此来约束施工单位自觉检查工程质量,主动规范施工[2]。充分调动工程建设、监理和施工等受监单位自查自纠、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规范质量行为,减少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2.2 建立集体监督机制
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积极改变当前的监督手段,创建集体监督机制,加强监理人员之间的约束和监督,可以在一个项目中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监理人员,并规定要持证上岗。在日常工程质量监督和调查违法行为过程中,要求达到规定的监督资质,能够持证上岗,保证执法检查和处罚的严肃性和准确性。
2.3 服务监督与执法监督相配合
建立服务监督与执法监督并重的监督运行机制,将质量问题控制在预测时期,防止质量问题出现后带来的不良影响[3]。监理方要形成服务型监督与执法监督并行的监督意识,形成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与事后控制的三大预测性监督机制,这对监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技术意识等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需要监理人员一方面具备较高的技术、技能素质,另一方面则能纵览全局、思维时刻走在工程施工的前方,提前预测出每个施工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监理人员也要对关键施工环节的施工过程加以监督,集中把握好事前与事中环节,做好质检预测,从而防范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
2.4 实物监督与行为监督并行
由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的打造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材料、设备等的基础上,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要加强实物监督。监理单位必须注重材料质量检查、设备功能校验,施工开始前必须严格审核施工材料质量,加强设备功能校验,从根本上保证设备质量,同时,也要重视行为监督,通过定期检查、巡检等方式来监督施工人员的行为与施工成效。
2.5 指标约束、标准化监管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在每一道工序中都有规定的质量标准,监理单位必须明确建筑工程施工各个工序的质量标准,要严格依照质量标准来监督、审核施工质量。监理人员首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责任意识、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对质检工作负责,才能真正达到标准化监理。
3 结束语
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及质量监督是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现在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不同的建筑施工项目出现的质量问题也有所差异,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力度,制定一些针对性的措施。通过本文对建筑现场的管理优化与质量监督的详细论述,希望能给人们对其也有进一步的认识,也希望人们能本着认真、负责的原则来打造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王成典.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与监督的措施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8):195-195.
[2]赵丽梅.对施工现场管理优化及质量监督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3):164-165.
[3]余继练.闡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J].门窗,2013(08):28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