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应用
2016-10-19刘燕姬
刘燕姬
摘 要 土地整理项目影响评价是土地整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也是土地整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土地整理项目中各类工程进行施工,会影响土地整理区域中的生态系统,减少土地碎片化,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的情况下,本文主要对土地整理项目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在土地整理项目影响上给人们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 土地;管理;项目影响后评价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农民为了赶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改善生活条件,开始对农村的居住区和环境进行改造[1]。同时,也对农田土地进行整理重分,不断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量,在满足自己温饱的同时,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土地整理是利用有限的土地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还可以减轻农民的耕作难度和减少农民的耕作时间,同时,又使人们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是保障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土地管理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减少了土地碎片化,从而提高了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在土地管理项目实施后,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以前农村恶劣的生态及景观环境相比,新农村的生态环境美化效果就显得更胜一筹。对土地整理项目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应用进行探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农村及城市的生活与环境条件。
1 土地整理项目影响
土地整理项目内容包括对土地、农田和道路等进行整理修建,整理后的土地就会发生很大的调整变化,变得更加的有序规整。其中主要的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例如:可利用的耕地面积、农田的大小形状、道路的畅通性、排水系统和整理后农民所得到的平均田块数目。本文通过比较土地整理前后某些指标的差异程度来分析比较土地整理项目的影响,通过分析,将土地整理实施的影响归纳为以下4类。
1.1 影响农业生产能力
土地整理实施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都会对土地整理项目区域的农业生产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土地整理实施所引起的田块大小形状的变化,道路畅通度的变化和排水系统合理性的变化等。以前的农业生产能力低,生产的粮食不能解决我国十几亿人们的温饱问题。但是从前几年我国开始提出土地管理改革后,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这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土地的类型必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土地较为碎片化,变化到现在土地的有序合理分布,以及土地附近的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土地管理项目实施后也改变了土地以及附近的生态系统,影响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最终改变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1.3 影响农民拥有的平均田块数目
土地管理项目实施前后农民所拥有的田块数目变化能很好地反映出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对土地分配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碎片化的问题。在土地整理后农民所拥有的平均田块数目减少,但是面积变化不大,这就降低了土地破碎化给农民耕作带来的困难度,从而提高农民的耕作效率。
1.4 影响平均耕作时间
田块的大小形状会影响到农民耕作的效率,越小的田块,农民耕作的效率就会越低。农民在耕作时要到不同的地方去耕作,时间就浪费在来回的路上,而且不容易管理。总而言之,小规模的田块会使得农民的耕作时间变长,降低农民的耕作效率。
2 土地整理评价方法
要得出土地管理评价方法,首先得分析其构成内容,然后构建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确定指标权重和建立評价模型[2]。
2.1 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对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时,要应用层次分析方法,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区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易量化等原则,对土地整理的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筛选。从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质量、提升土地产能,配套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完善农田林网、改善生态环境,协调土地关系、维护社会和谐5个方面,确定了29项指标,建立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我国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村级界线已经被打破,总的耕地面积变大,但是大部分都是以前的耕田,新增耕地率有所增大,但是相比村的全部土地就显得没那么大。有的村总耕地面积变大,新增耕地率却变小,而有的村则反之,所以不能单纯地拿新增耕地率来作为指标,还应结合项目区所涉及村全部土地计算新增耕地率,它能较好地反映整个区域实现增加耕地功能的能力。我们可以从项目区新增耕地率和相对于区域全部土地面积计算的新增耕地率两方面来比较分析土地整理增加耕地的功能,这样分析的结果会更加的准确。
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能很好地反映评价指标对评价单元土地整理功效的影响程度。我们可以从评价指标和土地整理措施对土地整理功效的影响程度两方面考虑最终确定土地整理功效评价指标权重。本研究采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11名咨询专家分别来自高校和政府部门的土地资源管理、农业、林业、生态学学科。
3 土地整理项目影响的评价运用
土地整理项目内容很多,实施的方法也很多,每项工程都对应着不同的实施方法,要想发挥一项工程的功能,实施方法就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因而土地整理功能发挥的程度不同,实现的效果不同。土地整理项目影响的评价运用能很好地提高土地的规整度并影响土地整理区域中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等。土地整理能够很好地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
3.1 增加耕地面积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低效利用土地的利用率,使未利用土地和废弃土地得以利用,从量上提高土地产能的措施是土地整理里的土地平整、地块合并、荒地开发、废弃地复垦等。在我国人口多、耕地面积小、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增加耕地面积是解决农村人均耕地少、土地产出少、农民收入低等限制农村发展问题,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最基础措施之一。确保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地空间,并且减轻对耕地占用的压力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集约用地的方式。我国土地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所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是中国过去和将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土地整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功能。
3.2 改良土地质量
土地整理主要是通过改良土壤和改善土地设施条件等来提高土地质量,从而在有限的土地产出更多的产品,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土地是不可以无限地增加的,其特点是具有难开发性和有限性,因此,提高土地质量是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条件之一。提高土地质量是有效解决田少人多和粮食紧缺问题的主要方法,是我国现在以及以后一段时间内所要做的事情。
3.3 改善生态环境
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水利和林业工程实施后,改善了农田的土地质量,使得农田与附近的环境变得十分适合植物生长,并且在田间道路两旁种植了很多树木。在改善周围环境的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对全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景观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必须要对土地进行管理规划,改善土地的质量和田地以及附近的生态环境。在提高了环境的容纳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同时,还增加新农村的吸引力,因此,土地管理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环境,给人们营造景观风景美的视觉感受。
4 结束语
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对耕地面积、田块的大小形状、田间道路的畅通性、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和农民所拥有的平均田块数目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不仅可以改善土地质量,减少土地碎片化,提高农民的耕作效率,最终提高了农业的生产能力,还可以改善土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增加新农村的吸引力。但是现在对土地整理项目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应用的探讨还不够深入,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正峰,杨红,谷晓坤.土地整理项目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2):313-317.
[2] 高明秀,张芹,赵庚星.土地整理的评价方法及运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0):3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