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儿庄区农田水利改革经验探索

2016-10-19马爱平

水能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代建制

马爱平

【摘要】近年来,台儿庄区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洪排涝、农业灌溉、农村公共供水、工业供水等水利工程体系,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安全,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护水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农田水利设施产权不明晰、管护主体缺失、管护责任不明确、管理经费难落实和水利项目建设管理监管不严、管理方式不明等问题。本文就农田水利改革中采取的措施进行实际考察,推广先进的水利设施管理经验与制度,以期全面提升全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水平。

【关键词】农田水利改革;经验探索;代建制;工程产权;管护模式

台儿庄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总人口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万人,耕地面积50万亩。为确保农田水利设施发挥长期效益,有效推动全区经济发展,我区水利建设管理部门积极探索新型管理制度,明晰水利工程产权,摸索新型管护模式等一系列措施,使我区的农田水利改革工作落到了实处,有了良好的开端。

一、积极创新水利项目管理模式

⑴严格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四制”管理

在建设管理过程中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管理;各建设项目均成立了建设管理处,实行项目法人管理;各建设项目按规定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并实行了公开招标,所实施的水利项目招标均合法有效。

⑵出台《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公开公示制度》和《农民质量监督员制度》

在小农水重点县2014-2016年度项目开展建设项目公开公示试点,在区水务局网络平台和项目村进行公开公示。项目涉及的每一个行政村聘任一名农民质量监督员参与工程建设管理与监督工作。

⑶水利工程尝试项目代建制

台儿庄区小农水重点县2015年度项目首次推行代建制,项目位于台儿庄区马兰屯镇、泥沟镇,项目投资2732万元,按照 “山东省水利建设项目项目法人管理办法”(鲁水建字〔2013〕44号)文件和省厅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经区政府同意,委托台儿庄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对台儿庄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5年度项目建设实施代建并签订了委托代建合同,对项目施工准备至竣工验收的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台儿庄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成立了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建设处,建设处下设综合科、建设与质量管理科、合同档案科和安全管理与环境保障科,制订了建设处工作制度、建设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进度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廉政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九项制度;建设处人员进驻现场实施建设管理。区水务局负责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制的监督管理,监督检查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进度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初步已取得不错的建管效果。

二、明晰工程产权完成工程移交

2014年10月我区被列为山东省省级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随即我区成立了台儿庄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护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区长任组长,并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制定了《台儿庄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办法》,明确了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护主体、职责和管护范围、标准,管护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以及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为我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确认和管护责任及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提供了政策性依据,印发了《台儿庄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移交方案》。2015年7月起区水务局按照 “两证一书一台账” 和移交方案的要求,建立2011-2013年度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和2014、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田水利设施及人饮安全工程(秦庄水厂及管网设施)管护台账,办理了农田水利设施产权证和使用权证,完成两证的发放工作,使用权人与管护人之间签订了管护协议书。共发放产权证书和使用权证420份,签订协议126份。

三、積极创新运行管护模式

台儿庄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公司+协会”的运行管理模式和“区、镇、村、协会”四级管理网络的思路。

⑴积极开展小型农村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将工程产权细化为三级,移交到各级管理主体。

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例,第一级以主水源地提水泵站工程和主输水管道为主,由区级负责管理;第二级以小型水源地提水泵站工程(包括机井等)和二级输水管道为主,由镇街负责管理;第三级以大口井、蓄水池和进村、进地支输水管道和微管道为主,由各行政村负责管理。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明晰了产权,理顺了管理体制。

⑵不断创新管理运行模式,区级成立枣庄市润禹水务供水有限公司,镇街成立以农民为主体的用水者协会,形成 “公司+协会”的运行管理模式,建立了“区(水务局)、镇(水利站)、村(村级水管员)、协会(用水者协会)”四级管理网络,按照“受益负担”原则,依据物价部门核定的水价,计量征收工程水费,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公司经营、协会管理、群众参与”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灌溉工程以水养水之路。

以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为例,重要的水源地工程,如单庄一级提水站、伊源提水站、于沟站等交由润禹供水公司代表区政府管理;次重要的工程,如泉兴二级提水站等,交由镇街水利站管理;其余的交由用水者协会管理,协会由项目区内的受益村、农户、大种植户组成,在镇街水利站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村级水管员负责巡查工程、计收水费。平常灌溉时各水源由协会自主使用,润禹公司不参与;需大量水源灌溉时,润禹公司管理的水源地泵站开机供水,与协会共同实施灌溉,收取一定水费,用于泵站维护、水管员工资等。

随着一批批高质量的水利工程项目陆续投入使用,台儿庄区水利设施管护工作走上了建管并举、以建促管的良性发展轨道。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区还将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机制,不断拓展管护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管水平,积极推动全区水利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金霞,黄季焜,Scott Rozelle.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的创新与理论解释—基于小型工程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0(4):66-74,79.

[2]李代鑫.加快农村水利改革与发展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2).

[3]冯广志.小型农村水利改革思路[J].中国水利,2002,(1).

猜你喜欢

代建制
代建制模式下高校基建项目的合同管理
发挥“集中统一管理代建制”优势提高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效能
发挥“集中统一管理代建制”优势提高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效能
建设单位代建制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项目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代建单位角色定位研究
基于代建模式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研究
代建制下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问题思考
“代建制”模式下项目投资控制研究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下建设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及资金监管
广州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模式实施的情况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