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及其影响*

2016-10-19

国际石油经济 2016年9期
关键词:里海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

潘 楠

(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

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及其影响*

潘楠

(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

2015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欧盟天然气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发展,欧盟将提出已久的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重新安排到了一个重要日程上来。该计划直接涉及有9个国家,管道由9段组成,潜在气源地有里海、中东及东地中海盆地3处。该计划项目总体目标是在2020年前后每年获得1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远期目标是每年获得800亿~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由于南部天然气走廊沿途各国关系错综复杂,各潜在气源地政治氛围较为紧张,并且项目本身面临着外部竞争因素,因此,该项目的发展进程最终能否达到欧盟预期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与此同时,南部天然气走廊将对项目外部国家如俄罗斯、中国等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里海;中东;黎凡特海盆;俄罗斯;中国

进入21世纪尤其是自2006年俄罗斯与乌克兰首次斗气以来,欧盟将能源供应路径多元化视作构建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Southern Gas Corrido,简称SGC)、发展地中海能源枢纽以及修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这三项具体的“多元化”举措,来摆脱目前欧洲能源来源较为单一的局面。其中,建立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被排在了这三项举措的首位。关于南部天然气走廊的预期功效,欧盟的近期目标是到2020年前后通过该能源走廊每年获得1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远期目标是在该能源走廊三个潜在气源地即里海、中东和东地中海盆地基础设施逐步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上,每年通过该途径获得800亿~1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1]。

1 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概况

1.1南部天然气走廊被欧盟重新提上重要日程的原因

欧盟建立南部天然气走廊的设想很早就被提出,但直到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这段时间才被欧盟正式地提上重要日程,相关各方就重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在短期内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相关官方文件具体体现在欧盟委员会于2015年11月18日公布的最新版共同利益工程名录(Projects of Common Interest,简称PCI)中,该名录相关章节调整并细化了前期版本(2013)的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各段工程内容,南部天然气走廊的9段组成管道(见表1)及相关配套设施如加压站、测量站、调配站等全部被列入此最新版PCI名录①PCI是欧盟委员会针对欧盟能源安全出台的195项能源基础设施规划,每个PCI项目至少包含两个欧盟成员国;列入PCI的工程项目可向欧洲基础设施连接基金(Connecting Europe Facility ,简称CEF)申请资金支持,CEF计划2014年至2020年间向PCI提供53.5亿欧元的基金支持;首个PCI名录出版于2013年,欧委会会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进程及内外部形势变化平均每两年调整一次,将前景较好的项目列入,同时将前景较差的项目淘汰,新近一次调整时间是2015年11月18日,并于2016年1月27日公开发布,欧委会授权条例编号为(EU) 2016/89,名录的下次调整时间为2017年。。

欧盟将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重新提上重要日程的安排有三个直接诱因:首先,欧盟倡导近11年之久的纳布科管道(Nabucco Pipeline,图1中红色虚线所示管道)在2013年中期因气源问题正式宣布流产是其内部诱因,因为南部天然气走廊某种程度上是欧盟内部对纳布科管道计划失败的一项弥补措施。其次,俄罗斯策划近6年的南流管道(South-stream,图1中所示的南流由1条干线、4条分线、1条支线6段管道组成)因乌克兰危机后欧美俄三方力量的地缘政治角逐而在2014年末被迫取消是其外部诱因,因为南流管道的取消直接加剧了诸多东南欧国家(例如南流管道原计划的过境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的能源危机意识。最后,近期尤其是2010年以来东地中海盆地探明储量巨大的新气田的发现,以及2015年中期以来中东地区局势的局部性趋缓是其客观诱因。因为上述态势使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有了里海、东地中海盆地、中东这三个储量巨大的潜在气源地;而流产的纳布科管道只有里海一个气源地,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只有阿塞拜疆能够提供的来自沙赫杰尼兹油气田(Shah Deniz Field)的每年100亿~2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较为可靠。

1.2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各段管道在项目中的地位与作用

南部天然气走廊的9段管道在地位作用、工程进度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见图2)。其中,南高加索管道扩建工程、跨安纳托利亚天然气管道和跨亚得里亚海管道这3段为基础性管道(图2中<1>、<2>、<3>管道),对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发展进程乃至最终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实际上是欧盟所提及的“实现2020年通过南部天然气走廊获得1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初期目标”所必须的3段管道。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和东地中海管道这2段为拓展性管道(图2中<4>、<5>管道),其进程涉及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能否进一步获得充足气源,关系到欧盟能否实现“每年通过南部天然气走廊获得800亿~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远期目标”。科莫蒂尼-塞斯普罗蒂亚管道、波塞冬管道、土耳其-保加利亚内连管道、希腊-保加利亚内连管道这4段本质上属于辅助性管道(图2中<6>、<7>、<8>、<9>管道),某种程度上不涉及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成功与否,但在调节沿途国家过境利益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表1 南部天然气走廊各段管道名称一览

图1 南流管道与纳布科管道

图2 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管道与土耳其流管道

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9段管道途径9个国家(见表2)。其中,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塞浦路斯为气源国;格鲁吉亚、土耳其、希腊、阿尔巴尼亚主要身份为过境国;保加利亚、意大利主要身份为终点国。

1.3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各段管道主要设计参数

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2019-2020年初步完成,之后随着里海、中东、东地中海盆地三个气源地相应项目进一步的完善,实现其长期目标(见表3)。

表2 南部天然气走廊各段管道

表3 南部天然气走廊各段管道主要参数

1.4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各段管道工程进度

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9段管道由7个作业方完成(其中,IGI Poseidon S.A.一方完成东地中海管道、波塞冬管道和希腊-保加利亚内连管道这3段管道的建设),这些作业方多以跨国合资公司形式存在。

各段管道因其作用与地位不同而处于不同的进展阶段,计划投产的时间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基础性管道即南高加索管道扩建工程、跨安纳托利亚天然气管道和跨亚得里亚海管道这3段进展较快,计划2020年之前投产;拓展性管道即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和东地中海管道这2段进展较缓,计划2022年前后投产;辅助性管道即科莫蒂尼-塞斯普罗蒂亚管道、波塞冬管道、土耳其-保加利亚内连管道和希腊-保加利亚内连管道这4段则呈现穿插进行的态势,计划2018-2022年完成(见表4)④油气工程通常必须经过四个阶段:预可行性研究阶段(Pre-feasibility studies),对应“粗略估算”;可行性研究阶段(Feasibility studies),对应“具体估算”;初步设计阶段(Basic design or Draft design),对应“工程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Construction design),对应“工程预算”。。

通过上表中各段管道工程的进度不难看出,3段基础性管道在整个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中不仅具有相对重要性的一面,更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面(见图3)。事实上,欧盟力图尽快打通这3段管道,阶段性地使南部天然气走廊尽快投产通气。这3段管道对应的作业方Socar Midstream Operations⑨南高加索管道(SCP)拥有双重作业者(Dual operatorship):SO CAR M IDSTREAM O PERATIO N S作为商业运作方负责商业运营管理;BP作为技术运作方负责前期工程建设和建成后的管道全程操作;详细情况可参见http://w w w.bp.com/en_az/caspian/operationsprojects/pipelines/SCP.htm l。、Tanap Dogalgas Iletim Anonim Sirketi、Trans Adriatic Pipeline A.G.已分别就各自负责的管道段进行了实质性的建设或准备。

2013年12月17日,南高加索管道扩建工程达成最终投资决定。2015年以来,南高加索管道扩建工程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境内的管道建设持续进行,格鲁吉亚境内的两座加压站和一座计量站也已开工建设[2]。

跨安纳托利亚管道段建设已于2015年3月17日在土耳其境内举行了开工仪式[3]。

跨亚得里亚海管道段,阿尔巴尼亚境内段已经于2015年7月起针对未来管道建设进行了先期的路桥修整,管道作业方于2016年早期签订了管道建设所用设备的采购合同,该段管道计划在2016年中期开工建设[4]。

2 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三大目标气源地概况

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有三大目标气源地,即里海、中东和东地中海盆地。这三大气源地天然气探明储量都非常大,同时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里海地区仅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两国的探明储量就高达18.6万亿立方米(其中阿塞拜疆1.1万亿立方米,土库曼斯坦17.5万亿立方米);中东地区探明储量高达80万亿立方米(其中对欧盟寻找气源地意义较大的伊朗、卡塔尔、伊拉克3国的探明储量分别是34万亿、24.5万亿、3.7万亿立方米)[5];东地中海盆地中对欧盟最具现实意义的是黎凡特海盆,该海盆中丰富的天然气储量使东地中海盆地地区的天然气探明储量高达1.1万亿立方米,未探明储量据估计高达3.5万亿立方米[6]。

表4 南部天然气走廊各段管道工程进展情况(数据截止日期为2016年6月)

图3 南部天然气走廊基础性管道各段(SCPX、TANAP、TAP)

然而,上述三大气源地存在着气源国之间商业竞争问题、债务危机问题以及领土争端等政治问题,因此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存在着各类风险,其前景具有不确定性。

2.1里海气源地概况

欧盟在纳布科管道流产过程中吸取了教训同时获得了经验,非常重视在里海地区全方位多源头地获取气源,具体表现在对土库曼斯坦气源的特别关注,以及对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建设的高度积极性上。然而,由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短期内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很难成为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气源,同时跨里海天然气管道的建成也非易事。

2.1.1里海西岸管道的运力瓶颈

前文已经提到,即便到2020年前后南高加索管道扩建完成之时,管道年输送能力也仅为200亿立方米稍多点。阿塞拜疆沙赫杰尼兹气田(见图4中阿塞拜疆里海沿岸)1期年产量90亿立方米,正在建设中的2期(截至2016年一季度该工程已完工70%)预计年产量160亿立方米。直观地看,扩建后的南高加索管道能将这两期工程合计250亿立方米/年的天然气运出去已经是接近满负荷⑩阿塞拜疆国内天然气消费量不大,近十年来一直维持在85亿立方米左右,同时南高加索管道几乎是阿塞拜疆里海天然气西运的唯一管道。[7]。

客观上,在短期内阿塞拜疆境内管道根本没有能力将来自土库曼斯坦的更多的天然气运往欧洲。因此,年设计输送能力高达320亿立方米的跨里海管道和阿塞拜疆里海沿岸的Sangachal接收终端对接后,若阿塞拜疆境内仍然没有新管道作为其延伸管道,从当前运力角度看,短期内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仍然无法顺利输往欧洲市场。

图4 里海区域油气设施分布

2.1.2里海气源国之间的商业竞争

从油气出口的长期影响看,阿塞拜疆不会轻易为土库曼斯坦这个竞争者的天然气过境提供方便与支持,甚至会抵触乃至阻遏。两国虽然同为天然气出口国,但是土库曼斯坦境内天然气探明储量是阿塞拜疆的近17倍,具有非对称性级别的储量优势。阿塞拜疆天然气储量几乎仅分布在里海水域沙赫杰尼兹气田,陆地部分探明储量较少;而土库曼斯坦不仅在里海水域拥有切列肯油气田(见图4中土库曼斯坦里海沿岸),而且境内陆地的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据土库曼斯坦国家新闻署2015年12月20日报道,连接马雷州“沙特雷克”和巴尔坎州“别列克”两个天然气压气站的新天然气管道,即土库曼斯坦近年来自行修建的东气西输管道(East-West pipeline,也称作东-西管道)将于2015年12月23日开始接气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土库曼斯坦“东西”天然气管道12月23日开始接气,2015-12-21,ht t p://www.mof com.gov.cn/art i cl e/i/j yj l/ e/201512/20151201214854.shtm l。,管道西部终点别列克(Belek)就在里海沿岸,若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建成,阿塞拜疆实际上是多了一个在天然气探明储量角度具有压倒性竞争优势的出口竞争者。

2.1.3土库曼斯坦境内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欧盟急于从里海地区最大范围、最快速度地获得天然气气源,因而甚至提出“先期可能从土库曼斯坦里海水域(例如切列肯油气田区域)而不是在其里海东岸修建管道与阿塞拜疆接收终端对接”的方案。实际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述方案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

一方面,土库曼斯坦的切列肯气田位于里海东岸,理论上天然气加工厂最适宜的建设地点是在与气田临近的东岸也就是出口市场欧洲方向西向的反向,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天然气输往东岸加工然后通过管道向西返输”的过程。相比阿塞拜疆“气田在东加工厂在西”的地理位置因素(见图4中阿塞拜疆巴库西南部的天然气加工厂标识),土库曼斯坦未来的工程量会相对较多。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从气田采出的天然气不仅需要经过简单的脱硫除水等初加工过程,通常还要进行珍稀资源如氦气的提取。氦气是国防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稀有战略性物资之一,含氦天然气迄今仍是工业化生产氦气的唯一来源,因此,如果说天然气是一种战略资源,那么氦气是“战略性资源中的战略资源”[8]。前苏联地区各国天然气中氦含量在全球范围内是比较高的,例如,俄罗斯东部地区天然气中氦含量高达0.15%~0.6%[9],这些国家在天然气出口之前,就在本国境内将氦气提取完毕。以2014年达成天然气购销合同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为例,俄罗斯将氦气加工车间预设在了俄境内阿穆尔州东南部(见图7中红色框线)。由于俄罗斯、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等天然气出口国的能源出口安全意识普遍较高⑫,在假如有氦气加工车间的情况下,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加工厂一定会选在其岸上安全地带修建。因此,综合各种因素,土库曼斯坦境内里海沿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制约其向南部天然气走廊供气的进度。

2.1.4里海法律地位尚未最终解决

里海法律地位之争表面上是认定里海是“海”还是“湖”的问题,实质上是里海沿岸五国在里海能源划分上的利益分配问题。目前里海北部两国即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实质上已经阶段性地退出了里海沿岸国家就里海法律地位的纷争,两国之间已就里海分界方案基本达成一致,两国与各自的南部邻国就此问题也无较大争议。然而,里海南部的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和伊朗三国之间就里海水域划分的争议从未停止,甚至从未减弱过(见图4中里海南部未划定水域部分)。

SQL Server 2008作为2008年以来推出的重要产品版本,它具备了很多优良的全新性能,在许多关键技术上也有了较大的改进。所以,时至今日,SQL Server 2008仍算是当前最为强大的、全面的SQL Server 产品版本。SQL Server 2008之所以会出现在微软数据平台的愿景版图之中,其主要原因是它通过降低对用户公司管理数据基础设施、发送和观察信息给用户所带来的成本消耗,满足了用户公司能够以较为低廉的成本代价运行他们最关键的应用程序的需求。

上述三国争议的主要内容是,若按等距线平分,许多油气田恰好处在三方等分线上;阿塞拜疆与土库曼斯坦之间存在油气田归属争议;最不满的声音来自伊朗,因为伊朗自冷战结束里海划界成为一个“问题”以来,从没有认可更没有任何程度地接受过目前在里海适用性相对来说最高的“划分海底、海面共享”的原则,因为该原则的实质内容是“水底算海、水面算湖”。依照这一原则,实际操作过程是“水底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资源等划界明确各方主权及专属经济区,水面按陆地湖泊由里海沿岸五国共享,例如各国船只可以沿各自境内内河沿河直下进入里海完全自由航行等”。伊朗坚持认为里海是“湖”而丝毫不承认是“海”的一个重要隐性根源是,伊朗与卡塔尔在波斯湾进行海上等分线划界后,在南帕斯气田,伊朗所分得的部分远小于卡塔尔所分得的部分(见图5中绿色实线标注的伊卡两国海上边界)。

因而,从近期实际情况看,“划分海底,海面共享”的方案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和伊朗这三国之间对里海划界的分歧⑭,这种分歧乃至争端很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实施进程。

综上所述,对南部天然气走廊而言,里海地区近期稳定且可靠的气源,理论上只有阿塞拜疆沙赫杰尼兹气田2期工程每年供应的100亿立方米天然气(该工程天然气年生产能力约为160亿立方米,其中60亿立方米要供给土耳其市场)。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很可能要经过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才能向南部天然气走廊供应。事实上,欧盟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将“协调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之间关系使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尽早贯通”列为早日实现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4大举措之一①其他3项分别是“努力保证各段管道在PCI名录之内”、“密切与气源国尤其是阿塞拜疆、伊拉克和土库曼斯坦之间的合作”、“密切与过境国主要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的关系”。[10]。

2.2中东气源地概况

欧盟明确提及的中东地区潜在的可为南部天然气走廊提供气源的国家是伊拉克。从远期来看,2015年7月欧美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之后,当前天然气探明储量世界排名第一的伊朗很可能也成为南部天然气走廊的气源国之一②《BP世界能源统计2016》中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世界各国中天然气探明储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伊朗34万亿立方米、俄罗斯32.3万亿立方米、卡特尔24.5万亿立方米。。此外,尽管当前天然气探明储量世界排名第三的卡塔尔天然气出口形式以液化天然气为主③2011年至2015年这5年间,卡塔尔液化天然气年出口量一直维持在1050亿立方米左右,管道天然气出口一直维持在200亿立方米左右,管道气的买方只有阿曼和阿联酋两国。,但是卡塔尔在天然气领域的技术水平、业务模式、贸易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使得卡塔尔具备未来成为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气源国的可能性。

2.2.1伊拉克:境内有可观的油田伴生气

欧盟之所以明确将伊拉克作为中东地区为南部天然气走廊供气的气源国,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因素。首先,伊拉克境内有大量以油田伴生气形式存在的天然气;其次,地理上伊拉克与土耳其毗邻,相对于其他中东国家具有地缘优势(见图5);最后,伊拉克政府自身有铺设管道通过邻国(例如土耳其)将其境内天然气出口到欧洲市场的长远规划[11]。

图5 中东区域油气田及基础设施分布

截至2015年底,伊拉克境内的天然气探明储量约为3.5万亿立方米,世界排名第12位[12]。伊拉克境内的天然气约3/4为油田伴生气,大多集中在伊拉克境内南部的大型油田聚集区(见图5中波斯湾北岸伊拉克境内南部大型油田聚集区)[13]。由于绝大多数天然气以油田伴生气形式存在,而伊拉克当前缺少伴生气的收集设备、运输管道和储藏的基础设施(例如地下储气库)等,近年来伊拉克每年约有一半以上的天然气被放空烧掉。以2014年为例,伊拉克油田伴生气毛产量(gross natural gas production)约为220亿立方米,其中约130亿立方米被放空烧掉,未烧掉部分则被重新注入油井用来提升原油采收率①将油田伴生气重新注入油井从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是诸多提升采收率的途径之一。[11]。

为了收集位于巴士拉的马吉努巨型油田(Majnoon oil field)的伴生气,最近伊拉克米桑石油公司(Missan Oil Company,控股25%)与壳牌(该油田一直由其运作,控股率高达45%)以及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控股30%)组建了合资公司。自2016年2月起,在该油田收集的伴生气已经开始被送达位于巴士拉的天然气加工厂进行加工,然后用于发电供给伊拉克电网[15]。

伊拉克自身的天然气消费量较低,例如2012年其商业用气仅9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发电。因而,若其境内油田伴生气能够有效收集,未来伊拉克极具天然气出口潜质。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是,尽管伊拉克政府一直在考虑铺设管道过境邻国将天然气出口到欧洲,但到目前为止尚无确切计划。不过伊拉克政府的这一远期设想以及积极的态度,给了在中东寻找气源地同时技术、资金、管理经验极其丰富的欧盟一个难得的机会。

2.2.2伊朗:解除制裁后天然气产量有望增加从而具备出口的可能性

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未来伊朗也可能成为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项目的供气方。首先,据BP统计数据,2015年底伊朗拥有的探明天然气储量高达34万亿立方米,排名世界第一,巨额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以及中东地区大国的身份使伊朗具备了未来成为天然气出口大国的潜质。伊朗境内气田大致分为三个区:波斯湾中的南帕斯气田作为储量巨大的非伴生气田(nonassociated gas field)占伊朗全部天然气探明储量的40%;波斯湾北部分布着Kish、North Pars、Tabnak、Forouz、Kangan五大气田;里海盆地伊朗所属区域目前的天然气探明储量是566亿立方米(见图5)[16]。目前,伊朗的天然气生产能力与其境内储量、地区大国身份极不相称:伊朗国土面积164.5万平方千米,人口6748万,是名副其实的中东地区大国,而近十年来其天然气年产量从未超过2000亿立方米;相比而言,其邻国卡塔尔作为领土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不及伊朗领土的1%、人口74.4万约为伊朗人口总数1%的半岛小国,却有着与伊朗大致相当的天然气年产量(见表5)。这种局面有伊朗内部天然气工业发展滞后的自身原因,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自1979年伊朗霍梅尼革命②霍梅尼革命又称作“伊朗伊斯兰革命”、“1979年革命”,革命导致长期受西方尤其是美国支持的伊朗巴列维王朝被伊斯兰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力量推翻,伊朗从此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朗当前国名全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即由此而来。随即,因为美国仍旧支持伊朗前国王巴列维以及霍梅尼革命本身就是反西方性质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霍梅尼革命是反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即“反对国家作为国际社会最基本单位”的革命,这与西方理念完全背道而驰,详细论述可参见基辛格著《世界秩序》,2015年版)等一系列复杂因素,1979年末,伊朗革命群众占领美国驻伊朗德黑兰使馆,扣留使馆人员,即著名的“伊朗人质危机”,从此伊美断交,并长期受到西方制裁。以来伊朗一直受到西方制裁,油气领域技术发展与资金受到严重限制。

表5 2006-2015年伊朗和卡塔尔天然气年产量

其次,西方国家于2015年7月解除了对伊朗长期的制裁,使得伊朗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在油气领域可能会获得较显著的发展。西方对伊制裁解除后,伊朗油气出口再次成为全球能源市场关注的焦点。从2016年前4个月的表现看,伊朗有着增加国内产量、提高能源出口、重夺国际市场份额的强烈愿望,伊朗政府采取修改对外油气合作条款、释放油气勘探开发区块等措施以应对目前所面临的技术及资金问题[17]。

最后,伊朗的外交传统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这一特点,有助于伊朗在未来进一步加强自身在油气市场上的拓展。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长期被西方制裁,导致了伊朗与当今外部世界有一定的隔绝,外界对其了解不足,伊朗甚至已经给外界造成了某种程度的“神秘感”。但是中国国内有伊朗问题资深专家曾指出,伊朗和中国有某种共性之处,即中国有“中国梦”,伊朗有“波斯梦”[18]。伊朗“波斯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用独立性的外交恢复其地区大国的地位。美伊关系缓和以及伊核协议的签订是中东地区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历史性事件,在这一过程中,伊朗事实上以其外交的独立性与美国就双方各自密切关注的部分利益进行了互相让渡[19]。值得指出的是,正是基于“独立性”这一特点,伊朗在未来油气市场上不会因为其他政治因素,而受到周边同样是油气出口国家的过多影响。例如,虽然俄罗斯与伊朗在核能利用领域、军事贸易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合作,但是这些因素不会过多地影响伊朗以俄罗斯能源出口领域竞争者身份进军世界能源市场的步伐①事实上,伊朗油气朝着西向即朝着欧洲这一与俄罗斯能源流向一致的方向发展,是俄罗斯最为担心与不愿看到的结果之一。从某种角度看,正是西方长期以来对伊朗的制裁,在客观上帮助俄罗斯挡住了伊朗这个本可以在欧洲市场上成为俄罗斯有力竞争者的对手。就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而言,从长远来看,气源问题远比管道铺设所遇到的问题大的多。因而,西方解除对伊朗的制裁是能源市场的现实需要在逐步增加和乌克兰危机后采用多重手段制裁俄罗斯的双重因素的结果。。从地理角度看,里海地区的油气出口欧洲选择伊朗西北部向土耳其铺设管道,比穿越格鲁吉亚所在的南高加索地区要便捷容易的多,但由于政治因素,现存的里海油气输欧管道几乎全部绕开了伊朗。因此,在西方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后,至少伊朗在本国境内增设管道借道土耳其出口欧洲是存在可行性的。此外,由于伊朗的主要气田集中分布在波斯湾沿岸,未来伊朗发展液化天然气出口的可能性也很大②伊朗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筹划兴建液化天然气基础设施,但截至目前,伊朗境内无一处液化天然气加工厂,也无一处液化天然气接收/输出终端。。

2.2.3卡塔尔:未来可能加大管道天然气出口比重

2015年卡塔尔境内天然气探明储量为24.5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的13.1%,排名世界第三;产量1814亿立方米,约占全球年产量的5.1%,排名世界第四;储采比③储采比(Reserves/Production ratio,简称R/P,也称作储产比),此处采用BP公司历年年度报告中的定义即“假设将来的产量继续保持在某年度的水平,那么,用该年年底的储量除以该年度的产量,所得出的计算结果就是剩余储量的可开采年限”。可以将储采比的数值直观地理解为“剩余可开采年限”。高达135.2[5]。

尽管当前卡塔尔天然气出口形式以液化天然气为主,例如,2015年卡塔尔液化天然气出口量为1064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出口量为198亿立方米(进口国为阿联酋和阿曼),但是卡塔尔在天然气领域明显的技术优势,在同行业中几乎是走到了最前沿的创新业务模式,以及在天然气贸易过程中表现出的高效率等因素,使得卡塔尔具备未来成为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气源国的可能性。

北美页岩气革命导致其液化天然气进口份额相对减少,以及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地区亚太市场的新变化,也可能导致卡塔尔寻求通过管道气模式出口天然气到欧洲市场。例如,中国近年来已经通过中缅管道进口管道天然气,未来几年可通过中俄管道进口管道天然气,这势必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此外,日本近期重新利用核能发电的趋势与动向也可能减少其液化天然气进口量。

2.3东地中海盆地气源地概况

东地中海盆地中对欧盟最具现实意义的是黎凡特海盆(见图6)。然而,欧盟选择东地中海盆地作为潜在气源地存在三方面的风险,这些风险将影响到东地中海盆地天然气资源的开发、生产及输送的全过程。

首先,地区安全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导致能源输出遇到障碍。东地中海地区包括塞浦路斯、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这六个国家和地区。当前,叙利亚境内的战争已经破坏许多油气设施,随着叙利亚局势的不断恶化,这种对油气设施的破坏活动甚至会延伸到邻国的以色列、约旦、黎巴嫩乃至土耳其,因而,当前任何计划以叙利亚为过境国的能源路径几乎都无限期推迟了(见图6)。事实上,黎凡特海盆居于塞浦路斯和以色列之间,最便捷的路径是从以色列出发途径黎巴嫩和叙利亚在陆上修建管道到土耳其。然而,以色列和黎巴嫩理论上仍处于战争状态,叙利亚当前局势仍旧紧张,从上述途径经陆上修建管道的近期可能性微乎其微。基于此,该地区的能源即便得到有效开发,输送出去也是个大问题,因此,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不得不计划通过海底铺设管道(见图6中红色虚线)。

其次,领土争端可能严重影响油气资源的开发进程,尤其是对黎凡特海盆海上划界的纠纷。黎凡特海盆的边界争端主要牵涉塞浦路斯、黎巴嫩和以色列三国,塞浦路斯与另外两者本质上无太大分歧与争端,但是由于黎巴嫩和以色列对黎凡特海盆的争议较大,三者就海盆划界达成一致意见尚需时日。这种状态将严重影响黎凡特海盆的开发进程和进一步的勘探。

最后,该地区内宏观经济状况欠佳,可能影响该地区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从黎凡特海盆经塞浦路斯铺设管道然后通向克里特岛最终管道铺至希腊的计划,实际上做过调整。在更早的一份欧盟PCI名录(2013年版)中,塞浦路斯岛南部沿岸原本计划修建一处LNG设施,由于塞浦路斯国内面临的经济危机,欧盟在2015年末最新版的PCI名录中将这一LNG设施计划取消[20]。

3 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影响

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管道沿途国家众多而且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项目气源地国家较为分散且多数处于局势紧张的地区,这些因素使得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变数。由于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实质上是欧美俄关于输欧天然气管道铺设方案几轮博弈的产物,其进展过程势必会对欧洲天然气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波及亚太天然气市场格局。因此,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会涉及项目直接参与国、俄罗斯、亚太国家(主要是中国)的利益。

3.1项目直接参与国:获益不同,心态各异

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由9段管道组成,直接涉及9个国家,这9个国家从该计划中获得的利益差异较大,因而各国心态不一。

图6 东地中海盆地油气田及基础设施分布

首先,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积极倡导者是土耳其、格鲁吉亚、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塞浦路斯。这5国中,除塞浦路斯作为气源国在该项目中拥有出口国与过境国的双重身份外,其他4国都仅是过境国。其中,土耳其是最大的受益方,由于跨安纳托利亚(TANAP)段管道在该项目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见图2中<2>号管道),土耳其不仅可以坐收数量可观的过境费,每年还可以从该项目获得来自阿塞拜疆沙赫杰尼兹气田2期项目60亿立方米的新气源,因此从长远来看,若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建成,其受益将会更大。正是由于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实施消除了土耳其和气源国阿塞拜疆的分歧,因为早先阿塞拜疆曾计划用跨越黑海的白流管道和AGRI路径通过船运方式使天然气登陆罗马尼亚然后转运欧洲(见图2中白流管道和AGRI路径),这条跨黑海路径实际上是一条架空土耳其的“越顶管道”,两国因此发生过纠纷①例如,阿塞拜疆对土阿之间早期签订合同价格过低持有异议,土耳其对阿塞拜疆天然气通过现有的BTE管道过境施加限制,等等。,近期欧盟将白流和AGRI从PCI计划中剔除,实质上是有针对性地消除了土阿两国的上述分歧,以至于得到丰厚实惠的土耳其对阿塞拜疆以“兄弟国家”相称[21]。上述5国中其他3国对项目实施也较为积极,例如身处跨亚得里亚海管道段(TAP)的阿尔巴尼亚,在TAP整体项目还未实施之时,便提前约一年对自己境内的路桥进行修整。

其次,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项目利益获取较少,态度较为消极的国家是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这两国原本是南流、纳布科、白流等管道,以及AGRI路径的重要过境国,如今上述管道事实上几乎全部夭折,取而代之的是将这两国边缘化的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ITB和IGB是分量较轻的分支性管道项目,在本质上都是欧盟为了安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两国而专门设计的,因为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终点是意大利,ITB和IGB不仅没有实质性的过境意义,而且由于设计输送能力极为有限、地位较弱等因素很可能导致工期拖延。此前,保加利亚一直以自己是“真正欧洲的东部起点自居”,对东向而来的无论是俄罗斯还是里海、中亚的天然气过境土耳其这个“非欧洲国家”一直持有异议。因而,这两国在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发展进程中,不排除因为自身收益较少而再次大力支持俄罗斯跨越黑海的天然气管道从自己国家上岸的可能性。

最后,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两国,作为南部天然气走廊的两大气源国,对项目都持积极的支持态度,但是这两国之间因同为气源国而存在竞争关系。因此,两国就跨里海管道的修建实质上处于一种截然相反的心态:欧盟及土库曼斯坦热切盼望跨里海天然气管道早日建成,甚至想先从里海水域中开建一段管道与里海西岸阿塞拜疆境内的接收终端相接;阿塞拜疆则担心此举会影响到自身利益,对跨里海天然气管道怀有实质上的抵触心理。

3.2俄罗斯: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直接受影响者,同时是反应灵活者

俄罗斯是受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影响最直接、最深远的国家。某种意义上,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与俄罗斯的土耳其流(Turk Stream)管道的竞争(见图2),是继双方纳布科管道与南流管道双双无果而终后上演的新一轮竞争。这场竞争中,面对欧盟在3个气源地的“多管齐下”,俄罗斯既有“掉头向东再度重视开拓亚太市场”的一面,又有“向西寻找欧盟突破口见缝插针”的一面。主要体现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简称俄气)2015年的4项战略性决策上,即将“土耳其流由原计划的四管敷设调整为双管敷设、管道建设暂停”、“使北流2进入实质性进展阶段”、“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订了框架性协议(Heads of Agreement)”、“决定试图寻找一条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向中国铺设管道供气的路径”[22]。

3.2.1向南收缩穿越黑海的土耳其流

面对2015年末以来欧盟在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上的层层推进,土耳其流管道计划实际上面临着抵达原计划的希土边境之后“无路可走”的尴尬境地,南部天然气走廊像“一张网”从北、西、南三个方向拦截自东而来的土耳其流(见图2)。面对这种“封堵”局面,俄气已经将“土耳其流由原计划的四管敷设调整为双管敷设②俄气原文用的是“四管敷设被优化为(w as optim ized)双管敷设”,而不是“调整为”或“缩减为”,“被优化”的字样虽然没有直接提及“设计输送能力缩减一半”,但是这种“相对模糊的提法”很可能代表了一个“年设计输送能力由原先的630亿立方米减半为315亿立方米”的事实,详见表6中关于目前全球范围内主要海底管道的管径,以及由此推出的“俄气不太可能在将土耳其流改为双管敷设后,通过增加管径而保持原先630亿立方米的年设计输送能力”的结论。、管道建设暂停”列为2015年公司4大战略性决策之一。“双管敷设”因管径限制,很可能意味着俄罗斯在设计输送能力上“收缩”土耳其流(见表6)。

鉴于目前海底管道铺设技术受水深、管道长度、管径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制约了管道设计输送能力,俄罗斯将土耳其流由“四管敷设调整为双管敷设”的实际含义是“将原计划的年输送能力630亿立方米减半”。因为就土耳其流的具体情况而言,海底管道调整为两根后,以黑海海底的实际水深(水越深,管道承受压力越大)以及海底部分的管道长度910千米①长输管线管道越长需要的加压站就越多,例如俄罗斯已开通的北流管道登陆德国后立即进入加压站加压,因为经过长距离输送天然气上岸后压力已经很小。来看,几乎不存在“通过提升管径或者增大供气管道源头压力乃至中途增设加压站等途径,仍旧维持原计划年输送能力630亿立方米”的可能性。俄气在水深2200米的黑海海底铺设管径达810毫米(32英寸)的管道,就目前的技术来看已经是世界上“一项独一无二的工程”[23]。

值得注意的是,俄气指出土耳其流管道暂停的原因是“由于土耳其方面在2015年对土耳其流表现出较低的兴趣,以及自2015年11月起两国关系开始变得紧张②此处指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后出现的两国关系紧张局面。,这项俄方努力已久的工程最终被暂停”[24]。

3.2.2向东再度开拓亚太市场

自2013年末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受到西方制裁以来,俄罗斯越来越重视亚太市场,并在2014年通过与中国签订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而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15年以来,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与俄罗斯的土耳其流管道形成的实质性竞争关系,以及南部天然气走廊取得的各项实质性进展,使得俄罗斯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亚太市场(见图7)。

俄罗斯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亚太市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对西伯利亚力量1即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进行扩容。由原来的设计年输送能力380亿立方米提升到480亿立方米,目标市场为亚太市场。在管道建设进程上,截至2015年12月31日,恰扬金油气田至连斯克段管道已经有50千米完工。

其次,将西伯利亚力量2即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提上紧密日程安排。在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影响下,俄罗斯对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商业及技术谈判表现出明显的主动性与迫切性。俄方称项目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正在为预前端工程设计阶段(Pre-FEED)和前端工程设计阶段(FEED)做准备[24]。

最后,俄气将“试图寻找一条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向中国铺设管道供气的路径”作为2015年公司的一项新战略决策。

3.2.3向西寻找欧盟的突破口

俄罗斯不会轻易放弃土耳其流管道项目,这就需要俄罗斯不断地寻找土耳其流从黑海上岸后输往欧洲市场的多重路径③关于土耳其流,最近国外相关网站的提法不只“俄罗斯天然气从黑海上岸后登陆土耳其抵达希土边境然后送达欧洲”一种,而是增加了“从黑海上岸后经过第三方到达希腊和经过希腊到达意大利”;此处“第三方”的含义值得探讨,第三方可以指土耳其这个土耳其流管道的过境国,也可以指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这些南流管道曾计划的过境国。简言之,在俄罗斯为跨越黑海海底输欧天然气寻找路径的过程中,沿途东南欧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过境有利益诉求的情况下,南流管道出现了“部分重返”的可能性(见图1、图2、图7)。。

表6 世界主要现存海底管道以及筹划中的土耳其流的技术参数

图7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东部天然气商业开发

2016年2月24日,俄气与DEPA SA、Edison SpA两家公司签署了三方谅解备忘录,内容是“俄罗斯天然气穿越黑海后经过第三方国家到达希腊和过境希腊抵达意大利”。DEPA SA、Edison SpA两家公司是IGI Poseidon S.A.公司的两个股东,双方各自控股50%,而 IGI Poseidon S.A.公司正是负责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9段管道中东地中海管道、波塞冬管道、希腊-保加利亚内连管道这3段管道的作业方。因而,俄罗斯此举是欲借上述3段管道将从黑海登陆第三方国家的天然气输往希腊和意大利乃至其他欧洲国家(见图8中橙、蓝、红三段管道)[25]。

由此可见,俄罗斯就天然气通过黑海寻找输欧路径过程中,不拘泥于寻求过境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地区这一条路径,而是利用南部天然气走廊项目涉及国家众多、各国间利益错综复杂的因素,最大范围地寻找天然气输欧路径;同时,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的众多过境国因为有利益纠葛(最明显的是土耳其与保加利亚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纳布科管道和南流管道无果而终后,最大的利益受损方是东南欧的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两国,因而,从现实因素考虑,这两国非常乐意充当俄罗斯天然气输往西欧过程中所需要的“第三国”这一过境国角色,这一角色若能实现,则是俄罗斯南流管道计划的“部分重返”,从而形成一种俄罗斯天然气输欧的折中方案。

3.3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

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如同支持它的PCI计划一样,是一个不断变化与调整、分阶段进行的长期计划。从短期、中期、远期等不同阶段看,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带给中国的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3.3.1短期内为中俄在天然气领域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新契机

就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而言,俄罗斯面临的不仅是来自欧盟的压力,背后还有来自美国的压力。面对欧美双重压力,俄罗斯转向亚太,尤其是利用中国市场来摆脱目前不容乐观的局面就显得极为迫切。

2015年末以来,随着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逐步被提上日程,美国从自身战略利益考量,积极支持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例如,2016年2月29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美国与欧盟委员会代表以及来自英国、意大利、土耳其、希腊、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黑山的代表举行了南部天然气走廊第二次会议,并签署联合声明[26]。乌克兰危机后,美国与欧洲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欧洲更像是帮助美国压制俄罗斯的工具[27]。

因此,受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影响,自2015年末至今半年来,俄罗斯积极倡导的中俄东线扩容,加快中俄西线谈判进程,寻求从俄远东地区修建管道向中国供气这三项举措,为中俄在天然气领域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新契机。

图8 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中IGI Poseidon S.A.公司负责的3段管道

3.3.2中期内可能会影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天然气市场价格

目前世界上存在北美、欧洲、亚太三大天然气消费市场,由于这三大天然气消费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价格存在明显差异(见图9)。北美天然气消费市场与产区几乎是一体的,并且只有美、加、墨三个国家,生产、销售、采购、运输等各环节比较容易协调,因而商业管道的互联,造就了北美地区天然气市场化程度最高,价格最低;欧洲天然气消费市场与其主要气源地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相隔不远,但是区域内国家多达数十个并且关系极其复杂,由于该地区管道的区块分割,欧洲天然气市场价格参照原油价格浮动,又有长期合同束缚,造就了欧洲天然气价格忽高忽低,价格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较高的局面;亚太天然气消费市场集中在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气源地却远在东南亚乃至澳大利亚,修建跨海的管道不现实①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大天然气进口国的主要LN G接收终端与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天然气出口国的海上直线距远达5000千米左右。,因而贸易方式和运输成本的不同,使得亚太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消费市场,亚太地区天然气价格全球最高。受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的影响,俄罗斯力图向亚太地区主要是针对中国修建天然气管道,从中期的发展来看,管道天然气在亚太地区所占份额将大幅度增加,势必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高价位液化天然气的局面。

3.3.3远期看,中国需提早准备措施应对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多元化出口战略

自1991年独立以来,土库曼斯坦在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之路上已经取得部分实质性进展。即由完全依赖俄罗斯方向出口阶段(1991-1996年),向着伊朗与俄罗斯两个方向过渡阶段(1997-2008年)改变,然后发展到如今通过中国、俄罗斯、伊朗三个方向出口天然气的阶段(2009年至今)[28]。土库曼斯坦并不满足于当前这三个方向的天然气出口流向,通过其近期的一系列举动看,其远期目标是向北通过俄罗斯、向东通过中国、向南通过伊朗等国,以及向西通过跨里海天然气管道来实现全方位的天然气多元化出口战略(见图10中<1>、<2>、<3>、<4>管道旁边蓝色空心箭头所指向的四个方向)。这四个方向中,设计年输送能力320亿立方米的向西的跨里海天然气管道若建成,很可能会完全转变目前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流向的格局。

图9 1998-2015年全球各地区天然气价格变化

图10 里海地区油气主要出口路径及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流向

目前,土库曼斯坦是中国进口管道天然气的最大来源地。虽然欧盟南部天然气走廊计划针对土库曼斯坦境内的目标气源主要是土境内里海水域气田,但是鉴于土库曼斯坦对通过跨里海管道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兴趣浓厚,以及土境内已经修建的东气西输管道可将东部气田所产天然气输送到里海沿岸等综合性因素,不排除未来跨里海天然气管道与中土天然气管道争气源的可能性。尽管建成跨里海天然气管道可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甚至会遇到阻力,但中国仍需要密切关注其建设进程,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应对,从而保证自身天然气进口安全。

[1]Gas and oil supply routes[EB/OL]. http://ec.europa.eu/energy/en/ topics/imports-and-secure-supplies/gas-and-oil-supply-routes.

[2]South Caucasus pipeline[EB/OL]. http://www.bp.com/en_az/ caspian/operationsprojects/pipelines/SCP.html..

[3]GROUNDBREAKING AT THE “SILK ROAD OF ENERGY”[EB/ OL]. http://www.tanap.com/media/press-releases/groundbreakingat-the-silk-road-of-energy/.

[4]Tap-project-milestones[EB/OL]. http://www.tap-ag.com/thepipeline/project-timeline/tap-project-milestones.

[5]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6 [R/OL]. http:// www.bp.com/content/dam/bp/pdf/energy-economics/statisticalreview-2016/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2016-fullreport.pdf.

[6]Eastern Mediterranean[EB/OL].http://www.eia.gov/beta/ international/regions-topics.cfm?RegionTopicID=EM.

[7]Shah Deniz Stage 2[EB/OL]. http://www.bp.com/en_az/caspian/ operationsprojects/Shahdeniz/SDstage2.html.

[8]邢国海. 天然气提取氦气技术现状与发展[J]. 天然气工业,2008(8).

[9]夏启明. 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面临的制度性障碍[J]. 国际石油经济,2010(1).

[10] Gas and oil supply routes[EB/OL]. http://ec.europa.eu/energy/en/ topics/imports-and-secure-supplies/gas-and-oil-supply-routes.

[11] EIA.Analysis of Iraq[EB/OL]. http://www.eia.gov/beta/ international/analysis.cfm?iso=IRQ.

[12] Worldwide Look at Reserves and Production [J]. Oil & Gas Journal, 2016(1).

[13] World Energy Outlook Special Report: Iraq Energy Outlook,(October 2012)[R/OL]. http://www.iea.org/publications/ freepublications/publication/WEO2012_free.pdf.

[14] Iraq launches a major step in energy supply and the world's largest fare reduction project[EB/OL]. http://www.shell.com/media/newsand-media-releases/2013/iraq-launches-a-major-step-in-energysupply-and-the-worlds-largest-fare-reduction-project.html.

[15] Gas from Majnoon starts powering Iraq's grid[EB/OL]. http:// www.iraqoilreport.com/news/gas-majnoon-starts-powering-iraqsgrid-18014/.

[16] EIA. Analysis of IRN[EB/OL]. http://www.eia.gov/beta/ international/country.cfm?iso=IRN.

[17] 侯明扬. 制裁解除后伊朗原油出口现状、问题及建议[J]. 国际石油经济,2016(5).

[18] 华黎明. 读懂伊朗[J]. 时事报告,2015(11).

[19] 华黎明. 后伊核时期的美伊关系走向[J]. 国际石油经济,2015(8).

[20] COMMISSION DELEGATED REGULATION (EU) 2016/89 of 18 November 2015 amending Regulation (EU) No 347/2013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as regards the Union list of projects of common interest [EB/OL]. http://eur-lex. 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PDF/?uri=OJ:JOL_2016_019_ R_0001&from=EN.

[21] TANAP; A PROJECT TO ADD STRENGTH TO TURKEY[EB/ OL]. http://www.tanap.com/.

[22] PJSC Gazprom Annual Report 2015[R/OL]. http://www.gazprom. com/f/posts/12/001311/gazprom-annual-report-2015-en.pdf.

[23] Exploring the Deep Seas[EB/OL]. http://www.turkstream.info/ project/technology/.

[24] Factbook Gazprom in Figures 2011-2015[R/OL]. http://www. gazprom.com/f/posts/12/001311/gazprom-in-figures-2011-2015-en.pdf.

[25] Poseidon: Gazprom, DEPA, and Edison sign the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EB/OL]. http://www.igi-poseidon.com/en-drupal/ media/poseidon-gazprom-depa-and-edison-sign-memorandumunderstanding.

[26] The Second Ministerial Meeting of the Southern Gas Corridor Advisory Council[EB/OL]. https://ec.europa.eu/energy/sites/ener/ fles/Joint_Declaration_Baku_2016.pdf.

[27] 卢静. 七国集团:路在何方?[J]. 当代世界,2015(11).

[28] 王海燕. 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多元化出口战略(1991-2015):一项实证主义分析[J]. 俄罗斯研究,2015(5).

编辑:庞孟昌

编审:张一驰

European Southern Natural Gas Corridor plan and its influences

PAN Nan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China Foreign Afairs Universi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verse strategy on natural gas imports, EU Southern Natural Gas Corridor plan has been re-scheduled on an important agenda since the second half of 2015. This plan directly involves in nine countries and the pipeline consists of nine sections based on the potential gas sources located in three places including Caspian Sea, the Middle East and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Basin. The project's overall goal is to reach 10 billion cubic meters of natural gas per year around 2020 and get to 80 to 100 billion cubic meters of natural gas annually in the long-term. Whether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can eventually reach EU's expectation still remains to be seen because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mong countries along the Southern Natural Gas Corridor is complex, the political atmosphere around the all potential gas source areas is quite tense, and the project is also facing external competitive factors. Meanwhile, the project will infuence outside countries such as Russia and China to diferent extents.

EU; Southern Natural Gas Corridor; Caspian Sea; Middle East; Levant Sea Basin; Russia; China

2016-07-01

*本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号ZY2015YA24)以及“外交学院2015年度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成果”资助。

猜你喜欢

里海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土已收获小麦逾165万吨
这才是搁置争议的正确打开方式
里海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吗?(答读者问)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访问陕西
阿塞拜疆警告亚美尼亚勿承认纳卡独立
中土签署年增供250亿立方米天然气购销等协议
天津市七里海湿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
从阿塞拜疆到敦煌*——袄教研究札记
土库曼斯坦输气管道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