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成长的经典
——《傅雷家书》
2016-10-19公交集团保修分公司胡玉新
□公交集团保修分公司 胡玉新
职工文学
伴我成长的经典
——《傅雷家书》
□公交集团保修分公司 胡玉新
十八岁那年,父亲送了我一份成人礼物:《傅雷家书》。这部书中的书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比我的年龄还要大,这使我更加珍惜这本书。成家后搬过几次家,但我仍然珍藏至今。
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就开始翻箱倒柜,说学校要举办成人礼仪,当天必须着正装,我放下手里的事帮助他把衣服找出来。忽然想起孩子十八岁竟然忽视了没有送礼物,正不知送什么礼物?MP3、手机、电脑……现如今,物质极大丰富,孩子已经什么也不缺了。想想三十年前当我年满十八岁时父亲送我的礼物,我马上到书柜里取出,虽然书页已经泛黄,可是拿起就放不下……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付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说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单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的家书情意,要使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它能带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的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么?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么?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了压力和恐惧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当晚,我把这本当年我的成人礼物郑重地送给了儿子,他接过书说道:“妈妈,我知道您这么多年在我身上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和时间,希望我能够有所作为,但是今天,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也想和您说说我的心里话。你不要把我的人生轨迹按照您的理想去规划,从我上学记事至今的十二年,我好像没有选择的余地,有的只是服从。眼下高考在即,我希望我的高考我做主,希望您能给我自己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权利。我也送您一本书——《有一种爱叫放手》……”。听了孩子的一番话我久久无语,是啊,尊重是相互的,作为家长我们什么时候能坐下来听一听孩子们的心声呢。我和孩子约定:我们彼此都将认真阅读互赠的礼物并找到自身的不足,多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做最好的母子,成为最好的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