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患者胃泌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6-10-19喻德林胡希亚
喻德林 胡希亚
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患者胃泌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喻德林1胡希亚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价值及对胃泌素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慢性胃炎H.pylori阳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抗H.pylor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生菌四联抗H.pylor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H.pylori根除率、胃泌素及细胞因子的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疗效均高于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胃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胃泌素、炎性因子TNF-α、CRP、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益生菌四联抗H.pylori治疗能够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和胃泌素分泌有关,且联用益生菌能够降低不良反应。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益生菌;慢性胃炎;细胞因子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表现为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也是诱发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因此,一旦确诊需要及时治疗。大多数H.pylori相关性慢性胃炎经抗H.pylori治疗后可达到治疗的目的。但目前一线治疗方案的H.pylori根除率为80%~85%,且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H.pylori的耐药性逐年升高,而且抗生素的应用还能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1],降低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探讨新的H.pylori根除方案,降低耐药性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常规三联疗法+益生菌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以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1~62岁,平均(39.5±12.5)岁。病程0.5~12年,平均(4.5±1.2)年。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0~64岁,平均(38.8±13.2)岁。病程0.4~10年,平均(4.2±1.5)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2];②均经胃镜检查确诊,H.pylori感染;③年龄18~65岁;④志愿参与研究;⑤肝肾功能正常。
2.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②药物过敏史;③1周内有抗H.pylori治疗者;④重症患者或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⑤有并发症影响疗效者;⑥酗酒者;⑦有胃肠手术史;⑧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⑨合并有肿瘤。
三、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饮食指导的基础上给予抗H.pylori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抗H.pylori治疗,PPI+两种抗生素治疗,均采用口服的方式,奥美拉唑20mg/次,2次/d,克拉霉素500mg/次,2次/d,阿莫西林1.0 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生菌四联抗H.pylori治疗,在常规三联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四、观察指标
1.疗效的判定标准[3]
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治疗结束后进行评价。其中显效为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H.pylori阴性;有效为症状明显好转,胃肠镜复查活动性炎症明显好转,胃肠黏膜病变积分减少1级,H.pylori阴性;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其中H.pylori根除的界定为治疗后复查13C-UBT,若为阴性,认为H.pylori根除。
2.临床症状评分
治疗前后对反酸、嗳气、上腹痛、上腹胀等因素进行评价。根据严重程度分为0~3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2分为症状明显,对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影响;3分为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3.胃镜下表现评分
评价参照改良Lanza标准。分为0~4分,0分为无糜烂;1分为糜烂局限于一个区域,个数≤2个;2分为糜烂局限于一个区域,个数>3分,<5个;3分为糜烂遍布3个区域,每个区域糜烂数6个以内,或整个胃内病灶数10个以内;4分为糜烂遍布3个区域,整个胃内病灶数10个以上。
4.胃泌素检测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采血5mL,2 000 r/min离心10m in,分离血清后提出100μL,置于-20℃冰箱保存统一检测。一部分用于胃泌素的检测,一部分用于炎性因子的检测。胃泌素的检测方法采用放射分析法进行。
5.炎性因子
取血及收集标本方法同胃泌素。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前两项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CRP采用免疫透射散射浊度法测定。于治疗前后进行检测。胃泌素和炎性因子测定的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的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
6.不良反应
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如有无腹泻、上腹不适、呕吐、纳差、腹胀等出现。根据严重程度分为4级:1级为无不良反应;2级为出现轻度反应,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3级为不良反应可明显感知,对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影响;4级为不良反应强烈,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五、统计学处理
资料的分析采用相关统计学软件,采用双人核对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轶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两组临床疗效及H.pylori根除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疗效均高于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疗效及H.pylori根除率比较[n(%)]
二、两组治疗前后胃泌素及临床症状、胃镜表现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评分、胃镜评分、胃泌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胃镜评分、胃泌素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炎性因子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TNF-α、CRP、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四、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两组治疗前后胃泌素及临床症状、胃镜表现的比较(x±s)
表3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x±s)
表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讨论
慢性胃炎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目前而言,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大部分学者认为与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营养不良、细菌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H.pylori是定植在胃黏膜的革兰阴性菌,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发病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损害胃黏膜共产生物质[3]。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H.pylori感染列为第1类致癌因子,全球有超过50%的人感染HP,我国的H.pylori感染率在42%~84%。根除H.pylori感染可以明显减轻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及内镜表现,并能够降低复发率。
目前根治H.pylori常用的方案是PPI三联疗法,其中PPI能够有效阻断H+-K+-ATP酶的作用,抑制胃酸分泌,而抗生素能够直接杀灭细菌。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H. pylori的耐药性显著增加。有研究报道,采用PPI三联疗法根除失败率已达10%~23%,且复发率也在逐年升高[4]。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是导致三联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且在三联疗法的治疗过程中,常会出现抗菌药物相关胃肠道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这主要是与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可破坏肠道正常的微生态平衡,致使肠道对致病菌抗定植能力减弱,造成致病菌大量增殖有关。寻找一种简便、依从性好、根除率高的H.pylori治疗方案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益生菌是指通过改善胃肠道内菌群平衡从而对宿主起到有益作用的细菌,对H.pylori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在许多消化道疾病均对人体有益。近年来,益生菌在抗H.pylori治疗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认可。并有文献提示,益生菌可作为抗H.pylori治疗的辅助用药,其不仅能提高H.pylori根除率,而且能够减少三联治疗的不良反应。双歧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5]。本研究结果显示,双歧杆菌联合三联治疗的H.pylori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少,优于常规三联疗法。这可能是与双歧杆菌能通过改善胃肠道微生态环境,进而减少了抗生素治疗的不良反应有关[6]。另有研究显示,双歧杆菌与三联疗法能够达到相辅相成,事半功倍的效果[7]。本研究结果也证实,联用双歧杆菌抗H.pylori治疗能够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双歧杆菌能够抑制H.pylori在胃黏膜上皮的定植和生长,提高消化道内其他益生菌的数量和活性,抑制H.pylori感染[8]。而且双歧杆菌能够刺激胃肠,增加蠕动,减少H. pylori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和定植机会,降低H.pylori感染。虽然双歧杆菌不能根除H.pylori,却能提高三联疗法对H.pylori的根除率。有研究报道,双歧杆菌能够降低慢性胃炎炎性因子的水平及免疫反应[9],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三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的降低,说明慢性胃炎的胃黏膜慢性非特异的炎症性病变正在逐渐恢复,相应的临床症状会逐渐减轻,胃镜表现转好。
胃泌素是由消化道G细胞分泌的一种最常见的胃肠肽类激素,慢性胃炎时,幽门腺及胃底腺的壁细胞减少,胃泌素可通过刺激嗜络细胞产生组胺,进而刺激细胞分泌胃酸[10]。H.pylori治疗有可能降低胃泌素的分泌而对胃肠道产生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双歧杆菌能进一步降低三联疗法为胃泌素的降低水平,可能与双歧杆菌增强了三联疗法的胃黏膜保护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采用益生菌四联抗H.pylori治疗能够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和胃泌素分泌有关,且联用益生菌能够降低不良反应。
[1]张弢,曾莉容,王猛.不同方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19):24-27.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5-16.
[3]王丹,王放,唐彤宇,等.标准三联疗法联合清胃止痛微丸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的疗效,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1):772-775.
[4]谢睿,杨晓钟,高成城,等.标准三联加益生菌疗法和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对照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45(1):1180-1183.
[5]作郭维.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比较[J].河北医药,2014,36(5):707-709.
[6]孙丽群.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埃索镁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2,24(2):101-102.
[7]夏态军,唐跃华,王双养,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3):391-397.
[8]赵东,徐桂芳,邹晓平.益生菌对感染幽门螺杆菌的C57BL/6小鼠胃黏膜IL-8、IFNy以及IL-4、IL-10的调节效应[J].胃肠病学,2012,17(5):271-275.
[9]胡可伟,张振玉,刘顺英,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J].临床荟萃,2012,27(7):610-611.
[10]付华.血清胃蛋白酶原以及胃泌素-17与慢性胃炎[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2):181-186.
2015-08-17)
(本文编辑:陈烨)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4.036
1 435000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2 435000湖北省黄石市爱康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