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农民收入对城镇化的响应强度与机制研究
——以武陵山片区秀山县为例

2016-10-19董晓燕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秀山人均收入农民收入

董晓燕

( 铜仁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山区农民收入对城镇化的响应强度与机制研究
——以武陵山片区秀山县为例

董晓燕

( 铜仁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函数等分析方法,以 1979~2014年秀山县农民人均收入及城镇化综合指数为基础数据,对该县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秀山县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化水平在研究期内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长期响应作用更明显、更稳定。秀山县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推进城镇化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期政策。

农民收入;城镇化;响应强度;响应机制;秀山县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当前影响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是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瓶颈。众所周知,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指明了城镇化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许多学者对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相互性,其大致逻辑路径是: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业人口减少→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民农业收入提高和务工工资性收入提高→农民收入全面增加[1]。但受地域影响,不同区域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二者之间的影响程度、影响方式各异。

秀山县地处我国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区,是国家级民族自治区扶贫攻坚计划重点区域,对于山区农民收入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本文以秀山县这一典型山区农业县为例,针对山区县域地形特殊、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相对落后的特点,运用协整模型分析方法,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分析1979年以来秀山县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区概况

重庆市秀山县位于重庆东南部,渝、湘、黔三省(市)边区结合部,介于东经108°43′ 06〃~109° 18′ 15〃、北纬 28°09′ 43〃~28°03′ 05〃之间。秀山县属于渝东南褶皱带,武陵山区腹心带,境内以低山丘陵为主,整个地势西南及东北高、中部低,海拔最高1631米、最低245米。全县幅员面积2453平方公里,西部及南部为中低山区,东部和北部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为盆地平坝区,分别占幅员总面积的30.24 %、38.81 %、30.95 %,是一个典型以中低山为主的山区县[2]。2014年,秀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431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504元、家庭经营性收入4461元、转移性收入303元、财产性收入163元,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大,各收入在往年基础上均有所增加。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概念,本文用城镇化综合指数表征城镇化水平,用农民人均收入这一指标表征农民收入水平。城镇化综合指数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加权求和得到各年份的城镇化综合指数。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及准确性,文中所用数据均来自于相应年份的《重庆统计年鉴》及《秀山县统计年鉴》。

本文运用eviews6.0软件,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3]。

平稳性检验。由于非平稳时间序列在计量分析中会产生“伪回归”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协整检验分析之前,必须对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水平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采用常用的 ADF检验方法来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协整检验。为防止伪回归出现,可进行差分处理和协整检验,但前者往往会忽略某些有用的信息。协整检验过程中,如果若干不平稳序列的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则这些序列呈协整关系。协整检验可揭示序列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其要求协整检验的两个变量具有同阶单整性,即相同阶次差分后达到稳态[4]。协整检验的基本思路为: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的VAR模型,作为常用的处理多个相关经济指标分析计量经济模型之一,具有操作相对容易的特点[5]。VAR模型构造是通过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实现的。本文主要研究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故可将VAR理论模型设定为:

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指的是线性系统对单位脉冲输入信号的输出(响应),其函数对于连续时间系统来说,一般用来表示。换言之即为:当脉冲信号函数输入一单位时,系统的输出响应称为

三、结果分析

(一)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水平现状分析

城镇化综合指数。通过构建指标加权求和后获得,从城镇化发展动力、城镇化发展质量、城镇化发展公平性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

表1 城镇化综合指数指标表

自1997年以来,秀山县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及城镇化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及城镇化综合指数均不断上升。农民人均收入从 1979年的104.87元增长到2014年的7431元。城镇化综合指数从1979年的0.028上升到2014年的0.817,城镇化率从1979年的3.1%增长到2014年的38%。

如下图1所示:1997~2014年秀山县农民人均收入及城镇化水平均不断提高,二者增长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农民人均收入1979~1990年增长趋势较为缓慢,1991~2014年增长趋势相对较快,尤其自2009年以来曲线斜率明显增大,表明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势头进一步加大。城镇化水平在 1979~1990年增长趋势较为缓慢;1990~2001年增长趋势较为平稳,年均城镇化综合指数保持在0.19;2006~2014年增长速度较快,年均增长率为0.23。

图1 农民人均收入及城镇化综合指数趋势图

(二)协整检验结果分析

1.ADF平稳性检验

采用ADF对本文的两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是否存在单根。

表2 平稳性检验结果

从上表 2可知,在对农民人均收入及城镇化综合指数一阶差分后,在1%、5%、10%的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所以农民人均收入及城镇化综合指数是一阶单整序列。可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

本文通过ADF法检验秀山县农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化综合指数的协整关系,即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1)通过OLS方法计算农民收入和城镇化综合指数线性回归方程,并得到残差序列εt。

(2)运用ADF检验法检验εt的平稳性。残差序列在一阶差分后,ADF值为 —5.67482,在99 %的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表面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因此,秀山县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构建VAR模型

对农民人均收入及城镇化综合指数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对一阶差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VAR模型构建,运用OLS运行得出以下结果(3)和(4):

式中各项所代表的与公式(1)、(2)中一致,以上模型中系数下方括号内的值为对 t统计量的检验值。VAR强调的是模型拟合的整体效果,根据以上估算结果可以看出,R及R2的值均趋近于1,表示模型中因变量的现实值与拟合值比较接近,表明本文所选的解释变量能够较好地对被解释的变量进行解释[7]。方程中,农民人均收入同时受自身一阶、二阶及城镇化一阶、二阶滞后的影响。针对自身而言,二阶滞后系数大于一阶滞后系数的绝对值,表明农民人均收入受其二阶滞后值的影响要显著于一阶滞后的影响;就而言,一阶滞后系数明显大于二阶滞后的系数,表明农民人均收入主要受城镇化一阶滞后值的影响。方程中,表明城镇化同时受自身一阶、二阶及农民人均收入一阶、二阶滞后的影响。针对自身而言,一阶滞后的系数大于二阶滞后系数的绝对值,表明城镇化一阶滞后值对其自身的影响要显著于二阶滞后的影响;就而言,一阶滞后系数大于二阶滞后系数,表明城镇化主要受农民人均收入一阶滞后值的影响。

(三)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分析

在上文分析基础上,采用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分析城镇化与农民人均收入在当前及未来产生中的相互影响,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2所示。在图中,响应函数追踪期数由横轴表示,默认值为10期;被解释的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由纵轴表示;实线则表示对应的响应函数计算值,而响应函数值加减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则由实线上方和下方的两条虚线表示。

图2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

图 2中的左上方部分表征城镇化水平对自身的响应情况,右上方部分表征城镇化水平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响应情况,左下方部分表征农民人均收入对城镇化水平的响应情况,右下方部分表征农民人均收入对自身的响应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城镇化水平对自身的扰动在一开始就呈现出较高的正向响应,在第三期的时候正向响应达到最大,之后呈减速递减,从第八期开始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总的来看,城镇化综合指数在追踪期数内有一定波动,但在长期内呈现出较高的正向响应,表明秀山县城镇化的发展对其自身具有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长期作用将更为明显。

秀山县城镇化水平对农民人均收入总体上呈现正向响应。该县城镇化水平对农民人均收入在追踪初期呈现出微弱的正向响应,随后正向响应程度不断增大并逐渐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表明秀山县城镇化水平与农民人均收入之间存在较强的动态关系,城镇化发展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具有持续的促进作用。

农民人均收入对城镇化水平的扰动在前三期呈现出负向响应,从第三期以后农民人均收入对城镇化水平的扰动则呈现出正向响应,同时响应的程度以减速的形式持续增加,在末期时,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农民人均收入对城镇化的发展短期内呈负向响应,长期内呈现正向响应,这表明秀山县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短期行为,致使二者存在短期的负向响应。总体而言,农民人均收入对城镇化水平在长期内具有持续的、稳定的促进作用。

农民人均收入对自身的扰动总体上呈现出正向响应。农民人均收入对自身的扰动在一开始就呈现出较高的正向响应,该响应在初期呈现最大,在后期以递减的方式逐渐下降,在第六期之后又以缓慢的速度递增。这表明秀山县农民人均收入对自身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推动程度在不同时期各异,推动的长期作用更为明显。

四、结论

(一)在研究时段内,秀山县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综合指数从 1979年的0.028上升到2014年的0.817;农民人均收入从1979年的104.87元增长到2014年的7431元。在不同时段内,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各异。总体而言,自2002年以来,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增长趋势较好、速度较快。

(二)秀山县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并且长期响应作用更加明显、更加稳定。农民收入增长受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强,城镇化将会产生持续的正向拉动作用。同样,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对城镇化水平具有长期持续的促进作用。

(三)秀山县在制订促进农民增收的城镇化政策时,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长期、稳定的政策,摒弃短期行为,以保证城镇化发展对农民增收的持续稳定的正向拉动作用。

(四)经营性收入始终作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这种状况在长期内将不会发生改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无论在近期还是远期都很重要。结合山区实际情况,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为先导,制定切合实际的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政策尤为必要。对农民收入结构进行分析,在不同时间段内,农民收入结构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始终最大,平均贡献率也较大;但自1995年以来,增收贡献最大的是工资性收入。受自然条件影响,单纯务农远不能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农,这是造成工资性收入贡献率不断增大的主要原因。据此,随着二、三产业规模的扩大,秀山县可引导农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从而不断促进农民增收,以此推动城镇化进程,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1] 谢松.贵州农民收入增长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0):213-216.

[2] 涂建军,华娟.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和GIS技术的山区耕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高技术通讯,2013,23(4):436-441.

[3] 宋元梁,肖卫东.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J].统计研究,2005,(9):29-35.

[4] 王永杰,宋旭,邓海艳,等.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财经科学,2014,(2):96-105.

[5] 李静.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关系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13,(5):43-47.

[6] 丁亮.湖北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科技大学,2008.

[7] 张戈.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民家庭性经营收入的效益研究——基于涪陵区的实证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3.

The Response of Typical Mountainous Farmers’ Income to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A case of Xiushan county in Wuling Mountain Areas

DONG Xiaoyan
(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

This paper, by means of co-integration test, vector auto-regression and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etc. has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ers’ per-capita income and the urbanization based on Xiushan farmers’per capita income from 1979 and 2012 and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urbaniz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Xiushan farmers’ per capita income and the urbanization level are constantly increasing during that time and that farmers’ per capita income has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 the long-term response of which is more obvious and stable. In view of this, Xiushan county should formulate long-term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and farmers’ incom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actual situations.

farmers’ income, urbanization , response intensity, response mechanism, Xiushan county

F303.3

A

1673-9639 (2016) 05-0139-05

(责任编辑 张凤祥)(责任校对 黎 帅)(英文编辑 何历蓉)

2016-03-14

董晓燕(1982-),女,甘肃武威人,讲师,研究方向:区域农业经济。

猜你喜欢

秀山人均收入农民收入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忠诚村的“棚经济”——村集体资产3025万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3万元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中国人均收入差距分析与预测的实证研究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北仍村的味道(外一首)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雪花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王秀山:协会的根本是做好行业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