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2016-10-18张雅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4期
关键词:栽培管理小麦问题

张雅

[摘要]小麦是西安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总产量中小麦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小麦产量的稳定关乎西安的粮食储备安全。西安以冬小麦为主,由于小麦生长习性使然,其栽培管理方式对其产量的影响较大。鉴于此,为保证小麦的产量,需明确小麦栽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进而保证小麦产量,保证粮食储备安全。

[关键词]小麦 栽培管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097-01

小麦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栽培面积及产量在众多粮食作物中居首位,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突出。2014年我市小麦全年产量达458.1万吨,提高9.8%,但小麦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小麦单产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制约小面产量发展的原因除气候、土壤外,栽培管理方式也会影响小麦的产量,这亦是小麦种植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1.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

1.1秸秆还田存在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秸秆还田可以缓解土地肥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活性。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秸秆粉碎不彻底,致使其无法完全改善土壤情况,导致小麦幼苗生长迟缓,严重者可能导致小麦幼苗死亡。

1.2播量存在问题

要想实现小麦的高产,播量的适宜性是其基本保证。如果播量过大,会导致小麦幼苗过于拥挤,生长空间狭小,导致幼苗生长缓慢,病虫害防御能力降低,易倒伏,最終影响小麦产量。如果播量过小,则会导致幼苗缺垄,造成土地浪费,最终也会影响小麦产量。需要指出的是,小麦的播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气候、土壤条件、水分、小麦品种等。目前尚无统一的小麦播量标准,因此在进行播种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保证播量的适宜性,保证小麦产量。

1.3追肥存在问题

对于冬小麦,春季追肥是保证小麦产量的主要措施,但多数农民在追肥时多数选择“一炮轰”的追肥方式,且施肥量较大,造成肥料的严重浪费,小麦后期生长所需养分则严重不足。

1.4除草剂及生长调节剂应用存在问题

随着除草剂的运用,麦田中杂草清除率不断提高。但由于除草剂的不合理运用,用药时间及用药量不合理,经常会导致药害发生,影响麦苗的正常生长。

另外,生长调节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但目前生长调节剂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个别农民因使用不当时常造成减产或绝收隋况。

1.5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

随着农民病虫害防治意识的不断提高,蚜虫、红蜘蛛等可见害虫的防治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对不可见害虫如吸浆虫、赤霉病等防治仍缺乏经验,如不能有效进行防治,将会造成小麦产量下降,严重者会造成小麦绝收。

2.小麦栽培管理常见问题完善措施

2.1确保秸秆还田质量

为确保秸秆还田效果最大化,保证土壤养分,必须确保秸秆还田的质量,其主要解决途径就是合理应用农业机械,一是选择粉碎效果较好的农业机械,二是要选择马力较大的拖拉机,保证犁地深度,保证秸秆的完全掩埋。

2.2保证播量的适宜性

在进行播种时,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保证播量的适宜性。如水肥条件良好,其播种期可以适当提前,砂质土壤小麦的播量应保持在120~140kg/顷,黏土土壤小麦的播量应保持在120~180kg/顷。如果土壤的水肥条件较差,可以适当延长播种期,并适当增加播量,播种期—般会延长1d,播量会增加3.5kg/顷。

2.3正确追肥

一般而言,小麦的底肥应当保证肥量充足,种类一般应以尿素为主。对于亩产在750kg左右的高产量麦田,追肥日期应在小麦拔节前后进行,肥量一般在160~240kg/顷,追肥的方式是把化肥施在麦垄之间。

2.4正确使用除草剂及生长调节剂

每种除草剂均有自己不同的除草谱,有的除草谱较窄,有的除草谱较宽,如燕麦畏对野燕麦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对其他则不具有效果。因此在选择除草剂时,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恰当的除草剂,保证除草效果。

保证施药时间的准确,—般麦田除草多进行苗期除草,效果较好。如果是进行生长期除草,则应在小麦生长3叶期至拔节前这一时段内,这是效果最佳的时期。此外还应当注意严格控制药量,以既能杀死杂草,又不会损伤麦苗为最佳,同时做到均匀喷雾。

保证施药温度适宜,除草剂的施药温度对除草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如苯磺隆在低温下施药,除草效果显现时间为30d,而2钾4氯的施药温度应>15℃,如施药温度<10℃,容易损伤麦苗。总体上而言,所有除草剂都应在适宜的温度下施药,但如果施药温度>30℃,除草剂的药害性会明显增加。

生长调节剂在使用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恰当的型号;进行适时喷洒;正确进行喷洒;适量喷洒。只有正确使用生长调节剂,才能保证小麦的高产、高质。

2.5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

近年来,由于个别地区忽视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发生率不断提高,对麦田的破坏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必须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证小麦生产安全。在小麦返青期应当做好纹枯病的防治,每顷小麦可用20%井冈霉素(1.5kg)+水(750~1500kg)混合后喷洒。对于全蚀病,可以对种子进行处理来防治,亦可以在播种后进行防治,种子处理方法为用浓度为12.5%的全蚀净与种子按照0.2%~0_3%的比例拌匀,这种方法的防治效果在75%左右。此外还可以在播种后的25d左右,每公顷小麦以20%粉锈宁乳油(1500m1)+水(900kg)混合后喷洒,喷洒方式为沿着麦垄均匀喷洒,第二年返青时可以再喷洒一次,还可起到兼顾防治纹枯病的效果。

总结: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不仅受小麦品种、土壤、气候等因素影响,小麦的栽培管理方式对小麦的产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小麦栽培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加大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和耕作观念,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小麦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猜你喜欢

栽培管理小麦问题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盆栽红掌的温室栽培管理技术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如何做好林业产业管理分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