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做好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2016-10-18周云梅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4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农村发展

周云梅

[摘要]通过对建水县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股份合作经济 农村 集体经济 发展 壮大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021-02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坚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建水县按照“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积累共有”的原则,扎实开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试点工作,引导村级组织创力经济实体,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1.建水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建水县有137个村委会,16个社区,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有36个,占23.5%。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至3万元的有16个,占10.5%。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106个,占69.3%。全县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能力办事”的现象较为突出。2014年以来,建水县在临安镇东村、南庄镇干龙潭等8个村委会开展“股份合作经济”试点工作,共计盘活各类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折价979万元。

2.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的主要做法

2.1清算核实集体资产,明确股权股值结构

按照“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明确股权和权利。一是量化股份结构。如临安镇韩家社区第8居民小组在股份量化后,按照集体股占总资产40%和个人股占总资产60%设定股权,个人按照每个股东100股等额配制人口股,将股份直接量化到个人。二是确定股权归属。根据户籍性质、二轮土地承包权、实际生产生活所在地、享受集体分配和履行村民义务等条件确定股权归属,明确享受股权的范围。三是明确利益分配。如把25%--30%集体收益作为追加股本和惠民开支,70%--75%按股份分配给居民群众,增加了群众收入,有效调动了群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2.2盘活存量做足增量,拓宽“股本”来源

一是盘活土地资源,开展分散土地整理。加快土地流转力度,充分开发、利用集体土地资产,鼓励村集体将合法的存量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合作。如南庄镇干龙潭村采取市场化方式,对农民自愿流转的承包土地进行收储,流转给种植大户和企业发展葡萄产业,每亩土地以每年100元的标准向葡萄产销专业合作社交纳葡萄产业发展金,葡萄产销专业合作社、村委会、村小组按“2:2:6”比例进行分成,增加集体收入。该村目前共流转土地1.1万亩,村集体每年可获得集体收入22万元。二是兴办集体实业。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发展商铺、酒店、农贸市场等集体经济实体,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如临安镇崇文社区充分发揮区位优势,利用土地征用补偿费和预留用地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兴办医院、酒店、敬老院等多家实体。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由2008年的1064万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1亿多元,增长了近10倍。三是发展优势产业。通过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建立集产、供、销为一体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带动群众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如曲江镇馆驿村通过成立合作社种植、销售马铃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开展“股份合作经济”前的4万多元增加到了20多万元。

2.3整合资源汇聚力量,统筹发展集体经济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县财政每年安排7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每个村补助5万元的标准,重点扶持一批发展势头好、潜力大的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县发改、农业等部门将项目资金向村级倾斜,重点用于村级集体产业建设。二是开展结对帮扶。制定了《建水县开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项目化管理挂钩包保实施方案》,明确县级领导和县级相关部门的挂钩包保点,确保每名领导至少挂钩包保一个点。结合新农村指导员及城乡挂钩帮扶工作,选择43家有资金、有项目、有技术的县级部门挂钩包保“股份合作经济项目”,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与农村合作开发。三是充分整合项目资金。优先整合扶贫挂钩、“美丽家园”等政策资金,帮助村级组织突破发展瓶颈,创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如临安镇狗街村委会结合“美丽家园”建设,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美淳朴的民风民俗,以村集体资金60万元作股本,建设休闲农庄项目,预计每年收益8万元。

2.4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配强配好基层力量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把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不怕吃苦、廉洁自律的人员选进村“两委”班子。有效整合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等力量,选派乡(镇)科级后备干部和优秀大学生到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挂职、任职。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对村组干部、合作社成员进行知识培训,增强市场经济意识。举力、全县村(社区)干部培训班,对全县300余名村干部进行“股份合作经济”专题培训,并组织部分代表到周边县市进行现场教学。三是培育先进典型示范带动。总结和推广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的好经验、好做法,拍摄《“股份合作”撑起富民强村一片天》等专题片进行学习宣传。

3.“股份合作经济”取得的成效

3.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通过推行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为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借助合作社、公司平台进行资本运作,实现资产增值的新路子,有效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简单、资产增值慢的难题。开展“股份合作经济”试点以来,8个试点村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其中4个试点村年收入超过了30万元。

3.2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得到进一步提速

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缺资金的难题。要求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促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健康规范发展。目前,全县共组建了种植、养殖等各类专业合作社42个,有社员2700余人。

3.3农业产业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加快

一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资金支持;二是通过支持合作社发展,树立了农业产业化示范典型,推动了农业产业机构调整;三是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

3.4村级基层组织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通过推行强基惠农“合作股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基层组织团结带领群众谋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改变了集体经济“空壳”现象,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能力。

4.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4.1认识不深,水平有限

部分村干部对“股份合作经济”的认识不全,怕担风险,怕出问题,过多强调客观条件和困难,存在“等靠要”的心理。同时,农村优秀人才外流严重,缺乏人才。群众集体观念淡薄,部分群众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只要权益、不要义务、不愿出钱不想出力、不闻不问。

4.2基础薄弱,“筹股”困难

一些山区乡镇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地理位置偏僻,自身资源匮乏,可开发利用资源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既无优势自然条件,又无新的发展出路,缺乏产业开发、资金运作、农业科技等支撑,没有收入来源,股本筹集困难。

4.3制度不严,管理不善

有的村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中,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少数村干部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支配没有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个人做主,随意性大,账务不清、管理混乱,制约股份合作经济的发展壮大,影响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

5.做好“股份合作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5.1深化认识,营造氛围

加大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宣传教育力度,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氛围。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股份合作”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增强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当地政府要把发展“股份合作经济”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制定规划和具体措施,研究发展办法,拓宽发展门路,开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局面。

5.2夯实基础,做好资源整合

一是加大对农村公路、水利、电网等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精准扶贫,改善基础设施现状,为村级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创造条件。二是将“合作股份”与优势产业、“红色信贷”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扶持,整合“美丽家园”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项目。三是将部分收益直接折股再投入,从红利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追加股本,用于扩大再生产,实现资本滚动发展。四是整合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赞助或扶持资金,采取依托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共同发展,吸纳农户和社会资本参与。

5.3因地制宜,选准发展方向

当地政府要结合各村实际,帮助指导村委会制定“股份合作”项目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选准选好发展路子。处于县城近郊、乡镇所在地、交通要道的村,可发挥区位优势,发展集贸市场、餐饮业、旅館业、物流企业等第三产业;以种养为主的村,要利用资源优势,依托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大力发展规模化产业;劳动力富裕的村,可组织村民劳务输出,收取适当管理费用,让集体和个人都有收获;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村,可利用土地、林地等基本生产硬件入股,农户以劳力、管理、技术入股,产品由集体收购销售后按销售额比例分红。

5.4增强素质,提升能力

一是选拔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乐于奉献、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人才进村级班子。二是加强乡土人才技能培训,举办“股份合作”经济专题讲座,增强“股份合作”经济发展的后劲。三是利用“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政策,吸引优秀大学生到村创业、兴业。

5.5健全机制,规范管理

一是完善股份合作章程,明确各方利益、法律关系,消除纠纷隐患。二是建立村级项目管理台账,落实专人对“股份合作经济”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分析和解决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三是建立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保障群众参与权、知情权和表达权。坚持把“四议两公开”贯穿于“股份合作”发展全过程。四是建立“合作股份”资金监管机制,整合审计、财政、农经、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力量,对合作股金、收益及用途进行定期审核,定期公开,加强对集体股本运营的安全性和透明性进行监管。五是加强风险防范,按照一定比例从分红中提取公积金、公益金、风险金,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六是合理确定利益分配。村集体按照所占份额参与分红,从红利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追加股本,用于扩大再生产,其余红利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用于兴办公益事业、开展活动、设施建设等。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