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恢复乳业信心要靠品牌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谈国产乳业发展之路

2016-10-18高军陈佳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潘刚乳业乳制品

●高军 陈佳印 /本刊记者

“三聚氰胺” 事件,使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信誉遭受严重打击,产品信任度降低,加之近年来同质化竞争激烈,行业利润下降,中国乳制品行业艰难爬行,信心亟待恢复。基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匠精神,全国政协委员、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在全国两会期间就国产乳业的品牌建设与创新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潘刚委员直言,从国际上看,很多企业历史较长,且非常注重品牌建设,而我国企业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且不重视品牌建设。很多中国的消费者购买日本的品牌,包括前段时间很热的马桶盖,实际这些产品很多都是中国制造的。消费者买这些产品,主要是看好其信誉和品牌。

潘刚委员认为,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的“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是一个引领作用,实际上也在为中国企业指明方向。“工匠精神,就是注重细节,追求极致,对品牌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他举例说:“我们研究了十年中国的母乳,搜集了几十万个中国母亲的母乳,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要到妇幼保健医院去和一个又一个母亲谈,讲我们是为了中国的孩子,想通过研究中国的母乳去研究中国婴儿奶粉的配方。但我们在和一个美国高校合作过程中发现,他们针对母乳各种成分所做的研究非常精细,比我们的还要精细。中国企业也应当有这种精神。在这方面,我们还有提升的空间,必须要迎头赶上。”

潘刚委员接着说,品牌建设的支撑就是质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品质的精益求精。“现在中国需求和供给存在不均衡。消费者有需求,但我们的质量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应从供给方面提升质量。”

对于推进中国乳制品企业的供给侧改革,潘刚委员指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涵是创新。随着国家经济迈上新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普遍提高,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不断加大,乳制品行业需要不断创新,通过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高质量的产品。”经济形势不好,企业就压缩在科技方面的投入,这样反而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影响企业长治久安。他强调,企业一定要认识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新的消费需求,也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提升乳制品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安全水准。

潘刚委员还表示,创新是全方面的,不仅是产品创新,也包括发展模式的创新。如今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成为趋势和国策。潘刚委员以伊利的发展为例。他说,伊利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通线上和线下平台资源,通过抓取和分析母婴人群的大数据信息,判断目标人群主要的营养需求,从而构建一套全方位、专业、精准的定制化母婴服务生态体系,是新形势、新业态下,乳业加互联网的创新。同时,他认为,企业还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全产业链食品安全的可视化管理、通过大数据进行全产业链风险点分析等。通过这些创新,企业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从而在服务中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增强信任。

▲全国政协委员潘刚 本刊记者 高军/摄

潘刚委员认为,中国乳业市场是巨大的,消费者潜在的需求也非常大。针对儿童、青少年、妇女、老人,不同的消费者需求不一样,所以在市场运作过程中要看到不同的需求,而且应该重视挖掘潜在需求的重要性,促进供给需求的有效对接。潘刚委员说:“很多需求是潜在的,从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市场上还没有某种产品时,很多人认为没有这种需求,但当这种产品推向市场的时候销量反而增长很快,这证明消费者有需求。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未来市场增长的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中国乳制品企业也要坚定信心。”

猜你喜欢

潘刚乳业乳制品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书法欣赏:天下乳业是一家
2018年1~2月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8%
潘刚:笃行以致远
追逐“健康中国梦”
通过乳制品源头控制提高原料奶品质的措施
公司
杜马斯燃烧法快速测定乳制品的含氮量
图形在乳制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产品创新为乳业增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