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医改还得靠发展全国政协常委、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为医改“开药方”

2016-10-18高军许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黄洁夫看病贵看病难

●高军 许芳 /本刊记者

2016年1月,一段“女孩痛斥号贩子”的视频引起热议,“看病难、看病贵”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号贩子为何屡禁不止?“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底如何解决?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开出了“药方”。

资源不足、配置不均是号贩子现象的“元凶”

黄洁夫首先谈到了号贩子的问题,他说,号贩子反映出老百姓要挂上一个好医生的号真的很难,但是医生对此也感到很委屈。“一位神经外科医生告诉我,他的号炒到了8000块钱,但他是一分钱也拿不到的。而且尴尬的是,患者花几千块钱到他这儿来,很快就看完病了,患者就想:‘为什么花了那么多钱几分钟就被打发走了?’所以看完病后,患者不仅不感谢他,还满脸怒气。医生也很心痛,也感到很委屈,因为医生一天要看60~100个患者。”

作为医生,黄洁夫首先“诊断”了“看病难”的两大“病因”。黄洁夫认为,重要的优良医药卫生资源不足和结构性的矛盾造成了“看病难”。他说,中国有很多医院和社区医院都没有人去,患者都涌到大医院来。大医院是一号难求,小医院是门可罗雀。同时,医药卫生资源在各地区的分布很不均匀,尤其是在农村,这就造成人民群众看病很难。黄洁夫还表示,政协委员们一直在提供意见供政府决策部门参考,好的意见政府一定会采纳,但政府决策部门有时候得听得进去不同的意见,良药苦口,可能有些意见比较尖锐,但是政协委员都是希望医改能成功的。

公立医院改革“拖后腿”

在谈到“看病贵”的问题时,黄洁夫表示,医改以来,老百姓的切身感受不好主要是因为老百姓从口袋里掏出来的钱,虽然从比例上下降到30%,但实际数字却增加了。他认为,“看病贵”是医疗服务体制的问题。黄洁夫说,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在某些阶段上完成了,可是从根本上还没有完成,特别是公立医院的改革严重滞后。“国家2009年的医药卫生总支出国家是1.7万亿元,2015年是4.2万亿元,6年增加了2倍多,但现在国家花的大量钱都被医院服务中的虚高商品消化掉了。”

“发展”需要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

“我开的‘药方’就是邓小平同志说的话,发展才是硬道理。”黄洁夫说,只有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黄洁夫认为,人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必须靠两个因素才能得到解决。必须有一个和谐的、公平的、竞争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必须有道德高尚的、技术精湛的医务人员队伍。两个必须,缺一不可。

▲全国政协常委、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 本刊记者 高军/摄

关于如何治理号贩子的问题,黄洁夫坦言,抓号贩子支持,但是限制医生加号大可商榷。他说:“这就像我们外科医生治个病,腹腔脓肿,不能说切开引流就解决问题了,切开排脓引流要好几天,过几天可能就复发了,复发可能还致命,所以必须进行根治性的治疗,要把病灶切掉。怎么才能切掉病灶?”黄洁夫认为,根治号贩子现象还是要靠推动改革和发展。他说:“准确一点,就是依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也要发挥好作用,用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把市场建设好。”

私立不等于不公益

针对目前中央不断提出对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黄洁夫认为,对于医院体系来讲,就是要对2万多家医院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改革,医院体系里该公立的就是公立医院,该民营的就是民营医院,该慈善的就是慈善医院。黄洁夫说,分清楚后老百姓的选择就多了,医生的合理价格也可以在不同的就医环境里得到公正的体现,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证社会公平公正,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医疗保障。“不要说到民营医院就是诚信不好的医院。美国最好的医院,哈佛大学医院都是私有医院,台湾的长庚医院比现在大陆的任何一家公立医院都更公益。”

此外,黄洁夫还表示,多元性的、高端的服务要开放市场,要让社会资本进入社会办医,让民营医院甚至外资进入到市场里来,才能把“蛋糕”做大。

高铁名片值得借鉴

黄洁夫说:“春运的票贩子前几年很严重,公安部也抓,报纸上天天都讲。我认为交通部门还是做了很好的工作,利用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他们大力发展了交通运输事业,比如民航、高铁,还有公路。从资源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供给问题,当然票贩子还有,但是大大减少了。同时,高铁还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名片。我期待中国通过发展,多出几个像高铁这样的名片。中国的医护人员有能力、也有信心产生几个像高铁一样的医药界好名片。”

猜你喜欢

黄洁夫看病贵看病难
黄洁夫的底线
全国政协常委、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今后器官移植可纳入医保
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对策
看病难?它来帮你找专家
切莫因“规培”加重看病难
缓解看病难区别四种情况
小处方的大影响--怎么看看病难
缓解看病难有了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