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职学校特点探究中职体育教学改革解析
2016-10-18周印佳
周印佳
【内容摘要】我国中职院校教学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重视文化教育,轻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却与现今的素质教育理念完全不符,现今的素质教育比较重视与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所以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是现今中职院校最为这样的工作,本文就针对现今中职院校中的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良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 特点探究 体育教学 改革解析
中职院校中体育教学可以良好的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的体育锻炼项目,认识自身身体素质特点,让学生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现今在教学中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项目,让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要良好的提高学生自身身体素质,让学生可以良好的进行全方面的发展与进步,中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良好的增强学生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现今中职院校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无味,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中职院校对体育教学根本不是特别重视,只是关注与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而体育课程有时会被其他科目所占据,导致体育课根本无法进行。也有些中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欠缺良好的额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只会运用传统的教学内容,根本没有创新项目,欠缺良好的技术要点,具有较高的重复教学的现象出现,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无趣,导致学生无法提起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是无法实现的。也有些中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没有良好的以办学目标为基础,欠缺对不同职业学生进行相应的体育教学管理,在教学中都是统一进行,这样是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特点,无法良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错误的教学观念,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良好发展
在有些中职教学中,一直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学生和教师只重视文化课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只教授考试要考的部分,对于素质教育观念则不是特别重视,尤其是体育教学,中职院校对体育教学课程安排的时间非常少,有时还会被别的科目所占据,导致学生无法良好的进行身体素质训练,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些中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形式过于单一、无趣,在上体育课时教师只是根据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教学,欠缺良好的实践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无法对体育课程产生良好的兴趣,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对体育内容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良好的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1.将传统的教学理念抛弃,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中职院校中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生性比较好动,具有较强的个性特点,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一定要重视技巧,教师在设计教学模式时,一定要将传统的教学理念抛弃,根据学生的差异特点,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培养教学模式,并且要与教学内容良好的结合,有效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在中职体育教学改革中,一定要坚持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将文化专业教育与道德文化教育良好的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设定良好的体育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要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良好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并且也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中职院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建设健全的体育教学设施
中职院校中一定要正确认识体育教学,增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多安排体育教学课程,让学生提高对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和教师增强认识到,让学生可以良好的进行身体锻炼,增强自身身体素质。中职院校也要建设健全的体育教学设施,有效的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将院校中的操场进行合理规划,设计适合学生运动的教学场地,良好的让学生学习体育教学内容,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且良好的体育教学设施可以让教师更好的进行体育教学,可以良好的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3.选择良好的体育教学项目,有效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养成运动的良好习惯。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比如男生喜欢篮球和足球,女生喜欢排球或网球,教师就可以定期开展相应的教学课程,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良好的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良好的发展。
结束语
中职院校要良好的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中职院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也要良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所以中职院校要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良好的改革和创新,选择适合于不同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提高中职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并且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可以在未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树波. 从中职学校特点探究中职体育教学改革[J]. 改革创新,2014(12):46.
[2] 杨波. 从中职学校特点谈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J]. 创新教育,2012(7):20.
(作者单位: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