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地质灾害隐患分析及安全避险建议

2016-10-17

上海国土资源 2016年3期
关键词:渣土泥石流深圳市

唐 尧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45)

深圳地质灾害隐患分析及安全避险建议

唐 尧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45)

深圳“12.20”渣土滑坡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再次给安全生产与灾害防治敲响警钟。本文通过对比此次滑坡事故受灾区域灾害前后影像照片,分析了其物源构成及形成过程。剖析了深圳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类型及分布特征,划分了边坡类、岩溶塌陷和海水入侵等三类共计34个重大地质灾害防范区,提出了地质灾害避险措施及防治建议,为深圳灾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地质灾害;隐患分析;风险评价;安全避险

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市接壤,南与香港九龙相联;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位于东亚季风区,雨量充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内多丘陵低山,易发生各类地质灾害。

2015年12月20日,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的红坳渣土受纳场发生滑坡事故,造成73人死亡,4人下落不明,17人受伤(重伤3人,轻伤14人),33栋建筑物(厂房24栋、宿舍楼3栋,私宅6栋)被损毁、掩埋,90家企业生产受影响,涉及员工4630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81亿元。国务院调查组排除山体滑坡,认定不属于自然地质灾害,是一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此次事故再次给安全生产敲响警钟,也为灾害防治给予鞭策!

本文通过“12.20”渣土滑坡事故受灾区域灾害前后影像照片的对比,对灾情进行简要分析。以此为切入点,剖析深圳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及其风险,据此划分地质灾害防范区,提出地质灾害避险措施及防治建议,为深圳灾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1 “12.20”渣土滑坡及其灾情分析

2015年12月20日11时40分许,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后山发生渣土滑坡事故(图1),造成极为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化的加快,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增多,由此也产生大量渣土,事故区的红坳渣土受纳场即在此种情况下设立。深圳本次发生滑坡的原有山体并未滑动,垮塌体为受纳场的人工堆土,主要系堆放的渣土和建筑废料。近年恒泰裕工业园区附近基建挖出来的渣土都堆积到园区后面的山上,形成人工堆积山体,在原有山体上堆积的渣土高约100m,堆积量巨大、堆积坡度过陡,形成了一个不稳定体,加之事故当天上午降雨影响,导致堆积的渣土失稳垮塌,涌向附近的工业园区,在汹涌异常的滑坡泥海面前,数万平方米的居民房屋与厂房瞬间接连倒塌(图2),状如多米诺骨牌般惨烈。

图1 深圳“12.20”渣土滑坡事故发生地点Fig.1 The location of dross landslide at 20 december 2015 in Shenzhen city

图2 灾害现场照片Fig.2 The scene photos of disaster

通过对比区内历年的卫星照片表明,在2002年该渣土填埋场所在地位为一山谷状深坑的采石场,到2008年,采石场内的坑底见有大面积积水,到2014年卫星影像显示该废弃的采石场山谷“变身”为渣土填埋场,大量建筑采土被沿着山脊线倾入深谷中,据影像图上显示,在山上的红坳渣土填埋场,与山脚居民及工业园区,直线距离仅百余米,且山谷开口正冲着工业园区,存在极大的滑坡事故隐患。据航片解译及地质专家现场确认,事故区泥石流覆盖面积超过6万m2,平均厚度6m左右(图3),由灾后航片图来看,事故更像一次“溃坝”。

图3 灾害前后对比Fig.3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the disaster

据2016年7月15日新华社报导:国务院近日批复了广东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调查报告。国务院调查组认定,这起事故是一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直接原因是:红坳受纳场没有建设有效的导排水系统,受纳场内积水未能导出排泄,致使堆填的渣土含水过饱和,形成底部软弱滑动带;严重超量超高堆填加载,下滑推力逐渐增大、稳定性降低,导致渣土失稳滑出,体积庞大的高势能滑坡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加之事发前险情处置错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深圳地质灾害类型

据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资料,域内主要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4类,主要分布在深圳南部的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及西部地区的宝安区及光明新区等地区(图4)。深圳的大多数地质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而强降雨是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其主要特点详述如下。

(1)滑坡

图4 深圳市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Fig.4 The risk profile of the important point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Shenzhen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深圳市滑坡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在宝安区的东北部的石岩街道地区、东南部地区的西乡街道,光明新区南部的光明街道地区,龙岗南部的布吉街道、南湾街道地区,罗湖区的莲塘街道地区,盐田的海山街道、梅沙街道地区,大鹏新区南澳街道的新屋村地区等。

(2)崩塌

崩塌主要是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的地质现象。崩塌易发生在较为陡峭的斜坡地段,通常导致道路中断、堵塞,或坡脚处建筑物毁坏倒塌,如发生洪水还可能直接转化成泥石流。更严重的是,因崩塌堵河断流而形成天然坝,引起上游回水,使江河溢流,造成水灾。崩塌隐患点主要分布在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新屋村、招商街道、桃源街道地区,福田区的梅林街道地区,罗湖区的莲塘街道地区,盐田区的沙头角街道地区。

(3)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由于暴雨、冰川积雪融化等降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通常其来势凶猛,经常与山体崩塌相伴相随,对农田、道路、桥梁和民房等建筑物破坏性极大。目前深圳域内泥石流多属潜伏性,已有的崩塌、滑坡给泥石流提供了潜在的物源物资,一旦遭遇强降雨条件极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因此泥石流灾害隐患点分布区多位于崩塌、滑坡灾害附近或下游地区。

(4)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在隐伏岩溶发育区、已关闭的地下矿坑分布区或者湿陷性黄土发育区的地表岩土体由于地下水位过度下降、地面过量加载或者连降暴雨等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深圳地区的地面塌陷主要为地面坍塌。由于深圳人口密度大,一旦发生地面塌陷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之地面坍塌具有爆发突然、征兆隐秘、破坏性大等特点,因此地面坍塌对市民日常生活构成极大威胁。当前深圳市域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暗渠化河道渗漏或破裂、给排水管道渗漏或破裂、地下隧道施工、深基坑施工、不合理抽排地下水、填海软土沉降、岩溶塌陷、工程质量问题以及其他不合理使用等原因。

3 深圳市地质灾害重大防范区划分

本文通过分析深圳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历史滑坡点等各种类型地质灾害点的空间分布,编制了灾害点的密度分级图(图5),密度越大表示灾害点愈密集,危险等级也越高,发生灾害可能性也越大。基于密度分级图,结合市域内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初步划定了深圳市域内的边坡类地质灾害预防区、岩溶塌陷预防区和海水入侵预防区等三类共计34个重大地质灾害防范区(图6)。

图5 深圳市地质灾害密度分级Fig.5 The density grading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Shenzhen

图6 深圳市地质灾害防范区划分Fig.6 The division of prevention district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Shenzhen

由灾害防范区图可知,深圳市域内边坡类地质灾害预防区面积占比最大,主要分布在深圳中部及西部地区,广泛分布于布吉、南湾、观澜、大浪、塘朗山、梅林等地区,岩溶塌陷预防区面积较小,主要集中于深圳东北部地区的龙岗龙城街道牛桥村至白沙堆、巫屋村一带和坪地街道片区等,海水入侵预防区则主要分布在深圳的西部宝安区西部与深圳南山区东南部沿海地区。

4 地质灾害防治避险要点分析及安全防治建议

近年来深圳在创新创业方面,引领风气之先,但本次滑坡事故无疑暴露其在城市治理,特别是灾害监测及防治的落后一面。深圳遭遇渣土“围城”,此前并没有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本次事故让人们看到,深圳这样的特大城市,竟出现“山上堆起来的渣土有百米高”的危险景象,这与大城市治理能力匹配的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治效果极不相称。

俗语说“祸患常积于忽微”,或许“忽微”阶段风险还难察觉,但当隐患升级为明患后,还未能及时排除,治理嗅觉未免有些迟钝。正是因为这次滑坡事故发生在深圳,让公众很难接受。因此,本次滑坡事故,既是开启其他城市反思和警惕之源,也是对深圳的一个深刻教训。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强调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监控,做好安全防治工作,但深圳滑坡事故无疑暴露出一个问题,即很多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城区地质灾害都不单纯是“天灾”,其间均有漠视或助长地质灾害隐患形成的因素,也因此无疑加大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充分了解灾害隐患点的类型及分布,掌握灾害避险要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深圳市历史及潜在的地质灾害点类型与分布信息,提出不同地质灾害环境下的相关防治避险措施及防治建议:

(1)滑坡

不要在滑坡危险期未过就回发生滑坡的地区居住,以免第二次滑坡的发生;滑坡已经过去且自家房屋远离滑坡,确认完好安全后,才能进入。

(2)崩塌

夏汛时节,不要在大雨后、连续阴雨天进入山区沟谷;雨季时切忌在危岩附近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要攀登危岩;山体坡度大于45°,或山坡成孤立山嘴、凹形陡坡等形状,以及坡体上有明显裂缝,均容易形成崩塌。

(3)泥石流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跑至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坡下;不要停留在低洼地方,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4)地面塌陷

塌陷发生后对临近建筑物的塌陷坑应及时填堵,以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建筑物附近的地面裂缝应及时填塞,地面的塌陷坑应拦截地表水防止其注入;严重开裂的建筑物应予封闭,并进行相应的危房处治。

(References)

[1] 司康平,田原,汪大明.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的3种统计方法比较——以深圳市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4):639-646. Si K P, Tian Y, Wang D M. Comparison of three statistical methods on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city[J].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2009,45(4):639-646.

[2] 刘鹏,田原,李亭. 基于空间聚集度的滑坡危险性区划补充评价——以深圳市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4):47-50. Liu P, Tian Y, Li T. Supplemental evaluation of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zonation based on spatial clustering: A case study of Shenzhen[J].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15,31(4):47-50.

[3] 常金源,包含,伍法权,等. 降雨条件下浅层滑坡稳定性探讨[J]. 岩土力学,2015,36(4):995-1001. Chang J Y, Bao H, Wu F Q, et al. Discussion on stability of shallow landslide under rainfall[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2015,36(4):995-1001.

[4] 李亚玲,苏海峰,李铭全,等. 滑坡监测方法研究综述[J]. 西南公路,2015,(4):153-156. Li Y L, Su H F, Li M Q, et al. Review of landslide monitoring methods[J]. Southwest Highway, 2015,(4):153-156.

[5] 曹兰柱,赵立春,王东,等. 含多弱层复合边坡滑坡治理三维数值分析[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6):102-107. Cao L Z, Zhao L C, Wang D, et al.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analysis on landslide control of composite slope with multiple weak layers[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11(6):102-107.

[6] 庄建琦,彭建兵,李同录,等. “917”灞桥灾难性黄土滑坡形成因素与运动模拟[J]. 工程地质学报,2015,23(4):747-754. Zhuang J Q, Peng J B, Li T L, et al. Triggerred factores and motion simulation of “9.17” Baqiao catastrophic landslide[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2015,23(4):747-754.

[7] 刘小二. 镇平县铜钼选矿厂尾矿库地质灾害隐患分析及治理措施[J].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2):36-38,42. Liu X E. Risk analysi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geological hazards from Cu-Mo mineral separation tailing ponds in Zhenping county[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 2014,35(2):36-38,42.

[8] 唐尧,杨武年. 基于GIS的震后汶川潜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J]. 上海国土资源. 2012,33(3):57-60,100. Tang Y, Yang W N. GIS-based hazard assessment for potential debris flows in Wenchuan county after M8.0 earthquake[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 2012,33(3):57-60,100.

[9] 石祖峰,吴鸣,吴剑锋. 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估的综合因子分析法[J].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93-96. Shi Z F, Wu M, Wu J F. Comprehensiv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 risk[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 2013,34(3):93-96.

[10] 郭文召,刘亚坤,徐向舟. 可变模糊识别方法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8):176-182. Guo W Z, Liu Y K, Xu X Z. Application of variable fuzzy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 on landslide stability assessment[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15,31(8):176-182.

[11] 宋章,王科,崔建宏. 路堑边坡滑坡成因机制浅析及防治对策[J].铁道工程学报,2015,32(4):27-31. Song Z, Wang K, Cui J H. Genetic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landslide for cutting slope[J]. 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 2015,32(4):27-31.

[12] 雷万荣,顾琳娜,程志华,等. 江西省九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J]. 上海地质,2008,29(2): 35-38. Lei W R, Gu L N, Cheng Z H, et al. The geo-hazard zoning in Jiuling area of Jiangxi province[J]. Shanghai Geology, 2008,29(2): 35-38.

[13] 雷万荣,周玉才,章勇,等. 江西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体系建设的探讨[J]. 上海地质,2007,28(4):33-36. Lei W R, Zhou Y C, Zhang Y, et al.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ork system in weather’s early-warnings and predictions of geohazard of Jiangxi province[J]. Shanghai Geology, 2007,28(4):33-36.

[14] 李众. 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中的若干基本问题探讨[J].上海地质,2010,31(2):38-42. Li Z. Some basic questions about emergency treatments in urban geological disasters[J]. Shanghai Geology, 2010,31(2):38-42.

[15] 金群. 地质灾害远程会商及应急指挥系统研究与实现[J].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74-77. Jin Q.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long-distance consultation and emergency command system for geological disaster[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 2015,36(4):74-77.

Analysis of hidden dangers from geological hazards, and safety recommendations in Shenzhen

TANG Yao
(Sichuan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chuan Chengdu 610045, China)

The Shenzhen dross landslide, which occurred on December 20, 2015 , caused heavy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es. This was an especially seriousacciden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affected area before and after the disaster, using satellite images and aerial photographs, and analyses the provenance and formation of the landslide hazard, as well as th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s, avalanches, mud-rock flows, and ground subsidence disasters in Shenzhen. Dividing Shenzhen into 34 areas of disaster preparedness, according to the slope class, karst collapse and seawater intrusion , we summarize the issu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control, and suggest disaster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Shenzhen city.

geological hazard; landslide; analysis of hidden danger; risk evaluation; safe haven

P642.2

A

2095-1329(2016)03-0082-04

10.3969/j.issn.2095-1329.2016.03.019

2015-12-31

2016-07-18

唐尧(1985-),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灾害与安全研究.

电子邮箱: tangyao985@163.com

联系电话: 028- 85024931

猜你喜欢

渣土泥石流深圳市
探索创新 开辟渣土管理新路径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泥石流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建渣土工袋挡土墙室内模型试验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