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居民食药安全意识及需求的调查探讨食药安全的应急网络体系建设

2016-10-17北京市西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00033闫学会冯鑫张蕊周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22期
关键词:附图食药天桥

北京市西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00033)闫学会 冯鑫 张蕊 周宏

附图1 居民对食药所的知晓度

附图2 居民对食药所职能的知晓度

附图3 居民参加食药所活动的经历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频发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例如毒胶囊、毒奶粉、瘦肉精事件等关乎人们食药安全甚至生命安全的重大事件。为了解掌握天桥街道居民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对政府监管工作的认知程度,保障公众在食品药品方面的安全,更好地促进政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2015年9月,天桥街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启动《天桥街道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宣传项目》,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西城区睦邻社工事务所深入社区开展居民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及需求的调研。结果显示:天桥街道居民对食药所的认知程度和活动参与意识还有待加强。同时,居民希望能够加强食药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和监察力度,尤其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相关的宣传。因此,加强食药安全应急网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附表 调查对象的来源及数量

2 研究目的

2.1 完成《天桥街道居民食药安全意识及需求分析报告》,对居民的食品药品消费行为、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及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认知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从而有效提升了后期介入工作的针对性。

2.2 根据天桥街道居民食药安全意识及需求的调查结果,启动《天桥街道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网络体系建设项目》,有针对性地向居民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提高居民食品药品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强化居民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同时,构建以“多方联动、快速反应、精准评估”为重点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运作机制,通过组建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大使队伍、加强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促进社区活动常态化推广、加强信息发布常态化运作、创新“互联网+”互动式运营等举措,初步构建食药安全应急网络体系。

2.3 对《天桥街道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宣传项目》和《天桥街道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网络体系建设项目》两个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更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让居民在食药安全应急网络体系的建设中真正持久受益。

3 研究过程及结果

附图4 居民知晓食药所的主要途径

附图5 居民购买食品的主要场所

附图6 居民购买食品时最关注的要素

附图7 居民购买药品的主要场所

附图8 居民购买药时最关注的要素

3.1 2015年9月启动《天桥街道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宣传项目》,通过项目设计及实施方案的讲解,向街道8个社区的负责人介绍了本项目的目标、内容,并与各社区的负责人进行了项目实施方案的探讨,对项目实施所需的社区支持进行了全面的沟通。

3.2 对天桥街道8个社区的480位常驻居民开展“群众关于食品药品安全认知及消费行为”的社会问卷调查。其中,一部分问卷由调查员通过单独询问的方式进行;另一部分问卷由调查员在社区及社区积极分子的支持下,通过集中讲解和培训的方式,让社区积极分子先掌握调查和填写的方法,再由他们分别承担相应数量的问卷调查任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社区积极分子的邻里朋友。

3.2.1 被访者背景资料 由附表可知,调查覆盖了天桥街道的8个社区,共调查了480个合格被访者。每个社区的样本量最少为59个,最多为63个。从被访者性别看,女性较男性的受访者多。其中女性受访者所占比例为75%; 男性受访者所占比例为25%。其主要原因是在随机调查的过程中,女性比男性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关注度相对较高,更愿意接受调查,了解相关的知识。青少年、中青年及老年群体均有涉及,且分布较为均匀。其中60岁以上的受访者所占比例最大,为27%;17岁~39岁的受访者所占比例为25%;40岁~59岁的受访者所占比例为25%;16岁以下的青少年受访者所占比例最小,为23%。 被访者中,高中或中专学历所占比例最大,为58%;其次为初中及以下学历为23%;大专及本科学历为17%;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最小,为2%。公务员/事业单位所占比例最大,为38%;离退休人员其次,为34%;公司职员为15%;学生和自由职业者均为6%。此外还有1%的其他职业人员。

3.2.2 调查内容及结果

3.2.2.1 居民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认知情况 75%的被访居民听说过天桥街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在听说过食药所的被访居民中,知道其工作职责的居民占61%;知道其联系方式的居民占45%。详见附图1和附图2。

参加过食药所活动的居民占27%。其中有52%的居民是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到食药所的相关信息,有32%的居民是通过宣传活动了解到食药所的相关信息,有12%的居民是通过别人告知获得食药所的相关信息;3%的居民是通过其他方式了解到的。详见附图3和附图4。

3.2.2.2 居民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①食品安全状况令居民放心的购物场所 居民认为食品安全状况令他们放心的购物场所依次是大中型超市、农贸市场(包括早市、小型超市及便利店,分别占66%、24%和9%。1%的被访者表示对网络购物放心。详见附图5。

②购买食品主要关心的方面 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生产日期/保质期、价格、检验证明及产品认证标志,分别占总数的82%、11%、7%。被访者对产品的品牌、外观及营养价值几乎不关注。详见附图6。

③居民购买药品的主要场所 居民认为药品安全状况令他们放心的购物场所依次是正规医院、社区卫生站、普通药店,分别占82%、11%、7%。有极个别的受访对象选择在网络和电视推销的渠道购买日常药品。详见附图7。

④居民购买药品时最关注的要素 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生产日期/保质期、价格、药效及副作用,被提及比例分别为70%、14%、13%。被访者对产品认证标志的提及率为1%,对适应症的提及率为2%,无人提及药品的品牌。详见附图8。

附图9 居民购买食品/药品最担心的问题

附图10 居民购买问题食品药品的经历

附图11 居民对问题食品药品的处理方式

附图12 居民对过期食品的处理方式

附图13 居民对过期药品的处理方式

⑤居民购买食品/药品最担心的问题 “以假充真或以次充好”被提及的比例最高,占43%;“过期变质”占30%;“虚假或错误标签标识”占25%;其他问题占2%。详见附图9。

⑥居民对问题食品药品的态度 27%的被访居民买过有安全问题的食品药品。48%的居民会直接找商家理论,要求退货;31%的居民会选择自认倒霉,就此罢了;18%的居民会向有关部门投诉;3%的居民会向人民法院起诉。详见附图10、附图11。处理过期食品和药品的结果显示:82%和85%的被访居民分别会将家里的过期食品和药品直接丢弃;16%和12%的被访居民分别会将过期的食品和药品进行回收;2%的被访居民会选择继续食用过期的食品和药品。除了以上三种处理方法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方法。详见附图12和附图13。虽然有12%的被访居民会对过期的药品进行回收,但是从整体来说,有78%的被访居民并不赞同和希望有专门的回收部门对药品进行回收。其主要原因是认为有关部门回收之后,药品经过包装和处理之后会再次流入市场,依然存在安全风险,因此,相比来看,他们更倾向于销毁过期的药品。详见附图14。

⑦居民对食药法规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9%的被访居民处于“完全不知道”水平,36%的居民处于“知道一点”的水平;“非常了解”的被访者占24%,“基本知道”的被访者占31%。相对法规来说,居民对食药安全常识的了解程度较高,有47%的被访居民基本了解。详见附图15和附图16。

⑧居民对了解食药安全知识的渠道选择意向 通过“知识讲座”占44%;通过“电视、广播或网络节目”占25%;通过“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占23%;通过“社区宣传活动”占8%。详见附图17。

⑨居民参与食药安全志愿活动意愿80%的被访居民希望能够加强食药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和监察力度,尤其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相关的宣传活动,并表示愿意参与食药安全的志愿活动。详见附图18。

4 研究结果及内容

基于天桥街道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启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网络体系建设项目》,向居民普及药品的合理选用常识,阐述食品药品不良反应、过期食药品的危害;为居民宣传讲解食品添加剂、食物中毒、食药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以期预防居民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通过邀请居民切身参与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体验活动,提升居民的自我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在街道、社区等基层群众中探索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走访、知识普及、提升应急能力等工作的有效方法与模式,以期进一步向更多的街道社区推广。

4.1 优化流程 完善机制 在天桥街道建立一套以“多方联动、快速反应、精准评估”为重点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运作机制,并在实践过程中优化流程,完善机制,为天桥街道应急网络体系建设项目提供制度保障。

4.1.1 加强食药安全领导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周组织召开食药安全领导工作会议;组织辖区内各社区书记、学校代表、食品商代表、药品商代表及街道食药、综治、城管、派出所、卫生监督所、工商等科室参加的联席会议2次,共同商讨项目相关事宜。

附图14 居民对药品回收的意愿

附图15 居民对食药法规的了解程度

附图16 居民对食药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附图17 居民对了解食药安全知识的渠道选择意向

附图18 居民参与食药安全志愿活动意愿

4.1.2 提升应急反应处理能力,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辖区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及时发现,立即处理并报告相关部门。辖区内部信息及时沟通,利用全方位的传播手段,在发生食药卫生安全事件第一时间将消息传达至各社区、各负责人处。

4.1.3 深化食药安全服务效果,建立服务的记录、评估、激励机制。建立3套服务台账,即食药商管理台账(包括有证、无证食药商)、服务活动台账、项目会议台账。加强台账规范化记录,设计台账标准化模板,规定台账目录,定期与及时相结合更新台账内容;准确、全面、动态记录台账主体的各项资料,并根据台账建立考评细则。并尝试建立“双评”的成效评估机制,即“街道-社区”、“社工-社区”、“社区-宣传员”等形式的互评机制。还要建立天桥街道食品药品安全激励制度,根据服务台账及成效评估结果,结项阶段,以社区为单位评选出优秀食药安全宣传大使队伍,优秀食药安全宣传大使、优秀食药安全宣传监督员、优秀食药安全企业。

4.2 培养宣传监督队伍 加强企业诚信自律 ①通过《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宣传培训项目》的实施,在天桥街道8个社区分别成立一支由6名社区居民和2名社区工作者组成的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大使队伍。今后将通过团队建设、知识学习、技能培训及服务输出等方式,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服务能力。②走访调研辖区共驻共建单位,制定1套天桥辖区“企业诚信自律联盟”组织章程;成立辖区内“企业诚信自律联盟”组织,并发布诚信自律公约;定期召开组织例会,共同商讨食品安全问题防范及策略;举办组织内部培训与团队建设,加强组织凝聚力和自制力。③发动热心居民组建不少于16人的天桥食药监督小组。监督小组一方面监督食药协管员落实日常巡视工作;另一方面,及时主动向天桥街道食药所及天桥街道食药委反馈收集到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并督促有关部门对涉事企业处罚、整改。

4.3 丰富活动载体 促进工作常态化 ①推进大型食品药品安全“五进”活动,组织居民分别进社区、进学校(育才学校)、进企业(三元牛奶生产车间)、进医院(友谊医院)、进机关(天桥街道食药所),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进社区”:食药安全宣传大使协助组织药品回收、便民服务(食品药品检测及咨询)20次;“进学校”:大型征文比赛1次、食药安全科学实验小课堂3次;“进企业”:组织参观企业安全生产线活动2次;“进医院”:组织学习营养膳食及药品安全知识1次;进机关”:组织与食药安全职能部门工作职能座谈会1次。②分别向辖区内8个社区提供食品快速检测装置,并在社区居委会、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员处设置快速检测点,依据食品安全标准快速检测居民所购买的食品,提供便利的快检服务。③依托社区“便民服务一条街”活动,支持和引导社区食药安全宣传大使和协管员进行社区服务输出。如开展过期药品回收活动等。④设计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科普手册、专栏海报、易拉宝、彩印传单;定期发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简报,并积极反馈北京市食品药品质量检查报告;打印质量检查报告文档,并安排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大使定期在社区内宣讲;在社区居委会设立专用的药品回收箱、社区LED屏幕控制等。⑤ 引入微信公众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沟通发布渠道,第一时间将天桥社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食品药品监察报告发布给辖区居民。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广泛收集民意,接收投诉举报,纳入快速反应机制当中去。

5 反思及建议

虽然通过项目的开展,对居民的需求进行了回应。但居民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为了让广大居民朋友能够真正持久的受益,还需进一步努力和改进。

从项目实施方来看,应持续关注居民需求。根据项目开展过程中,居民随即反应出来的需求来看,居民对于实地参观体验的方式十分满意,但是对“社区宣教”活动认为仍有提升的余地。因此,之后的活动开展可以选择与医院的其他各科室的医疗资源联系,丰富课程的内容。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医疗方面的专业术语对普通居民来说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之后的活动中,可选用更多的图片和视频。从活动现场的互动情况来看,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困惑,需要向专业人员询问,因此在之后的活动中,可以适当调整讲解和互动的比例,让居民能够去思考,去反馈自己遇到的问题,并更多引进专业医护资源,定期为居民答疑解惑。

从监管部门来看,需加大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大巡查的力度,定期去居民常去的购买食品的场所进行检查;要曝光典型案例,使居民能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性;加强检验检疫力度;对小商小贩、流动摊点和小型餐馆加强管理;对生产经营不安全的食品和药品企业要加大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要惩罚到位;增加开展相关宣传活动的次数,使更多居民能够了解食药安全工作,鼓励居民遇在到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时,主动向相关部门投诉;在投诉举报的处理方面,要落实到问题的实质,明确负责部门,避免各部门相互推拖,以良好的服务态度,高效率地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附图食药天桥
附图
附图
附图
附图
食药舆情
食药舆情
食药舆情
五六十年代的老天桥故事
打击食药违法犯罪
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