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实证研究※
2016-10-17孙倩张卫民
孙倩 张卫民
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实证研究※
孙倩张卫民
内容提要:基于对某省会城市都市圈内681名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的调查,首次将土地政策、居住政策、作物种植政策三个特殊对象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政策特征及地理特征并列作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都市圈内农村劳动力主要以本乡镇街道及本区县内地理空间选择为主,且影响机制较为复杂,呈现差异化的正负向性相关关系。为推进都市圈内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提出个体发展、家庭因素调整及区域发展政策制定的对策。
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
城镇化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向一个点逐渐集中聚集的过程,必然附带有人口地理空间的重新布局,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是在经济、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个体根据自身客观需求、个人倾向等主观因素所做出的个体地域选择过程。那么,当前农民工就业选择的地理空间呈现怎么样的变化呢?本文通过个案调查的方法对现阶段都市圈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地理空间选择做了实证研究。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划分及就业分布
1.就业分布行政域上的地理空间划分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地理选择较为灵活,亲友介绍、职介介绍及媒体招聘都是其外出务工多样化的就业途径,这也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较为广泛,可以本地就近就业,也可以外出务工,甚至跨国务工。学界目前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的划分,往往根据劳动力是否离开家乡作为标准将就业地理空间划分为本地和外地。本文根据我国当前的行政区间与劳动力户籍所属,将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地理空间划分为本乡镇内、乡外县(区)内、县(区)外市内、市外省内、省外国内、国外等六个地理空间(见图1)。
以劳动力户籍所属地为基础,按照行政级别来划分就业地理空间,一方面行政地域范围在客观行政隶属上和主观心理所属上影响劳动力就业选择;另一方面分析结果有利于政府部门做参考,也便于读者信息接受,从而实现其实践价值。
2.就业地理空间分布现状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对某省会城市都市圈内农村地区8个自然村或社区进行入户的问卷调查结果,涉及市区(一圈层)、近郊(二圈层)和远郊(三圈层)三个不同地理位置的区域,共调查走访202户家庭,涉及农村劳动力人口681人,获取了宝贵的农村劳动力当前基本情况的数据,包括家庭人口、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承包地、就业情况、收入水平、居住条件以及对政策认知等内容。该都市圈内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地理空间分布结果如下表1所示。
在表1中农民就业选择的地理空间分布中可以得知,该省会城市农村劳动力更倾向就近就业,省外国内地理范围内就业比例相对较高。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劳动力在本乡镇内就业比例较高,占调查总体的3/5有余,说明当前阶段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地理空间上离家较近为决定性考虑因素;在乡外县内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总体的1/8,在县外市内就业的比例接近1/6,说明县城和就近地级城市是几近3成人口的就业选择;在省内但非本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比例较低仅为1.8%,说明在劳动力主体观念上有一定行政地域下的地理空间划分,更侧重在户籍所属市级行政区域内就业,对于在非本市行政区域内则陌生感增加,心理没有归属感,最终导致非本市省内地域就业选择率较低;在省外国内地理空间内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5%左右,明显低于全国及全省农民工省外就业务工比例;在国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相对较少,本次调查共计2个,占调查总体的0.3%。
表1 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地理空间分布结果
图1 农民就业行政地理空间划分示意图
从所处圈层来看,农村劳动力受其家庭所在地离城区远近等地理特征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往往受到当地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圈层产业发生水平的差异导致其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地理空间上存在差异。一圈层劳动力在本乡镇街道就业的比例最高,三圈层次之且二圈层最低,说明二圈层处于城区与远郊的结合处,既能接受城区的辐射,也能链接远郊地区,但同时也在等待城区辐射,而且没有远郊地区努力自立发展的动机,等待和失去动力之间最终也导致了二圈层农村劳动力在本乡镇内就业比例最低。县外市内地理区间内的不同圈层农村劳动力就业比例对比中,可以发现二圈层比例最高,充分证明了上述二圈层产业发展较为迟缓的现状,正是由于城区一圈层和远郊三圈层产业发展程度较高,吸引了二圈层农村劳动力更大比例的离开自己所处的地域空间来到其他圈层“觅食”。一圈层农村劳动力在市外省内就业比例最高,三圈层农村劳动力在省外国内就业比例最高,这都说明了二圈层农村劳动力在等待与失去动力中产生与其他地域群体的差异。
总体来看,该省会城市都市圈内农村劳动力在不同地理区间内的就业比例有由近及远逐渐减少的倾向,即离自己家乡越近,就业比例越大,离家乡越远,就业比例越低,概括而言呈现就业地理空间渐近性的特征。受到地理特征等影响,二圈层农村劳动力在市内地域内的就业比例呈现由近及远的“凹”型就业地理空间分布曲线。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地理空间选择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工资薪酬水平和城镇发展速度等客观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与农村劳动力息息相关的个体特征(受教育水平、职业技能等)、家庭特征、政策特征和地理特征等因素影响。
1.影响因素
在个体特征方面,由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等天生或者后天学习技能的差异,劳动力会根据主体不同的需求和外部环境的限制作出不同的就业地理空间选择。女性受到恋家、安全感差等心理因素影响选择就近就业的比例较高,男性则自幼受“外面世界很大”等鼓励性语言影响更希望外出闯荡,选择远距离就业的比例较高。从年龄上说,年轻人更希望出外寻找生计,而老龄人则遵守“落叶归根”等传统观念在家周边就近就业,且老龄人在外务工受到年龄限制等客观外在因素不得不回家的比例也较高。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越能学习并适应工作需求,其外出就业的成功几率越高,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则往往只能凭借体力在外务工,到了体力下降的年龄必然遭到淘汰回到家乡。拥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能够在外寻求一份稳定且相对高薪的工作,在外立定脚跟的比例就较高,而无职业技能的群体只能在体力消耗后回到家乡。
家庭特征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譬如家庭规模和承包地数量。在家庭规模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的影响上,出现过不同的论点。有学者认为家庭规模越大,农村劳动力就越有负担,影响其外出务工;另有学者认为家庭规模越大,农村劳动力越不受家庭人口的牵连而更有机会外出务工。本文认为这两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都有道理,二者论点相悖在于没有对家庭结构进行限制,如果是二代以内家庭结构则家庭人口越多越容易外出务工,如果是三代及以上的家庭结构,则受老人、小孩等家庭成员影响则连累了其外出务工。在承包地数量上,农民永远以土地为根本,家庭承包地达到一定规模,农业经济产出与外出务工收入相等,甚至略低于务工收入,农村劳动力往往选择在家务工,尤其是高龄农村劳动力。
政策往往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的客体因素,本文首次将土地流转、地域性农作物种植政策及集中居住政策作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土地是否流转,即农村劳动力本身是否还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对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存在较大影响。劳动力本身仍旧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则不会远离家乡务工,往往采用“半工半农”的形式,而土地已经流转出去的农民则完全没有农业生产的顾虑,则能全心投入务工中去,其就业地理空间选择较为开放,因为他们不再受到土地的牵挂,为远距离务工创造了基本条件。地域性的农作物种植政策主要是指当地政府号召下的农产品种植,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农村劳动力往往是“信手拈来”的劳动力资源库,如果地区性种植以经济作物为主则农村劳动力就近务工的比例就会增大。集中居住是指农民在政府主导下由散居自然村整体搬迁到集中居住区或者城镇周边的居住方式。集中居住政策往往将土地与农村劳动力隔开,劳动力在进行农业种植活动中,一则路途较远,二则社区居住方式不便于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此时的农民大多会选择将土地流转出去,然后就近或者外出务工,将就业地理空间选择开放化。
地理特征主要是指农村劳动力家庭所处的圈层位置(离城区的远近)和地形地貌(平原、丘陵、山地)。劳动力家庭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影响较大,城区劳动力往往选择就近就业,而对于远离城区的劳动力来说,来城区就业和去外省就业差别不是很大,他们外出就业比例往往较高。家庭所处的地形地貌也是影响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的主要因素,平原地区的劳动力往往更容易选择就近就业或者只务农,而土地贫瘠的山区则更容易激起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动力。
2.模型构建
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编码整理的基础上,选取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产生影响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家庭规模、承包地数量、土地流转、作物种植、居住方式、所处圈层及地形地貌等11个因素构成自变量(表2),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的影响。
表2 自变量设计及解释
在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自变量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地理空间选择,地域主要分为本乡镇内、乡外县内、县外市内、市外省内、省外国内和国外六种选择,赋值为Yj(j=1、2、3、4、5、6);自变量为Xi(i=1,2,3,…,i),表示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的各种因素,并赋予各个自变量因素回归系数bi(i=i=1,2,3,…,i),使用多元回归处理就业地理空间选择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3.结果与分析
采用SPSS22.0中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工具进行估算。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显著性很高,P值为0.000。在回归结果中,家庭规模、承包地数量等自变量的回归结果与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统计显著性不显著。
年龄结构显著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劳动力年龄越小,在县外等外地就业的比例越高。在调查数据中将调查对象的年龄划分为16岁-25岁、26岁-45岁、46岁-60岁和60岁以上等四个年龄段,年龄越增长,农村劳动力向区县以外就业的比例越小,选择本乡镇就业的比例越高,61岁及以上高龄劳动力有90%以上就近就业,市外就业比例仅为1.3%。总体来看,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由远及近。
性别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有显著性影响。女性在本乡镇、本县内就业比例相比男性较高,更多的男性选择在市外、省外等较远地理空间就业。根据调查结果统计,59%的男性在本乡镇内就业,而女性有70%在本乡镇内就业,男性在本市外就业比例为9.2%,女则仅为4.4%。
受教育程度越高,其选择较远地理空间就业的几率越大。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在本乡镇内就业的比例仅为24%,在市及市外就业比例为61.2%,而小学及文盲在本乡镇就业的比例近90%,在市及市外就业比例仅为8.2%。其中,职业中专在市及市外就业比例相对较高约为40%,充分说明是否拥有职业技能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的影响,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力更容易在较远地理空间获得一份稳定且薪酬较高的工作。
家庭人口规模对农村劳动力地理空间选择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调查结果来看,2-3人家庭中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最高为30.2%,且以市外地理空间就业为主,1人家庭外出比例最低为14.8%且以本市内就业为主,4人及以上家庭均有1/4以上劳动力在市及市外地区就业。由此说明家庭人口规模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在2-3人家庭规模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土地承包数量越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越倾向于本地就业。承包地较少的家庭在外务工的比例在40%以上,且外省务工比例较高;而承包地相对较多的家庭中劳动力务工在本区县内就业的比例几近85%,本区县内就业有助于他们实现“半工半农”的生产模式。
从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后的情况来看,土地未流转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地理空间选择上倾向于本乡镇街道外就业,选择远距离地理空间就业的比例较少。通过表3可以得知,土地已经流转的农村劳动力中约2/3成员选择在本乡镇就业,而土地未流转的农村劳动力中约4/5的选择在本乡镇内就业,二者相差约15%,且土地已流转的农村劳动力在市及市外就业的比例略高。这也说明农村劳动力仍未脱离土地的束缚,土地仍旧是他们外出务工的牵绊。
在居住方式上,集中居住农民选择在就近地理空间就业的比例略高于自然散居农民,但是自然散居农民在远距离地理空间就业的比例高于集中居住农民,尤其是在省外就业的比例较高。在调查过程中,可以得知集中居住农民主要在城镇周边聚集,其在城镇内获得就业岗位的几率较高;而自然散居农民在城镇获得就业机会的几率较低,而且散居农民在县城和在省外务工同样需要解决住宿等问题,如省外务工薪酬较高则更多选择省外务工。
作物种植情况也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当土地种植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时,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往往就牵绊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这就影响了农村劳动力选择远距离地理空间就业的几率;而在种植粮食作物时,种植简单且属于季节性做工,农村劳动力就可以趁农闲时光外出打长短工,且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业活动不再是重体力劳动,女性、老年人完全可以应付,农村的男性劳动力则可以更多选择到省外等远距离地理空间就业。
在地理特征上,家庭所在地距离城区的远近、地形地貌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产生影响。地形地貌对县内就业的影响不大,但对省外就业产生影响,山地农村劳动力有更高的比例在省外就业。依据距离城区远近的圈层划分,可以得知距离城区较近的一圈层在本地就业的比例较高,距离城区较远的三圈层在远距离地理空间就业的比例相对较高。由此可以说明,地形地貌和离城区距离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山地和距离城区较远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有更高的比例选择远距离地理空间就业。
表3 土地流转、居住方式及作物种植差异的就业地理空间选择分布
三、结语
通过对某省会城市都市圈内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的实际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更趋向于离家较近地区,有就业渐近化的趋势。本乡镇就业是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首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职业技能等个体特征,家庭人口规模与承包地数量等家庭特征,土地政策、居住政策、种植政策等政策特征,圈层划分与地形地貌等地理特征,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承包地数量的多寡是首次作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
基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于当前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可以在遵循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自然选择规律前提下,通过个体发展、家庭因素调整及区域发展政策制定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首先,从农村劳动力个体特征上,要提高其受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推广职业教育,尤其是高层次职业教育,为低层次职业教育学员提供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平台。在推广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照顾到女性群体的特殊需求,并注重不同年龄段农村劳动力群体的技能培养。其次,促进农村劳动力更多地脱离土地生产,将劳动力资源尽可能多地从土地中释放出来,并将其灌注到城镇社会发展过程中去,这就要求在推进职业教育过程中得以实现。再次,在农民自愿的发展方针下,推动农民居住集中化、土地集中化、种植多样化,将农村劳动力彻底从农村解放出来,参与城镇产业生产。最后,要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譬如住房保障、救济保障及法律保障等。
1.史本林、万年庆等:《我国农民收入时空差异的地域与因子结构双重解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第8期。
2.贺振、贺俊平:《农民纯收入地域差异时空特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经济问题》2011年第10期。
3.约翰·奈特、莫荣:《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地域、领域与形式特征》,《中国劳动科学》1996年第6期。
4.段成荣、杨舸:《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人口研究》2009年第6期。
5.彭连清、詹向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域流向和产业分布特征》,《农村经济》2007年第9期。
6.樊新生、高更和、罗庆:《农村劳动力流动空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为例》,《经济地理》2015年第7期。
7.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著:《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8.国家统计局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9.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14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参见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fxbg/201003/t20100319 _16135.html。
[责任编辑:徐元明]
F323.6;F323.1
A
1009-2382(2016)03-0052-05
孙倩,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张卫民,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北京100083)。
※本文系湖南省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项目“新形势下湖南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0BZZ3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