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包装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优势

2016-10-16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100039乔潆马艳芹王国强房吉祥张蓉蓉董旖王江江张萍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包装调剂中药饮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100039)乔潆 马艳芹 王国强 房吉祥 张蓉蓉 董旖 王江江 张萍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辨证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历来中药饮片的调剂是依据中医处方将散装的中药饮片用手抓戮称,按剂分发(一剂一分一称或估计分发),由于饮片规格大小不等,使其难于称量,难于分匀,尘土泥沙碎削混杂,调剂时撒一桌,漏一地,脏一身,浪费污染大,效率低,养护难[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生活习惯的改变,汤剂这一使用了千百年的古老剂型已不能适应部分人群快速简便的要求,因此,多年来汤剂剂型一直在改进和发展变化中[2],出现了小包装饮片和中药配发颗粒,中药饮片小包装是指将加工炮制的中药饮片,根据临床常用剂量用一定包装材料分装成不同规格小包装,药师直接调配无需称量的中药饮片[3]。中药配方颗粒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优质药材(中药饮片)作为原料,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仪器设备,结合现代先进工艺,把药味按根茎、花、全草、果实、种子等进行分类研究,最大限度地保留水煎剂的有效成分[4]。

本文结合我院中药用量的具体使用情况,对中药小包装饮片和配方颗粒的使用优势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1 提高调剂质量增加调剂准度

1.1 提高环境卫生 中药配方工作人员在调配散装的中药饮片时会遇到“尘、扎、碎、轻、沉”的困难。从药屉中称取散装中药饮片时粉尘飞扬,不仅造成了药材的损耗,而且对配方人员的身体健康不利[5]。中药小包装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采用独立包装,调配时无需人工称量,上药和取药过程中避免尘土飞扬,卫生状况有所改观,确保中药房的清洁卫生。

1.2 提高调剂效率 小包装中药饮片根据临床需求,制成不同规格剂量使用,保持了中药饮片的原有形状,体积轻巧,独立包装,减少药师反复称量次数,药师只需按处方要求进行“数包”,确保了调剂剂量的准确度。中药配方颗粒采用单味药浓缩精制而成,调配药量小,机器化调配准确。以往散装中药饮片有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煎煮用法,需要药师独立包装,而小包装饮片与配方颗粒无需单独包装特殊煎煮药物,省时省力,提高了调剂效率。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于2007年3月12日发布的《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规定,“中药饮片调配每剂误差应当在±5%以内”。这就对中药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附表为我院具有两年工作经验的药师用不同调剂方式调剂药物所用时间与误差对比,散装中药饮片调剂时间为672秒,误差率为3.2%,小包装饮片用时246秒,误差率为0.8,配方颗粒调剂时间为584秒,误差率为1.1%。通过对比,小包装饮片与配方颗粒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误差率。

1.3 减少药品误差 散装中药饮片在装斗或调剂过程中,容易漏散,对串斗、串味等现象难以控制,损耗量大。特别是在分戥过程中,采用“等量递减,逐剂复戮”的方式,难免会出现分不均、漏撒的现象出现。尤其是抓多服药时,抓错时无法分拣,造成浪费。小包装饮片采用感量为0.1克的电子秤,保证了每包中药饮片装量差异的最小化。虽然小小的包装只是把过去散装的中药饮片简单地穿上了衣服,但它确实地解决了过去售药因秤匀分量出现药量不准而影响药效的难题[6]。中药配方颗粒按袋计量,同时标明了原生药的换算关系,调配更加方便,可避免传统中药称取方法带来的剂量误差,因而保证了剂量的准确[7]。

附表1 两年工作经验的药师用不同调剂方式调剂药物所用时间与误差对比

2 养护存储便捷保证药品质量

2.1 从药房的角度:中药饮片在炮制好后储藏保管的过程中,易出现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溶化、挥发及腐烂。实践证明小包装饮片采用密闭包装,不但可以防鼠、防虫、防潮,防风化,同时药材不易氧化变质,防止挥发性药材散气变味、自然挥发药效降低,有效防止雨季药材受潮发霉、软化粘连,高温天气时药材失去水分干裂、脆化变形,减少含靴质的药材与空气中的氧长期接触而变色,还能阻止花类药材的褪色,保证了药材的品质。同时小包装中药饮片密封保存、独立包装的特点,特殊存储药可单独存放,发现变质、变味或是由于胀袋造成霉变等现象时,及时清理问题饮片即可,不会连带影响其他药品的质量。中药配方颗粒剂采用小剂量包装且包装密封性能好,能够避免类似中药饮片储存过程中变色、走油、虫蛀、霉变等质量问题的出现,具有安全卫生、防潮防蛀、保质期长的特点,且单位药物重量轻、体积小,使储存和运输更加方便。

2.2 从患者角度:在梅雨季节,一味药中可能有瓜蒌,枸杞等需放在冰箱中冷藏的药材,而散装中药饮片将其调配在一起,患者回家常常因存储不当造成药物变质,影响患者服药。小包装中药饮片独立包装,患者带走的药物可以根据药味不同单独存放,避免变质、变味、霉变等现象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中药配方颗粒密封性及遮光性良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有效成分的降解。我院虽然可以为患者提供中药煎药的服务,但煎好的中药体积大、重,尤其在夏天保存时间短暂。而中药配方颗粒体积轻巧,方便患者携带和存储,在外出和工作繁忙时可以坚持服用,保证用药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附图1 2014年我院协定处方用量比例

附图2 2014年饮片、颗粒工作量对比

3 特色协定处方保障患者用药

中药汤剂具有随症加减、吸收快、奏效迅速的特点,是最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复方用药特点的剂型,深受医患双方的欢迎。但由于传统中药饮片调配模式缺乏有效的量化检测手段,难以保证中药汤剂的质量,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能会影响到用药安全。

由于我院是传染病专科医院,很多病人需要长期服药,我院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由中医师和药房人员协商制定了满足患者需求的协定处方。协定处方不仅保障了患者及时用药,同时医生能根据用药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3.1 疗效确切 中药协定处方是根据我院诊疗范围和病症,从常见病入手,严格的临床试验转化而来,反复验证,疗效确切,避免了配伍禁忌和开方的差错。同时医院根据每月协定处方量,控制单品种用量,择优选择,保证了药物质量从而提高疗效。

从附图1得出,2014年配方颗粒协定处方占总协定处方量的48%,具有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协定处方量占总协定处方量的39%,散装中药饮片协定处方量占13%。可见,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小包装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

小包装中药饮片质量要求较高,装包前要求按规范炮制,去除杂质,充分净化、干燥,基本做到无砂石、尘土,无药屑等,保证了质量,而且必须从通过GMP验证的中药饮片厂购入。每个独立的小包装上都清楚标示品名、产地、规格、批号、药品生产许可证号、药品公司名称、地址、电话等,彻底解决了终端消费的“三无”现象,保证中药饮片质优、安全、有效地用于患者。小包装中药饮片源于饮片,但质量高于饮片,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喜爱。

从附图2看出,2014年饮片工作量与配方颗粒工作量的对比,颗粒所占比例远远高于饮片,在2014年7、8月,配方颗粒有明显增长,主要原因是由于梅雨季节,天气炎热多变,饮片易霉变,虫蛀,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配方颗粒。

中药配方颗粒保持了中药的原汁原味,不需煎煮,用开水溶化即可服用。不但可以省却煎煮过程,又可以保持中药饮片的气味和功能,同时在制剂过程中采取现代指纹图谱等先进技术,使中药真正做到安全、高效、方便、可控。

3.2 便于随证加减 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即使同一症候在不同发病时间、阶段,或病人的个体差异,治法也各异,故医师需要根据具体病症开具不同处方。

一个协定处方不可能包括每个病种的所有类型,即使同一个患者,同一疾病也要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更改处方。而协定处方的组成固定,通常是由同一名字命名,减少医生开具处方的时间,同时,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在协定处方的基础上随症加减,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中医思想。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调剂增减方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而进行剂量调整,如患者服用泻下药时,出现药力俊猛,医生就可叮嘱减量或取出。个别患者服用某种中药出现过敏时,也可取出停用,使得中医药随症加减。

中药配方颗粒可灵活组方,单方、复方既可临床配方,又可营养保健,用药范围广,从而保证了治疗中的高度针对性和疗效的准确度。中药配方颗粒遵循中医药理论基础,保持传统中药饮片的原汁原味,并使中药治疗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可多途径用药。急症急病、专科专病使用灵活方便可以坚持中医的个体化诊疗。医生可在协定处方的基础上,随时调整药味与药量,符合中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遣方用药习惯,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组方的优势。

4 结论

中药饮片小包装化,不改变中医临床以饮片入药、临用煎汤、诸药共煎的用药特色,且不同规格的小包装饮片,改变了传统的中药调配方式,可直接“数包”配方,具有剂量准确、存储方便等优点,患者也能对所配中药自行核对,有利于临床用药安全,配方颗粒省去了汤剂的煎煮过程,调剂计量准确无误,避免散装饮片的污染与调配不均的问题。中药小包装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但是,散装中药饮片是我国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时间的沉淀,形成了特色的理论体系及操作方法,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小包装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也是在散装饮片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而来,我们应当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三种饮片的调剂方式,这就需要每一位临床工作者结合实际经验,不断摸索,将三种饮片更好地用于临床,保证患者合理用药,推进我国中药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小包装调剂中药饮片
小包装中药饮片应用中的利弊探讨与建议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大包装一定比小包装划算吗?
中药饮片小包装探讨
小包装中药饮片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分析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住院患者口服药物拆零调剂的思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