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EGF10基因多态性对产后盆底恢复的影响

2016-10-16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550001华诏召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盆底多态性基因型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550001)华诏召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分娩方式的选择日益成为产妇及医务人员关注的话题。考虑到阴道分娩对盆底组织的损伤及对产后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1]。但剖宫产分娩方式是否更利于盆底组织损伤的恢复及产后性生活质量的提升,哪一类人更应该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临床上并无定论[2][3]。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多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基因10(MEGF10)多态性不同基因型间产妇盆底恢复的情况,来阐明遗传因素对产后盆底恢复的影响,探究利用基因型检测指导分娩方式选择的可能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 0 1 3 年1月~2014年6月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纳入研究的产妇须符合以下条件:单胎分娩,年龄20~35岁,初产妇;有阴道炎、泌尿系统感染者及其他系统疾病者。记录其年龄、孕产史、此次妊娠分娩情况。最终有448例产妇纳入本项研究,其中择期剖宫产228例,平均年龄(26.63±3.539)岁;自然分娩220例,平均年龄(26.75±2.75)岁。

1.2 方法

1.2.1 盆底功能测定 在产妇分娩后6~8周,分别采用法国VIVALNS公司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和肌电型盆底肌肉治疗头对产妇进行盆底功能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测定阴道静息压(vaginal resting pressure, VRP)、阴道收缩压(vaginal squeezing pressure, VSP)、阴道收缩持续时间、肌电位及肌肉肌力。按国际通用的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可将盆底肌力分为6个级别,即0级:患者阴道肌肉收缩持续0S;Ⅰ级:持续1S并重复1次;Ⅱ级:持续2S并重复2次;Ⅲ级:持续3S并重复3次;Ⅳ级:持续4S并重复4次;Ⅴ级;持续5S或大于5S,并重复5次或大于5次。

1.2.2 外周血白细胞DNA的提取及基因分型 采集患者的静脉血5ml,枸橼酸钠抗凝,分离血浆和白细胞后,采用天根DNA提取试剂盒(上海)提取基因组DNA。采用Sanger法直接测序的方式对MGEF10基因多态性位点rs17164935进行基因型检测,本部分实验由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用频数描述,对计量资料行正态性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对正态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ANOVA。均用双侧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44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其中剖宫产产妇228例,顺产产妇220例,两组间平均年龄、孕周、产次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

2.2 两组盆底肌肉张力及收缩持续时间比较 测定结果表明448名产妇平均阴道静息压为(24.95±2.09)cmH2O,平均阴道收缩压为(47.5.9±5.66)cmH2O,平均阴道收缩持续时间(3.14±0.86)秒,肌电位平均值为5.34微伏。采用t检验统计显示,以上指标在剖宫产组与顺产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肌力检测结果显示肌肉肌力II级276例、III级94例、IV级55例、V级23例,两组间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2.3 不同基因型间盆底肌肉张力值比较基因分型结果如附表所示,rs17164935位点GG、GA和AA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82、55和11,采用卡方检验表明该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HWE)。进一步采用逻辑回归校比较剖腹产组和顺产组频率差异,校正年龄、孕周、是否进行康复训练等因素后,两组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接下来进一步分析各基因型间产后盆腔恢复情况后发现,各指标在不同基因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如附表所示。

附表 不同基因型产妇各项检测指标平均值及其标准差

3 讨论

盆底是身体的最重要器官组织之一,是整个盆腔脏器承托和支持的重要结构,妊娠和分娩是导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4][5][6]。妇女往往在妊娠期即出现各种各样的盆底功能问题。而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盆底的肌肉、韧带、筋膜等各种组织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或病理性损伤。研究发现,妊娠和分娩所致的大部分盆底损伤的是可逆的[7][8]。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及时充分的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是避免盆底损伤和恢复盆底功能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也已经采用各种各样的盆底肌康复手段来恢复盆底功能,例如盆底肌训练、盆底康复器、生物反馈电刺激等[9]。这些措施和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少尿失禁,阴道松弛、膨出等盆底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对于提高产后妇女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此外,剖宫产是避免盆底肌肉组织损伤的有效方式之一[10]。

虽然进行了各项充分有效预防和康复措施,部分产妇盆底功能仍不能很好地恢复,那么是否除了以上干预手段外,产妇本身的也存在着影响盆底功能恢复的因素呢?多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0(MEGF10)由位于5号染色体的MEGF10基因编码。来自利兹、伦敦和柏林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DNA测序技术的帮助下,发现了该蛋白在肌细胞损伤修复中发挥关键作用。正常情况下,肌肉干细胞,即“卫星细胞”附着在肌纤维的外表面,当肌纤维受到损伤时,此类细胞转为活化状态,MEGF10为肌肉干细胞的附着提供粘性表面[11]。rs17164935是位于MEGF10基因上唯一的引起氨基氮变异的常见变异(频率>5%),位于MEGF10基因5号外显子上。产后盆底组织的恢复,离不开肌肉组织的参与,因此我们通过检测MEGF10基因多态性位点rs17164935来阐明遗传因素在产后盆底恢复中的作用。我们通过直接测序的方式对该位点进行检测,虽然统计分析显示该位点不同基因型间盆底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但我们坚信遗传因素在产后盆底恢复中发挥着作用,尽管这尚待进一步证实。

本研究首次从遗传因素的角度分析其在产后盆底恢复中所发挥的作用,虽然未能证实,但为后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尽管如此,我们仍有不足之处:首先,样本量不是很足,无法进行罕见突变研究;其次,只选取了MEGF10基因上的一个位点进行研究,忽视了其他基因和位点在盆底恢复中的作用;再次,未能证实我们提出的假说,由于产后盆底恢复是一个复杂多因素的结合,我们统计时由于收集信息有限,不能很好地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所以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MEGF10基因多态性位点rs17164935可能与产后盆底恢复无关。但这一结果还需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和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加以证实。

猜你喜欢

盆底多态性基因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马铃薯cpDNA/mtDNA多态性的多重PCR检测
蒙古斑在维吾尔族新生儿中分布的多态性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西安地区育龄妇女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研究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Ⅴ.表型选择与基因型选择
CYP3A4*1G基因多态性及功能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