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及对策

2016-10-15田艳华王立荣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挑战大学生对策

田艳华?王立荣

【摘 要】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泛滥对以理论基础不牢固的当代大学生具有不可估量的冲击作用,给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积极应对这种挑战的策略是:引导大学生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政府自身执政能力;重视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大学生;挑战;对策

一、认识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政治理论和实践形态,在西方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当代世界历史进程产生着深远影响,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表现。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1、呈现多元化模式

(1)指导思想多元化。民主社会主义没有唯一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渊源,除了借鉴了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还糅合了拉萨尔主义、启蒙运动思想、伯恩施坦主义、新康德主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以及基督教伦理学等众多学说。甚至社会党理论家克赖斯基曾说:“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已经成功地发展了自由主义思想。”这些都说明,民主社会主义不是立足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而产生,而是基于人们的愿望而对各种实用主义进行的杂糅。

(2)阶级基础多元化。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局部改造,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获得了资产阶级的支持,给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二战后,随之而来的科技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得中产阶级的队伍逐渐壮大,扩大了民主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除此之外,经过西欧长期的发展,民众期待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而民主社会主义和平的政治主张就获得了强力的支持。

(3)政治主张多元化。民主社会主义没有强制要求各国的社会党必须执行共同的政策和路线,提倡各国应该根据自身的国情特点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这种实用主义对推动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吸引了更多的民众支持或加入民主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

2、主张和平与渐进改良

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主张用和平的方式,避免出现激烈的暴力革命。不是要彻底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通过温和的手段对资本主义社会“修修补补”,从而谋求资本主义的长远发展。譬如为了缓和国内阶级矛盾,而提出的“福利社会”,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水平,营造出稳定发展欣欣向荣的政治局面;主张不通过暴力革命而是议会选举来实现政权的和平过渡,这些都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渐进改良方针,但其没有在根本上触及资本主义制度根源。

3、对外政策

民主社会主义宣扬建立一个和平而自由的世界,提倡平等、公正、自由、民主、民众普遍幸福,致力于树立人们的全球意识,消灭由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的不同而带来的民族隔阂。但是这只是西欧发达国家建立在本国利益的基础之上而采取的和平演变政策,实质上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国家的长远利益。

二、充分认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

1、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

民主社会主义的产生借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一度与马克思主义发生混淆,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张和信仰。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除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还杂糅了各种实用主义观点作为理论来源。而大部分大学生理论素养不够,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只了解表面,缺乏实质探究,面对民主社会主义所宣扬的思想很容易获得大学生的认同。除此之外,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现阶段尚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民主社会主义就着重于宣扬自己优势的一方面,比如福利制度、实现经济民主等,以偏概全攻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其蒙蔽性对部分大学生构成了误导。

2、我国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扰乱了大学生的思维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愈加凸显。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更快更便捷的接触到一些社会问题。而通常关于社会问题的报道总是良莠不齐,比如食品安全问题,住房、医疗问题以及贪污腐败问题等,常常放大其中一方面,让事实失真。在这种情况下,民主社会主义在我国传播其优点,并通过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例进行佐证,这对于理论知识储备还不丰富,思辨能力还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冲击力巨大,极易造成思想上的偏离。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僵化

首先,大学生不重视思想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非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公共课,大部分高校的授课通常都是上百人的规模,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都不够深入,流于表面,而且结课考核也比较容易。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以教师按照课本灌输理论知识为主,内容单一,打击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现实要求高校教师能够灵活地将课本知识与社会联系起来,知其所以然,从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也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自觉抵制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侵袭。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单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专业较强,因此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自身扎实的教学功底及文化素养,改变其传统的教学方式,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避免形成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课堂上昏昏入睡现象的发生。

4、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

大学阶段,学生与社会的关系愈加紧密,而且科技的进步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了解社会的便捷渠道,各种思想都可能与他们发生碰撞,但是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在思想上还不成熟,极易受到干扰,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就非常有必要做到對学生及时的引导。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高校教师自身就缺乏理论素养和政治认同,对于一些社会矛盾认识偏激,态度消极,并通过课堂影响到学生,导致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群体造成干扰。

三、积极回应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

1、引导大学生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

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科学的客观的加以辨析,因此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非常必要。首先,可以从学生看重的结课考核上入手,通过提升难度,引起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其次,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改变单纯的理论灌输模式,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对社会现实问题有了客观的了解。长此以往,可以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大学生科学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带来的困惑。

2、加强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校教师作为与大学生联系非常紧密的群体,其言行举止和思想观念都会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非常必要。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而且要将理论学习视作一项长期工作,不断地补充学习,内化,并且要关注时事,紧随政府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更好的大学生传递正能量。

3、政府要提高自身执政能力

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从而让部分人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一些消极抵抗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应当积极作为,将大学生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处理好,解决好,净化社会环境,使大学生对政府、社会、国家有信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坚固大学生对我们社会制度、理论制度的信心。

4、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蕴含着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我国现在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会使价值观还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迷惘情绪。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对我们的国情更加了解,在思想上认识到国家的前途与自身的责任息息相关,从而更加深刻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抵制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5、加强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加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研究工作。由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具有隐蔽性、欺骗性等一些容易迷惑人的特点,我们必须加强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研究,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体系,让大学生了解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本质,达到抵制民主社会主义的效果。

总之,面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侵袭,我们要科学的看待。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地采取措施,防御民主社会主义给大学生意识形态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对于民主社会主义的可取之处,也要借鉴吸收。

【参考文献】

[1] 张磊.当前我国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热的原因分析[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9.

[2] 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J].炎黄春秋,2007(2).

[3] 刘书林.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 .青海社会科学,2007(6).

[4] 焦鳳梅,吴琼.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

猜你喜欢

挑战大学生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