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开口饵料对软刺裸裂尻仔鱼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2016-10-14李松李世元夏银琼谭德清

中国水产 2016年9期
关键词:仔鱼蛋黄饵料

文/李松 李世元 夏银琼 谭德清

不同开口饵料对软刺裸裂尻仔鱼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文/李松1,2李世元3夏银琼2谭德清1

编者按:为了恢复软刺裸裂尻鱼种质资源,需要进行人工繁殖研究、批量的苗种培育和人工增殖放流。本文通过选择蛋黄、丰年虫和微粒子配合饲料3种开口饵料,研究其对软刺裸裂尻鱼仔鱼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旨在补充软刺裸裂尻鱼仔鱼培育技术,为软刺裸裂尻鱼规模化养殖提供参考。

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隶属鲤形目(Cyprinnidea),鲤科(Cyprinidae),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裸裂尻鱼属(Schizopygopsis Steindachner),地方名:土鱼、白鱼子,多生活在水质澄清的高原河流的宽谷中,冬季在洞穴、石缝中越冬,其在金沙江、雅砻江有分布,此外通天河的支流亦有分布,分布高度可达海拔3000m~4000m,属于高原冷水性鱼类。近年来,金沙江中上游水电站已进入开发阶段,开发将导致栖息地环境和水文情势等方面的改变,势必会对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土著鱼类,比如软刺裸裂尻鱼造成一定影响。进行人工繁殖研究、批量的苗种培育和人工增殖放流是软刺裸裂尻鱼种质资源恢复的重要手段。

鱼类受精卵在完成胚胎发育过程后经过脱膜孵化成为仔鱼。此时,初孵仔鱼(newly hatched larvae)的消化道与外界不相通的,而孵化后仔鱼继续进行发育,这段时间所需要的营养来源主要是卵黄囊。卵黄囊的容量与吸收速度决定了仔鱼的开口摄食时间,是确定大多数仔鱼开口摄食的重要标准。随着时间推移,卵黄囊中的营养物质会被渐渐消耗,口腔与消化管接通,仔鱼开始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以便进一步生长与发育。仔鱼开口摄食是鱼类早期生活史的临界期和关键时期,开口饵料的选择及投喂技术已成为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开口饵料是影响仔鱼存活、生长的关键因子,在人工培育条件下,应该选择合适的开口饵料可保证苗种的成活率。目前,部分学者对软刺裸裂尻鱼的生长、亲缘关系和分子发育系统、年龄鉴定等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但是关于软刺裸裂尻鱼的仔鱼培育研究还未见报道。为了保护、利用和开发软刺裸裂尻鱼资源,本实验选择了蛋黄、丰年虫和微粒子配合饲料3种开口饵料,研究其对软刺裸裂尻鱼仔鱼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旨在补充软刺裸裂尻鱼仔鱼培育技术,为软刺裸裂尻鱼规模化养殖提供参考资料。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鱼的来源与管理

实验所用软刺裸裂尻鱼的初孵仔鱼(出膜后180h,平均全长为:12.87±1.17mm,平均体重为:0.0218±0.0014g)取自云南省丽江市滇江鱼类繁殖有限公司。初孵仔鱼放在塑料框(35 cm ×20 cm ×10 cm)中培养,水温15.8℃~16.5℃,pH 7.0~7.5,溶氧≥7mg/L,氨氮<0.10mg/L,硫化物<0.05mg/L,亚硝酸盐氮<0.005mg/L。每天观察初孵仔鱼卵黄囊的吸收情况,以便及时给仔鱼投喂开口饵料。

2.实验饵料

开口饵料分别为:熟鸡蛋中的蛋黄、丰年虫和微粒子配合饲料。在每次投喂前,取熟鸡蛋中的蛋黄,使用60目的纱网过滤,使蛋黄颗粒变小,在水中分布均匀。丰年虫为丰年虫卵(天津市丹阳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海顶”牌丰年虫卵)孵化的活丰年虫,每次投喂前先将孵化后含有丰年虫的盐溶液放置于水桶中,静止15min左右,然后使用60目的纱网除去上层卵壳,之后再静止10min左右,缓缓地将水桶中含有丰年虫的盐溶液倒入60目的纱网中,这样可收集到丰年虫,再使用200ml~1000ml淡水稀释,即可投喂。微粒子配合饲料为山东升索渔用饲料研究中心研发的鱼苗专用微粒子配合饲料(S1号),其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

表1 微粒子配合饲料主要营养成分

3.实验方法

(1)实验分组

选择出膜后180h,即将开始摄食,体质健壮,无病的仔鱼4500尾,随机分入9个纳水5 L的圆形塑料大盆中,每组500尾。设置3个实验组,每组3个重复。

(2)仔鱼苗的饲养

① 设定1、2、3号水盆(r=40cm,下同)为蛋黄组,4、8、9号水盆为丰年虫组,11、12、13号水盆为微粒配合饲料组;

② 每天8:30、12:30、16:30、20:30对水体的温度做好记录和喂食,每天下午17:30通过虹吸法吸出水盆中的残饵,且做好死亡记录和固定死亡鱼苗。

③ 持续投喂三种不同的开口饵料,待投喂开口饵料达到30d为止;

④ 整理仔鱼全长、体长、体重和成活率等数据。

4.样品采集与测定

正式实验前(出膜9d)采样1次;投喂不同开口饵料之后,每隔5d采样1次,每次30尾,共采样6次,取样之前停食4h,尽量避免饱食引起的体重误差。实验鱼使用鱼保安—MS222(浓度为20.0mg/L)麻醉后,在SZM-体视显微镜照相系统下拍照,利用系统自带的软件测量鱼体全长和体长(精确度0.01mm)。用吸水纸吸干鱼体表水分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重(精度0.0001g)。每次随机取样之后,采用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对取样仔鱼进行固定。

5.数据分析

软刺裸裂尻鱼全长(Total length,TL,mm)与日龄(days,D,d)、体重(Wg)与日龄、各实验组成活率(survival rate,SR,%)的数据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和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来检验各实验组的差异显著性,各实验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X±SD),显著性标准为P<0.05。分别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和拟合软刺裸裂尻仔鱼的成活率、体重生长曲线和全长生长曲线。以特定生长率(SGR)来描述仔鱼的生长特性。

成活率(Survival rate,SR,%)=成活鱼尾数/开始放养鱼尾数×100%

体重生长曲线(Weight growth curve, Wg,g):Wg=aebD

全长生长曲线(Total length,TL,mm)TL=aD3+bD2+cD+d

公式中,a、b、c、d为常数,D为日龄[15]。

公式中,SGR表示特定生长率(%/d),Wt和W0分别表示为在实验后的第t d和实验前的仔鱼体重,t为实验时间[21-23]。

二、结果

1.不同开口饵料对软刺裸裂尻鱼仔鱼成活率的影响

本实验结果显示:投喂不同开口饵料对软刺裸裂尻鱼仔鱼的成活率具有一定的影响,丰年虫组、微粒饲料组明显高于蛋黄组。从表2可以得出:实验结束时(30d),各组软刺裸裂尻仔鱼的成活率依次为丰年虫组>微粒饲料组>蛋黄组;在实验开始后的第5d,可以看出微粒饲料成活率高于丰年虫组和蛋黄组;在实验第30 d,丰年虫的成活率是最高的,其值为(70.32±18.55)%;之后为微粒饲料组,为(66.58±22.02)%;蛋黄组最低,其值为(50.12±29.28)%。

表2 不同开口饵料对软刺裸裂尻仔鱼成活率的影响

表3 不同开口饵料对软刺裸裂尻仔鱼体重的影响

表4 不同开口饵料对软刺裸裂尻仔鱼全长的影响

2.不同开口饵料对软刺裸裂尻鱼仔鱼生长的影响

(1)不同开口饵料对软刺裸裂尻鱼仔鱼体重的影响

在整个实验期间,丰年虫组软刺裸裂尻仔鱼的平均体重呈增加趋势,而蛋黄组和微粒饲料组平均体重呈波动增加趋势。其具体结果表现(表3)为:在实验开始后的第5d,各组软刺裸裂尻仔鱼的平均体重增幅不明显。第10d~第20d期间,各组软刺裸裂尻仔鱼增加的平均体重具有显著性差异。第25d,丰年虫组软刺裸裂尻仔鱼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蛋黄组和微粒饲料组,而蛋黄组和微粒饲料组无显著性差异。将各组软刺裸裂尻仔鱼的平均体重(Weight growth curve, Wg,g)与日龄(days,D,d)进行回归分析,丰年虫组平均体重(Wg1)与日龄为:Wg1=0.0217e0.0700D(拟合度判定系数R2=0.9386,n=210);微粒饲料组平均体重(Wg2)与日龄为:Wg2=0.0224e0.0316D(拟合度判定系数R2=0.6238,n=210);蛋黄组平均体重(Wg3)与日龄为:Wg3=0.0247e0.0216D(拟合度判定系数R2=0.3808,n=210)。

(2)不同开口饵料对软刺裸裂尻鱼仔鱼全长的影响

由表4分析得出:在整个的实验期间内,丰年虫组软刺裸裂尻仔鱼的平均全长呈增加趋势,而蛋黄组和微粒饲料组平均全长呈波动增加趋势,其蛋黄组波动趋势较明显,微粒饲料组波动趋势不明显。在实验开始后的第15d,各组软刺裸裂尻仔鱼的全长依次是丰年虫组>微粒饲料组>蛋黄组,丰年虫显著高于其他组,而微粒饲料组与蛋黄组无显著性差异。在实验后的第15d~第25d,蛋黄组全长有下降趋势。实验后的第20d~第25d,微粒饲料组全长有下降趋势。从实验开始的第1d~第30d(实验结束),丰年虫组全长始终保持上升趋势。将各组软刺裸裂尻仔鱼全长(Total length,TL,mm)与日龄(days,D,d)进行回归性分析,其关系式为:蛋黄组全长(TL1)与日龄为:TL1=0.0005D3—0.0255D2+0.5614D+12.613(拟合度判定系数R2=0.9487,n=210);丰年虫组全长(TL2)与日龄为:TL2=0.0003D3—0.0165D2+0.6665D+12.658(拟合度判定系数R2=0.9903,n=210);微粒饲料组全长(TL3)与日龄为:TL3=0.0004D3—0.0229D2+0.5651D+12.736(拟合度判定系数R2=0.9633,n=210)。

(3)不同开口饵料对软刺裸裂尻鱼仔鱼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图1 不同开口饵料下软刺裸裂尻鱼体重特定生长率

从体重特定生长率结果来看,各组软刺裸裂尻仔鱼特定生长率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在10d内各组的特定生长率都呈较快的上升趋势,最快的为丰年虫组,其次为微粒饲料组、蛋黄组。10d~15d微粒饲料组特定生长率下降速度快于丰年虫组和蛋黄组。15d~20d期间,各组特定生长率依次为丰年虫组>蛋黄组>微粒饲料组。25d~30d期间,各组特定生长率都呈上升趋势(图1)。

三、讨论

1.不同开口饵料对软刺裸裂尻鱼仔鱼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开口饵料是影响仔鱼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很多鱼类在自然条件下都有相应的开口饵料生物。仔鱼的开口饵料可分为人工饵料和天然饵料,人工饵料其主要有人工配合饲料、鸡蛋黄等,天然饵料主要包括有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轮虫等。近年来,已有研究报道:将人工饵料作为开口饵料,仔鱼的成活率和生长明显低于天然饵料,比如罗非鱼(Oreochromis spp)、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sinensis)的苗种养殖实验。本研究结果也应证了这一结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丰年虫组软刺裸裂尻鱼仔鱼的成活率、全长的增长速度都优于蛋黄组和微粒饲料组(表2、4)。虽然蛋黄组在实验后期体重的增长速度稍快于微粒饲料组,但是在接近实验结束时,其生长速度渐渐变缓,成活率也非常低(表2、3)。蛋黄组体重特定生长率在实验中后期表现的略高于微粒饲料组,但后期明显低于丰年虫组和微粒饲料组。综上得出:软刺裸裂尻鱼仔鱼在开口阶段,投喂丰年虫能够保持一定的成活率,也能满足仔鱼生长的需要。

2.软刺裸裂尻鱼开口饵料的筛选

饵料的可捕性(分布水层、游泳速度)、适口性、营养需要、相对丰度、规格等作为仔鱼对可食饵料种类的选择指标。已有研究报道:由于水域饵料生物基础的变化与不同,再加上人工投喂存在区别,以浮游动物为主要开口食物的仔鱼也存在着差异,比如,淡水鱼类的仔鱼以轮虫为主要食物,而海水鱼类主要以挠足类为食[28]。从本实验的成活率和全长长势情况来看,丰年虫组和微粒饲料组软刺裸裂尻仔鱼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都高于蛋黄组,即可说明丰年虫和微粒饲料都可作为软刺裸裂尻仔鱼的开口饵料。但是,微粒饲料投入水中后容易散失,时间一旦长了鱼苗没有吃完极易引起水质败坏,并且微粒饲料是处于静止状态的,仔鱼与它的相遇频率明显没有活饵料的高,活性物质缺乏,投喂时间稍长便会出现营养不良,自此,本研究认为丰年虫是软刺裸裂尻仔鱼适宜的开口饵料。这与对四川裂腹鱼]、泥鳅、暗纹东方魨和江鳕开口饵料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丰年虫是软刺裸裂尻鱼仔鱼适宜的开口饵料。在生产中,如果丰年虫不足,可以使用微粒饲料或者蛋黄来作为开口饵料的补充,但是一定要控制其投喂时间,不能长期投喂。

作者单位:1.云南丽江滇江鱼类繁育有限公司2.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3.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渔业执法大队

猜你喜欢

仔鱼蛋黄饵料
饥饿对似鱼句早期仔鱼发育、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香饵
香饵
香饵
蛋黄
分不开的蛋清与蛋黄
斑鳜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秘制饵料
饥饿对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仔鱼早期发育的主要影响
Alice台风对东海鲐鱼鱼卵仔鱼的输运和存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