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

2016-10-14孙瑾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空间图形画图图形

孙瑾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生觉得立体几何难学,是因为立体几何具有高度抽象性和空间性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就使立体几何对于学生的抽象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对于大多数高中学生而言,高度的空间想象能力还是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要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推动力.一旦学生对于某个事物投入兴趣,自然会展开积极的探索和思考.因此,教师要想搞好立体几何教学工作,就要激发学生对于立体几何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把立体几何知识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如修建房屋、铸造桥梁等都需要用到立体几何的知识,使学生觉得立体几何是一门用处很大的学科,他们就会下定决心学好它.教师也可以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如用一些实物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增加立体几何的直观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立体几何的困难,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学生一旦进入学习状态,对这门课的兴趣自然有所提升.

二、明确“三种”表述

对于公理、定理,教师应让学生掌握用三种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进行表述,而且能将这三种语言相互结合,相互转化.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注重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因为考试时比较少用到文字语言.其实,用文字语言更容易理解定理、公理,因为符号和图形比较抽象,而文字则更加具体,学生易于接受.当然,在用文字语言表述时,可以将定理内容进行概括、浓缩,取其主干,弃其枝叶.在用文字语言表述时,应结合符号和图形,三者都不能忽视,图形能体现空间结构特点,而符号则能表示线面间的关系.因此,将这三种表述结合起来,能让学生全面掌握,透彻理解.

三、作图是学好立体几何的保证

学习立体几何,离不开画图.作图能力作为一种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被写入了新课标,对图形的掌握在新课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教材中,立体几何部分正文中出现了近百幅图形,足以证明在教学中画图的重要性.假如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内容后,却不知如何把空间实物转化为具有较强立体感的直观图,就不能不说是立体几何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学初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勤画图,绘好图,让画图技术与推理论证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解题习惯.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画空间图形的三视图,指导学生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及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和直观图,指导学生运用直线和虚线表明空间图形以及实际物体的各种关系.实践证明,较好的绘画艺术,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空间图形的热爱,逻辑推理论证的追求,而且能促使他们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把空间图形画的更美更准,达到图形与推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理想效果.

四、通过模型法,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来源于生活,其最终的宿命也将回归到生活.如果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过程中,脱离了生活,那么即使学生的分数上去了,教学也是失败的.因此,将立体几何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是立体几何教学的必然选择,而模型法的使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所谓模型法,就是在教授立体几何知识时,从现实中寻找物体,进行比对,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除了运用一些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现动态图像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五、借助计算机的直观教学,提高理解能力

计算机和数学有着内在的、固有的密切关系.在数学教学中,借助计算机的直观形象,可以充分表现数学的动态性,为抽象思维提供直观形象.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整合,使单一的数学课堂走向了新的发展,数学不再枯燥无味.学生通过网络带来了更多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空间几何体更加形象具体.传统的立体几何教学,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空间想象来认识和理解的,造成学生学习立体几何比较困难.信息技术与立体几何的整合,使教师通过课件带给学生看得见的几何图,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不再是空洞无味,而是形象直观.

总之,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数学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从平面观念引入立体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逻辑能力,帮助学生过好入门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制作相关的道具,使学生形象直接地看到立体几何所涉及的空间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立体几何知识,培养学生的立体观念.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严谨、规范的答题习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空间图形画图图形
怎样画图
空间向量指路明,立几向着简易变
画图比多少
画图理解“同样多”
画图理解“多多少”
黑板变“白板”,课堂更精彩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
《地理空间图形学原理与方法》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