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16-10-14鲁晓燕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分组教学效果数学知识

鲁晓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来说,永远都是别人给予的知识,听再多不如自己去分析和理解,从而将知识变成自己的.由于班级人数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差别,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此,教师开展了很多新的授课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阐述自己的观点,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交流和实践中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点体会.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近年来,教师开展了很多新的授课形式,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方法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学习,分组进行一些教学活动.在分组参与的情况下,学生在小组中充分了解所学的知识,与他人分享和讨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和竞争中提高学习能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与弊端

1.优点.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在发言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还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使所有学生都能够提高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新的教学模式将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一些在数学上比较薄弱的学生,能够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接受数学知识.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发言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这个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学生遇到解不开的问题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弊端.(1)有些学生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不讨论,不交流,不但这些学生自己无法得到提高,还可能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达到新的教学方法的目的.(2)有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运用不当.比如,有的教师只是象征性地进行活动,并没有让学生真正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或者课堂上时间安排的不合理等,都是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如果方法不能恰当使用,那么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3)学生分组不合理,导致小组成员之间并没有达到互帮互助.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分析

1.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带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有些学生可能是因为性格内向,也许是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会影响教学质量.这种时候,就应该由一些积极的学生去带动不积极的学生踊跃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带动一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也可以进行开导和鼓励,尽可能地达到全员参与,共同提高.

2.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在数学学习中,对于理论知识,学生大多是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得,但是具体的实践应用还是要靠学生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应该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在理论知识讲解和小组合作学习两个时间段,教师要划分好比例,给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留下足够的时间.

3.合理安排小组成员.我们知道,班级里的学生是形形色色的,什么样的学生都有.因此,在分组上要注意,能够真正帮助学生进步的,才算是合理的分组.教师要把握三个原则.第一,小组中积极者、不积极者相互搭配,积极者多于不积极者.积极的学生带动不积极的学生,有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不好的学生之间相互搭配,学习好的学生要与学习一般的学生等量.这样,数学方面弱的学生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从数学好的学生那里得到一些好的经验.在学科强的人之间的讨论中,两个人彼此也会有一定的收获.第三,根据班级的情况合理地进行分配.这个时候,就要看教师对班级学生是否有全面的了解.教师只有对学生了解得比较透彻,才能在分组中达到最合理的状态,从而发挥一个小组的实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合理运用这个方法,并且保证学生都参与其中,得到收获.在一个小组中共同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只有正确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姜莉莉.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

猜你喜欢

分组教学效果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分组搭配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怎么分组
分组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