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新校区学生工作的思考
2016-10-13谭亚男
谭亚男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高校步入了跨越式的发展阶段,新校区建设成了高校发展的普遍选择。新校区建设在促进学校发展的同时,也给学生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挑战。本文从新校区开展学生工作面临的困境入手,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新校区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新校区;学生工作;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9 — 0139 — 02
高校新校区作为教育改革的衍生物,可以说还是一个在探索中前进的“半成品”。因为新校区大多建设时间不长,即使校园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校园文化及大学人文气息却依然匮乏。
当前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新校区的办学思路,对学校发展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期能更有效的服务于学生。
一、新校区开展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新校区人文氛围淡薄
人的本质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在各种实践活动过程中社会关系的总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然而新校区多布局在偏远的郊区,校园外部主要是未开发的自然环境,因为远离市区,交通工具单一落后,娱乐设施缺乏,商业街区甚少,造成学生出行困难、购物不方便、甚至连日常的医疗保障也没有。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长期身处偏僻的新校区,难以感受都市文明的熏陶和城市中的人文精神,造成与社会的脱节和对自身认识的不足。由于新校区周围人烟稀少,学生很少有机会和校外人员交流,不仅人际交往能力有限,而且得不到有益的实践锻炼。另外,新校区建设时间短,校园人文设施建设滞后,高校本应具备的学术氛围和历史底蕴缺失,学生难以感受校园文化的厚重。除此之外新校区一般都是新生入驻,学生在校园里面得不到高年级学生的帮助,任课老师的指导教育,不利于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二)学生工作队伍力量不足,师生交流互动欠缺
新校区建设的前期投入主要是教学楼和学生公寓,往往没有为教工人员配备住宅区,教师基本上都居住在市区,课余时间尤其是周末假期在新校区几乎看不见教师的身影。而且由于新校区偏僻距离远,任课老师一般上完课就匆匆的赶校车,很少有时间倾听学生的心声。校园内教师的真空,导致师生沟通交流缺乏,互动性不够造成师生之间的隔膜。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虽然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微信等新媒体技术进行交流,但是生硬的虚拟空间无法代替直接的谈话,看不到表情的互动甚至会使师生之情更加冷漠。伴随新校区的发展,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之前同样的工作只需一个人来处理,现在必须两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完成,工作量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数量去没有增加。当前新校区的学工者主要是年轻的辅导员,每个辅导员要对应几百学生,各种日常管理事物已经忙的不可开交,更谈不上深层次的辅导教育了。在学校人员编制的限制下,短时间内很难补充学生工作人员,给新校区学生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
(三)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
新校区建设将会打破原有的管理系统,在重新组建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如何协调人员流动、撤销组建新机构成了工作的关键。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新校区和老校区之间的管理思路不清晰、管理主体不明确,协调不到位容易引起责权不清、管理混论。在实际操作中,学校为了推进新校区建设,不仅会成立新校区管委会,还会设置各职能部门的下设机构。各二级学院考虑到自身管理的便利性,也会制定自己的管理制度。如此一来,新校区管理中会出现冗杂型、多头性的问题,新老校区之间无法步调一致。新校区和学校行政中心存在着较大的空间距离,在学生管理中一方面会发生信息传达不畅的问题,比如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在校本部,具体工作的开展只有得到负责人的批示签字才能进行。另一方面,日常管理中严格的层级制度使信息在传达的过程中出现滞后性的问题,不仅会造成管理人员和具体负责人的配合不及时,还会致使一些突发事件复杂化和严重化。〔1〕
(四)校园文化建设滞后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潜在的精神,能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新校区作为新生事物,校园建设时间短暂,精神方面建设的投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化建设所需的文化广场、活动中心、文化器材相当匮乏。文化氛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偶尔的学生活动很难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它需要学校相关人员的全方位参与,需要长期的积累沉淀才能形成。然而新校区当前只有辅导员、后勤管理人员常驻,学生文化活动得不到老师的专业指导,文化活动大多意义不大、效果不好。校园文化不是简单的移植复制,它需要教师、学长学姐的言传身教,新校区学生接触老师和高年级学生的机会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的传承。另外,校园文化的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周边社会环境的文化辐射,新校区地理位置的边缘化,不仅无法享受城市文化资源,也不能充分吸收利用兄弟院校的教学资源。〔2〕
二、新校区开展学生工作的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当代大学生是具有鲜明个性、独立自强、有思想的个体,学生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和学生形成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学生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的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只有掌握了一手资料才能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新校区的距离造成师生之间交流困难,为了加强师生沟通联系应建立师生联系机制。〔3〕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寝室走访、班会座谈等方式与学生联系,不仅要在学业上进行指导,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在工作中应将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作为出发点,认真倾听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和需求,一方面要想方设法解决好校区偏远带来的困难,例如出行不便、购物不变、校园周边安全隐患等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考研考公指导培训、心理健康辅导等,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二)加强学工队伍建设,壮大学生工作力量
新校区环境复杂,学生工作力量却不足,为了缓解矛盾应大力加强加强学工队伍建设。首先,通过公开招聘考试,选聘一批优秀年轻的教师,补充到学生工作队伍中。新校区条件艰苦工作强度大,优秀的青年教师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饱满的朝气和活力更便于融入学生打开良好的工作局面。其次,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学生辅导员队伍。新校区学生管理单纯的依靠专职辅导员,就会显得势单力薄。为了保障学生工作的有序进行,理应发挥教师队伍的整体功能,把教学工作延伸到日常的生活管理中。将学院领导、学科负责人、科研室主任、任课老师、教职工党员,协调整合成立强大的专兼职学生工作队伍。〔4〕这样的一支学工队伍,既可以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指导,也可以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加以指引。最后,要努力构造稳定的学工队伍机制,通过选聘、培训、考核、激励晋升等一系列机制,保障学工队伍的稳定性和竞争性。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理念,积极吸纳责任心强、思想政治觉悟高、专业技能过硬的优秀教师参与学生工作。
(三)完善校园管理机制
由教学、科研、后勤、行政、就业等管理制度共同组成了校园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决定着校园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在新校区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因为管理的混乱性、多头性、层级性而导致各种问题的严重化和复杂化。为了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种矛盾,应积极完善校园管理机制,为学生工作提供制度层面的保障。学工部主要负责做好宏观上的决策与指导,保证学生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善于把管理权利下放。新校区必须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借助学校的大平台构建自己的学生工作中心,在战略方针方面严格遵守学校的规划,具体微观执行上灵活决策。坚持学工部为领导中心,新校区各个二级学院为执行中心的扁平化管理机制,既有利于学校层面的统一管理,又有利于调动新校区学生工作者的主动性。〔5〕学校要整合校区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原有的管理系统进行创新改造,建设先进的校园信息系统数据库,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互动,促进管理服务的信息化、自动化、便利化。〔6〕
(四)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大学特有的文化资源,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对新校区而言,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弘扬优秀的学校精神、营造积极的学术氛围、开展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想要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首先应加强校园文化硬件建设,主要是合理布局校史馆、运动场、校园绿化带、文化广场、学术中心等设施,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载体。在新校区校园里面悬挂文化宣传标语、张贴名言警句、名家大师图片,为教学楼、公寓楼、校园道路选取文雅的名字,力争在校区内每个地方都能体现出文化性,形成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文化大环境。其次,要充分发挥新校区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所有人员参与文化建设。教师的个人素质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个人文化修养,树立爱岗敬业、爱生重教的师德作风。学生应认真学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个有文化涵养的新青年。根据新校区的现实条件和学生特点,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如艺术文化节、新生职业规划、演讲辩论比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学术沙龙等,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文化活动平台。
〔参 考 文 献〕
〔1〕刘晓娟,王畅.高校新校区学生工作边缘化及解决的对策〔J〕.韶关学院学报,2008,(05).
〔2〕张继平,施永忠,李兴华,江卫平,李琼.高校新校区学生工作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4,(09).
〔3〕黄琰,郭亮.关于推进高校新校区学生工作的若干思考〔J〕.科学咨询,2006,(06).
〔4〕王凌锋.高校新校区学生工作延伸管理探讨〔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
〔5〕梅娇,季诚钧.多校区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9,(09).
〔6〕沈霞娟,高东怀,刘健,宁玉文,李维国.面向智慧校园的第四军医大学新校区信息化建设方案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01).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