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失独家庭困境及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2016-10-13李青霞
李青霞
[摘 要]本研究从家庭系统理论出发,将失独家庭纳入个人、家庭、社会共同的脉络之下,探讨了失独家庭个人、家庭、社会环境的互动导致失独家庭成员个人身心失衡、家庭结构缺损及功能失调、社会融入困难等困境,尝试针对各个系统内及系统间进行有计划性的努力,即家庭系统动力重塑和外部系统的有效支持,达到系统内和系统间的平衡,缓解失独家庭的危机。
[关键词]家庭系统理论;失独家庭;系统;次系统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9 — 0082 — 02
失独家庭是指其独生子女因疾病、车祸、犯罪、工作、自杀、灾害等原因死亡,从而永远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其父母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且一般情况下,由于年龄或其他原因不能或不愿再生育、收养子女。〔1〕据学者估算,截至2010年,农村失独家庭为158.57万户,城镇为82.69万户,合计为241.26万户。到2030年农村49岁以上失独父母规模为85.1万人,城镇约的57.2万人。〔1〕失独家庭数量庞大,不仅困扰着失独者的生存与生活,而且威胁到家庭和谐及整个社会的稳定。本研究将失独家庭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纳入个人、家庭、环境三重脉络之下,力图寻求一个新的观点和完整的视角,理解失独家庭面临的压力与困境,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定位与着力点,并就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帮助失独家庭重新构建家庭的生活秩序摆脱困境提出对策建议。
一、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一个由要素组成的整体,要素与要素、要素与整体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所有的有机体都是系统,各个系统由不同的子系统组成并相应地是更大系统的一部分。个人系统、家庭系统、社会系统不断互动并产生交互作用,影响系统间和系统内的平衡。
家庭系统理论将个人、家庭、社会置于一个共同的脉络(context)之下的观点启发了很多的研究者,将家庭内部的压力和外部的压力结合起来,考察引发家庭压力的种种因素,为社会工作理解和介入失独家庭的困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Boss(1987,1988)对家庭面对的外在脉络和内在脉络(context)引发的压力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2〕Boss指出,家庭的外在脉络会影响家庭的内在脉络,引发家庭压力。外在脉络指的是家庭的压力来自于家庭外的因素,包括历史、经济、发展、遗传及文化。家庭的内在脉络即来自家庭内的因素,对压力的影响主要有三个向度:结构的、精神的、哲学的。
Betty Carter和Monica McGoldrick 结合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对个体、家庭和文化在内的每一个系统对家庭的影响力进行了解读〔3〕,认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交织,家庭受内外的压力是正常和难以避免。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某一点时,所有的家庭都有功能失调现象出现,家庭能否尽快作出调整是解决家庭问题的关键。
二、家庭系统论视角下的失独家庭困境
家庭系统理论为我们认识失独家庭的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为理解失独家庭困境的成因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模型。
(一)个人身心失调
国外许多研究已经记录了丧失子女的父母在许多指标上所表现出的严重的痛苦程度,这些指标包括抑郁、焦虑、躯体症状、自尊以及对生活的控制感。流病学调查研究发现,一个家庭成员的死亡会增加剩余家庭成员过早发生疾病和死亡的危险,那些最近丧失孩子的人所面临的风险尤其高。国内有调查显示,我国有70%-80%的失独父母存在精神创伤或心理障碍,近半数患有抑郁症〔4〕。
(二)家庭结构与功能失衡
独生子女死亡带来的巨大冲击要求家庭成员彼此间更好地情绪接纳,可以公开讨论死亡的现实,讨论家庭该如何调整以继续运作,如何运用家庭系统以外的资源来协助家庭度过困难,但是失独家庭结构缺损和功能不良无力支持家庭做出适应性的改变。
1.失独家庭结构缺损
家庭结构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于家庭成员的不同配合和组织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按照鲍温的家庭系统理论,两人系统是不稳定的,当两个人出现问题时,就会拉进一位重要的家庭成员组成三个人的互动,第三者的加入会冲淡两个人的焦虑。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往往正是承担着核心的情感角色,与父母建立了很深的情感联结,构建了稳定的家庭情感系统。子女的离世使得平衡的家庭情感关系瞬间失去平衡。因此,经由完整的核心家庭再到夫妇“空巢”家庭,失独家庭极易产生情感上的被剥夺感。
2.失独家庭功能不良
失独家庭在失独事件发生后,往往面临着家庭成员(失独父母)角色丧失、沟通中断、家庭规则失效、家庭价值与规范失落的情形,最终导致家庭功能受损,家庭陷入“淤塞”状态难以摆脱困境。
首先,子女死亡带来的是失独家庭面临着双重的角色丧失。一是直接角色的丧失。失独家庭失去了孩子,家庭面临的直接角色丧失是父母失去了为人父母的角色以及与这些角色相关联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二是间接角色的丧失。子女死亡带来的不仅仅是为人父母角色的丧失,间接造成了失独父母彼此间的夫妻角色丧失。独生子女死亡作为重大的应激事件,对失独父母的夫妻关系也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在彼此间的角色期待不获满足的情况之下,双方很容易陷入情感指责的角色模式,甚至彼此不再承担夫妻的权利、义务,造成角色紧张甚至丧失。
其次,独生子女死亡造成失独父母彼此间沟通的中断。独生子女死亡后,失独父母会有不同程度上的自责和悲伤表现,夫妻间丧失了沟通的敏感性,难以觉察和回应对方的感觉、愿望和需求,甚至会进行不当归因(认为某一方应对孩子死亡负有主要责任),彼此间责备悲伤的多寡,使夫妻间的沟通逐渐演变为指责的无效沟通模式,造成情感沟通障碍,甚至沟通中断。
再次,独生子女死亡带来的是家庭价值与规范的失落。家庭价值指家庭成员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对某件事情的价值所持的态度,它规范了各个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也深深影响着家庭成员对外界干预的感受和反应性行为。
3.失独家庭面临双向排斥
在独生子女死亡后,失独父母不愿意和别人提起孩子的过去,时常感到自卑与孤独,长期处于精神抑郁和痛苦之中,交往对象仅限于家属,不愿意参与社区活动,也不与邻居、同事交往,甚至出现自闭,断绝与外界的联系的情况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失独家庭也很容易在社会生活中被边缘化,甚至与社会脱离。何贤文(2003)的研究发现:丧亲是一种符号、禁忌,容易形成社会孤立。失独家庭的自我隔离弱化了家庭从外部获取资源的机会,而外部资源的匮乏以及二者之间互动的不足造成失独家庭的困境进一步恶化。
三、结论与讨论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系统应该在封闭性和开放性之间保持平衡,要足够开放以便吸纳外界的想法和资源,又需要一定的封闭性让家庭成员保持认同感和意义。失独家庭的工作系统主要包含个人次系统、家庭系统和社会系统,针对失独家庭的介入主要是真对失独家庭的需要,在各个系统内及系统间进行有计划性的努力,达致系统内和系统间的平衡,即家庭系统动力的重塑和外部系统的有效支持,缓解失独家庭的危机困境。
(一)重塑家庭动力
面对丧子带来的巨大哀痛与悲伤,每个家庭的反应和适应能力都不一样,悲伤所经历的时间也往往因人而异。社会工作者要对失独者个人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分类处理。针对一般性的情绪障碍和困难,可以采用陪伴、倾听、引导失独家庭情绪疏泄来帮助失独家庭成员完成与已逝子女的情感连结,引导失独家庭朝向“生者导向”的家庭生活目标前进。对于沉溺于悲伤不能自拔甚至陷入忧郁、绝望的家庭成员,社会工作可开展个人层面的哀伤辅导工作,协助家庭成员完成未完成的哀悼任务,即接受失落的事实,个人需面对现实,承认逝者不会回来;也可以针对失独家庭开展叙事治疗,透过外化问题、故事述说重构失独家庭的生命意义,引导失独家庭精神重建。
在个人情绪疏导的基础上,社会工作可引入家庭治疗的工作,帮助失独父母修复受损的夫妻关系,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协助家庭重新拟定家庭规则,明确失独父母彼此间的角色与期待,促进彼此间的互相扶持与责任分担,改善病态的家庭结构,恢复家庭的基本功能,强化家庭度过危机的信心,缓解失独家庭的危机。
(二)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网络通常是指人群,团体或组织所形成的关系网络,它是一种人际和社会互动的聚集或结合。社会网络是一种社会安排,是由一群互动却从事交换的人、团体、或组织所组成的社会体系,该体系有共同的目的和目标,共同分享着一个信念:网络关系能够是其个别的目标或需求更易于实现或提升。社会支持网络的强大与否取决于两个维度,一是社会支持网络的广度,即网络中的个人、组织和机构的数量多少;二是社会支持网络的强度,即网络中的这些个人、组织和机构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功能的程度。透过社会支持网络能够一般的社会支持和特定的社会支持。这类支持可促进社会整合和情感支持。
在家庭探访的过程中可基于失独家庭基本情况初步评估的结果,引导失独家庭建立同质性的支持性小组和异质性的沙龙活动,促进失独家庭社会资本的全面提升。比如针对失独家庭的兴趣活动,文艺表演、作品展示为主要内容的联欢活动,养生保健体检为主要内容的生理健康服务,促进心理健康的心理辅导服务以及参与社区公益服务等不同形式,转移失独家庭的注意力,发展其兴趣爱好,提升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三)针对失独家庭的个案管理服务
基于系统取向的个案管理工作是社会工作用以处理服务对象系统内部动力不足和系统间功能失调的重要工作方法,其工作手法重在实现服务对象涉及的各项系统的功能发挥,增进当事人与各项系统间的互动。针对失独家庭所面临的个人身心统合的困境,家庭结构与功能失调以及外部环境的排斥等多重问题,个案管理可以将政府、社会、社区的各类资源优化管理,发展有效的资源网络。
〔参 考 文 献〕
〔1〕周伟,米红.中国失独家庭规模估计及扶助标准探讨〔J〕.中国人口科学,2013,(5):2-9.
〔2〕周月清.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1:135-136.
〔3〕贝蒂·卡特,等.成长中的家庭〔M〕.高隽,汪智艳,张轶文,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8-9.
〔4〕李小宏.用制度手杖扶助失独老人〔N〕.人民日报,2013-03-26.
〔责任编辑:谭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