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保护下的『水土不服』

2016-10-13丁洋

中医健康养生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化部医药技艺

本刊记者丁洋

非遗保护下的『水土不服』

本刊记者丁洋

传统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柳长华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是他的专长,更是他之前从事多年的工作。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关注传统医药问题,直到2000年以后发布的有关文件才开始涉及传统医药的定义与传统医药知识的保护问题。如2000年发布的《传统医学研究和评价方法指导总则》中首次认识到传统医药的文化根基。

柳长华认为,当前对传统医药的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人们对非遗保护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很多濒危的传统技艺都得到了有效保护。

但是目前相对而言,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中医药项目的传承人数量比项目数少,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不足,中医药类传承人认定工作相对滞后。

柳长华认为其中的原因之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制度是移植的,而传统医药的理念与技艺则是本土的,将传统医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内进行保护制度研究,难免会“水土不服”。

想要避免外来制度移植后的“水土不服“,首先必须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演进与制度变迁。同时要普及对非遗这种文化认同感,让中医药文化价值深入民心。

若想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柳长华认为尤为重要的是对传承人普及文化认同感,只有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意识到非遗保护的重要性,保护工作才能深入进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其实就是‘尊重',但这对于传统而言都是‘性命攸关'的事。” 柳长华严肃的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其实就是“尊重”。传统医药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中,难免有些“水土不服“。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柳长华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

给“水土不服”开个方

从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到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文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就国家级非遗保护与管理、专项资金管理、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生产性保护等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可见国家层面对非遗保护的重视。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表示,当前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名录的构建是在具有整体性的种类划分基础上进行的,基本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文化种类。

其中,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则是按照专业分类,分为中医生命疾病认知、中医诊疗方法、中药炮制技艺、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中医针灸、中医养生、老字号传统中医药文化、民族医药八大类。

“虽然种类涵盖较为全面,但在当前保护名录的整体框架下,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将如何深入落实保护措施,是当前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为此,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从注重广度调整为纵深发展,让保护工作切实有效。“马盛德说。

的确,无论是对传统医药的保护,还是对民间艺术的挖掘,都是国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及传承。非遗保护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人们对这项特殊工作的认识也从不理解到支持,许多濒危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面对取得的成就,也应看到非遗工作中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正如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2016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说:“2015年,我们启动了新一轮抢救性记录工程。在保护非遗本真性的前提下,对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等项目开展广泛的生产性保护,支持非遗产品走进市场,支持运用非遗元素开发衍生品,增加传承人群和从业者收入,促进非遗技艺的有效传承。“

项兆伦在会上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遗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以人的培养为核心,以融入现代生活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评估制度,继续搭建各种传承和展示平台,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

今年,文化部要编制和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6-2020)》及相关工作指南。

项兆伦在会上表示该计划的总体考虑是,2016年至2020年,每年在全国范围选择并委托部分高校和企业及相关单位,组织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群参加研修、研习和培训。意在让传承成为人群的传承,而不仅仅是单个的传承人的传承。

在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现代科技与传统精湛技艺的有机结合是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文化部医药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喜迎新年
——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赴遵义春节慰问演出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