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医放血疗法:濒临失传的危机

2016-10-13丁洋

中医健康养生 2016年6期
关键词:藏医学诃子尼玛

本刊记者/丁洋

藏医放血疗法:濒临失传的危机

本刊记者/丁洋

“传统的放血疗法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愿意学习这门技艺,年轻人吃不了苦,这样的话民族医药的特色就会愈来愈少。”尼玛才让坦言。

困/传承之困

时值周末,尼玛才让却早早守在了青海省藏医院的诊室里,等会儿他要为一位70岁的高血压患者“放血”。

准备好藏医常用放血器械:斧刃刀、镰形刀、斜刃刀、羽状刀、月牙刀以及放血专用座椅后,尼玛才让叹了口气:“愿意学放血疗法的人越来越少了。”作为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藏医药(藏医放血疗法)传承人万玛昂智的弟子,尼玛才让感受到了传承的压力。

早在公元8世纪,藏医药学大师宇妥·元丹贡布就在其医学巨著《四部医典》中论述了放血疗法。17世纪,著名藏医学家帝玛尔·丹增彭措的医著中有名为“放血疗法教诲·澄清谬误”的专章讲述放血疗法,该书选取的101个放血脉位至今仍被使用。

这项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疗法曾经红遍了青藏高原。藏医们经过临床实践,再通过口传相授传于弟子,就这样相传了一代又一代,服务着高原儿女。

藏医有四大治法“食、行、药、外治”,其中外治法见效非常快,利用药物、物理及外科手术等手段,从体外实施治疗,通过疏通经络、散瘀、排除脓血、剔除腐肌等,达到内病外治目的。

而在外治疗法中,放血疗法非常独特,对高血压、高血脂、脑中风、脑梗死、心肌梗死、皮肤病等病症有特殊疗效,具有预防、控制、保健、治疗等作用。

放血疗法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却比较复杂。藏医要先为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因为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用放血疗法。

对可以接受放血疗法治疗的患者,要提前5天煎服由诃子、毛诃子和余甘子配制而成的藏药“三果汤”,然后根据藏历天文算选定放血时间。

藏医在放血时还要结合服用“三果汤”后患者体表固定静脉的血位或病变部位,用不同形状和功能各异的针刀,进行割刺放出病血。

病人放血后身体流出的黄水与坏血。

“这个过程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把握准确适应症、放血时间、放血部位、放血量。放血时如果流出的血泛黄且稀,甚至有泡沫、黏液,这样的血就是我们所说的病血。如果放出的血鲜红较稠,就不能再放了。放血量也有严格要求,身体好的可以多放些。医生还要把握在放出病血后,若出现好血马上停止放血……”尼玛才让认真地说。从他的口中不难听出,这放血技术对医生的技能要求非常高。

在古老的藏医学中,老师更多的是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口传相授给自己的学生,学生则通过背诵经典医著再结合老师的经验心得,将技艺传承下去。“如果不从老师那里取经,是无法学到藏医学的精髓。”尼玛才让对此深有体会。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严格的操作技术和纯熟的技艺的要求以及传统的授教模式的限制,也让学习这门民族医药的独特技艺的人流失。

而且放血疗法有一定的“风险性”,在医患关系敏感的大环境下,医生则更愿意采用较为安全的药物治疗,放血疗法在临床中的使用率越来越低,随着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一代藏医相继去世,藏医放血疗法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

“虽然每次为患者坚持采用放血疗法治疗,但看着同行越来越少使用祖上留下的这块宝,觉得很心痛。我还是愿意好好传承这门技艺,尽最大所能挖掘整理保护,让藏医药发扬光大。”尼玛才让如是说。

猜你喜欢

藏医学诃子尼玛
永德县诃子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永德县诃子产业化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
藏医学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浅述藏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
尼玛泽仁绢本彩绘
尼玛泽仁佛像画欣赏
尼玛泽仁《藏传佛教故事》配图选页
藏医学对痔疮的认识及其问卷调查
诃子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探讨藏医学与因明学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