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一道几何题证法的赏析与思考

2016-10-13杨昌义

湖南教育 2016年27期
关键词:证法辅助线过点

杨昌义

对一道几何题证法的赏析与思考

杨昌义

一位勤学的学生问了我八年级上册某教辅资料上的一道题,题目是:已知:如图1,在△ABC中,AB=AC,点E在CA的延长线上,∠E=∠AFE。求证:EF⊥BC。

教科书上两直线垂直的定义是: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那么这两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利用定义证明两直线垂直是基本的思维方法。但对刚学证明的学生来说,还是较为困难的。而本题待证的两条线段EF与BC不相交,更增加了难度。考虑到此题比较典型,我在接下来的课上将之作为例题给全班学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并板书了证明过程。

图1

证明:如图2,延长EF,交BC于G。因为∠BAC、∠EAF分别是△AEF和△ABC的外角,所以∠BAC=∠E+∠AFE,∠EAF=∠B+∠C。又因为AB=AC,所以∠B=∠C,且∠E=∠AFE,所以∠BAC=2∠E,∠EAF=2∠C。而∠BAC+∠EAF=180°,所以2∠E+2∠C=180°,所以∠E+∠C=90°,则∠EGC=180°-(∠E+∠C)=90°,所以EG⊥BC,即EF⊥BC。

图2

我是利用三角形外角定理以及平角的定义得到∠E+∠C=90°,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EGC=90°,从而得到结论。这一证明方法层次清晰,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随后,我让大家思考有没有别的证法。

大家一番沉思后,反应敏锐的生1给出了新的证法。

证法1:如图3(1),过点B作BD∥EF,交CA的延长线于D。则有∠D=∠AEF,∠ABD=∠AFE。因为已知∠AEF =∠AFE,所以∠D=∠ABD。又因为AB=AC,所以∠ABC=∠C。在△DBC中,因为∠D+∠DBC+∠C=180°,即∠D+∠ABD+∠ABC+∠C=180°,也即2∠ABD+2∠ABC=180°,所以∠ABD+∠ABC=90°,即∠DBC=90°,所以DB⊥BC。因为EF∥DB,所以EF⊥BC。

图3(1)

赏析:此证法值得称道的有两点。第一,学生能灵活地将辅助线作到了已知图形的外部,富有创新思维。而且这么添作辅助线后,我们从宏观上可以将本题看作是从Rt△DBC衍生出来的一道题,给人以“一览众山小”之感。第二,这种证法不直接证明EF⊥BC,而是先证DB⊥BC,由BD∥EF间接得到EF⊥BC。这种思维对于初学证明的初中生来说也是一种创新,值得点赞!(当然,此证法在得出∠D=∠ABD后,有AD=AB。又由已知AB=AC,所以AB= AD=AC。由此得出∠DBC为直角则更为简捷,但此知识点湘教版安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一章,此时学生们尚未学过)

谁知一石激起千层浪,受作平行线辅助线的启发,学生思维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作出了如图3(2)~图3(4)的辅助线,其证法本质上与证法2相同。但这种发散性思维对初学证明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可贵的,值得赞赏。

图3(2)

图3(3)

图3(4)

接着,喜欢独立思考的生2另辟蹊径,得到了新的证法。

证法2:如图4,过A作AG∥EF,交BC于G,则有∠E=∠CAG,∠AFE=∠BAG。因为∠E=∠AFE,所以∠CAG=∠BAG,即AG是∠BAC的平分线。又AB= AC,所以AG⊥BC。因为EF∥AG,所以EF⊥BC。

图4

赏析:此证法的思路与证法1类似,仍是利用“在同一平面内,一直线垂直于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必垂直于另一条”,但证明垂直时是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完成的,不能不说是逻辑思维上一个创新的亮点,值得给他一个大大的赞!

受此启发,善于钻研的生3也想出一招,其证法如下。

证法3:如图5,过A作AD⊥EF于D。由于∠E=∠AFE,所以AE=AF,∠EAD=∠FAD。因为∠EAF=∠B+∠C,即∠EAD+∠FAD=∠B+∠C,而由AB=AC得∠B=∠C,所以2∠FAD= 2∠B,即∠FAD=∠B,所以AD∥BC。因为EF⊥AD,所以EF⊥BC。

图5

赏析:此证法与上述证法思路实际上是一致的,但辅助线作法不同,作出的AD垂直于EF,再证AD与BC平行。这也算是一种新法吧,值得表扬!

思维活跃的生4又有了新法。她的证法是:

证法4:如图6,延长EF交BC于G,过点F作FH∥EC,交GC于H,则有∠GFH=∠E,∠FHG=∠C。而AB=AC,所以∠B=∠C,因此有∠FHG=∠B,△FBH是等腰三角形。

又∠E=∠AFE,所以∠GFH=∠AFE。而∠AFE=∠BFG,所以∠GFH =∠BFG,因而FG⊥BH,即EF⊥BC。

图6

赏析:此证法不仅直接证明EF⊥BC,也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来达到目的,实质上是上述各种方法的综合,既继承又发展,新颖别致,值得赞赏!这也是同学们之间合作交流的功劳。

见大家讨论得如此热烈,一向比较沉稳的生5坐不住了。他给出了自己的证法。

证法5:如图7,过点E作EG∥AB,交CB的延长线于G,则∠G=∠ABC,∠GEF=∠AFE。

因为AB=AC,所以∠ABC=∠C,所以∠G=∠C,△EGC为等腰三角形。又因∠AFE=∠AEF,所以∠GEF=∠AEF,EF是顶角∠GEC的平分线,所以EF⊥BC。

图7

赏析:这个证法尽管与证法4一致,但辅助线作得很妙,在原图形之外构造了一个大的等腰三角形,进而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使证明过程简捷而流畅。从宏观上看,本题也相当于是由等腰△EGC衍生出来的一道题目,使我们也有“登高远望”之感,确实值得点一个大大的赞!

下课了,学生们还兴致勃勃地切磋交流,想挖掘出更多更好的证法,教室里一片热烈的景象。我被学生活跃的思维和浓厚的探究氛围所感动。本节课,我只带领学生讨论了一道题,涉及的内容却如此丰富。学生们在交流各种证法的同时,规范了证明题的书写格式,训思维得到了发散,创新意识也被激发。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题目在精不在多,教师要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选取具有启发性、典型性和规律性的题目。尤其要发挥一法多用和一题多解的作用,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者单位:永州市柳子中学)

猜你喜欢

证法辅助线过点
两种重要的辅助线
一道数列不等式题的多种证法
R.Steriner定理的三角证法
一个圆锥曲线性质的推广
浅谈辅助线在数控切割中的应用
遇见角平分线如何作辅助线
Have Fun with Math
数学(二)
三个猜想的另证与推广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