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秋播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016-10-13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413100曹立耘
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413100)曹立耘
小麦秋播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413100)曹立耘
小麦病虫害种类较多,对小麦产量构成重大影响的主要种传、土传病害有小麦全蚀病、小麦黑穗病、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等等;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等。为防止这些病虫害,在小麦播种期间要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其危害,为下年丰收打下基础。防治方法如下。
1.采用农业措施防治病害
在常年种植小麦地区,一些病害如小麦梭条花叶病、小麦黄花叶病的发生一年重于一年。在这类麦田已积累了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应考虑实行轮作换茬,改种油菜、蔬菜等作物,发生小麦梭条花叶病的田块还可以改种大麦。小麦条纹叶枯病重发的地区应尽可能减少稻麦连作。要尽量采用耕翻播种,以降低灰飞虱越冬虫量基数,减少下年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的传毒虫媒数量,同时也有利于对麦田杂草的控制。在小麦播种时,应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抗小麦梭条花叶病可选用镇麦5号、郑麦9023、杨辐麦2号、宁麦7号、宁麦9号、宁麦13号等抗病力强的品种,淘汰抗性差的品种如杨麦11号、杨麦16号等。
2.做好种子处理
药剂拌种是预防小麦多种种传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不仅可预防小麦的多种病害,还可同时药杀地下害虫。药剂拌种,常用的药剂有三唑酮、三唑醇、立克秀(戊唑醇)及其复配剂。拌种方法:每50千克麦种用25%三唑酮或15%三唑醇60克,或用2%立克秀100克加水2千克稀释,将稀释液与种子充分拌匀即可。防治小麦全蚀病每10千克种子可用12.5%的全蚀净20~30毫升,兑水500毫升,混配均匀后拌种。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纹枯病、散黑穗等病害,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1%拌种或采用50%多菌灵、33%纹霉清、12.5%禾果利等药剂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对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区,可配加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或2.5%溴氰菊酯50毫升。一般选择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加1~2千克水拌50千克麦种,能有效防治土壤中的金针虫、蝼蛄、蛴螬,同时兼治早期发生的蚜虫和灰飞虱,控制黄矮病和丛矮病的发生。药剂拌种的注意事项:一是不同的杀菌剂不宜混用,以免药量过大,产生药害。二是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使用时要注意控制用量,以防对种子造成伤害。三是种子要随拌随用,不能堆闷,播后要保持土壤湿润。
3.播种时施药防治地下害虫
在小麦种植区,针对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除了上述用药剂拌麦种防治外,在小麦播种时还可以采用毒土法防治,具体做法是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用5%辛硫磷颗粒剂2千克、或3%的辛硫磷颗粒剂3~4千克,拌细土30~40千克,开沟施入,或顺垄撒施后划锄覆土,可有效防治蛴螬和金针虫。还可以采用浇药水的方法,即每亩用40%甲基乙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兑水750千克,顺垄浇施,对蛴螬和金针虫有效。播种后撒毒饵,即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75克,用温水溶解,加水1.5千克配成药液,拌入5千克炒香的麦麸、大豆饼等料中,密封保存4~6小时即成毒饵,于傍晚撒在播种沟旁,对蝼蛄防效好,可保证小麦安全齐苗。
4.耕作措施配套
开沟降湿提高麦苗抗性是麦类作物健身栽培的基础技术之一,小麦秋播一定要讲究田间管理配套,如配套“三沟”,做到沟沟相通,明水能排,暗水能沥,雨住田干,促进麦苗根系生长和深扎,提高抗病虫危害的能力。大力推广机械开沟,特别是要高标准配套内外“三沟”,每3~4米开挖一条竖沟,沟宽20厘米、深20~30厘米;距田两端横埂2~5米各挖一条横沟,较长的田块每隔50米增开一条腰沟,沟宽20厘米、深40~50厘米,确保内外“三沟”相通。还草田块需通过减少竖间畦宽,提高田内开沟密度和深度,增加沟系取土量用其覆盖畦面,既防止出现露籽,同时又提高灌排效果,减轻涝渍危害,促进麦苗健壮生长,提高抗御病虫害的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