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的渗透

2016-10-13陈小峰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美学观美学美的

陈小峰

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愈加重视,从娃娃抓起,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生态美学观对未来环境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初中生物教学是渗透生态美学观,对学生进行生态美学教育的最佳途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植入或渗透生态美学观,一方面能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形成至真、至善、至美的生态美学观,鼓励其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与保护美。

一、生态美学及生态美学观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体,且又不同于二者的一种交叉学科。从定义上看,生态美学立足于美学角度,对人类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人文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等)进行了全面、细致而深刻的解剖。诚然,生态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既包括精神生态美,也包括社会生态美以及自然生态美,其中自然生态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是相对隐性一点的。再者,生态与环境自古是一家,随着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逐渐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广义上的生态美学。现阶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所渗透的生态美学观,是环境美学观、生态美学观的完美融合,预示着一种对科学的生态美的追求。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美学观的意义

1. 有利于改善我国当下的生态环境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确实上了一大台阶,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的蓬勃与腾飞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千疮百孔的生态环境已然无法支撑经济发展的巨大车轮,亟待呵护与治理。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美学观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其树立积极生态保护观,这对改善当下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从教育抓起,循序渐进地渗透生态美学观十分必要和重要。

2. 便于学生立足美学,审视生态环境

生态美学观是生态学与美学的一体化呈现,在生物教学中引入生态美学观有利于学生立足美学,从美学的角度去审视生态环境,发现生态美,继而萌生鉴赏美、创造美、保护美的欲望,这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再者,生态美学观的有意识渗透,还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与体悟生态环境中的静态美、动态美,继而调动所有器官去感受周围环境、感受自然生态、感受美的创造与保护。总之,生态美学观的渗透给予学生全新的生物学习观念,这对以后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美学观的有效策略

1. 增强学校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普遍重视

要想轻松渗透生态美学观,强化学校对生物教学的重视是基础和前提。具体来说,主要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完成:第一,教育部门应对学校施加压力,使其重点凸显生物学科。生物学科中生态美学观的渗透直接关系着当下乃至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而生物教学是生态美学观渗透的主要载体,相关教育部门只有采取措施对学校施压,才能凸显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强化生态美学教育。第二,学校要强化重视。首先,学校要通过宣传端正学生生物学习态度。很多学生学习生物是为了消极应对考试,教师要通过有意识宣传生物学的重要性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物学习观,使其了解到生物学对人类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其次,强化对生物教师的培训。学校要通过对生物教师进行培训增强其综合素质,使其更加有效地在教学中渗透生态美学观。

2. 善于挖掘生物教材,感悟多姿多彩生态美

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生态美,这些美的元素的挖掘能给予学生酣畅淋漓的美的体验,激励学生去发现美、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与保护美。生物教材中既呈现出植物世界的五彩缤纷、生机勃勃,也呈现出动物世界的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更彰显出微生物世界的神秘莫测、变幻无端,还彰显出人体结构的完美无瑕,精致神奇,令人叹为观止。具体来说,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令人陶醉神往的颜色美、形态美、和谐美、结构美等,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美,并有意识地将其传递给学生,初步形成学生对美的理解与感悟。例如,在《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挖掘该节课教材中的美。教师可以将课件做成以各种花花草草充斥为主,且美轮美奂的绿色页面,给人以生机活跃、万物鲜嫩的美好感觉。继而在课件中逐一展现热带雨林、草原、落叶林、沙漠等唯美图片,使其感悟到具有独特韵味的植被之美。最后,通过比较各种绿色植被的作用,使学生萌生保护环境,绿化环境的意识。

3. 教师要巧用引导,在引导中渗透美学观

在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的渗透不仅要挖掘与呈现美,还需要引导学生感悟美、理解美和内化美、创造美。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引导,在教学中巧用引导,循序渐进、润物无声地渗透生态美学观。生态美学观认为,生态以和谐为美,以破坏和谐为丑,同时,这也是生态美学的首要内容与重点内容。诚然,学生只有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感染与引导,才能主动去接受生态美学观,继而去探究美、发现美、创造美与保护美。也就是说,主动接受与理解生态美学观之后,学生才能一切从自我出发,从点滴出发去保护生态环境,为生态环保贡献微薄之力。例如,在《植物的一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进行常规知识讲授之外,在讲到每一个植物类别时要进行适当延伸与拓展,并通过这些内容引导学生爱护自然环境。在讲到“银杏树”时,教师可向学生说明,由于生态破坏,银杏频临灭绝,成为国家的稀有珍品,这一拓展性引导必然会激起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热忱。

4. 新教学方法进行多元渗透,激发兴趣

生态美学观的渗透需要初中生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生物学习营造温馨和谐、生机活跃的学习环境,促进生态美学观的有力渗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因不能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要求而被淘汰,新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教师应善于运用现代、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继而高效地渗透生态美学观念。笔者认为,相对有效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例如,在《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可运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多元、多样的生物类别,让学生体悟到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好处,继而详细展现我国生物的多元多样性(以图片形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当学生兴致正高时,教师便借机为学生播放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纪录片,或者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影视作品,引发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思考。

5.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传播生态美学观

生态美学观的渗透不能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来渗透,还应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树立科学的生态美学观。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布置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社会实践任务。例如,为了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可利用周末时间为学生布置课外实践任务,如“今天你保护环境了吗?利用周末你可以为环境保护做点什么?”这一实践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宣扬生态美学观念。当然,这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捡垃圾、保护草坪、不随地吐痰等这些看似微小、实则十分重要的内容做起。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完成,很多学生便能真正地、发自内心地了解到当下社会生态环境现状,并因此增强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其次,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感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态美学观,同时也拓展学生对生态美学观的认知。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强化其认知。

综上可知,初中生物教材以及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生态美学教育因素俯拾即是,教师应在关注生态美学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积极有效地渗透生态美学观,为学生生态美学素养提升以及未来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美学观具有巨大优势,生物是与大自然最接近的学科,它浓缩了生态环境中的很多元素,是进行生态美学教育的第一手资源,应强化重视。当然,渗透生态美学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双向的促进意义,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特点与生物教学特点有意识地去渗透,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美学观美学美的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好美的雾
论郭沫若“续”《再生缘》的悲剧美学观
浅谈贾宝玉的美学观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从文人品格到“诗意栖居”——宋代文人士大夫择居的生态美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