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苹果产业发展优势及提质增效对策*

2016-10-12乔德华魏胜文王恒炜梁志宏白贺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8期
关键词:甘肃苹果

乔德华,魏胜文,王恒炜,梁志宏,白贺兰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兰州 730070;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 730070)



·区域农业·

甘肃苹果产业发展优势及提质增效对策*

乔德华1,魏胜文2※,王恒炜1,梁志宏1,白贺兰1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兰州730070;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730070)

通过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利用比较分析法,对甘肃苹果产业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提质增效对策进行了研究。从自然资源禀赋、经济比较效益、产业支持政策、实际扶贫效果、持续发展潜力等5个方面分析了甘肃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从苗木繁育、栽培管理、产地认证、采后处理、精深加工、品牌建设、技术支撑等方面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灾害防控、农业保险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甘肃苹果产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对策措施。具体措施是: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以促进苹果产业升级为目标,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加强关键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创新,加强精深加工技术创新推广,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 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品牌建设; 以标准化为抓手,加强出口创汇基地建设; 同时加强本土技术人才培养、加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防控、加强苹果产业保险机制研究与示范推广。

苹果甘肃优势产业带提质增效扶贫对策

0 引言

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优势产区,苹果已成为陇东南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发挥着产业扶贫和生态扶贫的双重功效,是转变当地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壮大、培育经济增长点的最优途径之一。

1 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1.1自然条件优越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完成的《全国苹果区划研究报告》认为,西北黄土高原是唯一符合苹果生产7项气象指标的适宜区。2003年农业部制定《全国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确定了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大优势产区,目前这两大产区所辖7省苹果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5%和90%左右。

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包括甘、陕、晋、豫4省的11市27县(区),自2001年苹果面积、产量第一次超过渤海湾地区后,近年占全国苹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比率均保持在50%以上,成为我国苹果第一优势产区。就经济产量和内在品质而言,西北黄土高原的苹果核心产区主要分布在陇东的庆城、泾川、静宁等11个县(区),以及陕北洛川、黄陵、白水、富县、宜川等地海拔1200~1500m的高原及川台地区。

1.1.1气候条件

甘肃苹果主产区包括平凉、庆阳、天水3市,位于北纬34°30′~35°50′、海拔1000~1500m的区域内。该区光照充足,热量充沛,雨量适中,温度日较差大,且光热雨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备优质苹果生产的理想气候条件; 年均温、降水量等7项气象指标完全符合苹果最适宜区的生态指标要求(表1),所产苹果的果肉硬度、脆度优良,含糖量高,果实着色好、风味浓,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俱佳。

表1 苹果生态适宜指标

产区名称主要指标辅助指标年均温(℃)年降雨(mm)1月中旬均温(℃)年极端最低温(℃)夏季(6~8月)均温(℃)>35℃天数(d)夏季平均最低温(℃)符合指标项数最适宜区8~12560~750>-14>-2719~23<615~187黄土高原区8~12490~660-1~-8-16~-2619~23<615~187渤海湾区(近海亚区)9~12580~840-2~-10-13~-2422~240~319~216渤海湾区(内陆亚区)12~13580~740-3~-15-18~-2725~2610~1820~214 注:表1资料来源于《我国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1.1.2土壤条件

苹果根系分布范围较广,可吸收土壤深层水分,适宜在土层深厚、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中生长; 在山丘地,要求土层厚度宜在60cm以上。甘肃苹果主产区土壤类型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土层深达100cm以上,富含钙、镁、锌、铁、硒等微量养分,苹果树体发育健壮,主产区降雨主要分布在7~9月,与苹果果实快速发育期耦合度极高; 而且土质松软,蓄水保墒性能较强,有利于水肥平衡供给。

1.1.3自然环境

甘肃苹果主产区属雨养旱作农业区,空气相对干燥,苹果病虫害较轻; 年使用农药次数较国内其它产区少4~6次,农药残留量小; 区域内大型工矿企业少,土壤污染轻,空气质量好; 水质相对洁净,符合无公害绿色苹果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生产的果品完全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市场竞争潜力大。

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多种因素分析,甘肃苹果主产区综合环境条件与苹果生长发育所需条件高度吻合,具有得天独厚的苹果产业发展优势,完全符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自然法则。

1.2比较优势明显

1.2.1品质

陇东产区独特的气候、土壤、环境等优势造就了苹果的品质优势。所产红富士苹果质地细脆、致密,硬度达10~12kg/cm2,比陕西产区高1.0~2.0kg/cm2; 风味酸甜适口,含糖量14.5%~16.5%,比国内其他适宜产区高1~3百分点[1]; 果实着色快,着色度达80%以上,较渤海湾产区高30~40百分点; 采收期气温较低,田间预冷条件好,有利于提高贮运性能。

天水产区生产的元帅系“花牛”苹果色泽艳丽、香味浓郁,生产的金冠等黄色品种果面光洁、汁液丰富,生产的皇家嘎拉等品种质地细腻、口感脆嫩,生产的专用加工品种,果实汁液多,榨汁率和酸度均较高,宜于生产优质苹果汁。

1.2.2成本

苹果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疏花、疏果、施肥、修剪、套袋、采摘、分检、包装等环节人工作业量大。据国家现代苹果产业体系专家霍学喜等调研分析, 2014年我国苹果种植总生产成本为5.98万元/hm2,比2013年上涨11.18%,其中劳动力要素价格上涨是导致人工成本增加的主因。甘肃苹果产区具有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苹果生产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1.2.3价格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所产苹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对的价格优势,而影响中国苹果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是非价格因素[2]。据调查, 2014年平凉市泾川、静宁两县苹果产地收购价8~12元/kg,最高达14元/kg,为历年之最。当然,这个高位运行价格不会持续时间太长,随着幼树逐步挂果以及果园面积进一步扩大,即使产地收购价回归到6~8元/kg的理性价格,其经济效益也显著高于其他农作物。2014年,我国富士苹果年均价格与2013年同比提高24.1%[3]。

1.2.4效益

苹果生产的效益比较优势显著,收入是小麦等粮食作物的3~5倍甚至更高。2012年,甘肃苹果主产区挂果果园平均产值为6.188 64万元/hm2,比其他水果、农作物平均产值分别高出1.896 86万元/hm2、3.258 60万元/hm2,盛果期平均产值9.3万元/hm2。静宁县绝大部分盛果期果园收入都在15万元/hm2以上,静宁、庄浪等县更是创下了苹果收入超过52.5万元/hm2、75万元/hm2的高效典型[4]。

1.3符合产业扶持政策

2002年制订的《甘肃省农业重点产业开发规划》中,将苹果作为第一果品产业优先发展。2003年,农业部颁布《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将苹果列入我国优先发展的11种优势农产品之一。2008年,农业部修订的《全国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将甘肃18个县区列入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

2010年,《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出台,提出了实施苹果大县战略,明确了支持优势产区、支持关键环节等扶持政策,为苹果产业发展起到了催化剂作用。2011年,《甘肃省“十二五”苹果产业发展规划》颁布,提出了“将甘肃建成全国一流苹果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的战略定位和“苹果产业布局重点向陇东南优势产区集中”的区域布局,明确了“将平凉、庆阳两市建成全国优质红富士苹果重点创汇基地,将天水、陇南两市建成全国最大的元帅系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甘肃苹果面积、产量、产值均跻身全国第二位”的战略目标。

1.4扶贫效果显著

苹果产业为调整农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已成为主产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名副其实的高效富民产业。2002年以来,甘肃苹果产值年均增长10.27亿元,增速39.84%。2012年苹果生产面积、产值占全省种植业的比例为10%和24.59%; 全省农业人口人均苹果收入为673.95元,其中平凉、庆阳、天水3个主产区,苹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53%[4]。甘肃苹果第一大县静宁, 2006年被农业部列入“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苹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首要产业[5]; 2014年全县苹果面积达到6.746万hm2,产量60万t,产值24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益379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全县有15.4万人依靠苹果产业实现了稳定脱贫; 其中治平乡雷沟村苹果收入8640万元,户均21.6万元,人均4.6万元。

1.5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从国际市场看,近年欧美市场苹果需求量年增速为3%~5%,而其生产不断萎缩,进口比重逐步上升。甘肃所产红富士苹果质量超过原产地日本、元帅系苹果内在品质优于美国蛇果,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广阔市场空间。近年来,甘肃苹果在港澳台和东南亚、欧盟、中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欢迎,出口创汇呈连年较快增长势头, 2012年苹果出口量已突破15万t[4]。预计到2024年,我国水果出口(苹果为主要出口鲜果品种)将达到450万t,比2014年增长10%[6]。

从国内市场需求看,苹果消费已逐步由享受型向必需型、由季节性向常年性转变。预计2020年我国苹果需求总量将达到5100万t,而2012年全国产量仅为3800万t; 目前我国苹果汁人均消费量还不足0.1L,国内苹果及苹果汁市场空间巨大[4]。据农业部预测,到2024年,我国水果产量预计比2014年增长12%; 年人均消费量预计达到93.9kg,其中城镇居民105.4kg、农村居民73.6kg,总消费量2.8亿t左右[6]。甘肃苹果产业基础、生产成本、果品质量、市场价格等优势明显,在华北、江浙、西南及东南沿海市场份额越来越大。随着我国苹果生产重心向西部转移,甘肃苹果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将进一步凸现出来,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良好。

2 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近10年来,甘肃苹果面积、产量连年增长,产值、效益大幅度提升(表2),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苹果优势产区,面积居全国第二位,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和全国一流的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探索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苹果产业发展新路子。

2.1产业区域布局

1996年以来,甘肃苹果由全省性栽培向以平凉、庆阳、天水为主的东南部地区集中,泾河、渭河和西汉水流域已成为甘肃苹果的主产区。全省初步形成以静宁、西峰、泾川为中心的陇东黄土高原区和以天水为中心的陇南浅山丘陵区两大苹果优势产区。

表2 甘肃省苹果生产情况统计

年份面积产量产值面积(万hm2)占水果(%)产量(万t)占水果(%)产值(亿元)占水果(%)200417.3251.6979.9556.729.1557.58200518.3852.87101.2658.7212.0560.46200620.7455.5125.4161.1516.3165.14200724.7659.59142.4362.4424.7869.72200824.6559.86164.1466.1529.0571.07200926.1663.56185.6266.8835.2772.83201026.8663.97201.6667.3456.4772.84201127.4863.91227.9368.9087.6372.99201228.3963.52248.8069.17106.4075.57201329.0264.24269.5968.88119.1673.60 注:表2资料来源于《甘肃农村年鉴》(2004~2014)

陇东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包括平凉市5县(区)和庆阳市6县(区),是“富士系”苹果栽培的最适区和优势产区。平凉市苹果主要分布在泾河流域的塬区和川区,以及葫芦河、水洛河流域的河川及浅山地带,形成了东部以泾川、崆峒、灵台3县(区),西部以静宁、庄浪2县为重点的规模化生产格局。庆阳市苹果集中在董志塬、屯字塬等塬区,形成了规模优势比较明显、相对集中连片的生产区。

陇南浅山丘陵苹果产区主要包括天水市的秦安、甘谷、清水、秦州、麦积等5县(区)和陇南市的礼县、西和等2县,是甘肃苹果传统主产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和优生区。天水市苹果栽培主要分布在藉河、渭河、散度河、牛头河、清水河流域海拔低于1600m的川地及浅山梯田。陇南市苹果主要分布在西汉水流域的浅山支流川坝区。

2.2发展基础与特色

2.2.1平凉市

该市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规模建园,苹果产业起步虽晚,但起点较高,在规划布局、标准栽植等方面居全省前列。当地政府抓住“苹果优势产区”不放松,突出苹果产业主导地位,目前已发展为甘肃苹果第一大市。2006年注册“平凉金果”商标,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和绿色产品认证,当年实现了平凉苹果直接出口目标; “静宁苹果”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苹果品牌。静宁、泾川两县分别被农业部确定为“中国苹果之乡”和“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2014年,全市苹果面积15.3万hm2,产量130万t,产值58亿元,主产区果农人均果品收入4500元,苹果产业对全市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超过35%,苹果收入百万元以上的村386个, 10万元以上的农户2万多个。

2.2.2庆阳市

该市把苹果产业作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放在三大农业产业之首,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市级现代苹果产业体系专家组,为本地苹果产业发展领航把脉,促使苹果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庆城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创建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生产基地示范县”; 正宁等县的“陇蜜”、“董志塬”等苹果品牌均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14年,全市苹果面积7.87万hm2,产量55万t,产值24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720元。近年来,庆阳市苹果加工产品出口贸易活跃,甘肃通达果汁公司、庆阳宝源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生产的浓缩果汁、脱水苹果、膨化脆片等产品已进入欧美市场,产销两旺。

2.2.3天水市

天水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设的第一批苹果生产基地,所产“花牛”苹果与“美国蛇果”相媲美,是我国首个打开国门走向国际市场的苹果品牌,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被农业部列入全国优质苹果出口创汇基地。2008年“花牛”苹果获“中国知名特产”称号和北京奥运会“中华名果”称号。2014年全市苹果面积13.29万hm2,产量144.24万t,产值45.8亿元; 全市苹果收入5万~10万元的有2.9万户, 10万~20万元的有5300户, 20万元以上的有735户。

2.2.4陇南市

该市苹果主要分布在礼县和西和县。礼县与天水同属第一批苹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20个苹果生产大县之一,其中元帅系品种占50%、富士系品种占30%、澳洲青苹占20%; 西和县为甘肃18个苹果优势区域重点县之一,目前果园面积较小,但发展潜力较大。2014年全市苹果面积4.33万hm2,产量31.4万t,产值10.65亿元,主产区苹果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52%,人均苹果收入3550元。

3 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产地认证滞后制约出口基地建设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角度考虑,进口国要求先对苹果园进行出口认证登记,达到相应规范标准,才能正常出口。认证工作技术性强、指标繁多、程序复杂,在甘肃苹果产区已有成功范例,但认证地域范围和生产规模较小,与“将甘肃建成全国一流苹果出口基地”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3.2品牌结构不合理影响市场营销

目前,苹果主产区几乎每县都有自己的品牌,但因发展历史、果品质量、宣传力度、产业化水平等因素,品牌层次结构不合理,存在多乱杂现象,很难抱团形成重磅“拳头”品牌。而“静宁苹果”、“平凉金果”由于知名度高,在市场上往往遭遇被侵权的情况,品牌维权工作也任重道远。

3.3技术支撑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亟待加强

3.3.1良种苗木繁育体系不健全

国家严格规定苗木繁育应建立母本园、采穗圃和育苗圃,但在陇东苹果主产区缺乏这一重要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每年从陕西、山东等地购进苗木约2 000万~3000万株,这些苗木品种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定植3~4年直至挂果才能辨别真伪,严重影响苹果产业健康发展。而由当地果农自主繁育的少部分苗木,也因管理混乱,假苗、劣质苗屡见不鲜。

3.3.2栽培管理措施不到位

一是高光效树形研究及推广滞后。近20年来,以追求面积和产量为主要目标,使绝大多数果园定植密度较大,通风透光不良,营养枝多,结果枝少,产量较低。二是幼园管理水平较低。平凉、庆阳两市近年新建苹果园超过7万hm2,幼树期果园占总面积的1/3~1/2,部分县乡重视不够,管理措施跟不上。三是采后商品化处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天水“花牛”苹果与美国“蛇果”相似,其最大弱点是贮运性差,采后常温贮藏7~10d开始“发绵”,品质劣变。美国采用打蜡处理可保证在常温下30d、低温贮藏90d不“发绵”,甘肃急需研发“花牛”苹果专用果蜡和采后无创伤处理设备。四是精深加工亟待加强。甘肃高档苹果以出口为目标,中高档苹果以国内市场消费为主,即使优果率提高到70%以上,仍有大量普通果、等外果和残次果,如不能有效提高其附加值,将直接影响主产区农民经济收入和苹果产业整体效益。

3.3.3本土技术人才培养严重滞后

近年来,陇东地区苹果面积扩张很快,但职业果农培养严重滞后,缺乏本土技术人才贮备,科技人员数量与果园面积扩大极不相称,有些地方1名技术人员承担几千亩甚至上万亩苹果生产技术指导,技术服务不到位,果园管理水平低。同时,果农年龄老化问题日益突出,中青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年富力强、全面掌握苹果生产管理技术的职业果农严重不足,大量家庭苹果生产管理后继乏人。

4 苹果产业升级、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4.1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由于陇东黄土高原苹果生产条件及内在品质比陕西、河南、山西更好,目前产业布局合理、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各级政府需要因势利导,继续保持和加大苹果产业扶持力度,做好顶层规划设计,设立苹果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并在苹果出口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龙头企业培育壮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灾害性天气防控系统、苹果产业保险政策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扶持措施。

4.2加强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2.1加强品种更新换代,促进产业升级换档

当前首先应通过引进优良苹果品种,建立苗木良繁体系,对树龄较大、树势衰弱、品种老化、效益较低的果园逐步进行高接换种和品种更新; 开展以加工品种为主的苹果新品种引进试验,并作为授粉树,与主栽品种搭配栽植,解决陇东地区品种更新换代、加工专用品种短缺及果汁加工原料问题,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值。

4.2.2加强关键生产技术研究推广

一是针对陇东苹果产区优质果产量较低等突出问题,开展高光效树形研究,找出不同类型果园的适宜承载产量优化指标,提高优质果商品率,实现增产增收。二是根据土壤养分、水平情况和苹果需肥特点,开展果园科学配方施肥技术研究,提高肥效。三是新建果园及老果园改造应以引进推广品质优良、适宜密植及机械化操作的矮化品种为主。

4.2.3加强精深加工技术创新示范

一是开展苹果保鲜剂、专用果蜡研究开发,解决甘肃“三红”(红星、红冠、红元帅)苹果贮藏期、货架期“发绵”问题。二是利用太阳能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对鲜食品种的等外果,进行脱水加工产品系列化(如果珍果粉及苹果保健食品等)研究开发,实现苹果无废弃加工利用。三是开展苹果发酵酒产业化技术研究,探索苹果产区残次果及果渣综合加工增值新途径,为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3强化品牌和出口创汇基地建设

4.3.1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品牌建设

针对目前品牌多杂乱的实际,适当整合品牌,加大重点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以做大做强优势品牌和龙头企业为目标,建立果品产业链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含产地、农户信息及防伪标识等),健全果品物流体系(含技术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物流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等),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使品牌营销和龙头企业成为苹果产品转化为质量效益的两大重要法宝。

4.3.2以标准化为抓手,加强出口创汇基地建设

以出口苹果生产为目标,以产地环境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为载体,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企业标准化实施流程模式[7],提高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应用水平[8],进一步扩大标准化出口基地建设。根据欧盟苹果质量准入标准,结合甘肃生产实际,制定(修订)相关技术指标和管理标准,建立健全适合甘肃特点、符合出口要求的果园综合管理体系、病虫害防治体系、果品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强化技术培训,全面提升甘肃苹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4加强本土技术人才培养

随着苹果产业效益的逐步显现,可吸纳部分外出打工者返乡创业,并充分利用陇东学院、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技术学院等教育资源,加强“两后生”培养,逐步解决果农后继乏人的问题。同时,为鼓励职业果农学习培训,还可大力推行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认定制度,对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果农,通过适当的考核方式,进行农民技术员、农民技师、农艺师、高级农艺师的认定。

4.5加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防控

甘肃苹果主产区灾害性天气有晚霜冻、强降温、冰雹、干旱等,其中晚霜冻和冰雹对苹果生产威胁较大。据甘肃省34个气象台站监测,全省常年累计出现冰雹89次(日)、累计出现晚霜冻3289次,其中陇东大部分地区及陇南北部出现次数较多[9]。苹果开花期、幼果期遭遇霜冻,轻则造成落花落果,重者甚至绝收; 夏秋果实膨大期遭遇冰雹,轻者果面伤痕、商品性降低,重者造成直接落果、严重减产。2014年,因受不利气象灾害影响,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产量比2013年下降11.78%。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尽量减轻危害、降低损失。

4.6加强苹果产业保险机制研究与示范推广

农业生产承受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压力。农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产业,加强农业灾害规律和和减灾技术研究势在必行[10]。针对灾害性天气、病虫害等自然风险及果品贮运、市场营销等环节存在的市场风险,通过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商业性财产保险为辅的手段,采取产值指数、价格指数等保险方式,并建立苹果生产和市场信息专家咨询系统,指导农民实施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使参保农户取得“保护伞”,确保果农“受灾不亏本、增产能增收”。

[1]班明辉, 陈秉谱,王发林,等.甘肃苹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农业科技管理, 2011,(2): 70~73

[2]何乃波, 张吉国.中国苹果国家竞争力实证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7,28(3): 17~20

[3]赵俊晔, 武婕.2014年中国水果市场分析及2015年展望.农业展望, 2015,(1): 22~25

[4]甘肃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甘肃农业产业化发展报告.兰州:甘肃农业杂志社, 2014

[5]魏胜文, 穆纪光,安文化.反贫困之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421~430

[6]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7]乔德华. 种子企业实施标准化的途径.中国标准化, 2006,(10): 15~17

[8]李红霞, 刘润萍.甘肃省果业发展刍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33(4): 84~87

[9]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 甘肃发展年鉴201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

[10]郑大伟, 李茂松,霍治国.农业灾害与减灾对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3

THE APPLE INDUSTRY DEVELOPMENT ADVANTAGES IN GANSU AND QUALITY EFFICIENCY COUNTERMEASURES*

Qiao Dehua1,Wei Shengwen2※,Wang Hengwei1,Liang Zhihong1,Bai Helan1

(1.Institute of Agricultral and Economic Information,Gansu Academy Agricultral Sicences,Lanzhou 730070,China;2.Gansu of Academy Agricultral Sicences,Lanzhou 730070,China)

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 using the comparison analytic method, this paper studied the advantages,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pple industry in Gansu province. It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apple industry development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natural resources endowment, a comparative economic benefit, industry support policy, the actual effec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then it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from the nursery stock breeding,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he certification of origin and post-processing, deep processing, brand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upport and other aspects. Finally, it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rom policy support, base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gricultural insurance, etc. The specific measures were to intensify policy support, to promote apple industrial upgrading, speed up the upgrading varieties,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key culti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strengthen the intensiv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motion, strengthen brand construction and the export base construction, enhance the indigenous technology talents training,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evere weather warning, promote insurance mechanism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apple; Gansu province; advantage industry area; quality and efficiency; poverty alleviation; countermeasures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825

2015-06-23

乔德华(1964—),男,甘肃灵台人,副研究员、所长。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和农业产业化。※通讯作者:魏胜文(1963—),男,甘肃民勤人,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党委书记。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Email: 13893620312@126.com

F327

A

1005-9121[2016]08-0168-07

*资助项目:甘肃省软科学专项“甘肃科技扶贫关键问题研究”(2015GS06958); 甘肃省“十三五”扶贫攻坚规划编制重大课题研究“最新科研成果和甘肃特色产业在扶贫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甘肃苹果
行走甘肃
甘肃卷
我叫甘肃,花开时节待君来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大美甘肃
第一个大苹果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