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对粮食主产区影响效应分析
——以黑龙江省为例*

2016-10-12刘腾谣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8期
关键词:主销主产区单产

吴 玲,刘腾谣

(1.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2.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对粮食主产区影响效应分析
——以黑龙江省为例*

吴玲1※,刘腾谣2

(1.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2.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受各种因素影响,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特征明显,主要呈现出区域结构分化明显,粮食生产逐渐向粮食主产区聚集; 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形成,生产重心与中心向北转移; 粮食生产的区域优势形成,粮食生产集聚在优势的粮食产区等特征。文章采取案例分析方法,以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以点带面,剖析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基于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的逻辑框架,选择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粮食产量、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农民增收结构变迁、人均收入比较、生产总值与人均生产总值、人均经营耕地程度、财政投入及生产条件改进等。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效应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形成了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社会效益显著提升,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规模化经营程度提高等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产销区农民收入差距大,农民增收不明显,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单一、经济发展滞后等消极影响。该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着力打造粮食区域化生产; 完善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改善粮食主产区生产条件; 形成农业发展为主、其他产业并行的发展模式等。该文提出,粮食生产区域变迁对粮食主产区效应影响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拓展与提升:一是扩大准则层指标设定,精准、细化指标层指标选择,对粮食主产区效应影响进行整体分析和综合评判; 二是拓展研究视角,从个案分析推广到整个区域分析,总结普适性与特殊性规律,有的放矢的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粮食主产区效应分析黑龙江

0 引言

目前,关于我国粮食主产区区域变化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区域变化的特点及成因,研究的相关文献颇多。关于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研究表明,现阶段粮食生产区域呈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发展趋势,粮食生产重心逐渐向北移动[1]。我国最大的余粮区域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逐渐成为缺粮区域,粮食调动主要是从北向南[2]。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正向东北区转移,东北区、华北区成为全国农业总产值的主要来源,而东南沿海、西北区和西南区的农业总产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可见,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特征显著,主要表现为粮食生产的区域结构分化明显,粮食生产逐渐向粮食主产区聚集,粮食主产区的贡献较大[4]; 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形成,生产重心向北转移,我国粮食生产的中心与重心正在向晋冀鲁豫区、东北区、长江中游区转移[5];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集聚在优势的粮食产区。总体看,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区域呈现出由分散到集中、由劣势地区转向优势地区并逐步转向区域化生产的格局,晋冀鲁豫区、长江中游区和东北区成为我国最具潜力的粮食生产区[6]。关于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粮食生产区域变化主要与耕地资源、粮食单产水平和非农收入相关[7],耕地面积和粮食单产是影响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的主要因素[8],其中影响粮食单产的因素包括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施肥量等[9]。粮食生产区域的变化也与农业投入、农产品价格、自然灾害、农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相关,其中自然灾害和农民收入水平影响相对较弱[10]。实践表明,粮食生产区域的变化对粮食主产区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对于影响效应分析,研究成果寥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表明,只有深入把握粮食主产区区域变化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发挥粮食主产区区域变化的优势,推动与拓展积极影响,规避与弱化消极影响,从而促进粮食主产区持续健康发展,有力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聚焦与探究粮食主产区区域变化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研究方法与评价指标选择

1.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由于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的显著特点是逐渐北移,东北地区已经成为生产粮食的主要区域,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给东北地区带来的影响更加显著,而黑龙江省作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东北地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试以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为研究样本,采用个案分析,以点带面,剖析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归纳具有启迪性和洞察力的普适性结论以观照现实。选择黑龙江省为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黑龙江省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耕地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商品量占全国的1/6,调出量占全国的1/3,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也更能突显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带来的显著影响。

综合考虑国家农业政策调整、粮食安全新战略及数据可得性等因素,该文主要以2003~2012年作为研究期间(由于2013~2014年统计年鉴部分数据缺失,有些指标数据截止到2012年),试图描述粮食生产区域的动态变迁对粮食主产区的显著影响。数据主要来自于相关年份《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等提供的基础数据。

1.2影响效应评价指标选择

根据系统性与主导性相结合、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普适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科学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深入把握粮食主产区区域变化对粮食主产区带来的效应影响为目标,基于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的逻辑框架,评价指标层面的选择主要包括粮食产量(粮食产量的比重)、播种面积(播种面积的比重)、粮食单产(粮食单产增量和粮食单产增幅的比较)、农民增收情况与收入结构变迁、人均收入比较、生产总值与人均生产总值、人均经营耕地程度、财政投入及生产条件改进等指标。

2 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对粮食主产区的积极影响

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给粮食主产区带来了有益的影响,作为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赢得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其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该文以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为例,从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增加、社会效益提升、经济效益提高、粮食生产条件改善和规模化经营程度提高等方面的变化,分析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给黑龙江省带来的积极影响。

2.1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普遍增加

粮食生产区域的演变导致了粮食生产区域的集聚并向北转移,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粮食单产不断提高,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有效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2.1.1粮食产量提高

2003~2014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呈增长趋势,由2003年的2512.3万t增加到2014年的6242.2万t,并从2011年起粮食总产量超越了河南省,近几年粮食总产量排名始终全国第一。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对东北区粮食生产的贡献率逐年增大, 2009年以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占东北区粮食产量的比重一直高达50%左右(2012年除外), 2014年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达到了10.3%(表1)。2003~2013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占主产区粮食产量的比重增加了4.9%,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增加了4.2%。数据可知,粮食生产区域的北移激发了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潜力,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地位不断提高(图1)。

表1 2003~2014年东北区各省份粮食产量及比重比较

年份东北区各省份粮食产量(万t)黑龙江省占东北区粮食产量的比重(%)黑龙江省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20032512.31498.32259.641.05.820043001.01720.02510.041.56.420053092.01745.82581.241.76.420063346.41725.02720.042.96.720073462.91835.02453.844.76.920084225.01860.32840.047.38.020094353.01591.02460.051.88.220105012.81765.42842.552.19.220115570.62035.53171.051.79.820125761.52670.53343.048.99.820136004.12195.63551.051.110.020146242.21753.93532.854.110.3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4~2015)

图1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比重

图2 2003~2012年黑龙江省与河南省粮食单产对比

2.1.2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

从近10年的变化趋势来看,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持续递增,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从2007年开始,黑龙江省的粮食播种面积超越河南省居全国第一。目前,黑龙江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占东北区比重的54%以上, 2009年甚至超过了60%,支撑着东北区粮食生产的半壁江山(表2),也进一步印证了粮食生产区域向北部优势地区集中的发展趋势。

2.1.3粮食单产水平提升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粮食生产集聚化有效地提升了粮食单产水平[11]。2003~2012年间,黑龙江省粮食单产的低谷是2007年,为每公顷4567kg,而在2011年和2012年超过了河南省(图2)说明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对黑龙江省粮食单产提高具有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黑龙江省粮食单产的增幅大于河南省,最大增幅高达19.42%,最大增量为每公顷增加了886.85kg,而河南省最大增幅为16.39%,最大增量为每公顷增加了701.44kg(表3)。可以看出,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对黑龙江省影响较大,不但达到了粮食单产增加的效果,还使黑龙江省超越了河南省,成为了粮食生产第一大省[12]。

2.2粮食主产区的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粮食生产区域呈现向北集中的趋势,凸显了粮食主产区的优势:成为我国最大的粮食调出区,养活更多人口,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大,赢得国家重视,提升了粮食主产区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有益于聚焦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关注,精准制定相应政策。2013年中央财政对我国农民实行的“农业四补贴”达到了1700.55亿元,足见中央政府对粮食主产区的重视程度。目前,国家对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补贴力度逐年加大,粮食补贴投入在2004年仅为18.52亿元, 2011年高达92.86亿元, 2012年突破了百亿元,达到了125亿元(表4)。

表22003~2014年东北区各省份粮食播种面积

年份东北区各省份粮食播种面积(万hm2)黑龙江省占东北区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2003811.47274.33401.3854.62004845.80290.67431.2154.02005865.08305.20429.4554.12006902.37315.64432.5554.720071082.05312.72433.4759.220081098.89303.59439.1259.720091139.10312.41442.7760.120101145.47317.93449.2259.920111150.29316.98454.5159.920121151.95321.73461.0359.520131156.44322.64478.9959.120141169.64323.51500.0758.7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5)

表3黑龙江省与河南省粮食单产增量和粮食单产增幅的比较

年份黑龙江省河南省粮食单产的增量(kg/hm2)粮食单产的增幅(%)粮食单产的增量(kg/hm2)粮食单产的增幅(%)2004612.5613.22701.4416.392005137.572.62304.26.112006-7.45-0.14418.587.922007-809.18-15.0595.591.682008886.8519.4265.551.132009-149.11-2.73-26.93-0.462010438.498.27-0.62-0.012011432.517.5324.80.422012-127.13-2.0672.371.23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3)(2013~2014年统计年鉴本数据缺失)

表4 2010~2014年黑龙江省粮食补贴投入

年份粮食补贴投入额(亿元)201092.90201192.862012125.002013124.602014125.06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粮食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13]

表5 2003~2012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构成

年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工资性收入(元)农业收入(元)财产性收入(元)20032508.9394.21628.2139.120043005.2413.12035.1137.020053221.3464.32043.6230.620063552.4654.92224.0145.720074132.3773.92449.0196.120084855.6916.82674.1243.620095206.81019.62895.6241.020106210.71241.63545.2344.120117590.71496.54150.3545.220128603.81816.84880.5580.3 数据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2004~2013)(2013~2014年统计年鉴本数据缺失)

2.3粮食主产区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粮食生产区域演变给粮食主产区经济效益带来了显著影响,随着农业转移人口的增加与土地流转的加快,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机械化操作,粮食产量的增加、品质的提升,农民增收实现了结构性变迁:务农的农民农业收入增加、打工农民工资性收入攀升、土地流转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2003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农业收入仅为1628.20元, 2012年达到了4880.54元, 10年间涨幅199.75%,粮食产区的转移给黑龙江省农民带来了更为具体的经济实惠,使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倍增,收入结构性变迁显著(表5)。

2.4粮食主产区的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粮食生产区域的变化推动着粮食主产区的生产条件改善,国家的生产投入大幅度增加。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的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用量、用电量、用水量等呈现上升趋势。黑龙江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从2003年的1807.7万kW增长到2012年的4549.3万kW; 化肥用量从2003年的125.7万t增长到2012年的240.3万t; 农村用电量从2003年的30.7亿kW·h增长到2012年的64.3亿kW·h; 农机柴油量从2003年的85.4万t增长到2012年的139.2万t; 农药使用量从2003年的3.7万t增长到2012年的8.1万t; 有效灌溉面积从2003年的211.2万hm2增长到2012年的488.9万hm2; 水库数量从2003年的622座增长到2012年的1140座(表6)。

表6 2003~2014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条件的情况

年份农业机械总动力(万kW)化肥施用量(万t)农村用电量(亿kW·h)农用柴油使用量(万t)农药使用量(万t)有效灌溉面积(万hm2)水库(座)20031807.7125.730.785.43.7211.262220041952.2143.833.592.64.7228.262320052234.0150.936.399.74.8239.462820062570.6162.238.0105.25.8264.867920072785.3175.241.0104.66.0295.066020083018.4180.744.3110.26.2312.369420093401.3198.948.4118.66.7340.673720103736.3214.952.7127.97.4387.591320114097.8228.458.2133.67.8434.292220124552.9240.364.3139.28.1488.9114020134849.3245.067.0140.38.4534.2113320145155.5251.9---530.51139 数据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2004~2015)

2.5粮食主产区的规模化经营程度提高

粮食生产区域的聚集便于国家惠农富农政策精准指向粮食主产区,使得种粮成本降低,粮农利益得到保证,提高了主产区政府及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03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为811.47万hm2, 2014年为1169.64万hm2(表2);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经营耕地也从2003年的0.63hm2提高到2012年的0.90hm2(表7),涨幅达到43.80%。

表7 2003~2012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经营耕地情况

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耕地面积(hm2)0.630.650.690.690.750.740.780.780.860.90 数据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2004~2013)(2013~2014年统计年鉴本数据缺失)

3 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对粮食主产区的消极影响

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带来了粮食主产区增加了粮食产量、提升了主产区地位、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了生产条件和推进了规模化经营等有利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影响。

3.1产销区农民收入差距大,农民增收不明显

粮食生产区域变化使粮食主产区变成了生产粮食的重点区域,其主要任务是种植粮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由于粮食作物的比较收益偏低,种粮农民收益低于务工收益,低于该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也远远低于粮食主销区农民收入。数据显示,黑龙江省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虽然逐年提升,从2003年的2508.94元增加到2012年的8603.85元,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远远低于本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低于东南沿海主销区五省平均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表8),致使粮食主产区青壮劳动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老人、妇女成为种粮主力。没有粮农的利益,就没有国家的粮食安全,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使得粮食主产区面临着种什么、怎么种、谁来种的困境,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面临着潜在的危机。

表8 2003~2012年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主销区5省人均收入比较

年份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东南沿海主销区5省平均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20032508.946678.903808.3920043005.187470.714148.1620053221.278272.514618.4120063552.439182.315065.2520074132.2910245.285693.3220084855.5911581.286434.3620095206.7612565.986975.0420106210.7213856.517855.8920117590.6815696.189217.9620128603.8517759.7510353.65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3)(2013~2014年统计年鉴本数据缺失)注:其中东南沿海主销区5省包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

3.2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单一

粮食生产区域的演变使粮食主产区聚集后被定位为产粮大省、主要产粮区域,这就意味着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等都用于发展粮食生产,政策倾斜重点指向粮食发展,导致二产、三产的资源匮乏,发展动力与潜力不足,发展方式单一,难以快速推动主产区经济发展。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财政一直薄弱,随着对种粮支持力度和补贴连年攀升,有限的财力难以支撑二、三产业持续发展,导致黑龙江省产业链单一,农业内部发展主要以粮食作物生产为主,经济作物的生产条件有限,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

3.3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滞后

相比于粮食主销区,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明显滞后。2003年黑龙江省的生产总值为4430亿元,远远低于东南沿海主销区广东省的生产总值13625.85亿元。2012年黑龙江省的生产总值为13691.58亿元,但距离东南沿海主销区浙江省的34665.33亿元、广东省的57067.92亿元的生产总值还有巨大差距(表9)。

表9 2003~2012年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主销区各地区生产总值比较

地区不同年份黑龙江省、东南沿海主销区生产总值(亿元)2003200620092012黑龙江省4.430.006201.458587.0013691.58上海市6250.8110366.3715046.4520181.72浙江省9395.0015742.5122990.3534665.33东南沿海主销区福建省5232.177584.3612236.5319701.78广东省13625.8726159.5239482.5657067.92海南省670.931031.851654.212855.54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2007、2010、2013)

在人均生产总值方面,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主销区相比也处于弱势。近年来,黑龙江省的人均生产总值仅比海南省高,但随着两个省份人均生产总值的不断攀升,两省的差距逐渐缩小,已经从2008年的4049元降为2012年的3334元,而黑龙江省的人均生产总值与东南沿海其他主销区相比差距却进一步拉大(表10)。可见,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远远低于东南沿海主销区,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减少了黑龙江省发展经济的机会,使其处于低速增长状态[8]。

表10 2008~2012年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区主销区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比较 万元

4 讨论与思考

通过对粮食主产区的区域变化特点和影响效果分析可以看出,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后备区和最具粮食生产潜力的地区,要想充分发挥其优势,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等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扩大积极影响,破解消极影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其政策意涵体现为:一是政府提升粮食主产区的集中度和综合产粮能力[14],着力打造规模化、专业化和区域化的粮食生产基地[15]; 二是完善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根据产粮大省粮食产量多寡和对全国粮食生产贡献的大小,给予相应的政策奖励,健全粮食主销区给予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政策; 三是改善粮食主产区的生产条件,保障耕地面积,适度使用农机、化肥、农药等[16],加大对农业水利、电力和道路等基础设施投入[17]; 四是形成粮食主产区以农业发展为主、其他产业并行的产业链,推动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该文囿于学术见解与水平、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主题与视角及论文篇幅等局限,粮食生产区域变迁对粮食主产区效应影响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拓展与提升:一是扩大准则层指标设定,依据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层面建构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指标层指标选择进一步精准、客观、细化,对粮食主产区效应影响进行整体分析和综合评判; 二是拓展研究视角,从个案分析(黑龙江粮食主产区)推广到整个区域(东北区域粮食主产区或其它区域),总结与归纳整个区域与省份(黑、吉、辽等)在此期间呈现的普适性与特殊性规律,探究背后迥异的主导因素,拓展积极影响,规避消极影响,有的放矢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1]佚名.北粮南运中粮西运中国粮食生产“重心”正在发生变化. 农家之友, 2007,(11): 11

[2]殷培红, 方修琦,田青,等.21世纪初中国主要余粮区的空间格局特征.地理学报, 2006, 61(2): 190~198

[3]郭玮. 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调研世界, 2000,(1): 32~37

[4]郑有贵, 邝婵娟,焦红坡.南粮北调向北粮南运演变成因的探讨——兼南北方两个区域粮食生产发展优势和消费比较.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9,(1): 97~104

[5]黄爱军.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趋势探讨.农业经济问题, 1995, 16(2): 20~23

[6]马晓河, 蓝海涛.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31

[7]罗万纯, 陈永福.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农业技术经济, 2005,(6): 58~64

[8]刘时东, 陈印军,方琳娜.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1): 44~49

[9]何秀丽, 张平宇,刘文新.东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27(5): 360~363

[10]程叶青, 张平宇.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响应.地理科学, 2005,(25): 513~520

[11]贾伟, 杨艳涛,钟钰,等.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分析.中国国情国力, 2014,(7): 25~27

[12]陈祺琪, 李君,梁保松.河南省粮食单产影响因素分析及变化趋势预测.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46(2): 219~222, 236

[13]贾杰杰, 胡胜德.黑龙江省粮食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农机化研究, 2014,(11): 5~9

[14]李明辉, 周玉玺,周林,等.中国小麦生产区域优势度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5): 7~15

[15]韩学平, 刘兆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法制保障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 206

[16]栗云端. 我国农业生产中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2): 75~81

[17]刘彦随, 翟荣新.中国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动态及其优化策略探析.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28): 1~5

EFFECT OF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AREA CHANGE ONMAJORGRAIN PRODUCTING AREAS*——TAKE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u Ling1※,Liu Tengyao2

(1.Marxism College of Northeast Agricutural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2.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of Northeast Agricutural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

Due to a variety of factors, the changes of China′s grain producing area are obvious, which mainly present that regional structure differentiation is distinct, grain productiongradually assembles to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the regional structure of grain production moves to the north, and the advantage of grain production area has been formed. Tak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 important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 of Chin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valuated the impact of the change of grain producing area on the main grain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indicators, such as grain output, sown area, per unit area yield of grain, the changing of peasant increment construction, per capita income comparison, the total output value, per capita total output value, the level of per capita management cultivated land, fiscal revenu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condition, and so 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ffects of the main grain production area changing on the main grain production were dual: on the one hand, the grain yield in the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 had a substantial increase with a notable social benefit and economic effect; On the other hand,the peasants′ income gap became bigger and bigger, the growing way of the peasants′ income was unitary,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was slow. Therefore, it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making great efforts on the grain regional production, perfecting the benefit compensate mechanism in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 improving production conditions, forming the development modes combining agriculture with other industries. Finally, it proposed that it should further focus the effect of the grain production area change on main grain production area by enlarging index setting, comprehensively assessing the impacts, summarizing the regulation of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so as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actical tactics and suggestions to support national grain security.

grain production; area change;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 effect analysis; Heilongjiang province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817

2015-12-27

吴玲(197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农村区域与发展。Email: 88wuling@163.com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城乡统筹视阈下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创新研究”(12YJAZH1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北地区促进农地流转与农民增收机制及政策研究”(71341049);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合作项目“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及其机制创新”(2014GXS2D016)

F302.2; F32

A

1005-9121[2016]08-0116-08

猜你喜欢

主销主产区单产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主销参数在后轮驱动汽车上的匹配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转向主销定位参数和接地点偏距的解析研究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某前轴转向节主销早期断裂原因分析
数字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