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5年到2015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研究综述

2016-10-12杨玉莹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010070

名作欣赏 2016年9期
关键词:王蒙青年人组织部

⊙杨玉莹[内蒙古大学, 呼和浩特 010070]

2005年到2015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研究综述

⊙杨玉莹[内蒙古大学, 呼和浩特010070]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这一常读常新的作品,在岁月的洗礼中不断延续且丰富着当代性和现实意义,据其独特性、典型性衍生的研究成果不在少数,相关研究从未止步反愈发丰富和深入,分类整理现有资料,归纳各界学者的研究倾向和欠缺之处,以辅助后续研究。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年轻人青年人

一、研究意义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自发表,已经受近六十年的解读,文本本身及相关讨论都传递出诸多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讯息。梳理近十年对这一“跨越半个世纪的作品”的研究成果,可从多个侧面感受中国文学、文化思潮的渐变,在分类和对比研究等方法的指导下借鉴研究思路,创新研究角度、丰富研究成果。

二、近十年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一)近十年研究材料

截取2005年至2015年时段,检索《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可得到千余条结果,虽非均以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反映出各类学者对该作的持续关注。其中,有四十余篇以其为研究核心的论著,按照研究偏重和论证角度大致可分为八类。

(二)研究领域区分

1957年《人民日报》登载秦兆阳先生的二十九处修改,《〈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两种版本的比较研究》和《秦兆阳与〈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对一桩历史公案的再认识》,据此归纳出两稿的主要差异及其引发激烈讨论的原因:

(1)改写周润祥形象:其颠覆使原与冷漠、官僚的刘世吾、韩常新、李宗秦对立的周亦属反派,因思想导向与政治要求相悖,引发毛泽东的震怒。

(2)改写林赵爱情:小资情调是其被批判的又一矛头,改稿强化女性特质和感情细节描写,明朗化二人感情,抒情性和艺术性的增加使其遭受猛烈抨击。

《穿越时空之旅——〈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传播与接受》一文创造性地“从文学传播与接受角度出发,将关注的视点转移到文本和读者上,从作品历时性传播、读者历时性接受切入”,树立该作的文学接受史。“梳理半个世纪的接受进程中焦点问题,找寻不同时期接受偏重”;“从历史文化语境、读者群体和期待视野的变迁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时期的接受语境如何影响了《组织部》的接受”。

在传播和接受的背景、特点与效果层面,分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新论》和王蒙的《大起大落:〈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之后》两作,对不同时期受众的接受程度、维度的解读,体现历史背景对文本传播的纵向影响,属新颖之处。在忠于时代面貌和历史环境方面,《应尊重文学史的基本史实——关于〈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与〈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与《后革命时代的焦虑——历史语境中的〈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及其论争》,两作强调文学要尊重史实,作品应补充、还原时代片段。《〈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的编辑学案分析》指出后期加工对文本深化主题与推动传播方面的作用。

《秦兆阳与〈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对一桩历史公案的再认识》《迷案辨踪——〈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前前后后》以重读方法,对其标题的转化及改稿效果进行了细密分析。

《〈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新解》将其解读为心态小说,小说关注林震的感受和社会体验,但对其戏剧性遭遇与刘世吾被异化的悲剧方面存在忽视。

《杂质与灰色:生活的本相——王蒙〈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再解读》及《重说〈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均从理想、现实难以对接角度解读,突出当时社会体制与政治环境下各群体的应对和惶惑。

《林震新读——林震人物形象及现实意义分析》结合现实意义阐释人物形象和对当下青年精神领域的启示。

《从“毒草”到“鲜花”——〈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研究综述》对该作品各类评论进行划分:反官僚主义的问题小说、青春体的成长小说、刘世吾与林震的关系及其他三方面。《〈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研究50年述评》总结了五十年间该作研究的演变:政治性解读、思想文化解读及“多维理论透视”。

《异化/反异化的生存图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叙事主题新解》从心理叙事角度详解,“揭示权力意识和权力话语对主体的异化及自我的反异化,指出其多重叙事指向和潜在意义”。更多关注个人自我、非我的转化,归纳出多重叙事指向:呼唤健全的社会权力机制;吁求确立认知主体的全面解放;对鲁迅话语传统的继承。鉴于该类材料较少,该研究角度的突破补充和启示了相关研究。

该方面成果丰富,有《〈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艺术特色》《浅析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论〈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的隐形叙事》《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精神现象学阐释》《权力的表达、运作与想象——〈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及其他“逆流小说”》《广义修辞学阐释:〈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批评话语分析》《“百花时代”的讽刺艺术——以〈改选〉〈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为例简述结构特征》等十余篇材料,具体分类如下:

(1)结构特点:以年轻人新组织的看法和遭遇反映官僚主义,人物塑造兼顾思想、性格上的意义;小说以党支部事务的处理为单支线索。

(2)细节、心理描写与讽刺艺术:综合细节和心理描写手法,使主要人物形象鲜明而丰富,讽刺地展现人物矛盾性和复杂性。

(3)“双百”与“解冻”:该篇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表现人民内部矛盾,而“百花文学”思潮深受“双百方针”和苏联“解冻文学”影响。中苏政治联盟使当时文艺政策的制定有明显的“倾苏性”,写作模式上的吸收使得短暂的“百花”思潮展现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学生态的新变”。

林震作为初到组织部的年轻人,代表了众多无所适从的青年知识分子,青年作为人物形象和社会身份的典型,对官僚主义的疑惑,对战友的理解及朦胧的爱情意识,都体现着成长的尴尬。

《年轻人的真诚热情与世事洞明——重读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身份焦虑与认同——评〈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革命偏航与小林的前世今生——从〈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到〈单位〉》《困惑中的青春成长——对〈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的一种解读》《五十年代年轻人感情生活的侧面反映——对〈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一种解读》,五篇论作对青年人的身份焦虑与情感困惑做了不同层面的分析,论证了关注青年群体对保持作品时代性的重要性以及篇中“年轻人”“组织部”的普遍意义。

塑造出复杂而矛盾的人物形象——刘世吾是该篇成功的重要标志。《冷淡与热烈——试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刘世吾等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人物分析与思考》《被简单判读的官僚主义者——小议刘世吾的多重性》《“官僚主义者”与社会主义——重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刘世吾》,四文均以刘世吾为核心,剖析其精明、贪婪、冷漠、市侩,他的革命热情、官僚主义、领导艺术、可敬可憎等层次。

多元的人物更具时代张力、典型性和现实意义,若以其他人物的单一性反证其综合性,或可成为较新颖的切入点。

(1)《组织部》与《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

《“娜斯嘉”到“林震”——1950年代初的青年文学阅读与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一文从作品时代记号出发,整理20世纪50年代中央发行的《中国青年》等引导文学阅读活动的刊物,试验性架构历史语境,从阅读角度上思考中央推荐该类读物的理据和王蒙对苏联作品中人物塑造程式的吸收,展现了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原则的变化。

(2)《组织部》与《单位》

《革命偏航与小林的前世今生——从〈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到〈单位〉》与《面对理想:〈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与〈单位〉的互文性》两文分析:《组织部》和《单位》同以青年人为表现核心,内容上以青年知识分子对理想的思考为契合。文本特征上,《组织部》强化展现精神状态,《单位》突现生活状态,阅读两作可看到不同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面对理想的表现。

“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刘震具有很强的平民意识,《单位》传达出很多生活气息,谐谑和残酷之处在于普通人生活中隐性的权力和政治。青年个体在倾轧下的无力区别于《组织部》中的官僚主义。

(3)《组织部》与《在医院中》

《“狂人”断想曲——〈在医院中〉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思想探微》与《一曲知识分子的悲歌——读〈在医院中〉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有感》,从思想主题、故事情节架构及人物塑造模式方面,将《医院》与之对照,论证了两作各自的名篇地位,也为其遭受过的批判辩白。

突破时代局限比照相关作品,可突显文本各自特点,也在不同时代背景的讨论下串联起当代文学发展演变的锁链,目前缺乏对比三部作品的论作,有待补充。

三、总结

十年间,《组织部》的研究活跃于各层次,研究成果的分类难以避免主观局限,但如上梳理大致呈现出近年研究程度和热度,为各类学者把握研究方向,突破现有局限方面提供参考。

[1]何琴芳.穿越时空之旅——《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传播与接受[J].华东师范大学,2014(4).

[2]李频.《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编辑学案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3]王蒙.大起大落:《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发表之后[J].百年潮,2006(7).

[4]陈霞.《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艺术特色[J].芒种,2013(18).

[5]曹书文.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隐形叙事[J].文艺争鸣,2012(1).

作者:杨玉莹,内蒙古大学在读本科生。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王蒙青年人组织部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感动王蒙的一句话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倚老卖老不可取
2015年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入选作品名单
湖北党员生活杂志社关于表彰2014年度优秀通讯员的决定
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入选作品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