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2016-10-11朱冬丽李郭稳
朱冬丽 李郭稳
【摘要】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都存续在人类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都是追求人的自由发展的学问,二者并不对立,而体现出人类文明多样化、多元化。二者有相通之处,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性。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结合我国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需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能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我们要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些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文化能够代表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动向,并且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的是德国人塔尔海玛,他在《现代世界观》(原名《辩证唯物论入门》)一书中用两章阐述分析了中国古代孔子、老子、墨子等人的哲学思想。在论述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对于二者关系问题的回答,大多数学者赞同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说,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实际,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相通性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批判地吸收马克思主义的部分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形成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特色文化。“‘批判在德国哲学的语境中,特别是康德和黑格尔的著作中,从来都有否定和肯定、抛弃和保留、排斥和吸收等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有一套系统的批判理论和批判方法,在文化方面表现为对小农思想、等级思想、宗教思想的批判。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天然的自我批判精神,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各流派相互评判、争辩,甚至在它们的内部也存在不同理论分支。这种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共通之处,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基础。从社会理想、世界观、辩证法三个方面分别选一个思想来进行阐述。
第一,在社会理想层面:共产主义理想和“大同社会”。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追求一种和而不同、自由、平等的社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状态,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人人劳动、人人平等、生活产品按需分配,这和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财产公有、没有剥削和压迫是一致的。这里的一致性不能理解为完全相等,因为“大同社会”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属于空想社会形态,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也从来没有实现过。而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具有科学性,它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正指引着广大人民群众为之奋斗,正在转化为现实。
第二,在世界观层面: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和“天下一气”。马克思主义认为,多样化的世界是有统一的本原的,这就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为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理论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唯物主义思想可谓是源远流长,主要的理论命题则是“天下一气”,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世界所有的一切都统一于物质性的“气”。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知北游》以及《管子·内业》这些经典著作中都从不同的视角论证了“气”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万物统一的基础就是“气”。“气”也算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非常接近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物质”概念。因此,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都注重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相通的。
第三,在辩证法层面:对立统一规律和“阴阳学说”。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这也就是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认为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在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老子、韩非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等都提出过矛盾的观点,指出矛盾是普遍的、是对立统一的。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代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事万物都可以在阴阳二气中实现统一。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是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对立统一规律和“阴阳学说”不是完全一致的,但二者之间有很大的相通性,对社会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融合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聚集,而是在价值观方面的有机融合,是两种价值体系在共同理想等方面的立体融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在唯物论、辩证法、社会理想等方面都有共通之处,所以才能够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成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
黑格尔曾指出:“真理只有在同一与差异的统一中,才是完全的。所以真理唯在于这种统一。”这就是告诉我们: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时,既要看到它们的相同点、相融相通之处,也要看到它们的不同点、相差相别之处。我们要弄清楚这种异同不是完全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能机械的、孤立的、静止的去理解这里的同和异,不能把同当做是绝对的一致,也不能把异看成是绝对的对立,而要善于在异中找同、同中找异,我们要在异和同的统一中去把握真理。在前面叙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相通性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虽然在社会理想、世界观、辩证法等方面有相通性,但是在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差异性。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它有哪些地方不同于中华传统文化或者说优于传统文化呢?
第一,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不同。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西欧,当时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国家已经率先完成了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空前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了很深厚的基础,伴随着“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认识最全面、批判最深刻、对资本主义之后的社会形态论述最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思想的产生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背景十分复杂,社会生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社会变革为儒家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机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也为儒家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简单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而中华传统文化建立在封建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当西方列强不远万里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去认识和了解资本主义,而马克思主义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