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灯艺术的农耕文化特征
2016-10-11张成香
张成香
花鼓灯艺术的农耕文化特征
张成香
花鼓灯艺术是非常典型的农耕型广场艺术。它产生于劳动人民生活当中,融歌舞戏于一体,在花鼓灯表演艺术中欢腾的舞蹈、抒情的灯歌、热烈的锣鼓呈现了汉民族歌舞艺术的风格特征,体现了沿淮两岸农耕社会鲜明的文化特征。
花鼓灯;农耕;文化特征
花鼓灯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歌舞表演艺术,集歌、舞、戏为一体。以锣鼓为主要伴奏乐器,运用折扇、手巾和岔伞等道具,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表演和欢快的民歌小调来抒发劳动人民在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在花鼓灯的表演艺术中,不仅拥有潇洒奔放的舞蹈,还有欢快热烈的锣鼓,抒情优美的灯歌,引人入胜的后场小戏。每逢喜庆佳节之时,花鼓灯艺人会自发组织地组织起来,在田间地头、广场上敲起锣鼓进行舞蹈和歌唱。
(1970年花鼓灯表演)
一、花鼓灯的艺术特征
花鼓灯艺术产生于劳动之中,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在历史的衍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渗透着各地的生活风俗、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具有深厚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
(一)歌、舞、戏相融
花鼓灯带给大家视觉享受的是奔腾热烈的舞蹈,民间老百姓流传一句话“锣鼓一响,脚板发痒”。花鼓灯舞蹈的确是表演中的一个亮点,南北交融,风格独特,以优美的舞姿表现了花鼓灯艺术的精神内涵。不过在花鼓灯艺术中,舞蹈不是核心,花鼓灯音乐是花鼓灯的灵魂。花鼓灯音乐由花鼓灯灯歌和花鼓灯锣鼓组成,在表演中,锣鼓艺术渲染气氛,烘托场面,配合戏剧性效果,俗话说:“一台锣鼓半台戏”,在过去器乐伴奏种类极少的情况下,锣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花鼓灯的灯歌以朴实的语言,抒情的旋律,直观地反映了农村百姓的真实生活。古老的花鼓灯艺术就是将歌舞戏融合在一起,相互交融。一场完整的花鼓灯表演,一般具有固定的程序性,在表演中灯歌、舞蹈、戏剧搭配演出,艺术个性鲜明,风格独特,演绎了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戏剧包涵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1]花鼓灯艺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已经越来越靠近戏剧表演艺术,包含舞蹈动作与道具,比如“武伞”“文伞”的表演,道具岔伞的使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具有了戏剧的雏形。在花鼓灯的后场小戏部分,曲牌、唱、舞、曲折情节为一体,且有固定的演出剧目,如《四老爷观灯》,《小货郎》等。
(二)具有固定的表演程序
在长期的花鼓灯表演过程中,演艺人员自然地形成了固有的表演程序,完整的展示了花鼓灯艺术的综合性。在演出开场,为了吸引四面八方的群众,花鼓灯班子会敲起锣鼓演奏一番,又称“闲锣”或“番子锣鼓”。表演程序一般分为固定的八个步骤,融歌舞戏于一体,运用综合性的艺术手段,表现生动活泼的欢快场面。
首先由一段闲锣开场,接着花鼓灯中的“文伞把子”或“丑鼓”出场,演唱灯歌,角色比较滑稽可笑,灯歌的内容主要表达对观众的祝福。“文伞”表演完之后,一般为“伞把子”的独舞,会表演各种武术行当,以达到舞技武相生。接着是“大花场”表演,这是一场欢快热烈的舞蹈表演,由武伞带队,众多“鼓架子”“兰花”,跑出各种队形,舞出不同阵容,热闹非凡。“大花场”结束后,进入转场歌,“小鼓架子”“丑鼓”或岔伞与“兰花”轮流表演,“兰花”在与其一段小舞或歌唱后,展示风姿,继续回到板凳上坐下。引出坐楼歌,这是请“兰花”下楼表演的一段,由“鼓架子”或“岔伞”与“兰花”一段“斗嘴”之后,“兰花”终于被请下楼,和“鼓架子”双双起舞。接下来是“小花场”,在花鼓灯的表演艺术中,“小花场”是艺术的关键环节,表现了“鼓架子”和“兰花”之间的生活趣事,两人或三个人表演,表演具有即兴性,在固定程序的框架内自由创作。盘鼓,这是武术杂技部分,要求表演人员具备一定的动作技巧和舞蹈功底。最后一个程序是后场小戏,由“兰花”和“鼓架子”两个角色表演,有故事情节,带有简单的戏剧性表演。
(三) 独特的音乐艺术风格
花鼓灯艺术是我国汉民族地方民俗文化的代表,在音乐创作中借鉴了很多民间音乐的优秀元素,这一手法的使用,大大增加了花鼓灯艺术的表现力。伴奏乐器从锣鼓乐逐渐发展到运用二胡、笛子、三弦儿、板鼓、响板等,丰富了伴奏的内容,气氛热烈,也增加了花鼓灯表演的艺术性。在花鼓灯灯歌创作中,曲调优美抒情,节奏整齐划一,它是劳动人民口头创造,即兴性比较强。曲调元素多来源于民间小调和对歌,如流行较广的《东北风》《花鼓调》,采用民族宫调式与徵调式,个性鲜明,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灯歌的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齐唱与领唱,根据情节需要,自由安排。
二、花鼓灯艺术农耕文化特征
花鼓灯产生于农耕时代,被打上了鲜明的农耕文化烙印。农耕文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氏族制度奠定了花鼓灯的宗教性质,解放前花鼓灯的组织结构就是植根于乡村的宗教组织。[2]25花鼓灯活动单位是灯班子,班子成员一般由同一家族成员组成,为了显示家族的显赫,在表演中,灯班子之间相互较量,比拼技艺。在花鼓灯表演中,表现内容,服务对象,地域性风格都凝聚了农耕文化的气息。
(一)锣鼓拍子与农耕的弹性生活
花鼓灯锣鼓素有花鼓灯艺术的灵魂之美誉。在气势磅礴的锣鼓声中,人们酣畅淋漓的抒发了内心的情感,领悟到了花鼓灯艺术的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花鼓灯锣鼓主要表现形式为锣鼓点子,根据花鼓灯表演内容,民间艺人遗传了一系列的鼓点子代表,如“蛤蟆陷稀泥”“凤凰三点头”“鸡啄米”“老母鸡下蛋”等,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农村生活状态,自然朴实。
锣鼓点子的节奏与所表现的动作韵律配合默契,根据人物的情绪、细节、语汇等临场发挥,即兴演奏,给人一种艺术上的“恰到好处,舞乐一体”的美感。常春利创作的锣鼓谱《蛤蟆跳井》,用花鼓灯锣鼓,展现了一幅农村生活自然景观的画面。夏季来临之际,很多蛤蟆会在土井边、池塘里“咕呱咕呱”地高声唱歌,嬉戏玩耍,忽上忽下,俨然一首田园交响曲。常春利心领神会,闲时敲鼓模仿,不断的摸索尝试终于打出了这套《蛤蟆跳井》。
谱例1:
图片来源于:李春荣《中国花鼓灯》
这是《蛤蟆跳井》锣鼓谱中一段打鼓曲谱。包含两种节拍类型,频繁更换拍子种类,有的一小节就要更换一次,拍子的频繁更替,使得锣鼓节奏的强弱规律屡屡变换,前后音响效果对比鲜明,恰如蛤蟆在井边不停跳跃的动作。一板一眼的四二拍,描绘出了夏季来临蛤蟆跳上跳下的韵律动作,好不热闹;四三拍的出现,使得旋律松紧有度,张弛得法,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群蛤蟆在田野边、土井边你追我赶,上下跳跃的田园景象。再如下面一段《小十番》的锣鼓谱。
谱例2:
这是安徽花鼓灯中一段“小十番”的锣鼓曲牌。
图片来源于:李春荣《中国花鼓灯》
旋律节拍首先由四二、四三两个节拍频繁交替,模仿劳者者生产生活的劳动韵律,接着进入四二拍有规律的节奏当中,一板一眼的四二拍,透出劳动者在生产时也是有板有眼、不紧不慢,仿佛让观众看到了田间一派火热的劳动场面,在最后结尾处又加入了一小节的四三拍,用轻、重、疏、密的锣鼓点和长短抑扬的音量控制,锣鼓节奏里各种拍子的随机交替,符合农耕生活的劳动规律,强弱、长短效果对比明显。
(二)朴实生动的灯歌
花鼓灯灯歌又叫花鼓歌,它是世代玩灯人在玩灯时自娱自乐所演唱的民歌小调。灯歌在花鼓灯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语言比较口语化,真实生活的再现。在灯歌的演唱过程中,表演者即兴创造,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更多的反映了农民自己的生活,又活跃了农民的生活,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和自娱性。如《兰花灯歌》歌词中唱到:
三间屋子两道墙,大门扫的光堂堂,光堂堂子两道光,纺棉花的车子放当, 纺棉花的车子什么人留, 安上芯子浇上油,纺棉花的车子女孩子留,安上芯子浇上油,纺棉花的人好不上算 ,两眼熬的稀巴烂, 纺棉花的人好不受穷,两眼熬得通不红,四两棉花半斤油, 算来算去不够头。
这首灯歌是花鼓灯后场小戏中的一个唱段,歌词中描绘了纺棉花女子的艰辛生活,曲词并茂,活泼跳跃,情绪饱满,语言生动,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这是一首优美而抒情的徵调式“花鼓调”。曲中描写了燕子、布谷、水车、秧苗等各种景物,旋律优美,节奏富于变化,表现了农村田园春意盎然的极致景象。全曲采用四二拍,速度缓慢,首先运用了反附点二分音符长音,描绘了燕子穿梭在柳树林中,身姿优美,布谷的叫声用短促的附点音符模仿,形象生动,紧接着旋律平稳,缓慢的引出了哥哥妹妹齐插秧的劳动场面。中间插入了3个小节的锣鼓点子,活跃气氛。它的词曲都是在传统花鼓灯灯歌的基础上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人耳目一新。
谱例3:
图片来源于:李春荣《中国花鼓灯》
花鼓灯灯歌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贴近社会和农民的生活,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历史发展的脉络,文化艺术承载着记录的功能,灯歌的语言朴实,贴近老百姓生活, 旋律优美,凝聚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这些都真实体现了淮河两岸人民的农耕生活和情感,以及他们的精神气质和理想追求。
(三)舞蹈动作元素来源于生活
从艺术表现上,花鼓灯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表演艺术是原生态的、地域性的、原汁原味的。舞蹈动作来自于劳动生活的拟人化,表现生产生活状态,反映了淮河两岸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风俗以及审美情趣,极富乡土气息。
在表演过程中,花鼓灯艺人结合劳动场景、自然景物、动物等各种对象,创作舞蹈动作。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景物,给艺术创作激发了灵感,比如,依据鸟儿在枝头喃喃细语的形象创作了“凤凰三点头”舞蹈动作;依据春风吹杨柳的姿态而创造的“风摆柳”;花鼓灯艺术中的一些舞蹈名称直接来源于农耕生活的艺术化,概括了生活中的景和物,如“风吹荷花”,“老鹰磨云”,“猴子摘桃”一系列动作描写,都是对日常生产劳动的舞蹈技术化。花鼓灯艺术表演舞蹈《盘板凳》来源于生活情景创编,主要描写了在农村大一点的姑娘,常常搬个凳子坐在自己家门口的树底下做针线活。小男孩常常和姐妹们闹着玩,去抢他们的板凳,而她们嫌男孩子淘气,不让他们做,拧他们的耳朵,撵他们走。《盘板凳》就是根据这个生活情景,加入了艺术特色创造,动作音乐和技术化。再如,花鼓灯舞蹈动作“双扯线”是以扇花、手巾和步伐的配合,模拟纺棉线的动作;“割麦花”“撒种”“端针匾”等都和劳动生活有关。
(四)花鼓灯是农耕时代的产物
花鼓灯属于农耕时代的产物,一年的劳动时节分为春播夏锄秋收,其余为农闲期,民俗活动成为农村劳动人民农闲时期的娱乐休闲方式,以此来缓解农忙时期带来的疲惫。花鼓灯表演依附于这些民俗艺术之中,以灯班子为组织单位,集体表演花鼓灯艺术,表演时间地点比较自由,根据群众的需求,每逢节庆、农闲时分,花鼓灯艺人敲起锣鼓,唱起灯歌,跳起舞蹈为人们呈现一场欢快热烈的表演活动,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花鼓灯是一种民间的艺术形式,体现着民众群体性的情感、审美和理想,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活动。农耕时代结束以后,乡村变为都市,花鼓灯赖以生存的土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保护民俗文化成为一种文化的自觉,这一点也成为保护花鼓灯的共识。
三、花鼓灯艺术农耕文化特征形成原因
(一)特定的地理人文环境
花鼓灯发源于安徽,其主要流行区域也在安徽的沿淮地区。据《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就流传在淮河流域的凤台、怀远一带。”[2]4安徽花鼓灯经过历代发展繁荣,吸收了安徽民间艺术特色,融地方风情于一体,成为歌、舞、戏综合为一体的民间歌舞形式,在江淮大地上生根、繁衍,经久不衰,与安徽特有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淮河流域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地处中原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区,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区,气候温和,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薯类、大豆、棉花和油菜。淮河流域地理位置处于南北交界及过渡地带,不仅影响区域内的农业布局和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影响区域内人们的行为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的变迁,造就了其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与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形成了自己的特质。而产生于此文化环境背景下的花鼓灯艺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征,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气息。
(二)固有的生产方式
淮河流域特殊的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其特殊的耕种方式,从古代氏族社会开始到今天,淮河流域种植业既有旱地的小麦作物,也有水稻种植业,融合了南北地区多样性生产方式,就艺术表现形式上来说,花鼓灯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来自于人民。花鼓灯表演是本土化的、地域化的、原汁原味的,它的艺术形式直接来源于生活和生产方式,极富乡土气息。花鼓灯艺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农忙时他们从事农业劳动;每逢农闲时逢年过节,他们会自发的组织起来演出花鼓灯。花鼓灯音乐、舞蹈元素取材于劳动生活生产方式,完整地保留了淮河流域人民世代生活、劳动、民俗风情的印记,将之以“活态化”形式传承下来。
花鼓灯艺人通过细心观察模拟农民的劳动生产动作:割麦、摘棉、插秧、撒种、织布……,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就是这样在花鼓灯艺人的长期观察揣摩练习中创作出来,并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如:“簸簸箕”“筛子步”都是来自收粮时的劳动;“双扯线”模拟了农妇纺纱的情景。创作的舞蹈姿态都是模仿了农村妇女干农活或者日常生活原型:妇女从菜园摘菜挎篮动作,这就是“单挎篮”;干活时用毛巾擦汗,甩肩动作称为“单背巾”;农村几个妇女在一起做针线活,傍晚要回家做饭了,把针线匾往侧腰一靠,这就是舞蹈中的端针匾。这些来自劳动生活原型的动作,朴实大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反映了淮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对生活的热爱。
[1]张弛.张雪颂.音乐鉴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06.
[2]李春荣.中国花鼓灯[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
[3]孙大军.安徽花鼓灯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及其传承考察[J].皖西学院学报,2014(6).
[4]陈菁.安徽花鼓灯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与保护途径[J].艺术百家,2011(6).
[5]朱万曙.花鼓灯灯歌的艺术功能和文化、审美价值[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6).
[6]李清.花鼓灯的农耕文化视野[J].中国音乐学,2009(2).
责任编辑:刘海涛
The Farming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Flower-drum Opera Art
Zhang Chengxiang
The Flower-drum Opera, a typical farming plaza art, comes from laboring people’s life and combines song, dance and drama together. The jubilant dance, lyrical lamp songs and heated drums in the Flower-drum Opera present the art style of song and dance in Han nationality and also embody the distinct cultural features of agricultural society along two sides of Huai Rive.
Flower-drum Opera; farming cultur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J805
A
1673-1794(2016)04-0004-04
张成香,亳州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民间音乐,中西方音乐史(安徽 亳州 236200)。
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SK2016A061)
2016-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