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环境中新农村商贸流通发展对策

2016-10-11唐丽君副教授辽东学院辽宁丹东118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物流

■ 唐丽君 副教授(辽东学院 辽宁丹东 118000)

区域经济环境中新农村商贸流通发展对策

■ 唐丽君副教授(辽东学院辽宁丹东118000)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环境下新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重点研究和探讨了我国物流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在现代化商贸、物流领域的发展对策,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性对策。

区域经济现代物流城乡商贸发展规划完善对策

随着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公布,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及各项深化改革备受社会关注。其中,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逐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不断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动城乡协调统筹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推进农村产业化融合等均为我国的区域经济环境中新农村商贸流通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实际对策。

我国区域商品流通及物流流通模式

21世纪以来,特别是在“十二五”发展规划时期,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性农业商贸流通发展体系。但是,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模式水平及其发展质量低下的实际现状。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对现代农业商贸物流流通行业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入。二是农业物流成本过高,表现为单户经营的生产形式,最终导致缺乏经济规模。三是农业技术手段较为落后,交通运输缺乏策略性,运力不足,缺少现代化专用运输工具。四是农产品加工与处理水平较低。五是农业商业物流流通信息化进程缓慢、发展滞后。

我国的农业商贸物流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及其相关联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副)产品销售的过程中,所有的相互机制影响作用下的物流活动的总称。因此,关于现代化的农业物流,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运作管理模式,具体涵盖了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搬运、配送、信息化、管理等。

与此同时,现代化物流体系下的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一般要素也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中的主体,即人。人是整个物流体系框架中的主要因素,也是核心环节。二是物流信息。流通体系中的物流信息是一种已经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数据,在这种形式运作之下,所接收到的一切物流信息对于信息接收者而言,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机制决策效果。因为物流信息流通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反映出了区域内与物流信息本身运作相关的运输信息、库存信息、气候地理信息,而这些基本要素都与当地的政策法规信息、市场信息、经营信息、生产信息密切联系。三是资金。资金是物流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四是物流设施。例如铁路、公路、水路、空运等,以及相关的车站、码头、机场、配套设施等。五是物流工具。包括常规运输工具、产品货物包装机械、设施维护保养工具、基础办公设施等。表1为我国自人类社会以来,区域间商业贸易及产品流通之间的关系相继演变和发展情况。

区域经济环境下新农村商贸流通发展影响机制

(一)商贸物流在新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文所提到与研究的区域经济,主要就是指在特定地区环境下的一种聚集经济,其基本涵盖了一个区域市场内的人流、商流、资本流等各种生产要素,将其聚集在一起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加工,之后再以一种批量化与连续性的生产为主流运作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聚集并不是最终的市场目的,其所涵盖的基本要素就是为了区域经济环境下商品的扩散,如果单纯地依靠相对保守的农村市场,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发达商业贸易来作为保障,那么最终生产的大量产品就会被堆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由此以往,区域经济市场内的商品价值、使用价值就会被极大地压缩,许多原本应该具备的基本市场功能也将难以实现,进而严重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基本运转。

因此,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期间,其需要区域内各方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其中包括农村企业、城市企业及其相关的物流流通部门、当地地方政府等。通过构建一套适合本地社会经济、商贸产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物流体系,以便实现其基础性作用和先导性作用。

(二)区域一体化与商贸物流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

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个区域经济内部,其区域中心城市市场地带基本都是该区域商品集散与加工的中心,并且主要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占主要优势的发展模式,其中所涉及到的优势资源包括物流基本设施、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消费市场、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等。也就是说,以中心城市为发展核心,带动并辐射周边农村区域,充分发挥与利用发达的交通运输与物流信息,在这种非对称性结构中,城市在联合机制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逐步扮演起“中心地”与“增长极”的作用,以其来作为核心枢纽,进而将周边地域“极化”,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统一、开放发展型的商品流通整体。这才是我国“十三五”期间,区域经济一体化重点的发展与探索路径,这将全面促进与推动我国现代化物流产业模式的发展和变革。

(三)商贸物流是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统筹发展的纽带

区域经济环境内的各方主体都应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化商业物流模式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的新时期,它将作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性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所谓的农村经济,可将其统一规划为两个不同的层次面,第一就是农业生产,第二则是商贸流通。可以说,农村生产是基本,那么相应的就得出了商贸流通的内涵,其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种农村生产的商业手段。在这种基础发展之下,农村商贸流通就会细分农产品流通与非农产品流通,二者密不可分,换句话来说,商业物流既是农业生产的起点又是农业生产的终点。

区域经济环境下新农村商贸流通发展对策

(一)成立区域市场商品流通管理工作办公室

该举措主要是用来实现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保证其工作的有序开展与顺利完成。基于区域经济下的新农村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与体系建设,在当前城乡商贸流通领域中,商贸流通业覆盖空间非常广阔,基本涵盖了物流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电子信息业等,更为关键的是与其周边许多工业、农业企业的自销网点形成对立统一的长效发展机制。基于这一发展现状,充分表明了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对于整个城乡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的重要性,而当下的各政府部门(商务局、规划局、交通局、物资局、信息中心)之间职能相对错乱,导致各自为政、一叶障目,各项政策方案之间没有形成必要的相互联系,最终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商品流通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当务之急,成立流通管理工作办公室就显得很有必要。

表2 流通性企业+农户物流组织模式

表3 流通企业+农产品生产者物流组织模式

(二)合理运用财政手段充分发挥税收效应

在促进区域商贸与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采用财政奖励的实施政策,通过加大资金与技术、资本的投入力度,不断鼓励物流业的技术创新与体制变革。利用财政专项补贴政策,具有一定倾斜性地转向农村商业经济与农产品市场物流的发展,包括农产品专用通道的规划与建设,区域内大型批发与零售市场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三)强化农村商贸流通的长效机制

通过信息管理资源的获取,初步构建一种“流通性企业+农户物流组织模式”(见表2)与“流通企业+农产品生产者物流组织模式”(见表3)。

(四)建立健全并完善区域内商品流通基础设施配套

为了进一步完善区域内商品流通的市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建设新农村现代商贸流通发展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应当结合城镇化建设进程,使二者之间逐步形成一种联动机制和联动效应。同时,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机构应当在严格遵循国家大政方针以及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目标后来具体实施,将城市商业设施规划模式有序地引入到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而从技术层面上给予强力支持,最终大幅度地提升农村商品市场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水平。

另外,应该继续坚持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将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建设以及区域经济下的商贸流通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联系起来,在提高区域内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切实发挥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最终产生一系列良性连锁反应,“就业转移—工业化与城镇化—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同时还应强化区域内物流体系的建设,加大对其扶持的力度,尤其是在金融领域方面,要充分发挥出中小企业的市场灵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坚持第三方物流的长效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多层次的产品物流供给体系。

结论

区域经济市场环境下的物流产业运作模式,其农民的经济意识、参与意识明显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制约因素包括资本缺乏、资金投入不足、经济信息不灵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与之相对应的法律保障。因此,在这一方面,我国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强化这种农村经济人培养的意识,并从立法层面确立一种培养机制,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鼓励农民进入到流通领域中,不断强化与提升农民的商业意识、法律意识。还应在政府的主导之下,市场各主体方通过构建合作机制,建立相应的经济信息、政府服务、法律和保险平台,最终引导商业物流的快速健康发展。

另外,在商贸流通领域主要涉及的关联产业就是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商业物流,在商业物流相关产业发展与建设方面,主要呈现为一种市场服务缺乏的职能。因此,在这一方面上,各级政府应当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作用,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提升区域市场内物流硬件的水平以及实现物流硬件的规划建设进程。与此同时,新时期的商贸流通产业经济,也是伴随着知识经济互联网信息化时代而不断演变的,所以当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在原有发展水平上发展广播电视业以及邮电通讯行业等,通过提升其软件水平,实现对信息流的加快更新建设。不仅如此,在社会商业保障、金融、保险等多个产业领域,也要最大限度地突出其内在联系。

1.刘晓昆.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贵州城乡商贸一体化的探讨[J].农技服务,2012,29(1)

2.刘芳.农村消费品流通的顶层设计、发展模式与体系建设[J].商业经济研究,2015(28)

3.李骏阳,肖晓丹.农村商业网点变化趋势及原因探究—以湖南省醴陵市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12)

4.徐印州.农村流通网络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1,25(8)

5.陈玉慧.厦门农村流通网络现状透视及发展思路初探[J].乡镇经济,2009,25(6)

6.董娟,连娜娜.论天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法律政策问题[J].价值工程,2012(12)

7.陈少克,陆跃祥.我国物流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25(6)

F724

A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物流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