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对接的农村物流运营服务体系构建

2016-10-11武晓钊副教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101101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

■ 武晓钊 副教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北京 101101)

城乡对接的农村物流运营服务体系构建

■ 武晓钊副教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101101)

本文就城乡对接的农村物流运营服务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农村城市对接的商贸流通物流服务新体系建设规划。通过加快农村物流网点及其信息化改造,完善物流跟踪、物流服务质量监管等综合服务功能,解决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城市工业品的下行。同时建设好农产品反向销售到城市社区的覆盖县乡村三级中转、加工仓库,实现农产品品牌化,并建立通畅的农产品上行物流通道。以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为契机,建设“一村一店”,解决工业品下行的问题;开发“一村一品”,解决农产品上行的问题,实施网上农产品期货交易,同时对接城市的社区商超推进区域农村物流平台和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的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对接城市社区和乡村农贸基地的物流体系,能够使农村和城市间的商品对流,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善和提升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城乡对接农村物流城乡一体化

城乡对接的农村物流配送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内容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划,三年内全国创建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财政部连续三年选择电子商务先行的县市予以重点财政支持,每县每年都有国家的直接补贴2000万左右。省级、地级市两级政府也有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实现平台、企业、物流、服务紧密融合,推动电子商务政策、制度等在示范县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子商务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示范县电子商务网购网销得到快速发展,交易额在现有基础上年均增长不低于30%,农村商品物流配送能力显著提高,物流成本有所下降,基本实现快递到乡镇、配送到村庄,初步形成效率高、损耗低、调节灵敏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工作的目标:

(一)建立支撑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平台

以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为契机,推进区域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一村一店”,解决工业品下行的问题)和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一村一品”,解决农产品上行的问题,实施网上农产品期货交易,同时对接城市的社区商超)建设,进一步实现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商品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乡镇农贸市场)、农家店信息互通;实现内部供应链(门店、配送、县域公司总部)和外部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生产厂商、下游客户)的信息及财务数据交换;实现农家店线上进、销、存,订单管理,增值业务管理;实现对农贸流通企业、农家店经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现网上信息服务、购销对接、在线交易、在线支付、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功能,提升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效果和政府调控市场效能;探索制定农产品网络流通标准,解决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标准化问题;创新管理运行模式,探索符合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需求和电商发展趋势的工作机制,构建起农村物流的体系。

(二)建立支撑农村电子商务的实体物流配送网络体系

结合现代城镇化建设,支持建立具备运营服务中心和仓储配送中心(商品中转集散中心)功能的地市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构建完成以地市级各县为分中心的协调统一的物流运营服务网络。运营网络服务中心一方面引入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合作,为农产品网上销售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开发、服务、管理乡镇服务站和村服务点。仓储配送中心一方面用于网购商品的集中和对乡镇服务站的配送,另一方面用于分拣、包装、保鲜等农产品初加工。充分发挥现有乡镇商贸中心的销售、配送、金融、邮政、电信、家电维修等服务功能,建设O2O体验店,设立乡镇区域物流周转仓,负责对村服务站的配送,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在行政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拓展针对农村市场的电商服务功能,重构地级市域的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农村商贸流通新体系。打造农村电子商务双向流通渠道,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以信息化促进农村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构建路径

(一)培养专业人才

地级市区域内的职业教育中心与企业联合培养城乡对接的物流管理和操作人才。围绕新农村建设,乡村急需如下人才:数字信息技术人员;电子商务普及人员;动植物检验检疫人员,兽医;农药、农机等涉农专业人才;医药师,护士,药剂师;食品卫生监督、环保建设人才;乡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商业加盟连锁店长、店员,乡村物流配送员等。和当地政府合作,建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城乡农民子弟的职业教育就业工程是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最佳途径,满足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发展的人才需求。

(二)引进或创办相关企业以实现精准扶贫

为了完成农民致富目标,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农村经济的升级换代,应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加快万村千乡商业连锁店的推进,依托已有的店铺,扩大经营。商品包括:生活用品、生产资料、医药及医疗器械;农机、数字信息产品、家电等。以此来保障农村农民消费品的质量标准实现和城市的对接。第二,创办“万村千乡”物流配送服务企业,让全国各地的国家认证的产品通过这个物流通道流到农村的连锁店,实现农村的食盐、鲜肉等主要食品以及农药、医药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同时把农村的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第三,创办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的售后服务企业,对数字新产品、农机农具、新的医疗保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保养,解决高科技产品下乡的后顾之忧。

总之,通过农村急需人才职业教育学校的培养,让毕业生去参与创办企业;经营农村放心商品的集中采购配送且有售后服务的农村连锁加盟直营店,完成全国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的O2O线上线下全覆盖。三类企业在业务发展上相辅相成,在经营上业务互补,互为产业链的上下游,将来可以组成服务城乡对接的农村商贸物流服务集团化企业,支撑农村电子商务的全国覆盖。

(三)统一规划路线以降低物流成本

我国农村零售商业普遍存在生产资料销售与生活资料销售并存、总量较大与个体规模不经济并存的现象,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以县域为单位,甚至有些地方可以以地级市为单位,实现订单的在线归集,集小订单为大订单,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并存,实现规模化、批量的采购降低商品采购成本。同时在农村经济发展较快、零售商业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实行以集中配送、店铺连锁经营为主的新型零售商业业态,然后向其它地区推广是我国农村零售商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小城镇背靠农村原材料基地和销售市场,上连大中城市,下接农村,小城镇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产业化就是要利用农村丰富的原材料和过剩的劳动力资源进行农副产品的生产及加工,并将这些最终产品在农村、小城镇和城市进行流通。工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以及居民生活资料在“农村-小城镇-城市”网络之间进行及时有效的传输 ,物流产业将发挥其重要作用。作为链接农村和城市的城镇物流产业,尤其是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对资源是否高效传输、流动具有关键作用。物流配送就是利用配送车辆把下游用户或零售店的商品需求集中起来,统一规划线路,合理装载货物,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实现物流的村村通达,日日配送。

城乡对接的农村物流运营体系是可以规模化建设起来的,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以小城镇为中心,以广大农村为腹地,合理布局经营网点,以质取胜;第二,对现有零售网点以特许加盟等形式进行重组与整合,建立统一店面、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服务的连锁经营管理体系,组成大型的经营共同体;第三,注重日常经营管理,以管理提升效率;第四,准确定位,突出经营特色,服务“三农”。

图1 城乡对接农产品销售物流示意图

农村物流仓储中心建设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区县、不同乡镇的各种类型的仓库功能设计,并结合已有仓库条件,在尽量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配置性价比较高的运作流程和设施设备,建立覆盖县乡村配送网点和中转库房。其目的是可以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以实现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货物中转。

农产品的物流设备选型,由于与仓库的布局紧密联系,因此需待仓库全部施工完成,才进行最终确认。本文将列出全部的设备,仓库在选择时可以根据实际货物和面积的情况做出选择。

传动带。农产品分拣中心货物的加工,基于设备投资、现有场地、加工量、产出效益等方面考虑,建议加工流转采取“传送带+人工+辅助设备”的组合,在满足产品周转效率的前提下,达到最佳投入产出比。

托盘。农产品分拣中心大批量单元货物的运转,主要由托盘及搬运设备配合完成,其主要作用为提供大批量单元货物的运转和装卸效率。

周转箱。作为农产品单元包装设备,其使用贯穿农产品采购、运输、物流中心运作及销售,其中物流中心的运作也体现为单元性、安全性、效率性等作用。

周转箱清洗设备。周转箱的多环节使用、农产品残留物以及存在污染物可能性,要求在物流中心进行重新分拣包装农产品的周转箱使用前,进行清洗、消毒、烘干,以保证农产品品质。

叉车。物流中心农产品的叉车使用,主要集中于卸货入库以及发货装车环节,由于同运输环节对接,因此需要尽可能的保证装卸效率,以及农产品在室外暴露时间的减少,同时在农产品存储仓进行大批量功能区转移时,需要叉车辅助作业。另因考虑降低能源消耗及产品污染,需配置电动叉车。

手动液压叉车。其作用主要在配合叉车的使用,另由于其操作更为灵活,在农产品加工分拣环节、距离较短的货物功能区转移等使用较为频繁,同样需要配置电动叉车。

手推车。主要应用于农产品小批量、短距离的周转运作。

升降电梯。由于现有农产品仓库的建筑结构,其二层将设置为冷冻区,连接一层与二层的功能区及货物的储存,主要靠升降电梯设备完成。

立体货架。简易式货架,主要适合于周转较为频繁、空间较为狭小的区域,农产品的待发成品区应用二层结构简易货架,不但可以提高堆存效率,同样也有利于货物的安全性。

传送设备。作为升降电梯的辅助设备,配合提高作业效率。

设P为偏序集,对任意x∈P,↓x={y∈P:y≤x},↓A=∪x∈A↓x,A↑={x∈P:x为A的上界},A↓={x∈P:x为A的下界},令Aδ=A↑↓,显然(↓x)δ=↓x。

冷冻设备。根据农产品存储属性,其中冷冻产品的存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配置相应冷冻功能区及冷冻设备,根据现有物资需求,建议配置能够保证-20℃冷冻温度的设备。

冷藏设备。其温度要求为正负5℃,用于菌类等农产品存储。

恒温设备。进入农产品储存分拣中心的货物,其对产品的保鲜性及水分流失,都有温控需求,因此除冷藏、冷冻区域产品外,在公共区域内存储、加工的产品,需要7℃以下温控需求。

净菜清洗/消毒/烘干/分拣设备。净菜加工,主要由自动化加工设备完成,但考虑现有仓库条件、农产品种类,建议使用传送带配合加工功能区设备的方式,完成净菜加工,用以保障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工作。其辅助设备主要为传送带、人工分拣、雾状喷水清洗设备、风幕空气沥水设备、消毒设备、作台、承重计量设备、周转箱、小包装、打码机、贴签设备等。

包装设备。除周转箱外,对于小包装需经过包装设备的封箱等作业。

产品追溯设备。配合产品追溯系统的应用,产品追溯设备主要为信息处理设备、条码打印设备、条码识别设备、图像摄取设备、图像存储设备等。

吊顶用钢化玻璃。作为控温保障及参观可视化需求,农产品存储仓需进行钢化玻璃吊顶,用以降低温度的散失、减少能源消耗、增加参观可视化效果等。

消防设备。作为物流中心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消防设备的配置必须符合相关法律制度要求,并取得消防部门的验收认可。对于物流中心,需要配置消防应急水池、消防泵、应急发电机等,工业品仓需配置消防栓、灭火器、消防喷淋等,农产品仓需配置足量的灭火器等。

农产品反向销售物流体系建设

可推出农村特色的品牌化产品进行反向销售,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农产品通过农村加盟村店第一步进行标准化包装分拣和检验。通过乡镇内物流送到县城配送中心进行二次等级标准化分拣和复检,再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最快进入地级市分包中心进行三次抽检,通过城市区域物流进行社区和商超及实体体验店配送。城市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进行购买。真正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餐桌的无缝对接,让农民增加收入,让城市居民吃到可溯源安全农产品。城乡对接农产品销售物流示意图如图1所示。

特色农产品反向销售物流的关键任务就是完成农产品的质检、中转、储存及加工作业,最后完成到达城市社区的任务。

(一)农产品中转

主要承担运作效率快、时效性较高的县乡级中转,主要工作有农产品检测、入库、存储、加工、成品暂存及分拣、出库等。

质量检测。产品的抽样:外观状态、污染物、质变、霉变、水分保持度等;产品的留样与记录。

安全检测。产品的快速检测:农药残留、硝酸盐含量、重金属含量检测、转基因农产品安全检测等。

入库待检。入库待检区,主要提供货物入库装卸、暂存、质量检查与留样检测的缓冲区域,待质量检测及抽样检测合格后予以放行。

存储区。主要存储经检测合格的农产品,分为冷藏区、冷冻区、普货区以及冷冻缓冲区。

农产品加工。加工环节包括:清洗分拣分切、沥水干燥、灭菌、计量称重及分装、包材暂存、打码贴签、包装检查等环节。

成品暂存。经净菜生产线完成的成品以及直发的产品,需成品暂存区进行临时存储。

备货待发。根据车辆调配情况以及客户订单情况,进行产品拣货,进行备货待发区,并进行车辆装运。

(二)农产品加工

我国农产品作物主要集中为果蔬类,其销售包装分为周转箱及小包装,因此将据此设计加工流程。

清洗分拣分切。主要利用人工对异样产品(尘土较大、损伤、异形等)进行分拣,利用清洗设备对产品进行清洗,对需分切产品进行分切。

沥水干燥。主要利用无污染的动能空气及沥水传送带,对经清洗的产品进行沥水干燥。

灭菌。利用紫外线照射等设备对经干燥的产品进行消毒。

计量称重及分装。通过人工按订单要求对产品进行计量承重,并进行产品包装箱的分装。

打码、贴签。完成分包的产品,根据订单要求,对于周转箱进行贴签,对于小包装进行打码作业。

包装检查。经过包装检查(主要进行外观包装检查、打码及贴签检查等)的货品,方可完成生产线作业。

备货待发。根据车辆调配情况以及客户订单情况,进行产品拣货,备货待发区,并通过车辆装运。

结论

我国农村物流应通过加快农村物流网点及其信息化改造,完善物流跟踪、物流服务质量监管等综合服务功能,打通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城市工业品的下行。同时建设好农产品反向销售到城市社区的覆盖县乡村三级中转、加工仓库,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化,并建立通畅的农产品上行物流通道。通过完善有利于农村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的财政、金融、土地、费税、交通等政策体系,能够实现每天到村里的商品配送服务,建立起物流货物信息的共享平台,实现地级市区域内的车、货配载和质量保障信用制度,以完善农村物流运营服务体系。

1. 2015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5

2.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2014年1号文件,2014

3.杨晓玲,何纲.布局“互联网+”引领县域经济新跨越[N].云南经济日报,2015-12-22

4.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4-2-15

5.冯海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党员干部之友,2014-2-5

6.刘喜咏.电子商务在我国农村的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2(15)

7.王玉华.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6(1)

8.李国强.在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的征途上砥砺前行[J].吉林农业,2016(1)

9.胡昌龙.基于“互联网+农业”的精准扶贫应用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10.陈蓝荪.河蟹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上)[J].科学养鱼,2016(1)

11.李冰漪.电商:从发展轨迹看未来趋势[J].中国储运,2016(3)

12.陈芬.下乡“刷墙”,电商的新战场[J].中国经济信息,2014(11)

13.市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徐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16-5-10

14.李玲芳,徐思远,洪占卿.农村电子商务问题与对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5-10

15.王伟明.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7)

16.王新国.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应用分析与展望[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2)

本论文受北京财贸职业学院“2016年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定额-科研水平提高-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建设”项目资助

F252

A

武晓钊(1966-),男,山西文水县人,副教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信息物流系主任,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教育和电商与物流信息化技术应用方向。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