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2016-10-10李泽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核电机组发电量核电

李泽

党的十八大中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对人类发展意义的深邃思考。绿色发展是“十三五”及更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理念,积极稳妥推进我国核电建设,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发展核电是调整能源结构实现绿色发展的现实选择

核电是一种绿色、清洁的能源,技术成熟,运行稳定,供应保障能力较强,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的研究分析表明,一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741万吨、二氧化硫3.82万吨、减排氮氧化物3万吨,相当于新增森林面积4.92万公顷。

截至2016年6月,全球在运核电机组共441台,总装机容量3.84亿千瓦,核电约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0%左右。其中,法国在运核电机组58台,核电占其总发电量的76%;美国在运核电机组99台,核电占其总发电量的19%;俄罗斯在运核电机组35台,核电占其总发电量的18.6%。福岛事故前,日本在运核电机组53台,核电占其总发电量的30%。英国、加拿大、韩国、西班牙、瑞典、德国,核电占其总发电量的比例也都在15%以上。

虽然福岛事故对核电发展进程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大的发展趋势,目前仍有70多个国家在考虑发展核电,其中40多个为无核电国家。福岛后全球新开工核电机组数已达到30台,核电发电量占比依然保持在10%以上。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研究报告(《2050年能源、电力与核能的评估》)显示,预计到2030年,世界核电装机低限将达4.35亿千瓦,高限达7.22亿千瓦。国际能源机构(IEA)发布的2013年《世界能源展望》预测,到2035年核电装机容量将到5.78亿千瓦,核电发电量占比为12%。

2015年,我国核电发电量为1500亿千瓦时,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环境容量和资源瓶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非常突出,已成为我国长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刚性约束。我国能源行业结构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比重偏高,特别是煤炭消费比重高达6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5.8个百分点。发电量中煤电比例为75%,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约28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9.8%。要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的目标,到2030年左右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任务十分艰巨,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尤为突出。

为满足碳排放以及非化石能源比重等约束性指标,2020年,我国大陆地区核电在运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根据我国核电技术装备能力及厂址条件等,专家建议,到2030年,核电总体规模应达2亿千瓦左右,发电量比重达到8%—10%,占一次能源消费的7%,核电将成为替代煤电机组承担电力基荷的主力机型,若此,每年可减少燃煤6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4亿吨,减排二氧化硫4500吨,减排氮氧化物2300吨,这将有力支撑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核电除了是低碳绿色能源以外还是价廉的电能,作为基荷电站有利于降低全社会的电价水平。在我国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东南沿海以及部分中部省份,核电站是仅次于本地水电站的上网电价较低的发电电源,远低于风电和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已经明确从2013年起,第二代改进型核电站上网标杆电价为0.43元/千瓦时,低于东南沿海和湖南、湖北、江西等中部省份的煤电标杆电价。以广东为例,广东省脱硫煤电的标杆电价已经达到每千瓦时0.50元,而大亚湾核电站的上网电价仅为每千瓦时0.41—0.43元。当然,福岛事故后,各国进一步提高核电站安全性,成本随之提高,但随着三代核电技术进一步成熟以及批量化建造,核电站的经济优势还会得到显现。

此外,积极发展核电,对于实施国家核电“走出去”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核电“走出去”,在多次外事访问时将核电作为中国品牌向国际社会推销,面对国内经济发展步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核电“走出去”不仅是企业的内在诉求,更是国家意志的战略体现,通过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不断提高国内核电研发、设计、管理、运营等技术水平,可以为核电“走出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核电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导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核电发展应该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牢牢抓住今后15—20年我国核电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加强核电安全管理,确保核电发展万无一失,全面推进技术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序推进国际合作,加快实施核电“走出去”,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发挥中国市场、技术、制造及成本优势,实现中国核电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转变,切实做到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安全发展。始终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贯穿于核电建设运行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核安全标准,强化科学管理,完善保障体系,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在运在建机组安全水平,确保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

二是坚持创新发展。充分利用核电新一轮发展带来的红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原始创新、基础创新、重大创新,打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补齐明显短板,确保我国自主技术成为国内核电建设的主流技术,形成三代核电设备自主化供应能力。

三是坚持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核电与其他电源、核电与电网的协调配套建设,实现能源供给革命,构建能源多元化保障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统筹好核电与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互为支撑,避免由于大起大落引发的产能过剩或短期问题。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保持核电建设节奏的稳定、持续,逐步扩大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速实现对石化能源的替代。提升核电前后端产业能力建设,最大程度地减少核废料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保障整个产业链绿色发展。

五是坚持开放发展。依托“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机遇和平台,吸收世界核电发展的先进经验,也使世界共享中国30年核电发展的成果,推进核电“走出去”,深化国际产能及装备合作,努力实现自主品牌技术、装备和服务全面输出。

六是坚持共享发展。强化公众沟通,创新和优化公众参与方式,完善核电项目收益共享机制,提高社会公众对核电的认同感和接受度。探索开发性保护模式,建立互惠机制,保证地方能够共享核电发展的成果。

三、关于新常态下几个重大问题的策略和思路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特征及相互作用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

从能源角度来讲,我国能源消费增速趋缓,长期以保供为主的矛盾基本缓解,从能源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力,重点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

从核电角度来讲,核电安全管理仍有薄弱环节,创新能力存在不足,公众问题愈加突显,法规标准体系尚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核电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核电行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一方面,由于福岛事故后,4年时间暂缓核电项目审批,前期积累了较大的装备制造产能未能得到有效释放,另一方面,一些核电关键设备、核心技术还得依赖进口,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必须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既立足当前又立足长远,从体制机制入手为我国核电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优化发展顺序,把握好建设节奏,提高经济性

核电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标准高,更加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把握好建设节奏,给市场、行业及相关产业以稳定预期,避免大起大落,坚决防止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十三五”期间及今后10—15年内,每年均应核准一定数量的核电机组,这样有利于充分释放产能,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建造成本,提高核电经济性。

(二)推进技术升级,补齐短板,实现核电从大到强转变

技术进步是核电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我国正处在核电技术由“二代”向“三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基础科研、关键设备及材料、核心软件、标准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和“卡脖子”问题。“十三五”期间,应完成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任务,在建设CAP1400、“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先进小型堆等自主品牌的示范工程的过程中,完善科技研发体系,补齐明显短板,完成核电技术从“二代”到“三代”的转型升级。此外,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储备,按照示范一批、储备一批、预研一批的思路,开发满足四代标准的先进核电堆型,确保快堆、熔盐堆、行波堆、聚变堆等技术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优化核电发展的空间布局,有序推进内陆核电项目建设

内陆核电项目是关系影响核电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最敏感的因素。“十三五”期间以沿海地区为重点,优先在靠近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电力负荷中心地区布局。“十三五”后,在充分论证基础上,新建核电机组可逐渐由“沿海为主”向“沿海为主兼顾内陆”过渡,进一步优化核电产业布局。

(四)做好核电发展的燃料战略保障

核电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燃料供应及废物处置方面的协调保障。在燃料供应方面,完善国内生产、海外开发、国际贸易并举的天然铀保障体系。同时,要根据核电发展适度超前安排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建设,重点关注铀资源生产技术、新工艺,积极研发自主品牌的高性能燃料元件及关键原材料。在核废物处置方面,要根据自身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国际不同的核燃料处理处置的技术和经验,探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核燃料后处理解决方案。

(五)构建核电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

核电实现规模化发展,要更加注重与整个能源体系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和谐统一。要建立核电与其他能源品种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的协调发展机制。核电原则上承担基荷,不宜参与调峰,但可以通过合理的市场化机制,为在系统调峰电源提供经济补偿,从而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系统效率。要完善公众沟通、信息公开、利益共享机制,制定核电厂址保护、核电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有关政策,使相关地方和群众切实感受到核电带来的利益,实现核电项目“建设一个、造福一方、共享发展、共同富裕”,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为核电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猜你喜欢

核电机组发电量核电
全球首台AP1000核电机组全部完成
中国核电生长
方家山核电机组主给水泵暖泵管线改造及其实践
核电机组非能动技术的应用极其发展
上半年核电机组累计发电953.89亿千瓦时
浙能电力:中国核电IPO最大受益者
欧洲主要国家核电运营情况
世界核电缓慢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