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抓实干 创新发展努力完成《规划纲要》赋予的历史使命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

2016-10-10高生记

史志学刊 2016年3期

真抓实干创新发展努力完成《规划纲要》赋予的历史使命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

2016年4月初的北京,春风和畅,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景色如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在密云召开全国精品年鉴指导培训暨《中国年鉴发展报告》启动会议。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作为全国年鉴试点单位之一,参加了会议。在紧张的会议期间,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对李培林常务副组长作简短的采访。

李培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当代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现任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1992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3年被授予“回国留学人员成就奖”,2005年被选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4入选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发展、社会结构、企业组织和社会政策。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研究》主编 。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社会转型与中国经验》等学术专著十余部,主持国家重大研究课题十余项。自2013年底担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以来,一直奔波在30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地方志调研工作。李培林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王伟光领导下,参与组织制定《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等系列重要文件。

答:我是去了不少地方,目前已经调研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建设兵团。说是调研,其实是学习。对我来说,是地方志的一个新兵。在2013年底担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之前,主要是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工作,虽然参与许多全国各地的调研课题,如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百村调查等,但对地方志工作接触不多,现在来做地方志工作就得学习,通过调研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制定对策,搞好全国地方志事业顶层设计。你说是重视基层也不错,要完成地方志《规划纲要》任务,特别是县一级。

答:从《规划纲要》的要求来说,我想是不是可以抓住这样四个词,也可称之为主题词吧。一是完成。《规划纲要》要求在2020年完成第二轮省市县三级修志任务,这是一个硬性任务,必须完成。二是全面。这个全面既指上述二轮修志任务的完成,又指省市县三级地方综合年鉴全面启动,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三是拓展。国务院在2006年颁发了《地方志工作条例》,这是地方志事业的法规,但当时并未包括对各类专业志鉴编纂、社会修志和地方史编写的指导和管理,现在《规划纲要》把这些方面也涵盖了,地方志工作范围拓展了。四是延伸。这是讲如何发挥地方志的作用,过去一种较普遍的现象是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编修出来的大厚本志书成了领导书架上的摆设,领导可能只看过前言和目录。在图书馆里,地方志书也只是供专家学者偶尔查资料所用。我们说延伸就是想使志书和年鉴活起来,加强有用性与可读性。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和信息化社会,新媒体正飞速发展,地方志工作如何与之适应、与之融合,是个大问题,也是个新问题,这方面的发展空间很大,希望在2020年前有个突破。围绕这四个关键词,我们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需要用创新的思维去做。

答:从全国来看,发展是不平衡的。我们先不说志书年鉴的质量,当然不是说质量不重要,而是因为数量更直观,从数量上看,比较发达地区,如广东,不仅已经完成了第二轮地方志的编修,而且方志年鉴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但有的地区就不是如此了,尤其是边远地区,有的县从来就没有过地方志机构,现在要落实《规划纲要》,任务很艰巨。修志不只是文化需要,也是政治需要,尤其是边疆地区,志书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领土主权的宣示,所以难度大也要想办法完成,在我们去过的省、自治区,当地党委、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困难了,这是好的开端。志书的作用我可以举个例子,2012年,日本对钓鱼岛采取所谓的“国有化”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2013年,中国社科院的张海鹏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论〈马关条约〉与钓鱼岛问题》,此文在国内外都产生强烈反响,文章就引用了《台湾府志》《重修台湾府志》《重纂福建通志》《续修台湾府志》《台湾志略》等志书资料,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作为地方志工作者,如果不能把国家领土、行政管理等通过地方志记述好,使之作为一种官方文本和文化宣示,那就是失职。

当然,从现在的具体情况看,基层地方志工作还有很多困难,有的地方人员配备不够,先不论素质,连数量也不够,有的地方地方志人员被长期抽去做其他工作,有的财政支持到不了位等等,这些都需要以落实《规划纲要》为契机尽快解决。从方志工作者来讲,要自觉发扬方志人精神,或者往远说,即中国文化中的史官精神。同志们讲地方志工作是三清,清苦,清贫,清淡,这不是没道理,因为方志办与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相比,是个边缘单位,不容易被重视,但江苏涟水县地方志同志有另一个说法,就是要“穷干、苦干、拼命干”,值得敬佩,这才是史官精神、方志人精神。

答:今年4月,我们在四川西昌市召开了全国地方志基层基础工作会议,我在会议上讲过,全国地方志基层基础工作创造、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是:

第一,有为有位。基层地方志要发展,争取领导重视是基本前提,如果修志任务完成得好,又能利用地方志资源为当地政治经济服务,不愁没有地位。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山东、陕西、四川、江苏就乘势而上、成绩显著。山东省省长召集了十几个文化部门,要求短时间编出山东地方抗战史料,时间紧任务重,山东史志办主动承担,很短时间拿出成果,山东省领导非常满意,拨给史志办几百万元经费,半年之内省长6次批示地方志工作。

第二,依法治志。依法治志的核心要求是建立完善的事业发展保障体系。福建省2013年出台《福建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工作的若干意见》,省长明确对地方志提出“编纂要实、管理要严、利用要活、队伍要强”的要求,五年中省及9个市、30多个县将地方志工作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这就形成了依法修志的良好氛围。

《规划纲要》是以国务院政令的形式发布的,这就强化了地方志是“官职”“官责”的定位,也使得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各项目标任务具有了相当强烈的依法施政的刚性因素。这是不同于以往的,地方志工作者对此应有清楚认识。

第三,找准定位。弘扬方志人精神是基层地方志工作的内在动力。凡是方志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必然是有一支能战斗、有能力、讲奉献、有干劲的工作队伍,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中国有两种官是千载传名的,一种是清官,一种是史官,好的史官是秉笔直书,甚至舍命不改一字,地方志工作者实际就是当代史官,就得学前人的这种责任感、使命感。

第四,确保质量。打造堪存堪鉴的志鉴成果是地方志工作的首要任务。第二轮修志有了前面的基础,质量上应该提高一大步,从已完成的看,也确实如此,《广东省志》2014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了“十二五”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中国名镇志丛书》《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志书出版资助丛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第五,创新思维。因地制宜构建地方志工作新格局是时代要求,面对日新月异变化的时代,只搞“一本书主义”是不行的,辛辛苦苦搞出来的资料只能放在书架上也是不行的。一定要利用资源开拓局面,有些地方已经这样做了。如北京编了《北京胡同志》《北京奥运会志》《北京四合院志》,很有特色,很受欢迎,使志书从主要为“官藏”变为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老北京人的收藏。地方志有许多历史文化还有待挖掘。我在河北保定听介绍说当年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就是在保定办的,就这一史实就有可挖掘之处,1983年我去法国留学时,就住在当年里昂的中法大学,就是当年那批留学生住过的地方,这批学生中就有聂荣臻元帅。

第六,资政育人。地方志工作的价值追求就是资政育人,说具体点就是服务于地方党政工作大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地方志研究成果。这方面的例子也不少。比如新疆编纂的《新疆大事记》就很受社会欢迎,出现“洛阳纸贵”的喜人表现。福建编纂的《福建家训》,把福建一些名人望族的家训汇编成一本书,发行几万册,对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这就在利用地方志的资源宣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作出了贡献。

一个地方如果把历史资源搞明白,有时是可以大大带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讲一个我在社会学所时的例子,当年我们搞了中国百村调查项目,贵州省选择了安顺的一个村子,就是屯堡村,调查由贵州民族学院的孙兆霞负责,她非常吃苦,到农村待了很长时间,调查报告质量非常高,后来专门就此开过新闻发布会,一宣传以后屯堡村火了,发展成贵州一个热门的旅游项目。屯堡村为什么火,就因为调查出了它的文化、历史、内涵。地方志机构在这方面有优势,方志是横陈百科、包罗万象的,只要利用好这一优势,与地方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结合,肯定可以做出很多不平凡的事情。基层地方志的实际工作者是可以大有所为的。

答:实现《规划纲要》任务还是很繁重的,我们还是用数字说吧,首轮修志有些地方迟迟未完成扫尾工作,到2014年底尚有61部未完成,不管有什么原因,这都是教训。关于第二轮修志,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规划为5916部,到2014年底时,累计出版1972部,剩余任务多达3944部,可见任务量还很大,将2020年确定为任务完成时间,具有落实依法治志、整体协调推进全国地方志工作进度的“破天荒”“立军令状”的意义,这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是下了决心的,也希望基层地方志工作者团结奋斗,艰苦努力,到2020年实现全国2000多个县都有志,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方志人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献礼。

(本刊记者:高生记)

高生记(1962—),男,山西尧都区人,编审,记者,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年鉴期刊处处长,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史、年鉴编纂。